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玉米自交系
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概述

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概述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自交系是玉米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
通过选育自交系,可以提高杂种优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性。
近年来,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对这一方法进行概述。
一、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原理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是通过对玉米雌穗进行处理,使雌穗产生无粉尘生殖器官,从而实现自花授粉,形成自交系。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通过化学试剂处理,诱导玉米雌穗发育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其次是进行自花授粉,获得自交后代。
二、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处理方法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处理方法是关键的一步,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诱导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瑞利因、多效唑等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诱导玉米雌穗发育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2. 化学杀菌剂处理:化学杀菌剂如甲基磺菌灵、脲醛等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诱导玉米雌穗的发育方向,从而形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诱导效果。
三、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优势与传统的自交系选育方法相比,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时间短: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加快了自交系的选育过程。
2. 效果好: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效果,形成更多的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3. 操作简便: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四、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应用前景随着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未来的玉米育种中,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选育方法,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CIMMYT(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是一个专门致力于玉米和小麦育种研究的国际性组织。
该组织利用自交系(inbred line)进行玉米育种,以改善玉米的产量和抗逆性。
本文将对CIMMYT的10个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进行分析。
需要了解什么是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是通过长期连续自交选育培育出来的一系列稳定的自交纯系。
这些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度和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通过对这些自交系的组合,可以获得更好的遗传组合和遗传变异,提高育种选择效果。
CIMMYT的这10个玉米自交系是经过多年育种选育出来的,其遗传稳定性和纯度较高,是进行育种研究的重要资源。
这些自交系分别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种质来源,具有不同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这10个自交系的育种潜势。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产量潜力。
通过对这些自交系的产量性状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并选取潜力更高的自交系进行后续育种。
要考虑其抗逆性,如对病虫害的抗性、耐旱性等。
要评估这些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程度。
遗传变异程度越大,育种潜势越高,选择起来越灵活。
可以通过分子标记等方法对这些自交系进行遗传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我们还可以从遗传纯度和遗传稳定性两个方面评估这些自交系的育种潜势。
纯度高的自交系有利于遗传背景的控制,稳定性高的自交系有助于保持和固定优良性状。
要考虑这些自交系的有关性状和优点,比如耐旱性、耐病性、产量等。
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种植需求,选择具有相应性状和优点的自交系进行育种。
CIMMYT的10个玉米自交系都具备一定的育种潜势,通过综合评估它们的产量潜力、遗传变异、纯度稳定性和优点等方面的因素,可以选择适合的自交系进行后续育种工作。
这些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资源,对于改善玉米产量和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自交系941

相关专利与技术报告
专利1:玉米自交系941的选育方法
技术报告1:玉米自交系941在北方地区的种植技 术
• 该专利详细描述了玉米自交系941的选育过程 和方法,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 考。
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
在春季或夏季进行播种,具体时间取决于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 况。
