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点总结及跟踪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点总结及跟踪习题(无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要点突破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分子很小,通常以 m为单位来度量。

2.扩散现象表明: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还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分子之间有。

3.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分子运动越。

下表为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以下现象:①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②固体很难被拉断;③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分子间有。

④物体不能被压缩至无限小;⑤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体现分子间有。

5.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习题1.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一个飞沫的直径约为1x10−6m~5x10−6m,由此可判断飞沫(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组成的一个个水分子C.将一块铁锉成极细的铁粉,铁粉就是铁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用肉眼进行观察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时,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冬天雪花飞舞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4.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5.(双选)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扫地时尘土飞扬C.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D.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6.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溶液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应该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内能

学科:物理(九上)编写:严军13.2《内能》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含义。

2、了解内能的改变。

知道热传递。

3、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学习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学习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二、导学(一)、知识回顾、预习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分子具有_______能;又分子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__,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_____能。

(二)、自主学习1、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总和。

(2)、特点: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_。

(3)、影响因素:①.物体内能的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跟物体的________有关。

(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________。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__________和分子间的____________情况有关;而机械能是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____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实例剖析:(1)、将水加热后,分子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0C的物体没有内能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C、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①.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低温物体的温度________,高温物体的温度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导学案(无答案)第二节内能【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内能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习检测】1.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12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3.2内能(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3.2内能(无答案)

第二节内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内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点】:物体的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学习难点】:内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前预习学案一、独学预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预习要求: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空白处。

)1.什么叫物体的内能?内能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机械能有什么不同?2.物体的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叫热量?热量的单位?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几种?二、独学感悟:(自主学习,知识感悟)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

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____。

2、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_,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

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_____的。

3、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_______越大。

这说明物体内能的大小与____有关。

4、使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_______。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_。

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一、群学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自然界中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内能和机械能分别是其中的一种,它们有什么不同?2.既然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那么改变物体的温度就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多列举一些生活中改变物体温度的例子,将这些例子分类,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3.什么叫热量?它的单位是什么?热量和内能单位一样,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你怎样理解?4.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观察课本图13.2-5两个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试着解释这些现象,说明它们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空气的内能?活学创新:(开动脑筋,启迪智慧)判断下面几句话的对与错: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2.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5.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6.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二、快乐淘宝(学以致用,融会贯通)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内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3.2内能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一、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

4、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7-8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内能的概念: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能。

2、受到地球吸引的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储存了(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________能。

由以上得出:所有分子都具有__________,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___________。

3、结论: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②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问题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__,内能越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设计: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设计: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
(二)聪明的选择(5分×5=25分)
6.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7.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13.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会解释相关现象。
难点: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学过机械能,机械能是能的下属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能的下属——内能。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内能
(1)想想议议: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4.物体内大量பைடு நூலகம்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2)自主阅读P7-8上的内容,小结: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②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
③,叫做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 内 能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    内  能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导学案[新课导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内能不同于机械能3、一切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高温还是低温)都有内能4、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是焦耳[例1]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保持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不变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物体被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解答:A剖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温度有关,还跟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有关,也就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2)物态变化时内能的改变情况,当物态发生改变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发生变化,但物态变化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变化,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的沸腾,(3)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物体的位置以及弹性形变的大小无关。

选项A正确。

[例2]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表明()A.一定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可能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解答:C[剖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所以其内能增大了,而内能增加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二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这两种方法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内能与机械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宏观机械运动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答案C正确。

[例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的物体一定比吸热的物体温度高C.50℃的水一定比10℃的水内能大D.在0℃时水放热结冰,物体的内能变为零解答:B剖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离开了热传递,说一个物体含有热量是错误的;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热传递的过程是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的多少不仅与物体温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多少有关,选项C仅从温度的高低确定物体内能大小显然是错误的;在0℃时,水放热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物体的内能减小了,但根据分子动理论的观点,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规则的运动,因此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因此,选项B正确。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

学 生 活 动 课 前自学,把左边内容写 在导学案上。
合作探究,自主研修:
(一) 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吗? 提出问题: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 温度相同吗? 做出假设: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 温度__________。 设计实验:阅读课本11——12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小组讨论,学会有关问题, 各小组在黑板上 展示。
(1)这个实验为什么要保证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2) 怎样保证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 的? 2、得出结论:
全班交流,精讲拓展
(一)比热容 ⑴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物质具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的吸热 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表示这种特 性,请你给比热容下个定义。 (可借鉴密度的研究方法) 定义: 根据老师讲解,记住要学会 的内容
交流二:课本 13.2-5 甲实验中,乙醚为什么会燃烧?
针对复杂问题,老师进行讲 解,
课本 13.2-5 乙实验中,为什么瓶口出现白雾?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 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 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进行课堂小结。
符号: 物理意义:
单位:
⑵观察P132―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说出各种物质比热容的意 义,并解释下列现象。 ①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 对这些问题尝试解释。
②为什么沿海地区冬暖夏凉
③为什么暖气片中用水循环供暖,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用水, 而不用其它物质
(三) 热量的计算公式Q = c m △t, 其中Q表示__________ ; 记住吸放热公式 c表示__________;m表示__________; △t表示___________。 吸热的计算公式:Q = c m (t1 – t0) 放热的计算公式:Q = c m (t0 – t1) 例题:要把 2kg 水从 20℃加热到 100℃,至少要供给多少热 量?(请将老师板书过程记下来)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内能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会判断内能的变化和解释现象。

2、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4、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及其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是等效的。

【激情导入】:问: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
第二节:内能。

【自主学习】
【自学探究】
1、一切运动物体具有_____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那么分子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_______能一样,也具有_______能。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这又使分子具有______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_____。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_。

4.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__________。

任何物体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具有________能。

5.改变内能的途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__________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____________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
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合作探究一:内能的概念
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物体的内能。

学生活动2、学生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1)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____,扩散过程越______。

(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3)物体的内能跟有关。

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

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内能的大小还与有关。

教师点拨:1、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炽热的铁水,
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
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与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
况有关;物体的内能从宏观上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所以内能是
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合作探究二: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活动1、议一议你有哪些方法能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学生活动2、你们能将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的具体做法分类吗?说说分类的理由。

能分别例举类似事例吗?
小结:1、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


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热量是用来量度物体内
能改变多少的物理量,物体没有热量,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也不能说
这个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哪个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即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
有热量”。

学生活动3、活动A: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
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
去时,看到的现象:。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
筒内的气体,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所以棉花燃烧。

此实验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请例举类似事例。

【利用课件展示】
活动B:如图乙所示,烧瓶(或可乐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
瓶塞跳出时,看到的现象:。

原因是: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使本身的内能,
温度,瓶内水蒸气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此实验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请例举类似事例。

【利用课件展示】
小结: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热传递改变
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内能的增加和减少量分别用热量和功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

合作探究三:议一议物体的温度、内能、热量关系
学生活动:群策群力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内能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内能和热量的关系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热量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合作探究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解决: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解决温室效应?
【课堂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3.用锉刀锉铁块时,过一会儿锉刀和铁块的温度都会升高,这是因为。

放在热汤中的铁勺,勺把儿并没有在汤中,过一会儿也很烫手,这是因为。

4.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5.如图所示,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面
三句话来概括:①小孩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内
能②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③小
孩的臀部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以下排序正确
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6.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反思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