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篇章中转喻的语用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英语新闻中转喻的语境顺应

英语新闻中转喻的语境顺应

e t ,h g k wi i es lec g iv d 1l n t t et c t n t an o n t emo e.】 i y r a h h i 【
2顺 应 论
人们使用 语言并非任意 的, 目的, 盲 而是一个不断选择 的过程 , 这种过程 可能是无 意识的 , 也可能是有 意识 。V 卜 e sur (99在《 he n 19 ) 语用学新解》 e 曾就此进行研究 , 并提出了在 语用学研究 领域颇具影响力的顺应理论 。 其理论从语境因素
t junlta d edr‘ e i w d ,oil o d dp yi w r . h o ras n aesm n o d scaw r a hs a ol e is r l a ln c l d K yW rs me nm ; nlhnw ;o mu i te o t t e Od : t y y E gi e scm nc i ne o s av c x
语境顺应视 角对 英语新 闻中转喻现 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明转喻在英语 新闻 中的运 用不是任 意 表
的, 而是顺应 了读者及新闻工作者的心理世界 、 交世界和物质世界。 社 关键字 : 转喻 ;g q S q 英语新闻; L 交际语境 中图分类号 : 0-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3 5 ( 0 0)4 0 5 - 3 H- 0 A 1o 982 1 0— 13 0
e p a a o o emeo y cp e o n n s e s I i i e t e a e u  ̄ a o f tn myi o r i a y b t d p o x l n t n frt t n mi h n me a i E h n w . t s d ni d t t h t z f n o o y n t bt r , u a t t i h n i f h t i i me s a r a s

从英语阅读理解看转喻的重要性

从英语阅读理解看转喻的重要性

从英语阅读理解看转喻的重要性转喻是指在表达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原本难以理解的概念或情感。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转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转喻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爱情、友谊、时间等等。

这些概念本身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容易让读者感到困惑。

但是通过使用转喻,作者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比喻成易于理解的事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些概念的含义和情感。

转喻可以帮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反应。

当作者使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描述某个情景或者感受时,读者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比喻,读者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作者所描述的情景联系起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共鸣。

转喻还可以帮助读者深入思考和理解文字的含义。

通过比喻,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一种含蓄或深刻的意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读者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主题,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转喻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美感。

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比喻,作者可以在文章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生动优美的形象和语言。

这些精美的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趣、吸引人,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

转喻在英语阅读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抽象概念,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深入思考和理解文字的含义,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美感。

读者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应注意并体会其中的转喻,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连贯功能研究

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连贯功能研究

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连贯功能研究语篇连贯性影响语篇的生成和读者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中,为了使得整篇报道的连贯性更强,作者会使用隐喻这种修辞手法。

本文探讨了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利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有助于新闻读者理解语篇。

标签:隐喻;英语新闻;语篇连贯隐喻在语篇中具有衔接以及连贯的作用,尽管当前语言学界针对隐喻以及隐喻在语篇的连贯性方面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实践过程,但是却很少以英语新闻语篇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研究隐喻手法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功能的作用,应该加强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和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研究與分析。

一、隐喻的重要性隐喻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

在隐喻的表达手法和结构中,隐喻中相关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定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存有联系,而且这两种不同的意象的连接是对语言表述加以升华的一种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各方对隐喻研究的深入,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步从词汇语法层面转移到语篇层面。

在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中,隐喻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修辞手法,此外,在很多新闻报道中,隐喻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应用隐喻手法可以增强语篇报道的说服力,用人们已知的思维方式来阐释未知领域的信息,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认识那些不易通过直观手段直接理解和认识的事物,使得读者对报道内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连贯性功能1.语法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1)概念语法隐喻的连贯功能。

概念语法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篇中前后文的照应上。

有学者认为,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的隐喻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主要手段,这种隐喻是一种语义压缩,可对上文或者下文所提到的语义概念进行指示。