播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密度,通常每亩种植3000-4000 株。
田间管理
定期进行除草、松土和间苗,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 ,还需及时清除弱苗和病苗,以保持田间良好的生长环境。
施肥与灌溉
VS
虫害
玉米自交系941可能会受到玉米螟、蚜虫 等虫害的影响。对于这些虫害,可以采取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 治。
04
玉米自交系941的利用价 值与前景
作为杂交种的应用价值
优良的杂交种
玉米自交系941具有稳定的遗传特 性和优良的性状,可以作为杂交 种与其它自交系配制优良的杂交 组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自交系941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玉米自交系941概述 • 玉米自交系941的遗传与育种特性 • 玉米自交系941的生产与栽培技术 • 玉米自交系941的利用价值与前景 • 玉米自交系941的相关文献与资料
01
玉米自交系941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玉米自交系941是指一种在玉米育种中使用的自交系,即具有高度自交亲和性、遗传背景清晰、性状优良的纯合 自交系。
实用玉米自交系

实用玉米自交系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65 更新时间:2009-11-12 22:52:35早熟类群玉米自交系原黄81 四自四B尖八京630 克一KI3 KI4 合344 龙抗11 抗旱大粒黄冀35 黄野四北711 承18 获唐黄长455 运87-422 Sh10 屯56 T52 扎461 扎143 扎917 文黄31413 酒341-2 830 D黄212一、原黄81由北京市农场局农业科学研究所赵垂达、魏桂兰、马宝洪、李德贵等人参加,1983年从自交系原武02中分离出一抗玉米大斑病的植株,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抗倒性强、高抗玉米大斑病的优良自交系原武抗。
1983年用矮源矮13-31与黄早四杂交,并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早熟、株叶型好、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早矮,1988年用原武抗与早矮杂交,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于1992年10月育成早熟、抗病、抗倒、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原黄81。
该自交系早熟,生育期90天左右。
苗期叶鞘浅紫色。
植株叶数17~18片,叶片斜上冲。
株型半紧凑。
株高170厘米,穗位高60厘米。
雄花序主轴明显,分枝多,花药粉红色,花粉量大。
丝状花柱粉色。
北京地区5月上旬播种,一般在7月上旬初抽雄、散粉、吐丝,雌雄协调。
果穗近锥型,长14厘米,粗4.0厘米,行数14~16行,轴白色。
籽粒黄色,硬粒质,千粒重160克,出籽率80%左右。
经本所多年田间观察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毒病、粗缩病和青枯病,大斑病0~0.5级,小斑病0.5~1级,抗丝黑穗病。
用该配合力好的自交系组配成优势杂交种京垦 114(丰 5×原黄 81)于 199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京津及附近地区累计推广50万亩。
目前参加北京市区试的组合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配的京玉4号。
二、四自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遂甫、孙伯陶等用黄早四×自334自交3代后,与黄早四回交一次,再自交,于1988年选育而成。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玉米自交系保护是指为了保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加以保护和管理的过程。
玉米自交系是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培育而成的自交纯合系,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纯度,是玉米杂交育种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玉米自交系往往面临着遗传污染、退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在育种中的稳定性和应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概念、意义、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为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
在这篇关于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文章中,文章结构的说明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 正文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玉米自交系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介绍,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以及详细阐述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要讨论的主题,通过概述的方式引出了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并说明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玉米自交系。
3.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表达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文将全面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相关内容,逐步引导读者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主题的知识和技术。
1.3 目的玉米自交系保护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优良的自交系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纯度,确保其在种子生产和播种过程中不受外来杂交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玉米自交系品种的纯种性,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保证播种后的作物产量和品质稳定性,促进玉米种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玉米自交技术要点

