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合集下载

《欣欣向荣的》

《欣欣向荣的》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 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 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 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 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 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 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 活10亿人口。
媒体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新技术变革,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起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世界各 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技术作为进入21世 纪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尤里卡计划 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 题做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他是一介 农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 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饿。他是 。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 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 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 音。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 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 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我 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目的
实施
成果
跟踪世界先进水 平、发展高技术
实施《高新技术研 究开发计划纲要》
863计划(民口)共设6个领域15个主题和5个专项
计划 实施 15年 以来 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 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 发表论文47000多篇 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能源技术技术技术领域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 新材料领域 高技术新材料和现代材料科学技术 海洋技术领域 海洋监测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 其他 水稻基因图谱 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 HJD-04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 超导技术 信息安全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八年级册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八年级册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 教 兴 国
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教育的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教育的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到 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今天的花园式的 校园
文体事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文化 艺术: 1981年设茅盾文学奖,1991年精神文 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体育: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51枚金
牌,名列第一
袁隆平 八六三计划
科技
《义务教 教 育法》 育 科技文 文 茅盾文学奖 体事业 艺 五个一工程 体育 奥运辉煌
苏科全科网
知识汇总
农业: 科技革命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73年培育出第 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1986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实施 科研: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为 “八六三计划”
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科 教 文 体
教育事业
措施: 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大跃进时期,人们 浮夸亩产1000斤,但是有一个人却在一步步 的把这个变成现实。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世界奇 迹,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那么是谁让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呢? 他是一介农夫,为解决人们的饥饿而不断努力, 最终他成功了,今天他已经名满天下,可他仍 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而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那 么他是谁呢?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廖昕一、教材说明:本单元讲述了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一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知识线索梳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对外开放的窗口2、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高举伟大旗帜三、学习目标: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2、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1.被评为“2010年感动中国”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的主要贡献是()
A.研制“两弹”B.研制“一星C.研究核潜艇D.研制籼型水稻
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B.改革开放政策
华侨实验学校历史学科导学案
执教人:常彦龙
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课题: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课型:教授
复备栏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我国在科教文体方面的成就及“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2.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预习
重难点明确,利于掌握主要知识点
及时总结,温故知新。
有效检测,穷根究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难点:我国在科教文体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1.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成功培育出,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
2.年3月,中国为了发展高新技术,决定实施《》
自我评价:我得了()颗★
同伴评价:你得了()颗★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学生上网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请你谈谈网络给你的学习带来的便利。
2.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小学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高未来。”
为此,我国政府是怎样重视教育的?




同伴评价:你得了()颗★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C.“七五”计划D.“八六三计划”
3.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于()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图片素材)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图片素材)
术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群 马》等。齐白石、张大千也是近代著名画家。
徐悲鸿
齐白石
张大千作画 图
田横五百士
九方皋
愚公移山
群马图
奔马
齐白石作品 墨虾图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 明溺水逝世于日本,享年23岁。主要作品:《卖报歌》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詹天佑
京张铁路
魏源(地主阶级思想家) 代表作:《海国图志》“图”指地图 “志”指 历史是一部世界史地巨著 提出“师夷长技以 制夷”主张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源和《海国图志》
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898年 译著《天演论》指出世界上一切生物 都处在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 万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天演论》为维新变法 运动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武器,极大地影响近代中 国的历史进程。
物竞天言
鲁迅(1)简介生平
(2)主要作品-《鲁迅全 集》
《狂人日记》(1918)
《阿Q正传》(1921)
《野草》(1927)他的杂文 被誉为“匕首与投枪”
鲁迅像(青年时期)
全家福(1933)
鲁迅像
鲁迅诗稿之一
鲁迅--百草园
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
“以人为本”。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 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是中国 近代影响巨大的作曲家之一。作品:《黄河大 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 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 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 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化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化

科技
人才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经济
教育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目的:振兴科技,繁荣经济
(2)战略: 科教兴国
(3)任务:培养人才 (4)措施 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发展高等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措施:
教育奠基工程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用法律手段来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效果: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 口覆盖率达到80%。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请你想一想,他们这样说的理由是 什么?
邓小平 袁隆平
政策
技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籼型杂交水稻
2.“八六三计划”
1986.3
目的: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实施:
3、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
袁隆平如何解决全球性粮食短缺问题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①成就: 1973年成功培育出 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②作用: 提高粮食产量,解 决粮食紧缺危机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至 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 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 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世界 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 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 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 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 能多养活10亿人口。
媒体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 命”。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 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 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复习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复习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复习巩固第六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为抢占科学技术前沿,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是( )A、863计划B、“尤里卡计划”C、“星球大战”计划D、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华罗庚C、李四光D、钱学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下列哪一年入学的儿童开始受到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 )A、1983年B、1984年C、1985年D、1986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琪想阅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她到图书馆后不应该选择( )A、《家》B、《红旗谱》C、《红岩》D、《青春之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B、教育三个面向C、863计划D、希望工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

