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PPT 43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PPT 43张)

4、文艺复兴的评价: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积极方面: ⑴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⑵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 ⑶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 科学的产生; ⑷对后世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 理论基础。 ★局限方面: ⑴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⑵ 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⑶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 D .两者都主张以德治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1、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 2、异:孔子从统治者出发,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强调人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 普罗塔 戈拉 苏格 拉底 斯多亚 学派 人是万物 的尺度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探究一:智者启蒙
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研究对象、特点)? 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及主张是什么?有何影响?
1、“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 之交,“百家争鸣”)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 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1、卢梭:人身自由,“人民生而自由” 2、康德:人身和思想自由。
“人生而自由” -----卢梭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 身的目的。”“要有勇气运用 你自己的理智!” ------康德
5、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 的观点
<哲学通信>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导言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萌芽—古代希腊 思想家对“人”的重 视 ②发展—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人文 主义) ③成熟—启蒙运动 (理性)
人文精神的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主义:
通常也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广义:就是关注人,尤其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时期 古代希腊的 人文主义 主要内容 意义 作 用
克利斯提尼改 梭伦改革, 革,雅典民主 雅典民主制 政治确立 度基础奠定
(一)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1、工商业经济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先进和民主 政治发展的需要
3、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智者运动兴起
4、对外交流频繁、 文化多元化——重要前提
5、与希腊先哲的探索有关
探究二
请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重要概念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 人文主义: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重要概念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 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感受人文精神】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人是一件了不起的 杰作!多么高贵的理 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 么文雅的举动!在行 动上多么像一个天 使!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疑难解惑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
学有何区别?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的研究对象:(2)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3)影响: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认识万物的尺度”,把人看作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和人的地位的提升。

2、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1)产生背景:(2主要观点:(3)意义: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1、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1)、特点: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借古代文化之名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原因:(2)核心:人文主义→含义:(3)、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共同的思想主张:(4)代表人物的作品:①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因此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1)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2)宗教改革的影响:特别提示: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蔑视教皇权威,信仰个人自由3、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2)启蒙运动的核心:①文艺复兴时所说的理性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思考问题,②启蒙运动的理性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

(4)主要代表及其思想①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主要思想观点:意义:伏尔泰的思想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

②孟德斯鸠:主要思想主张: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是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提出来的,表达了资产阶级期望参与政治统治的强烈要求,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纲领,成为法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优秀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优秀课件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广大 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 发展起来)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 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 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 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普罗泰格拉约生于公元前490~ 前480年之间,大约活了70岁。他出 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 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 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 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 制定过法典。一生旅居各地,收徒 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 人尊敬的“智者”。据说晚年因不 敬神灵被控。后被逐出雅典,在渡 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代表著作: 《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 论证》。
第三等级:农民、手 工业者,具有节制的 品德,国家的劳动者 和供养者
(1、思想主张(依据教材内容归纳)
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②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
(2、意义:鼓舞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 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柏拉图的学生。曾就学于雅 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 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 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 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 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 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 47部著作。他解剖过50多种 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 域。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 创立了逻辑学。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 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 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论神》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 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课件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个性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启示现代教育关注学生 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现代教育加强 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启示现代教育注重跨学科的融 合和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觉醒、人性的解放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对中世纪的宗教 束缚进行反思,追求人性、自由和世俗生活的价值。艺术、文学和科学都取得 了巨大的进步,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
总结词
理性主义、科学方法、社会改革
详细描述
启蒙运动时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崇尚理性,追求知识和 科学方法,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和改革。启蒙思想家们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和 法治,为现代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开始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成为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 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受到他人的限制或压迫。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理性与科学精神
理性与科学精神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另一重 要方面,强调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认 识世界。
在西方文化中,人的尊严和价值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这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 思想。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思考、有尊严的个体,而不是仅仅被视为一个工具或 手段。这种思想对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自由与权利
个人自由与权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另一核心,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权利保障。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莎士比 亚
4.性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5.意义 (1)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 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3)对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特别说明:利用数字化掌握文艺复兴
一个核心 一个特点 人文主义、解放人性 借助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文学(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与艺术(美术三杰——拉斐 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但丁结束了旧时代(封建蒙昧时代),薄伽丘开创了新时代(资产阶级 新文化兴起时代) 资本主义萌芽;宗教文化的钳制;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14世纪产生、15世纪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16世纪达到高潮
单元1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焦点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 智者学派 (1)背景:①政治根源: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 发展。②经济根源: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③思想根源:公民 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焦点二
文艺复兴
1. 历史背景 (1)思想: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蒙昧之中。 (2)经济: 14 世纪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4)文化: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古 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2.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 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 死后升入天堂;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第6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评价:为现代许多学科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把古希腊哲学智慧和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缺陷:支持奴隶制,认为妇女低贱。
智者学派———重功利,强调人的感性 苏格拉底———重道德,强调人的理性 柏拉图————重理性,强调人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重思考,强调人的创新 三、高峰: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人生而平等” 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称其创始人芝诺在斯 多亚画廊讲学而得名,又称画廊学派。斯多亚哲学划分为三部分: 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其中物理学和逻辑学最为重要。物理学也
(2)主张:他认为在世界万物之外有一个“理念”世界,人类的目标就
是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理念。他把理念的想法贯注于他的社会理想。他关 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他根据指挥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 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 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在于人的灵魂中,人类的目标就是发现它。
⑥对妇女的观点比较开明,认为妇女天赋与男子平等,经适当教育 训练可成为哲学家。
(3)评价: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 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1)简介:他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集中古希腊 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称其是“古希腊 最博学得人”,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有的学科几乎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
利的主张,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美德即知识”(其哲学主要研讨伦理道德问题):认为社会中的人
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知识,最高的只是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 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深化,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阐述:一、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深植于古希腊这片孕育了无数智慧与思想的沃土之中,其影响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

