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限制雇员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程序

合集下载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的管理,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秩序,并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外来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客户、访客等。

三、进入生产区域的申请与审批1.外来人员需要提前向所在公司的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提出进入生产区域的申请。

2.申请表格中需填写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目的,以及预计进入生产区域的时间。

3.公司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根据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和目的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四、进入生产区域的准入1.外来人员必须按照申请的时间准时到达工作场所,并携带有效证件与通行证。

2.在进入生产区域之前,外来人员需要在门岗或相关工作人员处登记,并进行个人信息核验。

3.进入生产区域的外来人员需穿戴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五、生产区域内的行为要求1.外来人员必须在生产区域内保持安静,不发表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和行动。

2.外来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不得随意触摸、移动或调整任何机器设备,不得乱拉乱扯标识牌和安全警示设备。

3.外来人员需遵守现场安全规定和相关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跨越栏杆、警示线等禁止区域。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1.对于未经审批或未携带有效证件和通行证的外来人员,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生产区域。

2.对于违反行为要求的外来人员,将视情况予以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或暂时禁止其进入生产区域。

3.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外来人员,可以采取停止合作、解除合同等措施,并将其列入黑名单。

七、附则1.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所在公司及管理部门所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前,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3.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外来人员。

以上是一个关于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的草拟,具体执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个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确保工作安全和秩序,对于外来人员的身份和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事故发生。

外部人员进入与安全管理制度

外部人员进入与安全管理制度

外部人员进入与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和保障人员的生命资产安全,订立本《外部人员进入与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进入企业办公场合的外部人员,包含但不限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

同时,本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全部人员都必需遵守和执行。

二、进入办公场合的申请与审批1.外部人员进入办公场合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填写《外部人员进入申请表》。

2.申请表中需包含外部人员的姓名、单位、身份证号码、进入日期、离开日期、进入目的等信息。

3.申请表需由外部人员所属单位主管或上级主管签字确认后,方可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相关部门收到申请后,需在4小时内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三、进入办公场合的身份验证与登记1.外部人员到达办公场合后,需要在门卫处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并与《外部人员进入申请表》上的信息进行核对。

2.门卫处工作人员依据身份证件上的信息和申请表的信息,录入外部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进入时间等信息,并发放访客牌或身份证件,有效期为当天。

3.外部人员进入办公场合后,需佩戴访客牌或身份证件,并在办公期间始终保持佩戴。

4.外部人员在离开办公场合时,需在门卫处归还访客牌或身份证件,并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离开时间。

四、外部人员行为规范1.外部人员进入办公场合后,需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要求,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引导。

2.外部人员在办公期间,不得无故滞留非工作区域,不得触摸、移动或操作非工作区域的设备及文件。

3.外部人员在办公期间,严禁擅自进入企业内部紧要区域,如机房、数据中心等,除非有相关部门的陪伴和引导。

4.外部人员不得拍摄、录音、录像或传播涉及企业机密和商业秘密的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件、电子数据等。

5.外部人员需保持办公环境的乾净和安静,不得随便摆放或带走办公用品、文件、资料等。

五、安全事件和紧急情况处理1.外部人员在办公期间,如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异常行为或紧急情况,应立刻向相关部门报告。

公司办公区入户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区入户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区入户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确保员工个人隐私权益不受侵犯,本公司特制定以下办公区入户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正式员工、临时工、访客及其他任何需要进入公司办公区的人员。

二、基本原则1. 合法合规:所有入室行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

2. 严格审批:非公司员工的访客进入办公区需提前申请,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入。

3. 限制区域:未经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进入公司的敏感区域,如档案室、财务室等。

三、具体措施1. 员工管理:- 员工进出办公区应佩戴工作证。

- 员工有责任保管好自己的工作区域,不得擅自允许外来人员进入。

2. 访客管理:- 访客须由邀请的员工亲自接待,并在前台登记个人信息及访问目的。

- 访客在办公区域内须全程由员工陪同,并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

3. 物品携带:- 携带公司资产出入办公区需有明确的书面记录或批准手续。

- 禁止携带任何违禁品进入办公区。

四、违规处理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严重违规者可能面临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五、监督与执行1. 保安部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2. 各部门主管需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管理,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变更,以公司最新发布的版本为准。

七、解释权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

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公司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办公区的出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保护公司资产和员工的安全。

