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值:160分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纤.维(qiān) 醴酪.(lào) 龟.裂(jūn) 星宿.(xiù) 框.架(kuànɡ)B.妊娠.(shēn) 巢穴.(xuè) 逶.迤(wēi) 隽.永(juàn) 机械.(xiè)C.作.坊(zuō) 船坞.(wù) 自诩.(xǔ) 气氛.(fēn) 栖.居(qī)D.瓶颈.(jìnɡ) 笑靥.(yè) 谂.知(shěn) 飓.风(jù) 精湛.(zh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金榜题名震撼嗜好伸冤B 淡烟暮蔼文身谍血厮守C.珊珊迟萌孽笑靥俯瞰 D 桀骜不训慰藉寥落气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十年的科学考察,该研究小组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全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30年中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D.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让许多美国民众感到难以接受的是,美国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但现在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投机者却需要纳税人为他们的过错埋单。
B. 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各大商场纷纷举行促销活动。
看到价格比平时降了四到五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C.您是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而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社会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怎好作比呢?D.小王喜欢绘画,常常泡在美术馆里,在壁画前流连忘返,只可惜丹青功夫不够,很少动笔,只能作壁上观....。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zhēng róng)B. 彳亍(chì chù)C. 踯躅(zhí zhú)D. 瞋目(chēng m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B.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C.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夕峥嵘岁月稠D.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说话总是夸大其词,令人难以置信。
B.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C.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小王同学如丧考妣,悲痛欲绝。
D. 小李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4-5. (略,涉及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等)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 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__________》、《颂》三部分。
8.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9-10. (略,涉及古诗文名句默写)三、简答题(共10分)11. 简述《劝学》中荀子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观点。
(4分)12. 分析《师说》中韩愈关于择师标准的论述。
(6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提供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如散文、小说节选等,设置4-5道小题,涉及内容理解、语言赏析、主旨概括等)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提供一篇课外文言文短文,设置4-5道小题,包括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第三部分:写作(共30分)四、作文题目:以“梦想与坚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江苏省连云区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连云区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后果和影响耸人听闻。
B . 入夜,对于窗的处理也有“党派”之分:有的人窗内加帘,入夜合帘,阻止星月之光侵入;有的人相反,纵使窗内有帘,入夜也不合,甚至欢迎星月之光升堂入室。
C . 小张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刚才的发言是抛砖引玉,让人茅塞顿开,我下面要讲的话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D . 如果读者不觉得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一旦价格全面放开,能源领域特别是稀缺资源的涨价是肯定的,如何在价格改革的同时,既让市场说话,又能照顾到群众的意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 . 月球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夜晚最低温度达零下180度,为保证探测器有能源,看得清,且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度下工作,发射时就要考虑到能在白天落月。
C . 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都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智慧,绝对不会让宗教干预国家的政治、法制,从来没有像西方中世纪那样设置宗教法与宗教法庭。
D .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思潮又被新自由主义代替,希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让政府完全撒手不管。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
3. (2分) (2017高一下·汕头期末) “雅风汉服社”的同学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向学校总务处借用场地:本社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需要使用礼堂及相关设备,请总务处予以落实。
谢谢!B . 请学校记者站宣传本次活动: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汉服有雅风。
你们小记者可要把握好展示风采的好机会哦!C . 给其他学校同学发邀请函:“汉服风采,青春气息”,我们恭候你们的大驾光临,一起在汉文化的世界嗨起来!D . 邀请某汉学专家现场指导:您是汉学研究专家,希望您不吝赐教。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言志” 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从《诗经》中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到屈原的“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从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到建安诗人的“梗概而多气”,从唐代诗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到宋代诗人的“以议论为诗”,可以看出,“诗言志” 传统始终贯穿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
“诗言志” 中的“志”,最初是指诗人的志向、抱负和情感,后来逐渐扩展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诗经》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劳动等生活场景的赞美和歌颂,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在屈原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
