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析
盐城市2002~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 城 市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苏 2 4 0 盐 江
中 图分 类号
R 8. 11 2
狂犬 病 系 由狂 犬病 毒 引起 的高 致 死性 人畜 共患
传 染病 。近年 来 , 内狂犬 病疫情 呈 上升趋 势 。为 了 国 解 盐城 市 近 年来 狂犬 病 流 行规 律 ,现 对 2 0 ~ 0 5 0 2 20 年9 1例狂 犬病 死亡 病例 作流行 病学 分 析 。 1 资料来 源 疫情 资料 和人 口资料来 自盐城 市 2 0 ~ 0 5年 0 2 20 传染 病人 个 案调查 资料 、 疫情 报 表和 人 口统 计报 表 。
1 月较 多 , 1 共发 生 5 4例 ( 93 %) 区域 分 布 : 市 9 5 .4 。 全 个县( 、 ) 市 区 均有 病例 发生 。 22 致伤 动 物 犬 咬 ( ) 7 . 抓 伤 8例 ( 57 % ) 其 中 8 .l , 有 6条 犬 咬伤 多 人 。最 多 的一 条 咬 伤 1 人 ;猫 咬 1
24 伤 口处理 自己 用 肥 皂 等 物 品简 单 清洗 伤 口 _ l 7例 (86 %) 到医 院及 卫 生 防疫 机构 作 伤 口处 理 1 .8 , 6例 (.9 , 65 %) 未作 任何 处理 6 7例 (36 %) 7 .3 。
25 疫 苗接 种 .
注 射 狂 犬 疫 苗 9例 ( . % ) 其 中 98 9 ,
2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伤者 平均 潜伏 期 3 3天 , 多处 受 伤者 为 2 O天 , 部受 手 伤者为 7 4天 , 其他部 位 受伤 者为 15天 。 面部 、 7 头 手
部 和多 处受 伤者 的潜伏 期 与其 他部 位相 比,差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 ( 和检 验法 , 1 .6 ,< .1D多 , 秩 H= 65 3 P 00 ; 处
2005~2009年贵港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贵港市 属狂 犬病 高 发 区 ,近 几年 城 乡养 犬数 量 不断增 加 , 犬伤人 事件 时有发 生 , 恶 给狂犬病 控制 工 作增 大 了难度 。为 制定下 一步 狂犬病 防控对 策 ,现 对 贵港 市 2 0 ~20 0 5 0 9年 狂 犬病 疫 情 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22 时 间 分 布 .
的 9 %(9 7 )7 3 %( 2/ 17 。 2 6 / 5 、 .2 29 3 2 )
20 年 共发 生狂犬 病 24例 , 死亡 。 09 6 均 各年发 病数 和 年发病 1 4 例 09/0 、9 13 / 0 万 ) 6 例 ( .8 0万 ) 4 例 ( .2 0 ) 4 例 、4 12/1 、1 0 8 /1 万 、 3
2 8 2
A pi Pe M d A gs 2 1 , o 1 o4 pld rv e , uut 0 0 V l 6 N . e
文章 编 号 :6 3 5X(00 0 17 —7 8 2 1)4—02 —0 28 2
中 图分 类 号 : 52 9 1 R 1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20 0 5~2 0 0 9年 贵 港 市 狂 犬 病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覃雄 林 , 李健 龙 , 邓星超 , 孔庆麟 , 黄 满
广 西贵 港 市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3 10 570 )
[ 要 】 目的 摘
分 析贵 港 市 人 间 狂犬 病 疫 情 流 行 特征 和流 行 因 素 、 讨 防 制 对策 。 法 探 方
( .6 1 万 ) 0 8 / 0 。见表 1 。
表 1 20 ~20 贵 港市 狂 犬 病 发 病情 况 05 09年
24 人 群 分 布 .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作者:佚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病变的急性、接触性、高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者几乎100%死亡。
由于狂犬病病毒在犬类中传播迅速,危害性大,因此,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1流行现状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普遍,发病区域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本病易感,但是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和某些啮齿类动物。
野生动物可作为狂犬病病毒的贮主。
野生啮齿动物如野鼠、松鼠、鼬鼠等对本病易感,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成为本病的危险疫源而长期存在,当其被肉食兽吞食后则可能传染本病。
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多种食虫蝙蝠、吃水果的蝙蝠和无尾蝙蝠以及南斯拉夫、德国和土耳其的食虫编蝠体内都曾发现过狂犬病病毒。
据中国卫生部报告:2000~2005年间,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见图1),死亡人数居人类各种疫病之首位或次席;病死率在97.2%~100%之间。
2004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贵州5省区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
目前,狂犬病疫区由南向北扩展,据对我国南方地区犬类抽检,狂犬病隐性带毒率为10%~30%。
2疫情上升原因我国动物(犬)狂犬病防制的落后局面是人狂犬病高发状态的直接原因。
(1)缺乏养犬管理制度,狂犬病防疫意识淡薄。
