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维生素的化学式

合集下载

维生素发展史

维生素发展史

维生素发展史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28年-科学家发现维B至少有两种类型。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泛酸)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4年-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

1957年-Q10辅酶被发现。

1970年-维C被用于治疗感冒。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维生素历史上的重要年代市场整体情况全世界每年维生素的产销量达到30万吨,25亿美元。

VA、VC和VE目前使用最为普遍,三者全球每年市场额近20亿美元。

其中VE 市场额最大,超过了10亿美元,VA和VC各为5亿美元;从总量看,则是胆碱最多,VC其次,达10万吨。

VB1、VB2、烟酸、VB6、VB12、VD3和生物素,每个品种都有0.5~1.5亿美元的市值。

维生素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三个方面,其中,饲料添加剂占50%,食品添加剂占20-25%,医药占25-30%。

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

全球市场维生素E需求增长最快饲料方面:由于疯牛病,欧洲各国弃用牛骨粉、牛下水粉等蛋白饲料,维生素E 添加量提高;抗生素的禁用。

医药方面:作为降低心脏病发生、减轻肠道慢性炎症、抗衰老的药物使用,同时还可避免人体肺大出血、肝坏死和肾病变等病症,增强免疫力。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性质、来源
• 淡黄色晶体,较难溶于水,在光照下、加 热时以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室 温下储存植物,叶酸易被破坏。
• 新鲜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谷类以及肝 中等;另外,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叶酸 。
生理功能
• 四氢叶酸(FH4)是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也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作为一碳 单位的载体参与胆碱、嘌呤和胸腺嘧啶脱 氧核苷酸等许多物质的合成 。
维生素PP 化学本质
•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 克酰胺(烟酰胺)两种,尼克酸在体内很 容易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尼克酰胺。
性质、来源
• 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或加热破坏。尼 克酸是微溶于水的白色针状晶体,而尼克 酰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
• 动物肝、肾、瘦肉、乳类等,全谷、豆类 、绿叶蔬菜也有相当含量 。
维生素B1化学本质
• 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硫胺素 • 由含氨基的嘧啶环和含硫的噻唑环组成 。
• 在体内磷酸化后转变成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性质、来源
• 酸性溶液中耐热性强,碱性溶液中加热易 被破坏 。
• 瘦肉、酵母以及谷类、豆类的外皮和胚芽 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性质、来源
• 性质活泼,易被氧化,紫外线照射也可使 之破坏。
• 绿叶菜类、黄色菜类、水果类 (胡萝卜素 )
• 动物肝脏、奶、蛋等
生理功能
•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夜盲症
• 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和健全 干眼病 • 促进生长发育 类固醇激素
生理功能
•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缺乏时产生脚气病 。
•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缺乏时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功 能障碍。

维生素c百度百科

维生素c百度百科

维生素c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春节维‎他命C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编辑词‎条维生素‎c百科名片‎维生素C‎图片维生素‎C(Vit‎a min ‎C,As‎c orbi‎cAc‎i 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目录‎[隐藏]‎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编辑本段‎]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25羟维生素d2化学结构

25羟维生素d2化学结构

25羟维生素d2化学结构摘要:1.25 羟维生素d2 的概述2.25 羟维生素d2 的化学结构3.25 羟维生素d2 的功能和应用4.25 羟维生素d2 的摄取和代谢正文:【25 羟维生素d2 的概述】25 羟维生素d2 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d 代谢产物,它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25 羟维生素d2 是一种前维生素d3,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形成,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取。

它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最终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3,从而参与调节钙和磷的代谢,维持血钙浓度的稳定。

【25 羟维生素d2 的化学结构】25 羟维生素d2 的化学名称为25-羟基维生素d2,分子式为C27H44O2,分子量为384.61。

它的化学结构式为:```H|H - C - C - O - C - C - O - H| | |H C H|C|H```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5 羟维生素d2 的功能和应用】25 羟维生素d2 具有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血钙浓度、促进骨骼形成等生理功能。

除了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外,25 羟维生素d2 还有调节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在医学上,25 羟维生素d2 常用于治疗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等疾病。