1.自然哲学家的先驱探索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诸如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不仅是自然奥秘的勇敢探索者,更是人类精神觉醒的先驱。

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挑战了既有的认知框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开启了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在其中位置的新一轮思考。

尽管这些哲学家的研究重心在于自然,但他们的探索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融入了对人性、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初步构想,为人文精神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智者学派的人本转向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神权至上的迷雾,将人文精神的聚光灯转向了人类自身。

他们响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振聋发聩的宣言,不仅动摇了神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权威,更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与自由意志。

智者学派的思想革命,标志着西方哲学与人文精神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内在世界、道德观念及社会秩序的深刻反思,为人文精神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

3.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深化苏格拉底以其“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将人文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并持续追求真理与美德。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与质疑的方式,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深入思考,为人文精神注入了理性与批判的精神。

而柏拉图则在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尤其是通过其《理想国》等著作,深入探讨了正义、美德、知识与政治的关系,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紧密结合,为后世西方哲学及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自古希腊时期萌芽以来,历经数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珍视的丰富精神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5
公元前6
世纪
公元前6 世纪末
世纪初
梭伦改革 (前594),
克利斯提尼改 革(前506),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执政 (前443—429), 雅典民主政治发 展到顶峰
雅典民主制 确立
度基础奠定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
政治的形成发展
经济:工商业经济发达;政治: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 展;公民的基本素养;地理环境。
【问题2】:对比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问题3】
“中道理论”
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
①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 认识论是一体的(哲学思考);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认为“中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 孔子认为“中道” 核心是仁, 强调的是一个“度”-- “过犹不及”, 孔子没有否定两端是不好的.
2、“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 之交,“百家争鸣”)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 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3、特点:
①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
②倾向于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又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 工具;
③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4、最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 戈拉
人是万物 的尺度
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苏格 拉底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 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 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斯多亚 学派
人人生而 平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 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 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先哲对“人”的思考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神灵的玩物
③成熟—启蒙运动(理性)
②发展—文艺复兴和宗
教改革(人文主义)
①萌芽—古代希腊 思想家对“人”的重视
第一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源
---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时代,宙 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 安排事情。
探究三、从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孔子、
略早于孟子)的主张中比较与智者的异同点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⑴背景: 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 ⑵主张: ① “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从关注人的 自然属性到) 关注人的美 德,注重改 善人的心灵
2、概况:
⑴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根本原因?
⑶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二次)
⑷矛头:基督教神学
⑸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作家赢得了“欧洲短篇 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讲的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贵族青年 到郊外避难,约定每人每天讲一 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这就是 《十日谈》书名的由来。小说 的主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 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5、影响: 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推动雅
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强调功利,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导致主观随意
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探究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公 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背景及条件。 (古希 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 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
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 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 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 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神 自然 人
探究一:智者启蒙
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研究对象、特点)? 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及主张是什么?有何影响?
1、“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 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从本质上说,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 现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 验和理性思维。
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自我” 3、“人生而平等”这是斯多亚学派第一次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 核心理论
② “美德即知识” (反对智者学派重功利,为了重建人们的道德观)
③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对伯利克利时期民主制繁荣不以为然。
1、相同点 ①探究的对象转向人 ② 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追求自由 2、不同点: ①苏格拉底更强调人的道德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②反对智者学派的自我主义,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D .两者都主张以德治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1、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
2、异:孔子从统治者出发,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强调人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 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 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 幕纱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的,透过 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 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中世纪圣母子 ——不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回答: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 “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这层 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拉斐尔的《圣母子》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兴起的条件
⑴经济: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⑵政治:新兴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要求冲破天主教的思想束

⑶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⑷人才: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