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第十一单元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11.1化学与能源开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11.1化学与能源开发

达标测试我夯基我达标1.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燃料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C.用高粱、玉米酿造酒精作能源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B.以石油为原料可蒸馏出汽油等产品C.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D.气功使铜变金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20 g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仍有2 g 气体剩余,这2 g气体是()A.氢气B.氧气C.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D.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4.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

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

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

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

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你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来源广泛 (2)燃烧热值高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5.使用电池的过程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目前甲醇汽车已进入我省部分城市。

甲醇汽车是利用甲醇(用R表示)燃烧提供的_________能,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点燃4H2O+2CO2。

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11.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能量观:木炭燃烧放出热量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C.变化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守恒观:32g硫和3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2.学科思维的构建很重要。

下列化学观念正确的是()A.守恒观:68g双氧水完全反应生成36g水和32g氧气B.元素观:二氧化氯分子由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C.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选项中使用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地热能取暖B.火力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D.潮汐能动力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B.“可燃冰”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为H2OC.煤等化石燃料若不充分燃烧,就可能产生黑烟,并生成CO等有害物质D.有效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5.依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事实:3Fe+4H2O(g)Fe3O4+4H2结论:不能得出Fe是否具有还原性B.事实:C+O2CO2结论:O2具有氧化性C.事实:2H2O2H2+O2↑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事实:2H2+O22H2O 结论:H2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6.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D.氢能源因制取成本高、贮存难,现阶段还不能广泛利用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都会放热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放热D.人类利用的热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9.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家庭烧煤取暖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10.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自身体积大小发生改变B.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C.能量观﹣﹣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变化观﹣﹣二氧化碳和碳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当CO2气体变成固体后,CO2分子就停止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燃烧都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反应都是燃烧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2.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观: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B.微粒观: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C.组成观:氧气(O2)和臭氧(O3)都由氧元素组成D.守恒观:4g H2在34g O2中燃烧生成38g水13.能源问题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新能源已成为科学家的重要任务。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11单元第1--2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11单元第1--2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单元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

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B. 风能C. 天然气D. 石油2.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下列能源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氢能源B. 化石能源C. 风能D. 太阳能3.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金属元素是铁,目前提取量最大的也是铁B.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C. 世界上铜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铝,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D.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 Zn+2MnO 2+H 2O=ZnO+2MnO (OH) ,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 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 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下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功能示意图。

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途径为()A. 化学能→电能→热能B. 太阳能→电能→热能C. 电能→化学能→电能→热能D. 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热能6.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MnO 2+H 2O→ZnO+MnO (OH ),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 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 反应物中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D. 使用该电池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填空题(共2题;共11分)7.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1)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2)氢气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11.1化学与能源开发2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11.1化学与能源开发2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前必须检查其纯度的是 ( )A.H2B.COC.沼气D.都必须要2.煤矿井下禁止吸烟,以防点燃坑道内的可燃性气体而引起爆炸,这种可燃性的气体主要是 ( )A.氨气B.甲烷C.氢气D.液化石油气3.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4→+3B.+2→+3C.0→+2 C.-4→-24.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我国的环保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下列有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具有资源丰富、燃烧放热多、产物不污染环境等优点B.为减少空气污染,应提倡使用乙醇汽油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应禁止使用5.我国登山运动员多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登山运动员登山时所带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它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登山运动员需要热量时,将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点燃,该过程中实现了能量转化,即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6.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或生活常识,解释或完成下列问题:(1)在清洗沼气池时,能不能在池内点火吸烟?为什么?(2)汽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它其中可能含有哪些元素,你能证明吗?7.请回答:氢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目前为什么不能广泛使用?8.供选择的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A—G为装置代号,①—⑧为仪器的接口符号)。