玉米自交技术要点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人们通过自交技术进行玉米的选育和改良。
下面将介绍玉米自交技术的要点。
一、选择优良亲本玉米自交技术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良的亲本。
亲本应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优良特点。
同时,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远离,避免近亲交配引起的不良后果。
二、控制花粉传播玉米自交技术的核心是控制花粉的传播。
为了避免异交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人工授粉:在玉米花序抽雄期,将优良的花序的抽雄花药采集下来,用细长的刷子蘸取花粉,轻轻地刷在另一个花序的抽雌花柱上。
2.袋控授粉:用纱布或塑料袋将花序包裹起来,防止花粉的风传和昆虫传播,然后在花序抽雄期将花药剪除,待花序抽雌期时,将另一个花序的抽雄花药插入袋中,进行人工授粉。
三、选择适当的自交代数玉米自交技术的自交代数是指连续自交的代数。
一般情况下,自交代数越高,杂种优势消失的越多,纯系的纯度越高。
但自交代数过高也会导致产量降低和遗传变异的减少。
因此,在选择自交代数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和需求来确定。
四、合理的种子处理在自交过程中,种子的处理非常重要。
种子应该经过充分的干燥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同时,还可以对种子进行低温贮藏,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
五、严格的田间管理在自交过程中,田间管理也非常关键。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田间隔离:为了避免外源杂交,应该在不同的品种之间留出足够的隔离距离。
2.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疗玉米的病虫害,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3.灌溉和施肥:根据土壤的需求,合理地进行灌溉和施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六、选择优良的自交系经过多代的自交后,可以筛选出优良的自交系。
通过对自交系的综合评价,包括产量、抗病虫害性、品质等方面的表现,选出最优秀的自交系作为后续育种工作的基础。
总结:玉米自交技术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控制花粉传播和自交代数的选择,可以获得优良的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名词解释

玉米自交系名词解释
玉米自交系是指在种群中通过连续自交繁殖,经过多代的自交后,产生的一系列具有相对稳定遗传特征的纯系或近纯系。
在玉米自交系的形成过程中,种子的自交繁殖使得基因组中的杂合性减少,而同源性增加。
经过多代的自交后,纯系或近纯系中的基因组变得更为稳定,表现出较为一致的遗传特征。
这使得玉米自交系在农作物育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纯系或近纯系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性状,有助于育种者更好地进行遗传改良和选育。
玉米自交系的创建通常需要经过多代的自交与选择。
首先,选择出具有良好性状的原始个体作为亲本进行配对。
然后,从配对后的子代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自交,以达到基因组的稳定性。
这个自交选择的过程需要进行多代,通常需要进行5-8代的自交与选择。
在每一代中,育种者会根据目标性状对自交后代进行选择,通过保留或淘汰的方式筛选出合适的个体。
玉米自交系的创建是为了获取一系列稳定的纯系或近纯系,以便在种植中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其遗传特征。
通过这样的自交系,育种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不同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和遗传改良。
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

常见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据老师课堂讲课内容总结,出处不知)一、Reid群1.该类群特点:多为美国杂交种系,遗传基础较丰富,植株叶片较上冲,抗病抗倒性较好,果穗较长,略粗,籽粒长,马齿形,多中熟,配合力高,但近年来该类群感染锈病、弯胞菌叶斑病和粗缩病较多。
2.包括的自交系:掖478,郑58(该类群代表自交系),郑32, 8112,7922,郑653,黄C,L105,新白503,琼42,济223,掖107,沈219-1, 52106, 独321,3184,郑13, 153等二、唐四平头群1.该类群特点:该类群叶片上冲,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籽粒中长,硬粒或半硬粒型,早熟或中早熟,多为浅黄色,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和病毒病。
2.包括的自交系:黄早四,昌七-2(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安152,京7,K12,黄选522,浚152,获选A60, 5237等三、旅大红骨群1.该类群特点:叶片较宽,上冲,抗病性好,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马齿或半马齿型,生育期较长,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毒病和黑穗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E28,丹340(该类群代表自交系),360选,郑22,8340,选4-1, 340-5,F349, 53,选3, 868,811等四、Lancaster群1.该类群特点:植株较高,叶片平展或中间型,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果穗长,中粗,籽粒长,马齿或半马齿型,中熟,株型松散,根系欠发达,易感条锈病,近年来育种应用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2.包括的自交系:Mo17(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商27-263,维矮141,许052,漯12,HZ32五、P78599群(简称P群或78599群)1.