城市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数量及密度明显增加,犬只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管理失控。
(2)群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犬只免疫覆盖率低,老百姓不愿接受,兽医不愿实施免疫,70%~75%的免疫指标远远不能达到,更谈不上对犬的全面免疫。
(3)免疫观念意识不强,防疫主体不够明确,重人不重动物,重灭杀不重监管与免疫;动物疫情不详,各地流行情况不清,一旦发生狂犬病疫情即采取“灭火式”捕杀措施,缺乏持久性的预防措施。
狂犬病

早期神经症状-脑功能紊乱, 焦虑、意识障碍、兴奋 神经错乱、行为反常、出现 幻觉、失眠、恐水、怕光
昏迷
死亡
四、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一般为1~3个月,与动物的年龄、 咬伤部位距头部的距离、侵入病毒的毒力和数量有关。
一般小动物(犬、 猫)为10~30天, 中等动物(羊、 猪)为20~60天, 大动物(马、 牛、 骆驼)为30~90天, 人为30~60天。
八、公共卫生
人的狂犬病多数是由于被病犬或带毒犬咬伤后所致。 表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咬伤处发痒,瞳孔散大, 多泪,流涎、出汗。见到水表现恐惧,故名“恐水症”。 时而表现恐怖和忧虑,时而出现狂燥,失去自制。常在发 病后3~10天因全身麻痹而死。
对接触病犬机会多的人员应接种疫苗。一旦被犬咬 伤。应迅速用20%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3~5%碘酊处 理伤口,之后及早接种疫苗。如能结合应用高免血清, 效果更可靠。
狂犬病病毒形态:呈杆状或子弹状粒子
狂犬病病毒形态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感染 组织超薄切片
狂犬病:病犬小脑组织切片可见到内基氏小体
狂犬病:病犬海马角组织切片可见到内基氏小体
2.狂犬病病毒的培养
病毒可在大鼠、小鼠、鸡胚或家兔脑组织及地鼠肾、 猪肾及人的二倍体细胞上培养。
3.狂犬病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紫 外线、X射线照射均能将其灭活。在冰冻或冻干状态下可 长期保存。病毒对石炭酸、福尔马林、过氧化氢、高锰酸 钾、新洁尔灭、来苏儿等消毒药敏感,1~2%肥皂水、 0.01%碘液、70%酒精均可使其灭活。
犬咬伤的伤口
人狂犬病症状
RT-PCR检测
七、防制
1.加强犬的管理, 不养、少养、栓养,扑杀无主犬或 野犬。 2. 犬必须进行免疫接种,在有发病的可能时,其它动 物也应进行免疫。 3.发病后,扑杀发病动物,消毒污染环境,人和动物 紧急免疫接种。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本文综述了国内狂犬病近期流行现状和特点,分析、概述国内狂犬病高发原因,提出今后狂犬病防控的基本策略。
狂犬病是迄今唯一的人类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动物宿主广泛,能在自然界多种脊椎动物中发生循环感染并流行,如蝙蝠、老鼠、狐狸、狼、狗等,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
犬类动物在传播人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本病的主要宿主之一。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狂犬病的记载,是世界上记载狂犬病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该病高发国家之一[1]。
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严重流行,狂犬病在90年代一度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狂犬病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不但出现了第3次流行高峰,并出现一些新的流行特征[2,3]。
狂犬病一直位于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3位,发病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位。
1 国际流行情况从世界狂犬病的历史流行资料看,狂犬病的发源地可能在东半球的亚洲或欧洲,并可能在18世纪由欧洲传入西半球[4]。
1500年西班牙、1586年奥地利、1734-1735年英国在犬中暴发狂犬病。
1708年意大利也暴发了1次规模相当大的家犬狂犬病。
1604年狂犬病在巴黎广为传播。
在19世纪几乎整个欧洲各国均有狂犬病流行,一度引起恐慌。
亚洲狂犬病一向甚为普遍,特别是在印度、中国、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印尼、老挝、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诸国[4]。
狂犬病呈全球性分布,疫情分布呈现显著的经济相关性。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99%以上的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5 ]。
经济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由于采取了犬、猫等动物有效的免疫措施,人间及家养动物中的狂犬病发病率很低,几乎完全控制;一些国家对野生动物采用兽用口服疫苗免疫后,人接触相对较为密切的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5。
2我国流行情况我国在1949年前狂犬病在全国许多地区流行,1949年后国家把狂犬病列为2类传染病加以管理,对狂犬病的控制也日益引起关注,1951年曾开展过针对狂犬病的一次全国性灭狗活动,使狂犬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云浮市2004—2005年人狂犬病疫情分析

析 , 结防控 效果 。 总
性 20 0 4年 狂犬 病 发 病病 例
所谓 的“ 健康 犬 ” 以长 期携 带 狂 犬病 病 毒 可
1 流 行 特 点
11 狂 犬 病发 病 趋 势 .