【25 羟维生素d2 的摄取和代谢】人体摄取25 羟维生素d2 的主要途径是饮食,包括动物性食品(如鱼、牛奶、蛋黄等) 和植物性食品(如蕈类、木耳等)。

此外,25 羟维生素d2 也可以通过皮肤暴露于紫外线而形成。

在体内,25 羟维生素d2 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最终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3,参与调节钙和磷的代谢。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它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它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理,周边的环境及水质已有明显的改善,但仍不能彻底改善其水质,有人提出如下建议:
(1)工厂建立蓄水池,进行自身净化把清水排入马家沟。
(2)引入松花江水冲洗,使污水流入松花江。从而使马家沟水质改善。
(3)禁止向马家沟排放各种废水。
从长远的角度看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猜想:(1)当玻璃罩的容积较大时,将观察到阶梯上点燃的蜡烛
按________顺序(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熄灭,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玻璃钟罩的容积较小时,将观察到点燃阶梯上的蜡烛按__________
顺序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哈尔滨市的内河马家沟污染的处理一直是政府和人们关心的问题,它几经大规模的治
7、在西部大开发中,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与措施应贯穿开发的始
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主要注意那些方面的
问题:
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军
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请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章 维生素

第4章 维生素
第 四 章
维 生 素
vitamins
一、概述
维生素---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
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食物必需营养素---自身不能合成 生理活性物质---机体必须
人体必需13种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族(B1、B2、B3、
B5、B6、B7、
4、生理作用 A、一碳单位的载体 一碳单位---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 如:-CH3 -CH2-CH=, -CHO -CHNHB、 促进RBC成熟
4、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二氢叶酸还原酶) dUMP dTMP 障碍 磺胺药的作用---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二氢叶酸合成酶) 5、 缺乏症:巨幼细胞性贫血
C 6. 关于维生素D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
A 为类固醇衍生物
B重要的有维生素D3和D2
C 都存在于动物肝脏中
D本身无生物学活性
α-生育酚 7. 维生素E中生物学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佝偻病 8. 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_________。
C 9. 下列维生素_____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
叶酸、B12)
C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1、异戊二烯或异戊烯侧链 2、随脂类共同吸收 3、可在体内大量储存,易产生中毒 4、个别可由体内合成
一、维生素A 1、种类 A1--- 视黄醇(retinol) A2--- 3-脱氢视黄醇 2、化学结构 20碳含β-白芷酮环的多烯烃一元 醇
3.存在 海水/淡水鱼肝中,动物视网膜内。 4.来源 植物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原)
B 3 维生素参与视紫红质的形式是_______
A 全反视黄醛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素B2(核黄素)核黄素核黄素⼜称维⽣素B2,属于⽔溶性维⽣素。

容易消化和吸收。

被排出的量随体内的需要以及可能随蛋⽩质的流失程度⽽有所增减。

和其他的B族的维⽣素⼀样,不会蓄积在体内。

所以时常要以⾷物或营养补品来补充;维⽣素B2也称为维⽣素G;计算单位为毫克(mg)。

中⽂名:核黄素别名:维⽣素B2英⽂名: Riboflavin化学式: C17H20N4O6IUPAC名: 7,8-⼆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CAS号: 83-88-5摩尔质量: 376.36外观:黄⾊到橙黄⾊结晶性粉末熔点: 282℃溶解度(⽔):在27.5℃下,为12mg/100mL核黄素 - 发现历史维⽣素B2分⼦结构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种黄绿⾊的荧光⾊素,他们⽤各种⽅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

⼏⼗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物质,但都⽆法识别。

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后来⼈们因为其分⼦式上有⼀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

核黄素 - 理化性质核黄素核黄素⽔溶性较低,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稳定,光照及紫外照射引起不可逆的分解。

稍溶于⼄醇、环已醇、苯甲醇、⼄酸,不溶于⼄醚、氯仿、丙酮和苯。

[1]核黄素在机体中有递氢的作⽤,并是机体中重要的酶的辅酶。

核黄素 - ⽣理功能核黄素显微照⽚主要是与维⽣素B2分⼦中异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泼共轭双键有关,既可作氢供体,⼜可作氢递体。

在⼈体内以黄素腺嘌呤⼆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两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起到递氢的作⽤,是机体中⼀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主要参与的⽣化反应有呼吸链能量产⽣,氨基酸、脂类氧化,嘌呤碱转化为尿酸,芳⾹族化合物的羟化,蛋⽩质与某些激素的合成,铁的转运、储存及动员,参与叶酸、吡多醛、尼克酸的代谢等。

维生素C的小实验

维生素C的小实验

维生素C的小实验维生素也叫维他命,意思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

所以它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虽然人体需要维生素的量并不多,维生素也不是提供热能的营养素,但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生长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却至关重要。