供选择的药品有:金属钠、铜片、锌粒、炭粉、硝酸、稀硫酸。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1.下列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潮汐发电B. 用干电池做电源C. 电灯发光D.用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2.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最“清洁”的是()A.O2—CH4燃料电池B.O2—C2H5OH燃料电池C.O2—H2燃料电池D.O2—CO燃料电池3.氢气可以用做火箭燃料是因为()A.氢气难溶于水B.氢气没有颜色C.氢气燃烧释放热量多D.氢气没有气味4.要节约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是指()①核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地热能⑥潮汐能⑦电能A.①②④⑦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根据下列描述,按照能量转化过程将字母填在括号中:A.蜡烛燃烧照明B.小草在阳光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光能()6.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镁条燃烧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和_______能。

(2)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的水所包含的化学能______(高或低),理由是__ 。

7、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化石燃料包括煤、__ 和天然气等。

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酸雨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 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 5。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_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µm的颗粒物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 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 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十一单元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一、选择题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该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

以下能源:①太阳能②风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材中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⑤2.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3.以下行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重大意义的是〔〕A.圈养禽畜、兴建沼气池B.多建小型水电站供生活用电C.搞好农村清洁工程D.加高烧柴草农户的烟囱4.以下关于能源、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B.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以下属于可逆电池的是( )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响属于化合反响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7.煤和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C.用高粱、玉米酿制酒精作燃料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二、解答题一种将直接转化为的装置。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能使600t水受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水饮用量。

废旧电池的乱扔乱放,会导致。

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9.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请答复以下问题:〔1〕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到4℃,科学家作出此结论科学方法属于。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11.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11.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11.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解析版)【基础篇】1.(2019春•济南期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风能B.石油C.氢能D.核能【答案】B【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B。

2.(2019春•科尔沁区校级月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燃料。

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答案】D【解答】解: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B、石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温室效应和酸雨,故B错误;C、天然气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最理想的燃料,故D正确;故选:D。

3.(2019•如皋市一模)如皋是国内首个“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以制氢气B.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C.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94%D.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答案】A【解答】解:A、电解水所得到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只生成水,不产生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空气中不含有氢气,故C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4.(2019秋•泰山区期中)化学变化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是()A.自然界中植物光合作用B.家庭壁挂式采暖炉燃气供暖C.用燃烧的蜡烛照明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熨烫衣服【答案】B【解答】解:A、自然界中植物光合作用,是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错误。

B、家庭壁挂式采暖炉燃气供暖,燃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由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选项正确。

C、用燃烧的蜡烛照明,是由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选项错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十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十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十一单元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4.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A.电解水:2H2O=====通电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高温H2+CO2H2↑+O2 C.太阳光分解水:2H2O=====LiO2太阳光↑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高温CO+3H25.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于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A.O2—CH4燃料电池B.O2—C2H5OH燃料电池C.O2—H2燃料电池D.O2—CO燃料电池二、填空题6.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20-K-1所示)。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20-K-1(1)燃料电池能够使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转化。

(3)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________。

7.2019·泸州节选课堂上老师对探究干电池原理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图20-K-2图甲: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形管中。

图乙:用导线将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形管中,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甲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9·天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2.2019·枣庄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图20-K-3详解详析[达标巩固]1.A[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和核能等属于新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
01 知识管理
1.能源
分 类: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________等。

新 能 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氢能源
优 点:燃烧产生的热量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无污染;原料是________,来源广泛。

制 备: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缺 点:制取氢气的成本________;储存________;运输________等。

警 示:使用时,一旦与空气混合点燃,极易达到爆炸极限而引起爆炸。

3.化学电池
定 义: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优 点: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

02 基础题
1.(2017·滨州)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潮汐能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3.(2016·无锡)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 .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 .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 .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 .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水能发电
C .风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5.铅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正负极分别是浸在稀硫酸中的未知物质X 和铅(Pb),充电和放电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PbO 2
B .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在PbSO 4中Pb 的化合价为+2价
6.能源、环境等问题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2C=====高温Si +2CO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

(2)液氢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大量应用氢能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03 中档题
7.(2016·枣庄)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8.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是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9.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10.(2017·天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1.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_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的成本低
12.(2016·白银)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13.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长(如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请你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