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轮复习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19.3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实质和指导思想: (1)实质:一场_________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_____ 价值 _______。
和尊严 ②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崇尚___________,追求知识。 理性和科学
卢梭
观 点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 《论法的精神》 “_________”学说 ; 法 三权分立 律是理性的体现 提出“天赋人权”“社会 契约”及“_________” 《社会契约论》 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人民主权 是财产的私有
代 表 作
人物
康德
观 点 (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 考,理性判断 (2)强调人的重要性,提 《纯粹理性批判》 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 的工具 (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 自由也要自律
③自然科学上: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 然科学。
三、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只要有___________,灵魂便可以得救。 虔诚的信仰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的权利。 圣经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_________高于教会。
国家权力
2.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1)含义: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 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代表人物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1)含义。 ①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重视人 的价值,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以理性和科学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提出个性自由 和个性解放。
③立足于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影响。 ①思想上: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 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 ②文学艺术上:产生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文 学、艺术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3 专题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

第37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17)观赏戏剧是古希腊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希腊各城邦都建有剧场,部分大剧场能容纳5~10万人,对于希腊人来说,没有娱乐的生活是不值得去生活的。
这反映出古希腊( )A.注重现世物质生活享受B.某某政治影响现实生活C.社会某某意识非常淡薄D.社会充满人文主义气息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古希腊”“没有娱乐的生活是不值得去生活的”可知,戏剧在雅典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娱乐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点,故选D项;观赏戏剧属于精神享受层面,排除A项;某某政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某某意识淡薄与史实不符,排除C 项。
2.(2020届某某黄冈高三质量检测,18)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1532年)中提倡政治权术和强权政治,把“道德”完全排除于政治之外,认为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使背信弃义,也在所不惜。
这种思想( )A.深受中国传统法家思想的影响B.植根于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现实C.是人文主义者政治思想的共识D.导致了资本主义某某制度确立解析:选B 根据所学可知,马基雅维利时期的意大利四分五裂,这种政治局面使得马基雅维利主X加强君主权力,为了加强君主权力而可以不择手段,故选B项;当时中国的法家思想并未影响到意大利,排除A项;选项C错在“共识”,排除;材料强调加强君主权力,这与某某政治的特征不符,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中原名校高三第五次质量考评,32)《回忆录》中写到,“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 )A.推动了某某政治的发展B.强调以德治国C.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D.主X思想自由解析:选C 据材料“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美德的重要性,美德即知识,这与当时雅典道德沦丧,城邦制度走向衰落相关,故选C项;依所学,苏格拉底处在雅典某某制由盛转衰时期,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美德与知识,而未涉及治国理念与方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而未涉及思想自由等情况,排除D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异同: 史料一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 切事物。 ---普罗塔哥拉 史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 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 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异同。 同: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否定绝对权威 异:追求功利→重视道德;感性→理性
ppt课件 6
◆知识延伸: (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史料一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 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 短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史料二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 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 识是美德的本质。 ---苏格拉底 史料三 未受考验的生活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性最为可贵。 ---苏格拉底 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1.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2.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3.重视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4.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 5 ppt课件 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三)苏格拉底的人文精神: 主要观点: 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1)道德: ②美德即知识。 ①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理性:②“认识你自己”。 ③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意义: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②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四)斯多亚学派的人文精神: 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 主要观点: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人生而平等 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 、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 的核心理论。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归纳2】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目
孔子
苏格拉底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不 同 点
主张
①思想核心——“仁” ②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③主张“克己复礼” 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 尺度” ②“美德即知识”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知识体系:
本单元包括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和近代欧洲(14-18世纪)人
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历程。 ●线索: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思想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 中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为宗教神学所压制。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兴起 16世纪宗教改革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发展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走向成熟。 ●特征:
命题预测: 1、本单元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其中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 想与启蒙运动考查的可能性较高。复习备考时应重视不同时期人文 主义的本质及特点,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实践相结合,综合理解不同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2、高考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考查突出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核心 素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偶尔也有非选择题。