送来好政策的是邓小平,送来好种子的是( )A、蒋道平B、袁隆平C、吴阶平D、郎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爱国主义需要激情地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水稻培育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B、华罗庚C、邓稼先D、侯德榜【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这届奥运会的承办国是( )A、日本B、苏联C、英国D、美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D、科技水平的变化【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八六三计划”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2.能力目标:能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地位能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树立“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意识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和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难点以“科教兴国”为例,提高学生讲述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四、教学方式、方法讨论法、列表法、问题解决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加快。

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封建闭关的清王朝无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无力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左”的错误又险些使中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如果我国再袖手旁观的话,我们将会被淘汰。

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并取得了卓著成果。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科技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他的评价是: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

他是一介农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袁隆平!”袁隆平有哪些突出的贡献呢?(学生各抒己见)板书: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的竞争换而言之就是科技的竞争。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1986年,我国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即“八六三计划”让学生举出近几年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如:纳米技术、“神州”六号飞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袁隆平使 中国人不再挨饿!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 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 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复习: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哪些重要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2. 说出1980年我国建设的四个经济特区? 3. 说出从1985年起我国设立了哪四个经济开放
第12课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先说说“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颗一 原九 子六 弹四 爆年 炸我 成国 功第 一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一一 颗九 氢六 弹七 爆年 炸我 成国 功第
已经大学毕业,
被安徽某银行录用
解放军 某后勤部队战士
某大学大二学生
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增 强 人 毛 民 泽 体 东 质 ——
发 展 体 育 运 动
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ຫໍສະໝຸດ 1991年“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体育事业
第23届奥运会 第27届奥运会
《青春之歌》作者:女作家杨沫 《红旗谱》作者:梁斌, 《创业史》作者:柳青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年 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 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 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 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 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 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 活10亿人口。
媒体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农业科学家________在1973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 型杂交水稻. 2、1986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实施____, 后称“八六三计划“ 3、20世纪80年代,______和______得到广泛的应用. 4、1981年,_______奖设立. 5、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__________开始实施. 6、1984年,在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夺得金 牌___枚,名列奥运会金牌榜___. 7、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金牌____ 枚,名列金牌榜______,实现了新的飞跃. 8 、1959年,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 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 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 音。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 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 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我国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2、“863”计划(1986、3月)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863”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 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 重点突破。1987年2月,“863计划”正式组 织实施。目前,“863”计划已在信息技术、 生物与现代农业、自动化与现代制造业、资源 与环境、新材料、能源技术等6大关键技术领 域取得了突破。
时间
1984年 洛杉矶 1988年汉城 1992年 巴塞罗那 1996年 亚特兰大 2000年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年北京
届次
第 23届
金牌数
历史性突破
15枚/第4 许海峰为中国夺得奥运史上首枚 金牌(男子手枪速射金牌) 5枚 16枚/第 4 16枚/第 4 28枚/第3 32枚/第2 51枚/第1 16枚金牌、还夺得银牌22枚, 铜牌12枚,奖牌总数50枚。 金牌数跃居第三 金牌数仅次于美国
科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 兴 发展高等教育 国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邓小平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教育的
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 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 机会,提高了国民的素质。
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 1956年6月1日以133公斤首破56公斤级 挺举世界纪录,之后九破世界纪录
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 1957年5月1日以1分11秒6 破男子一百米蛙泳世界纪录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1959年4月5日获第25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 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怎样完成科教兴国战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 “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下世纪30 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 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 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 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 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 吃饭问题”。 袁隆平如何解决全球性粮食短缺问题?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3、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86年,中国开始网络建设 逐步成为“四大媒体”之一:书籍报 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
1994年接通国际互联网
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 展。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 学习有什么影响? 方便查询资料,通过上网可以进一 步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加强交 流;但无度的上网会影响学习和睡眠等 等。
第24届 第 25 届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第29届
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欢庆奥运会圆满成功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 和“东方魔稻” 2.“八六三计划”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3.抓住信息化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发展高等教育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1.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茅盾文学奖、“五个一 工程” 2.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