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共25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共25张PPT)

考试探究
变式题 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 纯碱、淀粉和洗衣粉 5 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 3 种固体, 研磨混合均匀(如图20-1所示),让小组同学检验其成分。 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 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0-2所示:
熄灭 ,石灰水__________ 不变浑浊 木条______
考点聚焦
考点2
酸(H )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1)加酸碱指示剂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______ 色,无色酚酞________ 红 不变 色 (2)加活泼金属(Mg、Fe 等)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__ 蓝 色,无色酚酞变____ 红 色 (2)与其他盐溶液反应,如 CuSO4 溶液 现象: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 蓝色 沉淀 加稀盐酸 现象:生成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 变浑浊 的气体 加无水 CuSO4 现象:固体由白色变______ 蓝 色
考点聚焦
[注意] 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用实验方法将它们 一一区别。 鉴别的一般思路:物理性质(颜色、气味)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产物 例:1、区分铁和铜、铁和银、水和乙醇 2、判别CO和CO2 3、鉴别CO和H2 4、鉴别黄铜和黄金

分离: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将它们依次分开,可用 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等;也可用化学方 法,但不能变化成其他物质或变成其他物质后再通 过反应变化回原物质。
考试探究
例2、 ( C ) 序号 A B C D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碳酸钙和碳酸钠 食盐水和医用酒精 铜粉和氧化铁粉

初三九年级 化学 复习专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课件

初三九年级 化学 复习专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课件

7.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溶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
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
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 ③④
巩固提升
8.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D)
A.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12 三种溶液 (稀硫酸)
Hale Waihona Puke 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①滴加 Mg (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B )
A.①②④②③ C.③②①②④
B.④②①②③ D.④②③②①
常见离子的检验
知识储备
离子 H+
检验方法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使用蓝色石蕊试纸 使用pH试纸 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K、Ca、Na除外) 加入Na2CO3等碳酸盐,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uO+ H2SO4
CuSO4+ H2O
链接中考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看试剂 看用量 看操作
选项 A B C D
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CO2(HCl) CuCl2(FeCl2) MnO2(KCl)
NaCl(Na2CO3)
实验方案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铁粉,过滤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稀硫酸,蒸 发结晶
二. 物质的分离、除杂
知识储备
物理除杂: 化学方法:主要是发生化学反应 除杂原则: (1)主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反应。 (2)杂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使被提纯物质和杂质转化为不同状 态(气液固),易于分离。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共22张PPT)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共22张PPT)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粉末由_白__色变为蓝__色
CuSO4 + 5H2O ==CuSO4 ·5H2O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氨气(NH3)
湿润的___红___色石蕊试纸
续表 现象 石蕊试纸变__蓝_____
氯化氢(HCl)
通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HCl + AgNO3 ==AgCl ↓+HNO3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
1.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颜色不同
2.碳酸钙粉末与氯化钠粉末 溶解性不同
3.氢氧化钠粉末与硝酸铵粉末 溶于水现象不同
4.氧气和氨气
气味不同
物理方法:
颜色 如硫酸铜溶液
蓝色
氯化亚铁溶液 浅绿色
氯化铁溶液
黄色
高锰酸钾溶液 紫红色
金属铜 红色 金 金黄色
气味 如酒精、氨气、二氧化硫有特殊气味
3.常见物质的除杂 (1)常见气体物质除杂
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N2(或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通过碱H石2(灰或等CO干2或燥O剂2) NH3
H2O
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
CO2、SO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再干燥
CO2
HCl 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洗气,再干燥
除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适量”、“足量”、“过量”等词的使用。 (2)加入除杂试剂过量时,最终要将过量试剂除净。 (3)审题时要弄清最终要得到的物质,安排好除杂操作(如加水溶解、 加试剂、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等)的先后顺序。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共52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共52张PPT)


A.NaCl
B.CuSO4 C.KCl
HCl
NaOH HCl
H2SO4
BaCl2 NaOH
AgNO3
HCl BaCl2
D.NaOH
KOH
MgCl2
H2SO4
【例10】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错误的一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通过浓硫酸 在空气中加热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 H+ 选择试剂 实验现象
OH-
注: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在中学阶段只有AgCl和BaSO4
常见离子检验 Cl
-
SO42CO32NH4+ Fe3+ Cu2+
【例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 液中( ) B.可能有SO42-或Ag+ D.还可能有CO32A.一定有SO42C.一定无Ag+
D.用酚酞试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化钠溶液
除杂三原则: “不增”
“减”
“易分”
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1) 简单易行、除杂彻底 (2)既可以除去杂质,又可增加被提纯物的方法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
【例11】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出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例12】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题(共30张PPT)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题(共30张PPT)

(2)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硝酸铜,无氢氧化钾;
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碳酸钾;步骤Ⅱ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硫酸 钾。 答案:(1)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无气泡产生
(2)Cu(NO3)2、K2SO4
(3)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解析:(3)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 。