四、过程:14世纪首先开始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进入全盛;16世 纪向欧洲其他国家拓展。 五、主要成就: 1、前三杰(文学领域) (1)薄伽丘:《十日谈》 (2)但丁:《神曲》 (3)彼特拉克:《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 问”,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2、后三杰(艺术领域) (1)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米开朗琪罗:《大卫》 (3)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教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其发展》一、考纲、课标要求●教学重点各个时期人文精神内涵●教学难点各个时期人文精神内涵●教具准备单元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表格比较法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讲演结合、讲评结合,当堂巩固。
二、重要概念:(讲练约5分钟)1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广义: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2 文艺复兴: 14~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国家),扩展到欧洲广泛地区的一场由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宗教改革:16、17世纪在宗教改革外衣下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4 启蒙运动: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讲练约5分钟)(1)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早期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2)湮没:中世纪西方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使人和人性被束缚。
(3)复兴:14~17世纪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义得以复兴,这是“人”的重新觉醒。
(4)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四:问题拓展拓展问题一:不同阶段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有何不同(讲练约10分钟)智者运动(起源):研究人;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文艺复兴(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现世幸福,反对神学迷信, 其矛头主要是针对宗教的神权主义。
宗教改革(发展):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启蒙运动(成熟)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与平等。
复习可第5课__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__高三一轮_复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 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 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运动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先哲对“人”的思考
人人生而平等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神灵的玩物
③成熟(17至 18C) —启蒙运 动(理性主义) ②发展(14至17C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基础要点训练:
2.(2010广东文综)“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 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 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 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 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其他人文精神 中国: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明清进步思 想家的“个性解放,思想批判”;现代社会的“和谐社 会” ……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 就是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实际 上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 是理性,就是人的大脑对真理的思考和 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实质上就是广义的 科学精神;第三指超越性,即对尘世生 活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实质上就是对 生命意义的追求。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D
5.(2010湛江二模)称古代希腊是西方 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 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C
6.(2010肇庆一模)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一批 先哲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希腊城邦制的出现 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高三一轮复习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巩固,学科网特为准高三生准备了20XX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希望对于准高三生的20XX 年高考历史复习有所帮助!以下复习资料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提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3】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考点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原因:1、具有人文主义文化传统精神。
2、城邦经济的繁荣3、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4、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表现:代表人物主张影响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1.人是万物的尺度”(1)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2)评价:积极:①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②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忽视道德,为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1.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
3.促进文化的发展苏格拉底1.人应该具备美德2.美德即知识3.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2.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崇尚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整个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与柏拉图一起,被称为对西方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两人之一。
三、影响:1、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2、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3、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补充]1、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同:(1)生活时代: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2)研究对象: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3)共同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
异:(1)智者学派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2)苏格拉底更关注人伦道德,强调“美德即知识”。
4、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都重道德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开朗琪罗
达芬奇
美术三杰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成就
但丁 《神曲》 早期 文 彼特拉克 《歌集》
文学 三杰
地位 跨世纪的诗人
学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最后的晚餐》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达芬奇 《蒙娜丽莎》 丰富的思想感情
创造专注人体;雕像 体现人物思想、意志 和精神气质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 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 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 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 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 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4)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 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 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说明了什么
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知识即美德.没有知识,甚至无道德 。
2、苏格拉底的主张:
(1)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 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2)“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道德即知识,知识即美德,知德合一
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 和权威。
2.思想启蒙和解放。