在目前已知的二十多种维生素中,有些是人体自身不能合生的,它们必需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维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瓜果大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早在过去就常被用于治疗坏血病,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抗坏血酸。

下面,就维生素C的各种检测方法及有关性质进行学习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的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维生素这一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初步学会各种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

3.通过研究活动提高对营养学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从中学会科学地安排自已的饮食。

4.增强保健意识。

研究课题的推荐1.通过各种查询活动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及营养价值。

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2.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定性测定各种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提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协作,较全面掌握各种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后,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4.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出一些简易、可行、实用的测定实验或趣味变色实验。

研究方法1.调查采访法2.查阅文献法3.实验探究法4.小组讨论法一试身手1.有趣的Vc性质实验之一-----用维生素C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取一支洁净的试管,从水龙头上直接取约5毫升自来水,加入一小粒碘化钾(半颗绿豆大小即可)、0.5毫升淀粉溶液及几滴稀硫酸,振荡片刻后静置试管,3~5分钟后可看到试管内的溶液呈现蓝色。

蓝色越深,说明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越高。

如用河水、井水或放置数天的自来水做上述实验,由于水中没有余氯,所以不会有变蓝的现象。

另取一支试管,放入小半粒维生素C的药片,同样从水龙头上取5毫升自来水,振荡片刻后加入与上述实验相同的试剂,结果溶液不再呈现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维生素的化学式
化合物
AgNO3 硝酸银AgCl氯化银
Ag2SO4硫酸银Ag2CO3 碳酸银
Ca(NO3)2硝酸钙CaCl2氯化钙
CaCO3 碳酸钙Ag2O 氧化银
Al2O3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
Al(NO3)3硝酸铝AlCl3 氯化铝
Al2(SO4)3硫酸铝BaO 氧化钡
Ba(OH)2氢氧化钡Ba(NO3)2 硝酸钡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
BaCO3碳酸钡CaO 氧化钙生石灰
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
Fe3O4 四氧化三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Fe(OH)3氢氧化铁
Fe(NO3)3硝酸铁
Fe(NO3)2硝酸亚铁
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Fe2(SO4)3硫酸铁
FeSO4 硫酸亚铁
HCl 盐酸
HNO3 硝酸
H2SO4 硫酸
H2SO3 亚硫酸
H2CO3 碳酸
CuO氧化铜
Cu2O 氧化亚铜
Cu(OH)2 氢氧化铜
CuOH 氢氧化亚铜
Cu(NO3)2硝酸铜
CuCl2 氯化铜
CuCl 氯化亚铜
CuSO4 硫酸铜
CuCO3碳酸铜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FeO氧化亚铁
Fe2O3氧化铁
CH4甲烷沼气天然气
K2O氧化钾
KOH氢氧化钾
KCl氯化钾
KClO3氯酸钾
K2SO4硫酸钾
K3PO4磷酸钾
K2MnO4锰酸钾
KMnO4高锰酸钾
MgO氧化镁
Mg(OH)2氢氧化镁
Mg(NO3)2 硝酸镁
MgCl2 氯化镁
H3PO4磷酸
CH3COOH醋酸、乙酸
C2H5OH乙醇、酒精
CH3OH甲醇、工业酒精有毒有毒!!!NaNO3 硝酸钠
NaCl氯化钠
Na2SO4硫酸钠
Na2CO3碳酸钠
ZnO氧化锌
Zn(OH)2氢氧化锌
Zn(NO3)2硝酸锌
ZnCl2氯化锌
ZnSO4硫酸锌
ZnCO3碳酸锌
NH3氨气
NH3·H2O 氨水
NH4Cl氯化铵
NH4NO3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
(NH4)2CO3碳酸铵
MgSO4硫酸镁
MgCO3碳酸镁
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CO2二氧化碳
SO一氧化硫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H2O水
P2O5五氧化二磷
Ca(ClO)2次氯酸钙
NH4HCO3碳酸氢铵
(NH4)3PO4磷酸铵
单质
H2氢气
C碳木炭活性炭金刚石
C60 一种由六十个碳原子组成的碳单质N2氮气
O2氧气
F2氟气
Cl2氯气
剩下的元素大都是单原子单质不提
E搞:C6H8O6维生素C
(C6H10O5)n淀粉
C6H12O6葡萄糖
C12H22O11蔗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