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 5 - 作业基础成本制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二、作业基础成本法及其要素
(一)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 教授科.斯托布斯提出。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库珀 和卡普兰对作业基础成本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 ▲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成本动因 的分析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 相关、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第五章 作业基础成本法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 本法
教师:韩志丽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如何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明确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要素,了解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意义和 局限性。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No Image
学习重点和难点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要素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从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可以分为增值作业 和非增值作业。 ◆从成本核算的目的出发,作业可以分为:单位级 作业、批次级作业、产品级作业、管理级作业。
单位级作业,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 作业。如加工、组装等。 批次级作业,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 业,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 的运输、成批采购等 。 产品级作业,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 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 造、产品更新等。 管理级作业,为支持和管理生产活动而进行的作业。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完成既定任务而 进行的一项活动或一项工作。作业基础成本法中的 作业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某项 生产经营活动或某道生产工序。比如,机器制造企业 中有材料采购作业、材料剪裁作业、零件加工作业、 质量检验作业和装配作业等。 ◆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对作业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作业所完 成的职能可将其分为后勤作业、生产作业、质量作 业和协调作业等。
作业基础成本法

技术创新对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影响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
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企 业将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计量作业,提高成 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帮助企业深入挖掘作业成本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将为企业提供更灵活、 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降低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实施成本。
高成本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实施和维护可能需要大 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这对于一些资 源有限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04
作业基础成本法在企业中的 应用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制造企业
背景介绍
该企业采用传统成本法,导致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 产品成本信息失真。
实施过程
引入作业基础成本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 识别和划分,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动因。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对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划分和动因确定机制,确保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来,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作业 基础成本法将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为 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和准确的成本信息,助力企 业持续发展。
05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未来发展
跨部门、跨组织成本管理
企业需要加强跨部门、跨组织的成本管理,以实现整体的成本优化, 作业基础成本法将更加注重跨组织的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作业基础成本法实现战 略成本管理,以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确定作业动因
总结词
作业量与产品或服务关联
推荐-作业基础成本制与成本管理系统 精品

型 II
型III
10,000
20,000
4,000
10,000中之1 5,000中之4 400中之10
傳統的數量基礎產品成本制度
傳統資訊包括:
直接原料 直接人工 (小時/片) 開工準備時間 (小時/次) 機器小時 (小時/片)
型I $ 50.00
3 10
1
型II $ 90.00
4 10 1.25
型 III $ 20.00
10,000 每生產單位數 = $.02 每單位
型 II: (4 生產) $200 每次生產
5,000 每生產單位數 = $.04 每單位
型 III: (10 生產) $200 每生產
400 每生產單位數 = $.50每單位
第一階段
各種與工程 相關的製造費用
工程師薪資 工程物料
工程軟體 工程設備折舊
開工準備 成本集合 3,000美元
產品維續層次
設備層次
工程 成本集合 700,000美元
設備成本集合 507,400美元
更多成本集合
單位層次
批次層次
產品為續層次
設備層次
機器成本集合 1,212,600美元
開工準備 成本集合 3,000美元
工程成本集合 700,000美元
設備成本集合 507,400美元
預計開工準備總成本 $20 每小時 10 每開工準備小時
$200 每開工準備成本 15 生產次數
$ 3,000 總計
作業成本集合
開工準備成本集合
預計總成本 = 3,000美元
第二階段
計算成本 集合分攤率
預計開工準備成本 預計生產次數
=
3,000美元 15 次生產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篇一: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相对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会计继续教育试题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制定背景与实施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由传统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和开拓经营型转变b.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c.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是谋求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制度基础,对于贯彻实施中央“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d.从产品成本核算模式来看,国际上其他国家和组织的会计准则全部都服务于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双层目标a bc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c2、归集、分配和结转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作业基础成本制及成本管理系统

作业基础成本制及成本管理系统作业基础成本制(Job Order Costing)是一种用于计算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的会计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每个独立的作业或项目,例如定制产品或特定服务。
成本管理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而建立的一套系统。
本文将就作业基础成本制及成本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作业基础成本制是一种为每个作业或项目分配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制度下,每个作业都有一个独立的成本记录,记录该作业所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这些成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计算的,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基础成本制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每个独立的作业或项目,例如定制产品或特定服务。
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成本管理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而建立的一套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内容。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预算、标准成本等手段,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
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和改进措施。
作业基础成本制和成本管理系统是紧密相关的。
作业基础成本制提供了准确的成本数据,成本管理系统则对这些成本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管理。
通过作业基础成本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成本管理系统则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作业基础成本制和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和改进措施。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成本预算和标准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作业基础成本制与成本管理系统