(4)因为盐酸过量,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钾离子和氢
离子。
答案:(3)Ba(NO3)2+K2SO4 BaSO4↓+2KNO3
(4)Cu2+、K+、H+
【强化应用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棉织品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灼烧,产生像木材植物燃烧的气味,没有
熔珠
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熔珠 珠(坚硬)
毛织品
灼烧,产生与石油燃烧相同的气味 ,有熔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化纤 的是硬水。
(3)化肥的鉴别
①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4.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或除杂)
(1)气态物质的分离提纯(括号内为杂质) ①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②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③CO2(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④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⑤H2(水蒸气):通过浓H2SO4或碱石灰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课件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课件
B.MgCl2、Na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H4)2CO3、Ca(OH)2、BaCl2、HCl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
鉴别
D.Fe2O3、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9.(2015,巴中)下列实验(shíyàn)能达到实验(shíyàn)目的是(A )
B
13.下列有关物质(wùzhì)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
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产H生溶液(ch和ǎnBsahCēln2溶g) 液。鉴别出NaOH
碳酸(tàn suān) ;然后根继离续子加入过
量的
溶液(B填a(化N学O式3))2 ,其目的是
检验并除尽硫酸根离子;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Ag溶N液O(3 填化学式
15.(2015,长春)鉴别(jiànbié)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钠溶液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又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chéndiàn),根据表格可以看出,A既能生成气体,也能生成沉淀。因此,“A”
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由确定A是碳酸钠可依次推出B是盐酸,C是氯化钙,故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与除杂(共2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与除杂(共28张PPT)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C )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3.(烟台)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D)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和软水 B 硫酸铵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加肥皂水 加氯化钡溶液
C 羊毛面料和腈纶面料抽丝
点燃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无色酚酞试液
考点二、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提纯)
1、含义 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 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 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2、主要方法 (1)物理方法:常见的有溶解法、过滤法、蒸发溶剂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等。 (2)化学方法:常见的有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加热法、转化法等。 当然,实际的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
5、物质的鉴别
③鉴别一组溶液: a、若溶液中有酸,可选用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来检验,如HCl、Ca(NO3)2、 NaCl。 b、若溶液中有碳酸盐时,可从酸入手;有含Ag+的化合物时,选用盐酸,如Na2CO3、 NaCl、AgNO3;有含Ba2+的化合物时,选用硫酸,如Na2CO3、BaCl2、NaNO3。 c、若阴离子相同而阳离子不同,可用强碱溶液[如NaOH、Ba(OH)2]来鉴别,如 CuCl2、MgCl2、FeCl3、NH4Cl。 d、可根据不共存离子对选出阴、阳离子再组合试剂来鉴别,如(NH4)2SO4、 NaNO3、NH4Cl、K2SO4可用Ba(OH)2溶液来鉴别;NaOH、BaCl2、KNO3可用 CuSO4溶液来鉴别。 ④若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用强酸为试 剂来鉴别,如Fe粉、C粉、CuO。

化学中考备考复习专题突破《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精讲课件(一)(课件58页)

化学中考备考复习专题突破《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精讲课件(一)(课件58页)

石灰水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__浑__浊____
滴加可溶性钙盐,如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
方法
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
铵盐与_熟__石__灰___研磨
气体
NH
+ 4
加入强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体,试纸_变__蓝____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 Cl- 先加入_硝__酸__银___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4.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 _不__能__反__应__,__没__有__气__体__、__沉__淀__或__水__生__成__
5.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_2N__a_O_H__+__H__2S_O__4_=_=_=_N__a_2S__O_4_+__2_H_2_O__
6.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_不__能__反__应__,__没__有__气__体__、__沉__淀__或__水__生__成__
202X年化学中考备考复习专题突破 《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
精讲课件(一)
1 一、物质的共存
2 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3 三、物质的除杂
一、物质的共存
1. 物质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产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沉淀 或气体或水。
2. 常见的相互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现象 __木__条__复__燃___ 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
物质
检验方法
现象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3 放在集气瓶瓶口
试纸变_蓝___
H2O 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变_蓝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变蓝
OH-
滴入少量无色酚酞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加入可溶性铜盐
溶液变红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2
离子 - Cl - SO2 4
- CO2 3
Cu2+ + Fe3 Ca2+ NH+ 4 Ag+ Ba2+
检验方法 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可溶性碳酸盐溶液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加热,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滴加少量 NaCl 溶液和稀 HNO3 滴加少量 Na2SO4 溶液和稀 HNO3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
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6
3.化肥的鉴别
a.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b.加水: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c.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实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先无变化,后生成白色沉淀 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红褐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溶于稀硝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试纸变 蓝 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第三部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题综合强化
3
二、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O2 CO2
检验方法
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 分离与除杂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1
中考专题 ·精讲
一、常见离子的鉴别 离子 检验方法 滴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H+
加入锌粒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
滴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
产生气泡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4.真假黄金的鉴别 假黄金是指铜锌合金,可用盐酸加以鉴别,若有气泡产生,则为假黄金;也可 对其加热,若变黑,则为假黄金。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7
5.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鉴别 合金的硬度通常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
6.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的鉴别
取样,加热,能熔化,冷却变为固体的塑料为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塑料为 热固性塑料。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实验现象
木条复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
冷的烧杯 CuSO4
石灰水变浑浊
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色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 纯净的氢气能安静的燃烧,产生 H2
依次通过灼热的 CuO 和无水 黑色粉末变红,无水CuSO4变蓝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4
气体 CO
检验方法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 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 通过无水CuSO4粉末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石 灰水变浑浊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白色粉末变蓝 产生白色沉淀
CH4
NH3
H2 O
HCl
通过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5
三、常见物质的鉴别
1.棉织品、毛织品、化纤的鉴别——采用灼烧法 棉织品 毛织品 化纤 燃烧产生像木材植物燃烧的气味,没有熔珠 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熔珠 燃烧,产生与石油燃烧相同的气味,有熔珠(坚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