在英语新闻中,名词化隐喻所连接的两方在语义上可以不用完全对等,在语法层上也可以不用对应,只要实现语义上的对应即可,而且大多数时候只要实现逻辑语义上的对应就可以起到语篇连贯的作用。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的转喻现象探析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的转喻现象探析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的转喻现象探析李淑康;李克【期刊名称】《厦门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9)004【摘要】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tool of human beings, metonym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anguage at various levels, including lexicon, grammar, text, etc. This paper aims at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t role metonymy plays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ort texts by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sport texts. It suggests that reader subjectivity and textual coherence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ranslating English sport new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词、语法以及语篇等层面上,转喻都有所表征。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体育新闻语篇中的英汉文本,阐述转喻在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的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在翻译体育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现象时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语篇连贯性因素,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总页数】5页(P94-98)【作者】李淑康;李克【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5;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相关文献】1.照应衔接与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 [J], 孟蓓2.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J], 袁议娟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J], 袁议娟4.一词多义现象中认知隐喻与转喻思维的探析 [J], 彭艳虹5.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J], 袁议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转喻的关联性研究

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转喻的关联性研究
第 4卷 第 8 期
21 02年 8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 ya d P a t e o ne o a yEd c t n e r n rci fCo tmp r r u ai c o
V 1 . o .4 No 8
Au .2 1 g 02
英 语 政 治 新 闻语 篇 中 转 喻 的 关 联 性 研 究

的一 部 分 这 一 相 关 性 进 行 推 理 , 且 Mr b a 是 一 个 并 .A bs又 人 的名字 , 因此读者很 容易 推断 so l r hud 其实 是 以部分代 e 整体指人 的转喻 的使用情况 , 读者还 可以从 cl o d一词 的使 用看 出这个人 的态度是冷淡的 。同理例( ) ha 一词也 2 中 ed 可 以推断其指代政府首脑 这一概念 。因为 H a 人最 突 ed是 出最重要 的部 位 , 据 转 喻 的突 出性 原 则 , 根 我们 可 以用 ha ed指代人 。因此 ha s f lGeegpli at s ed l ree oic pre 最恰 o a ta l i 当的解释为希腊政党 的重要人物或首脑 。 马克思告诉我们经济 基础决定 上层建 筑 , 济能力 是 经 个 国家综合国力的首要标 志 , 治新 闻语 篇 中也 经常用 政 经济来指代 国家 , 如新 闻例 ( ) 3 所示 :

( ) h d e : We y o G e c , e e r g cn — 3 S ea d d ” e t ree w a s o o o a n y a tn e
my e a e t e w rds eg t ag s e o o .We h v n ,w h ol , ih h lr et c n my y a e ma y s t s esa d h v oso oe t .B t e h v u vv hs t e as t n a elt f p tn i a 1 a u a e t s r iet i w o

转喻的语用功能及对英语学习者的启示

转喻的语用功能及对英语学习者的启示
们 的思想和行为 。 认 知语 言学基 于概念之 间的普遍联 I
例2 :
He c h o s e a g u n i n s t e a d o f a c a p a n d g o wn .
该句 中 t h e g u n和 c p a a n d g o w n ( 大学方帽 和长
行。转喻表达 的用法唤起了一种生动鲜活 的意象 , 能 代替。 在语言表达中, 转喻的准确使用可使语言别致、 I
生动 、 形象, 突出事物 的特 征 ; 从认 知角度来分 析 , 转 { 发挥更大的感染力 和说 服力 ,取得 艺术 性 的表 达效
喻表达中指称对象的转换涉及认知域的转移, 而认知 J 果。 此处的转喻表达相比于直义表达具有“ 言近意远 ” 域的转移、变换往往能够提升言语接受者的视角, 使 { 的效 果 。
殊语 境下 ,医护人员最关 注 的并非病人 的姓 名 l
“ S m i t h ” , 相 比之下 , 转 喻表达式 m y h e a t r p a t i e n t ( 心 {
有的典型性的语用 功能 , 同时探讨各种功能对英语学 一 美学功能。 习者的启 示。


例3 :
T h e e n e my s o l d i e s r p u t ll a t o i f r e a n d s w o r d .

