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八年级册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 教 兴 国
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教育的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教育的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到 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今天的花园式的 校园
文体事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文化 艺术: 1981年设茅盾文学奖,1991年精神文 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体育: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51枚金
牌,名列第一
袁隆平 八六三计划
科技
《义务教 教 育法》 育 科技文 文 茅盾文学奖 体事业 艺 五个一工程 体育 奥运辉煌
苏科全科网
知识汇总
农业: 科技革命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73年培育出第 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1986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实施 科研: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为 “八六三计划”
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科 教 文 体
教育事业
措施: 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大跃进时期,人们 浮夸亩产1000斤,但是有一个人却在一步步 的把这个变成现实。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世界奇 迹,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那么是谁让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呢? 他是一介农夫,为解决人们的饥饿而不断努力, 最终他成功了,今天他已经名满天下,可他仍 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而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那 么他是谁呢?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课程标准: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列举法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讨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了解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了解我国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事情。
二、新课: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由“科技是生产力”展开讲述:1、我国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高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珍惜今天,奉献爱心
毕业于安徽大学职业
技术学院,
现任职于中国工商银 行安徽省分行。
解放军 某后勤部队战士
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现于盐城工作。
1、科教兴国战略
教 育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恢复高考 1977年底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功塑造了众多 英雄人物的形象。 2、1981年,_______设立,1991年,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_____开始实施。 3、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___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会历史上 _______,夺得金牌 枚,名列 。 4、2000年,悉尼27届奥运会上,获金牌( ) 枚,名列第( ),实现新的飞跃。
第一届大学生入学开学典礼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一起
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第一批新生、 物理系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辅导下做 基础物理实验。
北京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新闻班(2)学生 的合影。全班34名学生,最大的31岁,最 小的18岁,没有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 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 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援建希望小学与资 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希望 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 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 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 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科 技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 我国第一代 籼型杂交水稻
1986年,我国实施《高新技术研 究开发计划纲要》即 “八六三计划”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1959年4月5日 第25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男子 单打冠军
容国团
1984年 洛杉矶 23届奥运会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时间
1984年 洛杉矶 1988年汉城 1992年 巴塞罗那 1996年 亚特兰大 2000年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北京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士服
硕士服
博士服
• 文艺: • (1)20世纪50、60年代: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 • • •
文艺: (2)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 生长情况
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 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学习 有什么影响?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合
计
163枚
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新中国科教文体事业成就简表
科 技 一项成就 一个计划 一项战略 两项重大举措 一部重要法律 一个考试制度恢复 双百方针 一项文学大奖 一个工程 中国奥运史上零突破 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教 育 文 艺 体 育
届次
第 23届 第24届
金牌数
15枚/第4 5枚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目标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难点重点:籼型杂交水稻、“八六三计划”、体育事业的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10年9月1日上午,全国共有2.2亿名中小学生同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既有袁隆平院士、马云、李连杰、成龙等知名人士参与,也有一批少年英雄登台亮相。
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了全国中小学生的10万个梦想。
梦想是什么?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梦想就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
请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推进新课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封建闭关的清王朝无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无力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左”的错误又险些使中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如果我国再袖手旁观的话,我们将会被淘汰。
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并取得了卓著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科技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多媒体投影:《袁隆平在田间工作》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他的评价是: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A.《青春之歌》 B.《明成皇后》
C.《红旗谱》
D.《红岩》
2.我国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这突破பைடு நூலகம்在:( )
A.洛杉矶奥运会 B.巴塞罗那奥运会
C.汉城奥运会 D.雅典奥运会
3.“2008,北京见”,这是在雅典奥运会后中国
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指的是 在北京召开:
()
A.第29届奥运会 B.第30届奥运会
有哪些?(至少两点)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7:31:3607:31:3607:3110/21/2020 7:31:3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07:31:3607:31Oc t-2021- Oct-20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 科教文体事业
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
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他是一介农夫,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
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
1、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2、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 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 二次绿色革命”。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7:31:3607:31:3607:31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120.10.2107:31:3607:31:36Octo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日上午7时31分 20.10.2120.10.21
【导学案】《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学案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和“八六三计划”;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③知道《义务教育法》颁布及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间和高等教育的发展;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概况。
能力目标:理解“科教兴国”以及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导意义;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采取的重要措施。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二)自主梳理:任务一 :速读课文,提取知识点,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农业:1973年 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 ”。
高科技:1986年3月,中央和国务院根据科学家的提议决定实施《 》,后称为“ ”。
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和 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 带动 ,努力实现 和 的跨越式发展。
目的:为了 和科教兴国 完成的任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 和重大举措:普及 教育和发展 教育。
年颁布《 》,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
1977年底, 得到恢复到1999年,高等学校达到 所,招生人数增加。
设立 制度,大力发展教育。
影响:文学艺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 、 、 、 等。
1981年,设立 奖;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开始实施。
科技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 文体体育事业: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突破,共夺得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在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
(三)重点突破:任务二: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民以食为天,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 一些事就足以令人感动。中国农民说,吃 饭靠“两平” , 一靠邓小平 ( 责任制 ), 二 靠
袁隆平 (杂交稻)
科技
1.农业科学: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73年培 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籼型杂交水稻的特点:与普通水稻
相比,具有产量高、抗病害强、适应 范围广等优点。
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总数位居第几? 第 2名
返回
陈镜开
郑凤荣
20世纪50年代的体育名星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1959年4月5日获第25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 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得“五连冠”
1984年后中国女排时隔20年再次登上奥运之巅
《义务教 育法》
科技文 体事业
体育
文 艺
茅盾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
奥运辉煌
被誉为“国球”的是哪一运动项目?
乒乓球 哪一届奥运动会上,中国名列金牌第三位,跻 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27届
曾获“五连冠”的是? 中国女排
在26届奥运会上同时夺得5000米、10000米长跑 冠军的“东方神鹿”的是谁? 王军霞 在28届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并打破世 界记录的是谁? 刘翔
2、指导思想:邓小平“三个面向”(1983年)
3、目的:振兴科技,繁荣经济。 4、任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 者和专门人才。 5、措施:(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2)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高校考试制度恢 复,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 高层次专业人才
北 京 接 过 奥 运 会 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简案
授课时间:2013年4月15日教学班级:授课教师:魏小梅
【课程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理解信息技术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发展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科教文体事业采取的重大措施及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培养将历史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二、新课:
(一)、预习抽查
1、给出材料猜猜“他”是谁?为什么对他有这样高的评价?
2、“八六三计划”为什么叫“八六三计划”?它的全称是什么?
3、辨析:有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不上初中出去打工是很正常的。
这个观点对还是错?为什么?
4、说说建国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
5、哪位运动员实现了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二)、小组合作探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教育制度上的哪一变化?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我国怎样实现这一战略任务?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与反馈
五、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在科技、文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六、板书设计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