同时,该制度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专业形象,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

公司对敏感区域的管理制度

公司对敏感区域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敏感区域的管理,确保公司秘密的安全,维护公司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敏感区域,是指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敏感区域的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保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对敏感区域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敏感区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敏感区域的日常管理,确保本制度在本部门的贯彻执行。

第六条公司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敏感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三章敏感区域划分第七条公司敏感区域分为以下几类:1. 核心技术区: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研发成果的区域。

2. 财务区:涉及公司财务数据、资金运作的区域。

3. 人事区:涉及公司人事信息、薪酬福利的区域。

4. 供应链区:涉及公司供应商、合作伙伴信息及商业秘密的区域。

5. 法律法规区:涉及公司法律法规文件、诉讼材料等区域。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八条敏感区域实行封闭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第九条进入敏感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取得相应权限。

第十条敏感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保密。

第十一条敏感区域内的文件、资料、设备等必须进行严格管理,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第十二条敏感区域内的通讯设备、电脑等电子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不得用于非法通讯或存储、传输敏感信息。

第十三条敏感区域内的监控设施应正常运行,确保监控无死角。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公司保密委员会定期对敏感区域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敏感区域的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送公司保密委员会。

第十六条安全保卫部门应不定期对敏感区域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七条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司秘密泄露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敏感区域(限制区域)控制程序

敏感区域(限制区域)控制程序
3.3进入敏感区域的人员如下:
A、财务人员、船务人员、安全主任可以进入财务部;
B、电脑管理员、安全主任和人力部经理有权进入机房;
C、相应仓库的仓管员、搬运工、领料人员、巡逻保安和安全主任有权进入仓库;
D、成品仓库的仓管员、搬运工、巡逻保安和安全主任有权进入装柜区;
E、相关管理人员、相应车间主任、包装人员、搬运工有权进入包装区。
3.4各敏感区域的负责人负责对该区域进行安全监控,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发现未经授权的人员欲进入敏感区域时,应果断制止,若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敏感区域时,需配合管理人员进行登记,必要时报告安全主任进行调查处理。
3.5敏感区域入口处应张贴“限制区域,未经授权不得进入”的警示牌。
3.6安全主任要每天巡查公司敏感区域,监督此类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敏感区域。
2.4电脑管理员及保安负责机房的安全监控和电脑互访的记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或他人电脑。
2.5化学品仓库主任负责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监控和记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3工作程序
3.1敏感区域的划分
公司敏感区域为:财务部、机房、成品仓库、化学品仓库、装卸区、包装区。
3.2公司对敏感区域进入采取授权制,授权名单张贴于相应区域的入口处,授权人员名单需有照片,人事行政部负责每个月检查更新一次授权名单。未经授权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敏感区域。
1.目的
明确公司敏感区域,并对敏感区域采取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此类区域。
2.职责
2.1各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库、装柜区、卸货区域的监控和记录,防止非授权的人员进入。
2.2各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包装区域的监控和记录,防止非授权的人员的人员进入。
3.7对于非法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的人员由安全主任调查处理,必要时报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限制雇员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程序

限制雇员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程序

限制雇员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程序1.目地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在公司内出现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进行确认,确保公司的内外安全,为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做保障。

2.范围本措施适用于厂内所有部门出现的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3.参考文件C-TPAT美国海关-贸易伙伴反恐安全指导4.程序4.1.1 非授权人员的特征如下:普通员工进入业务部办公室普通员工在非发薪日进入财务办公室普通员工进入非指定工作车间普通员工在上班时间未登记而出现在宿舍普通员工携带不明物品出现在厂区4.1.2身份不明人员特征如下:厂区内出现无佩戴厂牌、无佩戴访客牌的人员厂区内出现需陪同而没有陪同人员在的访客厂区内访客出现在非授权/非指定/非声明的访问地点厂区内送货/柜车司机等出现在非等待区4.2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检查,必须严格遵守保安的巡制度,但保安巡查的时间、地点和签到方式等不得对外透漏,仅有公司的总经理制定,交由保安队长通知执行,总经理要不定期的修改巡查制度。

4.3对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盘问:4.3.1必须遵守以下原则:及时原则(发现疑问,立即盘问)礼貌原则(尊重对方,合理合法)耐心原则(不催不燥,细心聆听)震慑原则(依法执行,有效制止)4.3.2对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盘问,请按以下基本用语进行您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请问你找哪位请让我看一下您的证件。