修辞功能

转喻 的修辞方 式是故意不 用需要说 明的人或 物 :
本例中用 f i r e a n d s w o r d转 指 d e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的本称, 而是借用与该人或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 I d e a t h 。突出了敌军穷 凶极恶 , 到处杀人放火 的滔天罪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探究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探究

244教研前沿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探究曹 晨(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摘 要: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是用来表达他们的经验世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并创建一个文本。

根据这种语言的概念,韩礼德将语言的功能划分为概念、人际和文本的元功能。

英语新闻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通过它的隐喻来传达功能和意义,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丰富的内涵及美感,从而为读者和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关键词:新闻;语篇;语法隐喻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6-0244-01一、语法隐喻的发展状况在1985年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一书中,Halliday 系统地提出了功能语法理论,他对这一理论也作了许多解释。

在人们的现实世界中,三种元功能是语言的产物,并且他还解释了这三种元功能。

第一,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可分为两类,即体验功能和逻辑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关于语言的内容或思想,另一个功能是关于子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概念功能与我们理解、表达和组织感知外部世界有关。

第二,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指使用语言来建立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这个功能涉及我们使用语言来进入交流情境,扮演角色并进行话语的行为。

第三,文本功能。

语篇功能可以使语篇连贯相关,区别于随机罗列的句子与合理进行段落布局。

二、英语新闻语篇功能英语新闻有以下四个功能:信息传达功能、表达功能、娱乐功能、呼吁功能。

(一)信息传达功能语言的信息功能以外部环境为核心。

外部环境,指的是一个主题的事实而非语言,包括新闻报道的想法或理论。

英语新闻信息功能的发挥,有助于读者了解新闻事实和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新闻类型,新闻中提到的事件和新闻的主要情节。

因此,读者与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新闻内容。

(二)表达功能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读者和作者的思想,他们是话语的发起者。

具有表达功能的语言通常具有自我表现性、创造性、具象性、主观性。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摘要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为例,分析英语新闻标题制作中的隐喻现象,重点揭示了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隐喻的特点及其功能。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隐喻传统的修辞学里,隐喻(metaphor)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格,多用于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当中,凸现主体与喻体间的相似性。

权威的《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认为,隐喻是“一种隐含着对比的修辞格,它通常的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短语被用来表述另外的一种事物”。

20世纪80年代初,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George&Johnson,Mark)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的全新路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

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看来,隐喻是两个不同领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的域(target domain)——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领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和意象图示(image schema)来解释隐喻的意义生成和功能发挥。

换句话说,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概念之间的跨界搭配。

当谈起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事件时,隐喻的使用可以传达情绪感受,源域的经验被映射到目的域,可起到简化理解靶域特征的作用。

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认为,隐喻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比较,“允许人们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进行交际。

通过张力情绪的激发,让人们感知符号之间的总体关系,给这些动态关系提供确切的意义,而不是对符号本身”。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人们往往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知或思考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其中的关系不是直接表述出来,而是暗示出来的。

一、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使用特点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眼”。

从结构上看,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和导语、主体相互倚重的主要成分;从功能上讲,标题浓缩新闻内容,体现着新闻的要义和记者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1期Vol.33 No. 11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LAN ZH OU INSTITU TEOF EDUCATION2017年11月Nov. 2017英语新闻篇章中转喻的语用功能研究曾芝兰(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转喻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为语言的输出和理解提供了信息通道。

本研究以新闻报道 作为研究栽体,首先从修辞、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三个角度对转喻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分析英语新闻语言中的各 类转喻现象,进而从经济性原则和修辞效果方面探讨新闻语言中转喻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转喻;经济性;修辞;语用[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7)11~0138-02 [收稿日期]2017 -08 -23―、引言转喻在过去一直被人们视为语言层面上的修辞 格。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用一事物的名称替代另一种 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名称,两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转 喻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