3.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4.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2014· 嘉兴期末检测]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 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 度,而且宣布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D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 D.强调人类的理性
材料:关于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更不知 道他们象什么东西。—普罗塔戈拉
(1)怀疑神灵,否定权威
材料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 于人的感觉。正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 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材料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 则,确立制度。惟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 法规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特点: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
威,尖锐的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
探索主题: 人和人类 社会
3、代表:普罗泰格拉
普罗塔戈 拉
(约公元前480~前410年) 古希腊哲学家。他出生在阿 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 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 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 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 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 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
《理想国》
乌托邦社会:三个等级
(前427—前347),是古 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 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 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 体系化的人。
理想城邦的階級劃分:精英治国
天生質 地 相應階 級 所需德 性
黃金
白銀 銅鐵
統治者
輔佐者 農工商
智慧
勇氣 節制
1、思想主张
(1)理念论:理念是万物本原
认为世界分为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与发展
西 方 人 文 精 神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 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智者运动
压抑:公元476年-15世纪 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运动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众 神 之 神
宙 斯
西方的神:温和、可亲 隐含:平等的人文色彩
人格化、人性化
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
鼎盛
绘画
美 雕塑 米开朗基罗 《大卫》 《摩西》 术 绘画 三 杰 绘画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画圣” 》
擅长画圣母;绘画优雅、 和谐、高度完美,古典 美术精神的典范
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诗人, 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 。他的不朽杰作《神曲》,一方面给 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 面又显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 想的曙光。但丁作为一位继往开来的 诗人,他与莎士比亚、歌德一起被称 Dante Alighieri 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
A、物质:经济的繁荣,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阶级:新兴阶级出现并提出主张
C、人才:意大利汇聚众多的人才
D、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2、思想来源:古希腊人文思想 3、实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5、成就
(1)文学
薄伽丘 但 丁
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 拉斐尔
(2)艺术
3.[2014· 蚌埠质量检查]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 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C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中世纪的圣母子
拉斐尔 的圣母子
3、地位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
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同 精神实质:人文主义 (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价值) 智者学派: 强调感性(自由),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 强调理性(美德),重视教育。
异
三、柏拉图
(2)“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价值 否认神的绝对权威
你如何评价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
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部分人 开始打破以神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和强调 了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 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有主观主义和极 端个人主义倾向。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 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 秩序和社会公德。
四、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 但我更爱真理 ”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 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 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 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 ,都 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 相互结合。
——亚 里 士 多 德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对哲学、 逻辑学、历史学、政治学、诗学 、数学、生物、心理学、论理学 等都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
(1265-1321)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神曲》
《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 《天堂》采用梦幻的形式,叙述但丁在 梦中由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游历 了地狱和炼狱,然后 又由圣女贝阿德丽 采引导游历了天 堂。《神曲》中的 天堂 地狱指的是现实世 界,天堂则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4、评价: 积极作用:
否定神的意志衡量一切,树立人的尊 严、权威,思想启蒙、解放作用
局限性:
以自我为中心,忽视道德 ,否定制度、法 律,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美德即知识
1、背景: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雅典社 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 399)是雅典人,与智者学 派同时代。德尔菲神谕说 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 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学 的创造者”、“智慧的化 身”。
理想国
(2)鼓励人们独立理性的思考。
2、历史地位: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名言录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知识是精神食粮。 意志不纯正,则学识足以为害。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 出来,仍然感到不满足的人。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神主宰一切, 人受神的控制。
中国的神
与 中 国 神 比 古 希 腊 神 有 什 么 特 点 ?
下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 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神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地狱
Francesco Petrarca提出以“人的学问
(1304—1374) 意大利诗人,十四行诗 首创者。出生于佛罗伦 萨。被称为“人文主义 之父”。他最重要的作 品抒情诗集《歌集》主 要歌颂他对女友劳拉的 爱情。诗人把劳拉写成 美的化身,显示了爱情 的崇高和圣洁,反映了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 束缚,追求现世个人幸 福的强烈愿望。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1、研究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 2、主要思想 ①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提出 “我爱我师,但 我更爱真理”。 方法? 3、历史地位 ①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 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 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 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 ,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 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 ,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 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