而 不发病 。 “ 康 ” 毒 的犬 只 咬伤后 也 可能发 被 健 带
维普资讯
医科 技
2 0 年 ( 3 卷) 塑 06 第 1 第
兽 医临 床 ・3 ・ 3
云浮市 2 0 — 0 5年人狂犬病疫情分析 0420
张 芬 ( 云浮 市 动物 防疫监 督所 ,广 东 云浮
中 图分 类 号 :¥ 5 . 55 8 2 6 文 献标 识 码 :B
至 20 0 5年共 4 例病 例 中, 犬咬伤后 及时找 医生 8 被 处理 , 采取 疫苗 接种 措施 的仅 有 5例 , 自行 处理 而
和无免 疫史的却有 4 3例 , 占死亡病例 的 9 % 0。 13 发病 人群 的 年龄分 布 云 浮 市发 生 4 . 8例 狂
年后 被犬 咬伤 应该 加强 2 ~3针 。为此 , 种有 效 接 次数 的狂 犬病 疫 苗和进 行抗 体检测 能 在一 定程 度
5 70 ) 2 3 0
文章 编 号 :1 0 — 5 7 2 0 ) 3 0 3 — 2 0 5 8 6 (0 6 0 — 0 3 0
狂 犬病 是 由狂 犬 病 毒 引 起 的人 畜 共 患 传 染
犬 病 病 例 中 , 0岁 的有 1 卜2 5例 , 卜4 2 0岁 的 有 3
病 。 狂 犬病主 要通 过患 狂犬 病动 物咬伤 、 伤或 人 抓 从 粘膜 感染 引起 ,在特 定条 件下 亦可 通过 呼 吸道 气 溶胶 传染 。 感染 动物 唾液 内含狂 犬病 病 毒 。 被 病 毒 主要侵 犯 中枢 神经 系统 , 其典 型症 状为 恐水 症 , 又称 “ 水病 ” 或 “ 恐 疯狗病 ”。本疾病 极 为 凶险 ,
丹阳市2005年-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日发病 , 者为 7周 岁儿 童 , 患 出现吞 咽 困难 、 恐水 、 恐 风、 恐光 等典 型 临床症 状 , 发病 后 3d死 亡 。此后 陆 续有 病 例 发 生 , 2 0 至 0 6年 底 , 市 共 发 生 狂 犬 病 全 8例 ,0 5年 和 2 0 20 0 6年各 4例 。 2 2 潜伏期 与 临床 表 现 . 8例 病 例 中 6例 有 明确 的犬 咬 伤史 , 因调查 时 已死亡 无法 确定 。8例 中 2例 仅 1 明确为 “ 犬 ” 例 疯 咬伤 。潜伏 期 最 短 2 , 长 0d 最 5 , 均 4 。发病 至 死 亡 时 间 最 短 为 2 d 最 长 0d 平 2d 、 9d 平 均 4 7 。所有 病 例均 有发 热 、 , . 5d 恶心 、 咽 困 吞
5 5万 , 中 中国 占第 一 位u 。 . 其 ] 本 次 8例 狂 犬 病 病 例 的平 均 潜 伏期 、 病程 与狂
犬 病 的特 征 一致 [ 。病 例 大 多 有 明确 的暴 露 史 , 2 ] 且 致伤 动物 大 多为 犬类 ( 括 自家 犬 和无 主犬 ) 病 例 包 ; 大多 未进 行有 效 的伤 口处 理 和免疫 接种 。故 本 市近
维普资讯
江苏预 防医学 2 0 0 7年 9月第 l 8卷第 3期
Jag uJP e i s rv n
, , 兰
, 【 .