发生转喻关系的是人或事 物的名称,如“五角大楼”在新闻报道、官方发言甚至 是日常生活中间接用于指称美国国防部、美国军事当 局,它已不仅仅表示这座建筑本身。

新闻篇章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 实为对象,以事件发展的动态为主要内容,因此,不同 于散文、诗歌、小说等想象性文本,新闻内容具有事实 性、真实性和新鲜性的特点,新闻语言也较为客观、确 切,简练、通俗。

同时,新闻还担负着信息传播、舆论 导向、广告宣传、服务经济等社会功能。

在新闻篇章 中,作者会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有助于清楚表达客 观事实及传递作者意图。

本文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中国日报(Chi­na D aily)部分语料为例,以分析篇章中 出现的转喻现 象为切入点,探讨转喻和语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转喻的概念在传统研究中,作为隐喻的附属品,转喻研究并 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人们多从修辞学角度研究,认 为转喻是在两事物之间的替代与被替代关系,两事物 具有邻近性。

而传统汉语语言研究则直接将转喻称 为借代。

20世纪50年代,著名语言诗学家罗曼雅各布森 (Rom an Jackobson)跳出传统修辞学研究范围,借助失 语症的实证研究,发现了隐喻与相似性、转喻与邻近 性之间的关系。

雅各布森认为隐喻属于语言的选择 轴,转喻属于关系轴,两者实际上基于相互对立原则 基础上的两种不同形态。

[1隐喻与转喻是语言运作的 两个重要原则,是人类一切文化符号运作机制的两种最基本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 言学家将转喻看成一种心理机制,而这一机制是概念 形成的基础。

Lackff将转喻称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CM),转喻在ICM内运行。

[2]“在认知过程中,一个 概念实体或载体为同一 ICM内的另一概念实体或目 标提供心理可及”[]Langacker认为转喻是参照点现 象,由中心的或凸显的事物作为参照点唤起不是特别 凸显的事物。

[4]从语用学角度,人们从转喻的语境依赖性,言语 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方面对转喻进行了研究。

语境 依赖性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它们都对转喻的 生成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学者提 出了“事态场境”理论,言语行为包括在其中,是一种 特殊的事态场境。

一个事态场境主要包含“事态前”“事态核心”“事态后”几个部分,它们构建了转喻式 的言语行为,也是听者、读者理解语言的方式。

关联 理论认为转喻的话语命题包含解释性成分,听者、读 者把解释性内容分解成清楚的特征,获得语言所要传 达的意义。

三、英语新闻语言中的转喻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语言具有自 身特色:通俗、简练、时新、准确。

新闻通常报道的是 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具有群众性,为了吸引更多读 者,新闻作者也会在报道中也会用创造性地使用语 言,以激发读者对信息的关注和理解。

转喻在新闻报 道中的使用有指称转喻、谓词转喻。

(一)指称转喻指称转喻是用一概念代替另一概念,如在英语新 闻中,人们会用“Beijing”来代表中国,“W hite House”来表示美国政府。

这类指称转喻在新闻中经常出现,它简洁明了,也不会造成读者理解障碍,因为人们思[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语码转换研究”项目编号:2015Y S16) [作者简介]曾芝兰(1980 -),女,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义学与认知语言学研究。

第11期曾芝兰:英语新闻篇章中转喻的语用功能研究139维中已经存在替代者与被替代者之间的转喻思维。

例 1.Here is our suggestion,which steals ideas from both left and right to tackle inequality in three w ays th at do not harm growth.(The Economists, 2012 -10 - 17)例1中,形容词left和right代替所形容的概念事 物left- wing和right- wing。

这种转喻体现了特征与 实体的替代关系,在这一范畴中,“左”和“右”是凸显 特征,范畴、个体、特征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转喻机制 使语言在简洁的同时,也凸显了事物的主要特征。

(二)谓词转喻谓词转喻是发生谓语层面上陈述之间的指代转 换,即转喻可用于一个命题的谓语。

例 2.Uber had to stop offering passengers self - driving cars in S an Francisco.(BBC News,2016 -12 - 15)例 3.Golden S tate W arriors w as able to set the new record.(China Daily,2016-4-16)例2中,优步“不得不停止供应”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唤起了“已经停止供应”的事件。