作业基础成本制的优势
精确计算:能 够精确地计算 每个作业的成 本,提高成本 管理的准确性
成本控制:能 够更好地控制 成本,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资源优化:能 够更好地优化 资源配置,提 高企业的生产
效率
决策支持:能 够为企业的决 策提供有力的 支持,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成本管理系统概述
成本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企业成本的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成本管理系统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如ERP、CRM等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人工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多个作业相 关的成本,如设备折旧、管
理费用等
作业基础成本制通过将成本 分配到各个作业,从而实现
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作业基础成本制的原理
其原理是将成本分配到各个 作业,再由作业分配到产品
作业基础成本制可以更准确 地反映产品成本,提高成本
管理水平
作业基础成本制是一种以作 业为中心的成本计算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集成化:与ERP、CRM等系统集 成,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成本管 理效率
实时化:实时监控成本数据,及 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成本策略
提高决策支持能 力:作业基础成 本制可以帮助企 业更好地了解成 本构成,从而提 高成本管理系统 的决策支持能力。
作业基础成本 基础成本制与成本管理系统相结 合的方式,以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案例结果: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显 著提高,成本控制更加精准,提 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决策:帮助企业制定成本优化 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成本考核:帮助企业考核成本管理 效果,激励员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

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一、背景介绍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会计是负责记录、汇总和报告组织中发生的成本的分支。
通过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概念作业基础成本法是基于活动成本法的一种变体。
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成本被分配到各个“作业”或“成本对象”上,然后根据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产品或服务,每个产品或服务都有独特的成本结构的情况。
三、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步骤1.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需要确定影响成本的驱动因素,例如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制造间接费用等。
2. 确定成本池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成本池中,以便后续分配到各个作业。
3. 确定成本对象确定需要分配成本的具体作业或成本对象,例如特定产品或服务。
4. 计算成本分配率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和成本池的信息,计算出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分配率。
5. 分配成本到各个作业根据计算出的成本分配率,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或成本对象上,以便后续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作业基础成本法的优势1.明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助于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定价和产品组合决策。
2.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成本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率。
3.有利于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帮助决策者做出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经营决策。
五、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局限性1.实施作业基础成本法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可能不太适用。
2.需要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要求较高。
3.有可能导致成本分配出现偏差,影响最终计算出的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准确性。
六、总结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然而,实施作业基础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和解决。
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作業之成本層級(續)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廠房維持(facility-sustaining): 此類作業無法追溯至特定產品或服務,為維持 組織整體營運所耗用之資源, 例如廠務管理、廠房維修、人事管理等
21
作業及作業成本動因的類別表
11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ABC雙構面模型之成本構面
相關名詞之意義
資源:指在執行作業時,所使用的經濟要素。其數字可 由帳簿上的費用科目而來 作業:組織內所執行之行動、或工作之集合 成本標的:可以單獨衡量成本之有意義單位,如顧客、 產品、服務及其他工作單位 資源動因:為作業消耗資源之數量衡量,為第一階段的 成本動因,將資源成本分派至作業 作業動因:為成本標的對作業之需求頻率與強度的數量 衡量,為第二階段的成本動因,將資源透過作業動因 分攤至成本標的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雙構面模型
成本構面(cost assignment view): • 在此觀點下,作業制成本制度包含了資源、作 業、產品與顧客的成本資訊,作為策略分析的 基礎 例如對顧客貢獻的評估,排列改善計劃次序、 設定成本目標等 資源與作業之間,係透過資源動因(resource driver)來連結 作業與成本標的之間則以作業動因(activity driver)來連結
17
成本標的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ABC之組成要素
• 作業之成本層級
廠房維持
產品支援
顧客支援
批次
單位
18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作業之成本層級
3
学知网( )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ufacturing overhead is determined as follows
1-3
Traditional, Volume-Based ProductCosting System