! .
・
疾 v 防 台 & -
・
丹 阳市 2 0 0 5年  ̄2 0 0 6年 狂 犬 病 流 行 特 征 分 析
病 学方 法进 行分 析 。
2 结 果
近 年来 , 国 狂犬病 疫情 持续 上 升 , 势 十分严 我 形
21 疫情 概 况 .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正确了解狂犬病,用科学战胜恐惧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O07年5月第4l卷第3期Chin J Prev Med,May 2007,Vol41,No.3张永振俞永新董关木Zhen F Fu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人狂犬病通常由患病动物咬伤或黏膜接触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侵入体内而发生感染。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全世界每年约有35 000~50 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有狂犬病的记载,也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狂犬病在我国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狂犬病不但疫情快速回升,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征。
笔者就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状况、特征及其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我国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1.狂犬病出现第3次流行高峰:在1950年前,中国狂犬病流行严重,但缺少完整的疫情统计资料。
在过去的56年中,中国狂犬病出现3次流行高峰(图1)。
1950年全国报告狂犬病100例,但1952年起发病数快速升高,在1956与1957年出现第1次流行高峰,年发病数分别为1942例和1933例,随后年发病数下降。
20世纪60年代狂犬病发病总数(8807例)与20世纪50年代(8890例)接近,但在后期,狂犬病处于上升趋势,1969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1939例。
20世纪70年代狂犬病流行虽有小的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1979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达4308例。
20世纪80年代狂犬病流行出现第2次高峰,1981年全国共报告7037例,10年全国共报告55367例,占56年间总发病数(110 983例)的49.89%,是建国后狂犬病流行最严重的时期。
1990年起全国年发病数开始下降,1996年发病数下降到最低水平,由1990年的3520例下降到159例,狂犬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tuation.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increased epidemic are nonstandard post - exposure
prophylaxis, vaccine inoculation and antiserum injection.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hould
【中 图 分 类 号 】R373.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03- 996(1 2006)07- 0360- 05
Epidemiological featur es and analysis on the human r abies in China in 2005 XU Zhen, TANG
1 材料与方法
县 ( 27 例 ) 、广 西 玉 林 市 北 流 市 ( 22 例 ) , 均 分 布 在 疫情最严重的贵州和广西。
近 5 年来, 除个别省份疫情呈下降趋势外, 大 部分高发省份疫情均呈上升态势, 尤以贵州和广 东 最 为 明 显 。2005 年 , 除 贵 州 和 广 东 省 疫 情 仍 呈 上升趋势外, 其他省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见图2。
Guizhou, Guangxi and Hunan, etc. The young and middle- aged male peasants were predominantly
affected. The individual case study indicated that as high as 38.3% - 65.8% of the cases didn' t
病 发 病 快 速 回 升 , 疫 情 形 势 严 重 。 暴 露 后 处 理 和 疫 苗 、抗 血 清 接 种 不 规 范 是 造 成 疫 情 上 升 的 重
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 探索现阶段可行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遏制疫情的快速上升
势头。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暴露后处理; 疫苗
图 2 2001~2005 年 狂 犬 病 报 告 病 例 数 居 前 5 位 省 份 的 疫 情 趋 势 Figur e 2 The epidemic tr end of the top five pr ovinces with r epor ted r abies cases fr om 2001 to 2005
have their wound treated, only 16.6% - 35.0% vaccinated and 1.2% - 16.6% injected with
antiserum.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human rabies increased rapidly with a serious epidemic
55 000 人 死 于 狂 犬 病 , 其 中 56%分 布 在 亚 洲 , 44% 分 布 在 非 洲 , 绝 大 多 数 ( 84% ) 发 生 在 农 村 地 区 [1]。 中国是狂犬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 发病数仅次于 印 度 , 居 世 界 第 二 位 。我 国 狂 犬 病 高 发 省 份 多 位 于 南方, 北部和西部地区较少。病例主要分布在农 村, 大城市发病率极低。建国以来, 狂犬病疫情曾 历 经 几 次 反 复 , 1981 年 发 病 数 达 到 最 高 水 平
2000 to 2005
2.1.2 地 区 分 布 2005 年 全 国 共 有 23 个 省 ( 自 治 区 、直 辖 市 ) 报 告 了 狂 犬 病 , 主 要 分 布 在 南 方 省份。发病数居全国前 5 位的省份分别为贵州 (481 例) 、广西(480 例) 、湖南(379 例) 、广东(306 例) 和 湖 北 ( 184 例 ) , 5 省 共 报 告 狂 犬 病 1830 例 , 占 全 国 报 告病例总数的 72.1%。2005 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 高的县区依 次为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 仁 县 ( 57 例 ) 、 广 西 来 宾 市 兴 宾 区 ( 32 例 ) 、贵 州 省 黔 西 南 州 安 龙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explore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stop the rapid increase of rabies.