请问您携带的物品是什么?请打开看一下,谢谢!4.3.3确认了非授权/不明身份人员的身份后,应立即安排,包括补充登记,佩戴访客证,离开非授权区域,带领到被访问人处等。

4.3.4保安在解决了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问题后,应填写,《非授权/不明身份人员处理记录表>>并于当天汇报给保安队长和总经理。

禁止进入管理制度

禁止进入管理制度

禁止进入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保护公司的安全和财产,维护员工的权益,有效管理公司内部事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访客。

公司内部的任何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等,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公司设施和区域。

任何员工或访客未经许可进入公司内部区域必须接受公司相关部门的处罚。

公司保安有权对未经许可进入公司区域的人员进行拦截和调查。

第四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公司机密区域。

公司机密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中心、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

任何员工或访客未经许可进入公司机密区域必须接受公司相关部门的严厉处罚。

公司安保部门有权对未经许可进入公司机密区域的人员进行调查,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五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携带和使用公司设备。

任何员工或访客如需携带和使用公司设备,必须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

公司安保部门有权对未经许可携带和使用公司设备的人员进行调查,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六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翻越公司围墙和篱笆。

公司保安有权对翻墙入侵公司区域的人员进行拦截和处罚,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七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任何员工在上班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

公司保安有权对未经许可离开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劝阻和处罚。

第八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公司的会议室和办公室。

任何员工或访客如果需进入公司的会议室和办公室,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

公司安保部门有权对未经许可进入公司会议室和办公室的人员进行调查,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员工或访客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轻微的违规行为将接受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严重的违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条公司保安部门有权对任何违反本制度的员工或访客进行调查,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调查期间,违规人员将被暂停或解除进入公司区域的权限。

第十一条公司将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对本禁止进入管理制度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限制进入区域管理操作规程

限制进入区域管理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1.1消除限制进入区域作业危险;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落实危险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

1.2本规范应用于XX公司所有限制进入区域的作业或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2.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国家安监总局2.4《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2.5《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2.6《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2.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8《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3.定义3.1 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1)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2)进入和撤离限制进入区域, 不能自如进出;3)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3.2危险特征(至少符合以下特征之一)1)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2)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3)限制进入区域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4)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3.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堤,可视为密闭空间:1)高于1.2m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2)在围堤区域内,作业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3)围堤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3.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动土或开渠,可视为受限空间:1)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1.2m,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2)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3)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4)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没有撤离通道的。

3.5惰性气体吹扫空间:用惰性气体吹扫空间,可能在空间开口处附近产生气体危害,此处可视为受限空间。

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雇员进入公司敏感区域程序
1.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在公司内出现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进行确认,确保公司的内外安全,为顺利生产进行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做保障。

2.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厂内所有部门出现的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

3.参考文件
C-TPAT美国海关-贸易伙伴反恐安全指导。

4.程序
4.1.1非授权人员的特征如下:
普通员工进入业务部门办公区域
普通员工在非发薪日进入财务办公室
普通员工进入非指定工作车间
普通员工在上班时间未登记而出现在宿舍区域
普通员工携带不明物品出现在厂区
4.1.2身份不明人员特征如下:
厂区内出现无佩戴厂牌、未佩戴访客牌的人员
厂区内出现需陪同而没有陪同人员在的访客
厂区内访客出现在非授权/非指定/非声明的访问地点
厂区内送货/货车司机出现在非等待区
4.2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检查,必须严格遵守保安的巡查制度,但
保安巡查的时间、地点和签到方式等不得对外透露,仅有公司的总经理制定,交由保安队长执行,总经理要不定期的修改巡查制度。

4.3对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盘问:
4.3.1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及时原则(发现疑问,立即盘问)
礼貌原则(尊重对方,合理合法)
耐心原则(不催不燥,细心聆听)
震慑原则(依法进行,有效制止)
4.3.2对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盘问,请按以下基本用语执行
您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请问你找哪位?
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证件。

请问你随身携带是什么,请打开看一下,谢谢!
4.3.3确认了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身份后,应立即安排,包括补充登记,佩戴访客证,离开非授权区域,带领到被访问人处等。

4.3.4保安在解决了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的问题后,应填写《非授权/身份不明人员处理记录表》并于当天汇报给保安队长和总经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