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精讲巧解分类攻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萌芽—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
②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③成熟—启蒙运动(理性)
人文精神的内涵: 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主义:
广义:就是关注人,尤其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 价值,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神权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如何理解“启蒙”的含义?
在法语中,启蒙是Lumière,是光 明的意思。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济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孟德斯鸠 影响
①他的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 民主权的原则 ②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个实践)
百科全书派
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 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滥觞。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强调功利,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导致主观随意性和 极端个人主义。
二、苏格拉底: (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 子、略早于孟子,被称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1.背景: 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社会世风日下、道德 沦丧。 2.主张: ① “认识你自己”(哲学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 现“自我”)

第26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6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对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 (1)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万马 齐喑的局面。 (2)摧毁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3)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艺及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4)为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实际 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兴起。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 ,并不是放弃基督教。文艺复兴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 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叛;宗 教改革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 ,把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史论归纳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相同点
对道德的 认识 民主 政治
智者学派
人类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 对道德 作用,“人是万物的尺 的认识 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 人的能力的基础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 民主政 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 治 人人平等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的作 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览知识纲要
记答题术语
(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 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 醒。 (2)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追求真理 ,闪耀着理性探索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3)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 和权威。
讲史料………………………………………… 论从史出
要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史料一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 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象是什么。 ——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

高二历史知识点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二历史知识点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二历史知识点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1/ 7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2/ 7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网络构建1.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2.14、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以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4.17世纪从英国发起,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并追求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一、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比较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B.宣扬理性主义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D.强调个人自由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德治”,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是人文主义的代表,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代表希腊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自由,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礼”,压制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

二、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2.欧洲大陆国家14-16世纪时出现了“三R”现象:一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是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一是罗马法复兴(Recovery of Roman Law)。

三者都体现了()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选C“三R”现象是思想领域的解放,不属于民主主义,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并没有谈到民族主义的含义,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罗马法复兴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进展,故C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体现的核心,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复习课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复习课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出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 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 到顶峰)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 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3、代表人物与主张:
(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1课、智前者思学考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
交1,、“什百么家是争智鸣者”学局派面?已(开概始念))他们研究的主题与范围是什么? ⑴2研、究为主什题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 主要背以景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3研、究智范者围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其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 以人(的主眼张光和去影考响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2)阶级基础:
(3)文化环境: (4)人才优势: (5)社会背景:
2 、含义和实质:
一、文艺复兴——人性的复苏
1、兴起的背景
(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威 尼斯等城市);(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 维护自身利益;
(3)文化环境:意大利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 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 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 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 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5、主要成就
(1)文学领域: 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

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
启蒙运动
呼唤 民主 和自 由
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本主义发展,使西方历史发生巨变
概况——17世纪和18世纪,从英、法扩展到欧洲许多国家
表现——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主义,反对宗教迷信,提倡民主、 科学、自由
霍布斯 和洛克 政治启 蒙
霍布斯——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对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有 深远影响
2/2
狄德罗——提倡权利自由,主张社会契约论,表达了科学与民
主时代精神
1/2
原因
希腊城邦奴 隶制民主政 治繁荣
中世纪欧洲 天主教神学 垄断
资本主义萌 芽产生
资本主义 深入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主要表现
起源
强调人尊严和价值, 美德即知识
衰落
复兴
发展 在西方占据 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性质人文主义 及基督教人文主义 强调理性, 提倡自由、 平等、民主、科学、法 治
洛克——主张主权在民与社会契约,提出分权学说,为英国革命 提供了理论基础
专制下启蒙
法国启 蒙思想 家政治 启蒙
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说,不反对财产上不平等,反对君主 专制,主张“开明专制”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提出主权在民主张,描绘共和政体,影响美国政治制 度,是法国大革命思想先导

高考历史-考点精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内涵

高考历史-考点精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内涵

高考历史-考点精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内涵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4个历史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也历经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内涵。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4.启蒙思想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

真题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说全章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说全章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件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说全章
SHUO QUAN ZHANG
千/头/万/绪/巧/梳/理
单元时空连线
方法规律技巧
本专题的内容主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本质 是人类追求思想解放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政治的、人身的解放密 切相关,体现了人类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精神诉求。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的鼎盛时期,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同一时பைடு நூலகம், 东西方哲学家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2.解答非选择题常见的错误及解决办法 (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 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 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 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 题。审题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 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 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 (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办 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 (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分析 问题。
(4)答案设计:紧扣考点,更具开放性,即设问的答案除要求科学 规范外又有一定的变通性。 (5)答案来源 ①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 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②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 提取有效信息。 ③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 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3)批判方式: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 传理性,实际上正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对封建制度 进行理性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精讲巧解分类攻克1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 A. 否定神的存在 B. 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 主张将神人性化 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3.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 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 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 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 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4.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命题,对这一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命题尽管错误但弥足珍贵 B. 反映当时人们已摆脱神学控制 C. 反映出神学到人学的过渡 D. 表明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客观世界 5.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彼特拉克 6.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们都( ) A. 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 B. 对教会丑恶进行鞭挞 C. 系统提出“人的学问” D. 用意大利方言进行写作 7.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 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 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 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8.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 ) A. 知识即美德 B. 认识你自己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 9.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10.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特来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该材料最能体现( ) A. 禁欲主义 B. 英雄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12.《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A. 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 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 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 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13.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B.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无关 C. 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取代知识文化修养 D.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 14. 1420 - 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建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下图)。该设计反映出( )

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的前进 B.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15.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6.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1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 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 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 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17.在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段材料反映出( ) ①基督教受到冲击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受到自然学的启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三权分立的学说 C. 社会契约的理念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19.在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主张,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20.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所说的“他们”是( ) A. 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B. 宗教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C. 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 D. 空想社会主义的倡导者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泰勒斯(公元前624年—约公元前547年)推测“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约公元前480年与470年之间)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481年—约公元前411年)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它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曹华、胡风云《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希腊和中国出现思想活跃的相同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学者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接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念?(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认识。(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2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2分)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4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