在汉乐府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建安诗人的作品中,“志” 表现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宋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言志” 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其次,“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最后,“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为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险衅(xìn) 笑靥(yè) 挣揣(chuài) 脖颈(jǐng ) B.日笃(dǔ) 谂(shěn)知 洗(xiǎn)马 创(chuāng)伤 C.修葺(qì) 乳媪(ǎo) 拔擢(zhuó) 筵(yàn)席 D.扃牖(yǒu) 玉醅(pēi) 闵(mǐng)凶 提供(gò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冒昧 怂恿 斜晖 金榜题名 B.通谍 繁琐 渲泄 金碧辉煌 C.萌蘖 纹身 镌刻 茕茕独立 D.栏 须臾 憔悴 淡烟暮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
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向老师提出质疑,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B.会计未按经理的指标,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英语试卷(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 The two girls had been talking in ________ low voice all ________ time during the meeting, which upset the manager.A. a; /B. /; /C. /; theD. a; the2. The child was told to ________ for being rude to his uncle.A. excuseB. apologizeC. pardonD. thank3. They were surprised that a child should work out the problem _____ they themselves couldn’t.A. onceB. whileC. ifD. then4. ---- She looks happy. She ________ have passed the exam.---- I guess so. It’s not difficult after all.A. shouldB. couldC. mustD. might5. I used to quarrel a lot with my parents, but now we ________ well.A.look out B.stay up C.carry on D. get along6. How proud she is! She has been ________ Beijing University.A. admitted toB. agreed toC. received byD. addicted to7. Only by ___ your attention __ what you are learning can you learn it well.A. focus; onB. focusing; onC. paying; onD. pay; on8. Mr. Green stood up in defence of the 16-year-old boy, saying that he was not the one ________.A. blamedB. blamingC. to blameD. to be blamed9. It’s no use ______ my husband ______ money. He won’t take your advice.A. to argue with; aboutB. arguing about; withC. arguing with; aboutD.to argue about; with10. Let those in need ________ that we will go all out to help them.A.to understand B. understandC. understandingD. understood11. We’re having a meeting in half an hour. The discussion ________ at the meeting will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our company.A.to be madeB. being madeC. madeD. having been made12.________ late in the morning, Bob turned off the alarm.A. To sleepB. SleepingC. SleepD. Having slept13. Anxiously, she took the dress out of the package and tried it on, only ________ it didn’t fit.A. findingB. foundC. to findD. having found14. --In modern times, girls like beautiful clothes.--Yes, ______ and ______ boys. After all, our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A.so do they; so do youB.so they do; so you doC.so do they; so you doD.so they do; so do you15. ----I’m going to Hong Kong Disneyland next week.----_________. How I wish I could also have some days off to relax.A. Forget it!B. I really envy youC. None of my businessD. I couldn’t agree more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值:160分,时间120分钟制卷人:李兴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6,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错误的是()A李秘书非常敬重叶局长,作为下属,又同为女性,小李对叶局长更是举案齐眉....。
B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C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爱好。
D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制造灾难。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这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B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思索和搜集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C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
D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述成“向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
3. 下列各句中对说明方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下定义,使说明准确、科学)B.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有说服力)C.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举例子,使文章更充实,更有说服力)D.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
(打比方,使说明更形象、生动)4.对以下文字进行筛选和整合,给书目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①图书目录是一种工具书。