Keywor d: rabies;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 vaccine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 data from Internet- based National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ing System and national
Abstr act :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rabies in China in 2005
and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rabies in order to find the key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Qing, SONG Miao, YIN Wen -wu. Wang Mao-wu 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XU Zhen, Email: xuzhen208@163.com
【 CLC 】R373 . 9
【Document code】B
【Article ID】1003- 9961(2006)07- 0360- 05
狂 犬 病 ( Rabies) 是 一 种 由 弹 状 病 毒 科 的 狂 犬 病 毒 引 起 的 人 兽 共 患 急 性 传 染 病 , 按 照《传 染 病 防 治 法 》的 规 定 为 乙 类 传 染 病 。在 我 国 狂 犬 病 的 宿 主 动物与传染源主要是犬。狂犬病可以引起人和多 种动物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死率为
1.1 资 料 来 源 资 料 来 源 于 2000 ~2005 年 全 国 法 定 传 染 病 疫 情 报 告 数 据 和 2005 年 全 国 开 展 狂 犬 病 加 强 监 测 的 15 个 监 测 点 报 告 的 个 案 调 查 数 据等监测资料。个案调查由各监测点按照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订的调查表进行, 监测工 作启动前对各省进行了统一技术培训。 1.2 统 计 分 析 疫 情 资 料 用 Excel 软 件 进 行 资 料 统 计 和 分 析 , 个 案 调 查 资 料 由 Epi data 进 行 汇 总分析。
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 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全国狂犬病监
测 点 资 料 , 进 行 流 行 病 学 描 述 和 分 析 。 结 果 中 国 狂 犬 病 发 病 近 年 来 呈 快 速 增 长 趋 势 , 2005 年
全 国 共 报 告 狂 犬 病 2537 例 , 主 要 分 布 在 贵 州 、广 西 、湖 南 等 南 方 省 区 。 发 病 人 群 主 要 是 男 性 农
图 3 2005 年 全 国 狂 犬 病 年 龄 别 报 告 发 病 数 与 发 病 率 Figur e 3 Age- specific cases number s and incidence r ate of
r abies in China in 2005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 疫 情 概 况 2005 年 , 全 国 报 告 狂 犬 病 病 例 共 2537 例 , 发 病 率 为 0.2/10 万 ; 病 死 数 为 2546 例 , 病 死 率 为 100% 。 发 病 率 仅 比 2004 年 下 降 4.9%, 下 降 趋 势 并 不 明 显 , 远 高 于 2000~2003 年 , 见图 1, 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职 业 分 布 以 农 民 为 主 , 占 总 发 病 数 的 63.0%, 其 次 是 学 生 , 占 17.0% , 第 三 是 散 居 儿 童 , 占 8.0%, 第四是民工, 占 3.1%。
图 1 2000~2005 年 我 国 狂 犬 病 报 告 发 病 数 Figur e 1 The number of r epor ted r abies cases in China fr om
民 , 多 为 青 壮 年 。 报 告 病 例 个 案 调 查 数 据 显 示 , 高 达 38.3%~65.8%的 病 例 未 处 理 伤 口 , 只 有
16.6%~35.0%的 病 例 接 种 了 疫 苗 , 1.2%~16.6%的 病 例 注 射 了 抗 血 清 。 结 论 近 年 来 人 间 狂 犬
2.1.3 人群分 布 2537 例 病 人 中 , 男 性 1744 例 , 女性 793 例, 男女性别比为 2.2∶1。各年龄组均有发 病, 发病数有两个高峰, 主要集中在 5~15 岁 和 30~ 70 岁, 病例数 均在 100 例以上 ( 以 5 岁 1 个 年 龄 组 计 ) 。 从 发 病 率 来 看 有 两 个 高 峰 , 以 3~10 岁 组 和 40~75 岁组最高, 20~30 岁组发病率最低, 见 图 3 。
·360·
疾病监测 2006 年 7 月 30 日第 21 卷第 7 期 Disease Surveillance, July.30,2006, Vol.21, 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