该类群特点:该群含热带和亚热带种质,遗传基础十分丰富,具有高产、优质和抗倒的特点,茎叶青绿,保绿度好,活秆成熟,秆强不倒,抗叶斑病和茎腐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P178,P138,丹599,丹3130,齐319, 89-1, 87-1,599-3,齐318,济533,丹598,早318等六、综合群1.该类群特点:不大明显2.包括的自交系:综3,综31,N808, 374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玉米自交系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65 更新时间:2009-11-12 22:52:35早熟类群玉米自交系原黄81 四自四B尖八京630 克一KI3 KI4 合344 龙抗11 抗旱大粒黄冀35 黄野四北711 承18 获唐黄长455 运87-422 Sh10 屯56 T52 扎461 扎143 扎917 文黄31413 酒341-2 830 D黄212一、原黄81由北京市农场局农业科学研究所赵垂达、魏桂兰、马宝洪、李德贵等人参加,1983年从自交系原武02中分离出一抗玉米大斑病的植株,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抗倒性强、高抗玉米大斑病的优良自交系原武抗。
1983年用矮源矮13-31与黄早四杂交,并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早熟、株叶型好、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早矮,1988年用原武抗与早矮杂交,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于1992年10月育成早熟、抗病、抗倒、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原黄81。
该自交系早熟,生育期90天左右。
苗期叶鞘浅紫色。
植株叶数17~18片,叶片斜上冲。
株型半紧凑。
株高170厘米,穗位高60厘米。
雄花序主轴明显,分枝多,花药粉红色,花粉量大。
丝状花柱粉色。
北京地区5月上旬播种,一般在7月上旬初抽雄、散粉、吐丝,雌雄协调。
果穗近锥型,长14厘米,粗4.0厘米,行数14~16行,轴白色。
籽粒黄色,硬粒质,千粒重160克,出籽率80%左右。
经本所多年田间观察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毒病、粗缩病和青枯病,大斑病0~0.5级,小斑病0.5~1级,抗丝黑穗病。
用该配合力好的自交系组配成优势杂交种京垦 114(丰 5×原黄 81)于 199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京津及附近地区累计推广50万亩。
目前参加北京市区试的组合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配的京玉4号。
二、四自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遂甫、孙伯陶等用黄早四×自334自交3代后,与黄早四回交一次,再自交,于1988年选育而成。
选育地点在该所试验农场。
北京地区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
出苗快,苗势中等。
成株叶数18~19片。
叶色黄绿,上部叶片较短。
株型平展。
株高150厘米,穗位高60厘米。
雄花序分枝较少,1~3个,小穗着生密集,花粉量较大,全穗花粉量中等,花药黄色,散粉良好,散粉期较长。
雌穗花柱绿色。
北京地区6月20日播种后,8月14日达抽雄期,散粉期为8月17日,吐丝期是8月19日,吐丝与散粉间隔2~3天。
果穗筒型,长10厘米,粗4厘米,穗行数14行,结实好,穗粒数200~250粒,穗轴白色,轴粗2.6厘米。
籽粒浅黄色,偏硬粒型,出籽率75%,千粒重230克左右。
根系不太发达,无气生根,抗倒能力较差。
成熟时有早衰现象。
耐旱性及耐涝性中等。
大斑病1~2级,小班病0.5~1级。
抗矮花叶病、粗缩病,中感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褐斑病轻。
夏播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春播4000株/亩。
用四自四自交系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有京早10号。
三、B尖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遂甫、孙伯陶等从[(BC7321×尖端齐)×8112]中经多代自交选育,于1988年育成。
选育地点在该所试验农场。
在北京夏播,生育期100天。
出苗较快,苗势中等。
成株叶数 19片。
株型紧凑,上部叶片上冲,雄花序顶部略高于旗叶。
叶片窄长,叶色深绿。
株高165厘米,穗位高70厘米。
雄花序分枝3~5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少,制种时不宜作父本。
雌穗花柱绿色,抽丝较快且集中。
北京地区6月10日播种后,抽雄期为8月6日,散粉期为8月9日,吐丝期在8月7日,吐丝期与散粉期间隔1~2天。
果穗筒型,长17厘米,粗3.6厘米,穗行数12行,穗粒数300粒左右,结实良好,不秃尖。
籽粒深黄色,偏硬粒型,出籽率82%,千粒重270克。
穗轴白色,轴粗2.5厘米。
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1~2层,抗倒伏能力强。
耐旱性中等。
耐涝性稍差。
高温高湿条件下散粉较差。
大斑病2~3级,小斑病0.5级。
较抗矮花叶病、青枯病,丝黑穗病较轻,褐斑病轻,中感黑粉病,不抗粗缩病。
夏播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春播为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配成的玉米杂交种有京早10号、京早11号、京玉1号。
四、京 63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6625×群体C1-30为基础,经自交于1998年选育而成。
北京地区春播,从出苗至成熟105天,为极早熟类型。
苗势较强。
幼苗叶鞘绿色。
成株叶数15片左右。
平展型株型。
株高较矮100厘米左右,穗位高45厘米。
雄花序分枝4~6个,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多。
雌穗丝状花柱为绿色。
北京地区4月20日播种,6月22日抽雄,6月26日散粉,6月28日吐丝,雌雄协调。
果穗筒型,长14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粒数400粒左右,穗轴白色。
籽粒为半马齿型,黄色,千粒重200克左右。
结实性良好,不秃尖。
抗倒性好。
抗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轻感黑粉病。
春播种植密度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配成的极早熟杂交种京玉8号,在山西省大同市试种表现突出,其生育期与冀承单 3号相同,产量增加 15%。