②图书目录是能够帮助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值:16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6,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错误的是()A李秘书非常敬重叶局长,作为下属,又同为女性,小李对叶局长更是举案齐眉....。
B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C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爱好。
D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制造灾难。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这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B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思索和搜集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C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
D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述成“向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
3. 下列各句中对说明方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下定义,使说明准确、科学)B.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有说服力)C.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举例子,使文章更充实,更有说服力)D.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
(打比方,使说明更形象、生动)4.对以下文字进行筛选和整合,给书目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①图书目录是一种工具书。
②图书目录是能够帮助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③图书目录的用途是供给人们查找。
④图书目录分为“簿式书目”和“卡片式书目”等。
⑤图书目录记录书名、著者、出版和收藏情况。
⑥图书目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通“又”B.听.臣微志听到C.保卒.余年终D.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7.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3)报养刘之.日短也(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1)(2)相同,(3)(4)不同B.(1)(2)不同,(3)(4)相同C.(1)(2)相同,(3)(4)相同D.(1)(2)不同,(3)(4)不同8.选出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地一项:()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B.朝不虑夕:在早上的时候是不会考虑晚上的事情。
C.气息奄奄:即奄奄一息之意,气息很微弱的样子。
D.日薄西山:用日落来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9.翻译下列句子。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了哪几种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题。
(10分)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①妇姑:姑嫂。
②浴蚕:以盐水选蚕种,古时谓之浴蚕。
(1). 从内容看,这首诗属诗,表现了诗人的情感?(5分)(2).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云霞出海曙,,(2)闲云潭影日悠悠,。
(3)海上明月共潮生。
(4)江月年年只相似,。
(5),天涯共此时。
(6)战士军前半死生,。
(7)日啖荔枝三百颗,。
(8)一骑红尘妃子笑,。
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20分)行脚人·黄昏师陀那汉子拄着行杖,走下山,已是申末时分。
山顶反耀着橘红的光,浓紫间夹着浑灰,明暗相映。
天色确实不早了。
那是头戴牛毛红毡笠,身着短褐,也不怎么干净,一条百衲战带束腰,步伐坚定落实的人。
因为鞋下是钉着钢钉的,所以走动藁藁地响。
行杖捣着碎石,也咯咯有声。
那装束,一看便知是涉过千山万水的老行脚。
但所带行李却万般轻简,肩际仅斜佩了尺把长的一个小包,其中不过是些薄衣单袜。
另有一双半旧的鞋,照所有跋涉路途的旅客的样子,打在包裹的外面,以备不虞。
不远笃笃声起处,是对面山坳间一座林子。
抬头一望,看不见什么。
知道是啄木鸟。
于是拔步又往前走。
脚下是半涸的溪涧,他走到水边,身体正乏得很,这就解下包裹,把行杖倚了,拣一块大石坐下。
清洌的溪水在涓涓泻流,碰着石块,激起明亮的水花。
水花分散作泡沫,映着霞光,宛如珠玑。
珠玑夹流而下,一碰着石头就又跳到空中,有的竟跳到这人脚边,有的则落在所坐的石上。
晚空弥漫着落日的余光,烂霞如火似烟,织遍了天空,与静静的溪水相辉耀。
悄寂的壑谷,是已充满了苍茫的暮色。
那汉子脱下鞋,在石上摔了两下,回头望着山岭,也不见有人下。
接着就去了毡笠,顺手扔到包袱上,取出火吸起烟。
这人生得好一副紫檀色瘦生的脸相。
为风雨残蚀的顽强的颜面,好像是生着一层锈。
这样的脸,任谁都看得出是漂过大海,走过崇山,见过大的世面,因为经过风浪,被风霖摧老了的。
那锁在眉宇间的,也许不妨说是淡淡的哀愁,但也许竟是跋涉的疲倦。
瞧那双眼睛,那纯黑的眼睛,定住时能自己发光,若是一霎,唔,简直是在打闪。
他一面吸烟,一面浏览着景物。
啄木鸟仍在林子里敲击,只因天色向晚,异常急促。
山谷里也更觉荒寂。
树林上面是万丈峭壁。
峭壁的顶,像一座平台,上面树立石柱数株,无凭无藉。
他又回头望着过的岭,日光已被峭壁遮掩,云叆叇起,石色也难以辨识的了。
他咳嗽了一声,把痰啐到溪里,看着它在水面上打了一个盘旋,夹在水花中间流去。
那脸色的平静,赛过岩石,好像对于过夜的下处极有把握,全不放在心上。
林子里叹息似的响了一声。
一阵夜晚的风,正从峭壁下经过。
他望着脚边的溪流。
溪水静静的流着,发出低语,水面像油一样,起着旖旎的小绉。
那淡淡的最后的霞,仍旧在小绉间发光。
好像被水吸住了似的,他的两肘支着膝盖,凝视着奇幻的波溜。
四围暮色,青空玄渺。
那烟袋里冒出的青色的烟,在温暖的空中卷舒,悄然消散。
暮色中忽然响叮叮的铃声,狗的吠嗥震动着溪谷。
这客人惊讶的回过头去,抬起满溢倦意的眼。
一个牧羊女正沿着溪走了下。
在她的前面,肚儿便便的山羊们懒懒的鸣着,或左或右,跑着一只牧羊狗。
“请问大姐,前去可有落脚地方吗?”他拔下嘴里的烟袋,打着问讯。
那姑娘从旁边跑过,向空中甩了一个响鞭。
小狗则冲下溪去,溅起水花,快活的洗了一个澡。
上得岸去,抖下水滴,接着惬意的打着喷嚏。
她过了溪,用鞭一指道:“那边。
”这样说着,就伴了羊和狗扬长去了。
一面唱着山家的歌。
歌声越唱越远,好像是引诱着人到过夜的下处。
这人堆起寂寞的笑脸,望着那牧羊女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在和溪流并行的小径上。
他喃喃地自语道:“这丫头!”天色渐渐昏暗,峡谷更加静寂。
他收起烟袋,掮起包袱,拿了行杖,起身去了。
那丢下的烟灰,被风吹到溪里,同泡沫一齐流去……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底12.请简要概括文中行脚人的形象特点。
(4分)答:13.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的修辞特色。
(6分)答:14.“暮色中忽然响叮叮的铃声,狗的吠嗥震动着溪谷。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答:15.有人认为本文具有一种富有诗意的“和谐美”,请联系全文,探究这种“和谐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答:六、(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物种起源》绪论节选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
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
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
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
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16."这个问题"指代什么?(6分)17.可以看作"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的理由是哪些?(6分)18.根据原文,作者早日发表"摘要"的原因是什么?(6分)四、作文(3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