因此,潜在事 件转喻地与真实发生的事件相联系,事件被概念化理 想化认知模型(ICM)。

3例3中,金州勇士完成任务 的能力被作为谓语,表达出任务完成的现实,这种“谓 词转喻”是“潜在性与现实性”转喻模式。

四、新闻报道中的转喻语用功能转喻,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人类思维和认知 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喻模式还可以生成话语与语用之 间的联系。

新闻报章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 众之间的一种媒介,而信息传播者也希望借助语言这 一信息载体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达到预期效果。

通 过分析英语新闻篇章中出现的转喻现象,可以发现转 喻在新闻篇章中的语用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经济化功能经济原则,也就是省力原则,是语言使用的基本 原理,在交际中,将心智和身体活动降到最低程度是 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先天选择。

为遵循着省力原 则,人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大的交际信息量,减少 听者、读者的信息加工负担。

例 4.a.Iran is going to reach an agreem ent w ith three EU members.b.C an Iran go around Turkey to reach Europe?c.Iran has not responded to requests to suspend its nuclear program.d.Iran has a history of aircraft accidents.在例4中,a句的Iran指的是一个机构中的具体 的人,因为机构是非生命体,不能进行签署合同这一行为。

b句是一个新闻标题,新闻内容讲伊朗和土耳 其近年来存在的边境摩擦问题以及近期土耳其恶化 的安全问题促使伊朗寻找其它通往欧洲的交通道路。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断出b句中的Iran是欲前往 欧洲的伊朗人。

c句中Iran指伊朗政府官方外交发 言人。

d句中的Iran则指伊朗这个国家。

例4中的四个句子,“Iran”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却没有阅读障碍,这是因为在语言 交际受经济化原则和关联度支配。

经济化原则要求 信息传播者尽可能简捷地传递信息,在交际过程中追 求最佳关联。

借用最小的加工处理能获得最大的语 境效果,就达到了最佳关联。

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与 事物中其它部分转喻地发生代表或指向关系,这种认 知机制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相关联的语用推理。

[5]因此,在新闻篇章中,转喻的运用遵循了语言经济性原 则,使语言简练达意。

(二)修辞功能在转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转喻 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

同其它修辞方式一样,在新 闻语言中使用转喻也可以达到风趣、幽默、劝说等修舌辛效果。

如 “have a good eye/ear for”“w ith a good head on one’s shoulders”,这类部分代整体的转喻在 英语新闻语言中并不罕见。

每个部分都可以表达整 体,但是具体选择哪个部分则取决于关注点。

结合关 联理论,读者在遇到此类表达时,为理解作者真正信 息意图的隐含信息,需要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而付 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就越多。

在信息提 取过程中,暗含的相关语境越清晰,使用转喻达到的 修辞效果就明显。

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转喻作为人 类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为语言的输出和 理解提供了信息通道。

新闻报道又是人们获取信息 的重要途径,读者众多。

因此,本研究以新闻报道作 为研究载体,从修辞、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三个角度对 转喻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分析英语新闻语言中 的各类转喻现象,进而从经济性原则和修辞效果方面 探讨新闻语言中转喻的语用功能,以期进一步丰富转 喻认知和语用之间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1] J a k ob so n,R.& H alle,M.F u n d a m e n ta ls of L a n g u a g e[M].B erlin/N ew Y ork:M o u to n d e G ru y te r,!?![2] L a k o ff G,J o h n s o n M.P h ilo so p h y in th e F lesh:T h e E m b o d ie d M in d a n d I t s C h a lle n g e t o W e s te rn T h o u g h t[M].N e w York:B a s ic B ook s,1999.(下转第 142页)第33卷第11期Vol.33 No. 11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LAN ZH OU INSTITU TEOF EDUCATION2017年11月Nov. 2017大学英语问题式教学法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吴悠,窦岩(海南医学院外语部,海南海口57199)[摘要]为了解大学英语问题式教学法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一年级2 个班级的本科生,对比观察学生在问题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