五、克一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曹任之于1984年育成。
该自交系生育期为95~100天,需≥10℃积温2000~2100度·日。
芽势强,耐低温,苗期发育快。
株型平展,叶鞘稍紫色。
株高140厘米左右,穗位38厘米。
雄花序分枝5~10个,雌穗丝状花柱黄色。
果穗短推型,长12~13厘米,粗3.8厘米,行数14~18行,行粒数27粒,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近硬粒、楔型,千粒重220克。
较抗斑病。
抗玉米螟虫。
该自交系单产125~150公斤/亩,保苗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已配制成克单6号、克839杂交种。
六、KI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所玉米室刘兴焱、谭福忠以安 44113 ×1034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于1991年选育而成。
在黑龙江省克山种植,出苗至成熟90~93天。
生育期内需≥10℃积温2150度·日。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前期生长慢,后期快。
株高150~180厘米,穗位高40厘米左右。
叶片较窄且略收敛,色深绿,株型较清秀。
雄花序分枝及花粉量适中,护颖绿色。
雌穗丝状花柱粉红色,较分散,易接受花粉。
果穗锥型,长13~16厘米,粗3.8~4.6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
籽粒大小中等,中硬粒型,千粒重195克左右。
根系发达,抗倒伏。
轻感大斑病、黑粉病及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
一般单产为200~275公斤/亩。
用该自交系配制的玉米杂交种有克单8号。
七、KI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所玉米室刘兴焱、谭福忠以(甸 11×Mo17)×KI6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于1991年选育而成。
在克山种植,出苗至成熟 100~105天。
生育期内需≥10℃积温 2200~2250度·日。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发苗快。
株型较收敛,叶片黄绿色,茎秆紫色。
株高170~190厘米,穗位高60~70厘米。
雄花序分枝5~10个,护颖紫色,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大,质量好。
雌穗丝状花柱紫色。
果穗长棒型,长 15~18厘米,粗 3.5~3.8厘米,穗轴红色。
籽粒大小中等,黄红色,中硬粒型,千粒重185克。
抗黑粉病、丝黑穗病,自然条件下大斑病发病率不超过2级。
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
一般单产为175~200公斤/亩。
用KI4自交系配制的玉米杂交种有克单8号。
八、合344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
来源是自常武白头霜×Mo17。
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春播,5月15日出苗,9月5日成熟,出苗至成熟113天。
出苗快,幼苗长势及拱土力强,叶鞘紫色。
成株叶数15~17片。
株高154厘米,穗位34.6厘米。
雄花序分枝4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花粉量适中。
雌穗花柱黄白色。
哲盟地区种植,7月15日抽雄,7月20日散粉,7月24日吐丝,雌雄较协调。
果穗圆柱型,长12厘米,粗3.2厘米,穗行数10~12行,穗粒数219粒,穗轴红色,轴粗2厘米。
籽粒楔型,硬粒,出籽率80%,千粒重264克。
单穗重30克,单穗粒重24克。
根系较发达,抗倒性强。
耐旱、耐涝。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
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耐瘠薄。
适应性好。
哲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3900株/亩。
该自交系在高纬度地区应用较广。
已组配出的玉米杂交种有合玉17(合344×熊掌)、哲单 37(合 344×461)、合玉 15(合 344×冬 96)。
九、龙抗11黑龙江省龙江农科所从Mo17×330材料中选育而成。
该自交系选育地点是黑龙江省,近几年引入哲里木盟地区,从出苗至成熟119天左右。
通辽地区春播5月14日出苗,出苗快,苗势强。
幼苗叶鞘浅紫色。
成株叶数16~17片。
株高151厘米,穗位高73厘米。
雄花序较发达,4~11个分枝,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
雌穗花柱绿色。
一般年份7月17日抽雄,7月20日散粉,7月24日吐丝。
成熟期9月10日。
果穗圆柱型,长15厘米,粗3.2厘米,穗行数10~12行,穗粒数162~180粒,轴粗2.2厘米,穗重46克,穗粒重32克。
籽粒楔型,呈橙黄色,硬粒型,出籽率70%,千粒重290克。
植株根系较发达,抗倒伏,抗倒折。
耐旱、耐涝性强。
耐瘠薄地,适应性好。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矮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在哲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3850~4000株/亩。
该自交系在哲里木盟中早熟区应用,目前利用该系已组配成的杂交种有龙单13(K10×龙抗 11)。
十、抗旱大粒黄在哲里木盟地区春播,出苗至成熟122天。
出苗快,幼苗长势强,叶鞘紫色,苗色深绿。
成株叶数17~18片。
株高150厘米,穗位55厘米。
雄花序较发达,护颖绿色,花药黄色。
雌穗花柱绿色。
正常年份在哲盟春播,5月25日出苗,8月1日抽雄,8月5日散粉,8月6日吐丝,9月15日成熟。
果穗圆柱型,长14.8厘米,粗3.5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粒数320粒,穗轴白色,轴粗3.8厘米,单穗重50克,单穗粒重25克。
籽粒淡黄色,马齿状楔型,出籽率56.2%,千粒重278克。
根系发达,高抗倒伏。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耐旱耐涝。
哲盟春玉米产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约为3600~3800株/亩。
用抗旱大粒黄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有沈单 8号(5003×抗旱大粒黄)。
十一、冀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崔绍平于1992年选育而成。
在石家庄夏播,比黄早四早熟3~4天。
全生育期≥10℃积温为2100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