Units produced Direct labor (hr/unit) Total hours Total hours required Mode I 10,000 3 30,000 Mode II 20,000 4 80,000 118,000 Mode III 4,000 2 8,000
Total budgeted setup cost $20 per hour 10 hr. per setup $200 cost per setup 15 production runs $ 3,000 Total
Activity cost pool
Setup Cost Pool
Total budgeted cost = $3,000
Activity Cost Pools
Identification of Activity Cost Pools (指出作業成本集合)
Unit (單位) Level
Machinery cost pool (機器成本集合) $1,212,600
Activity performed on each batch produced.
to as Mode I, Mode II, and Mode III.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from company records:
Mode I Production: Units Runs 10,000 1 run of 10,000 units
Chapter 5
Activity-Based Costing
(作業基礎成本制 )
Traditional, Volume-Based Product-Costing System (數量基礎產品成本制度)
Aerotech produces three complex 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ferred
1-4
Traditional, Volume-Based Product-Costing System
With these product costs, Aerotech established target selling prices (Cost × 125%).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Manufacturing overhead Total $ Mode I Mode II Mode III 50.00 $ 90.00 $ 20.00 60.00 80.00 40.00 99.00 132.00 66.00 209.00 $ 302.00 $ 126.00
ABC systems follow a two-stage procedure to assign (分攤) overhead costs to products.
Assigning overhead to products is a difficult process.
I agree!
1-6
Activity Based Costing System
Budgeted (預計) manufacturing overhead $3,894,000 = $33 per hour Budgeted direct-labor hours 118,000
Mode I Direct labor (hr/unit) Overhead rate per hour Overhead per unit $ $ 3 33 99 $ $ Mode II 4 33 132 $ $ Mode IIIGE TWO
Allocate based on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Engineering Cost Pool
Total budgeted cost = $700,000
Cost Assignment
Mode I: 25% × $700,000 10,000 units = $17.50 per unit
Plant depr.
Plant mgmt.
Exh. 5-9
Property taxes
Insurance
Plant maint.
Security
Activity cost pool
Facility Cost Pool
1-13
STAGE TWO
Calculate the pool Rate (集合分攤率)
Budgeted Setup Costs Planned Production Runs = $3,000 15 runs = $200 per run
Cost Assignment
Mode I: (1 Run) $200 per run 10,000 units per run = $.02 per unit
1-11
STAGE TWO
Calculate the pool rate
Budgeted Machinery Costs = $1,212,600 Budgeted Machine Hours 43,000 = $28.20/hour
Cost Assignment
Mode I: $28.20 per hr. 1 hr. per unit $28.20 per unit
$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cludes: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hr/board) Setup time (hr/run) Machine time (hr/board) $ Mode I 50.00 3 10 1 Mode II $ 90.00 4 10 1.25 Mode III $ 20.00 2 10 2
Mode II: (4 Runs) $200 per run 5,000 units per run = $.04 per unit
Mode III: (10 Runs) $200 per run 400 units per run = $.50 per unit
1-14
STAGE ONE
Various (許多) overhead costs related to engineering
$
Cost per unit Target selling price
$
Mode I 209.00 261.25
Mode II $ 302.00 377.50
Mode III $ 126.00 157.50
209.00 x 1.25
1-5
Activity Based Costing System
(ABC) (作業基礎成本制 )
Batch Level
Setup cost pool $3,000
ProductSustaining Level Engineering cost pool $700,000
Facility Level
Facility cost pool $507,400
Receiving/Inspection cost pool (驗收與檢驗成本集合)$200,000 Material-Handling cost pool (材料處理成本集合) $600,000
Depreciation (折舊) Computer Support (電腦支援)
Lubrication (潤滑)
Electricity (電力) Calibration (校正)
Activity cost pool
Machinery Cost Pool
Total budgeted cost = $1,212,600
Mode II: $28.20 per hr. 1.25 hr. per unit $35.25 per unit
Mode III: $28.20 per hr. 2 hr. per unit $56.40 per unit
1-12
STAGE ONE
Calculation of total setup cost
(ABC)
Stage One Identify significant activities and assign overhead costs to each activity in proportion to resources used. (指出重要的作業,並根據使用組織資 源的比例,分配費用。)
Batch (批次) Level
Setup cost pool (開工準備成本集合) $3,000
ProductSustaining (產品維續) Level
Engineering cost pool (工程 成本集合) $700,000
Facility (產品維續) Level
Facility cost pool (設備成本集合) $507,400
Quality-Assurance cost pool (品管成本集合) $421,000
Packaging/Shipping cost pool (包裝運送成本集合)$250,000
1-10
STAGE ONE
Various overhead costs related to machinery
Maintenance (維修)
Mode II: 45% × $700,000 20,000 units = $15.75 per unit
Mode III: 30% × $700,000 4,000 units = $52.50 per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