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基础知识
癌症的基础知识培训

癌症的基础知识培训癌症的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培训提纲-·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什么是癌症-·癌症的病因-·癌症高风险人群-·癌症的命名-·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期-·癌症早期信号有哪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癌症的检查-·癌症的转移-·癌症的治疗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全球情况:全球约40多亿人,癌症患者近3千万,平均每分钟就有2.5万人死于癌症,每年约有600万人患癌症.-·我国的情况:我国13亿多人口,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70万人,每年-130140万人死于癌症,-·每18钟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
-·每分钟就有2.5个中国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新加坡、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希腊等;日本、美国、中国等国的发病率增高明显。
什么是癌症-·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分,其中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癌症。
-·癌症:是人体某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不受机体控制的无限增殖的性肿瘤。
-·特别指出:癌是指从上皮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恐性-1.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往往影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多为侵袭性生长-2生长速度-通常缓慢生长-生长较快,常无止境.-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般不侵袭,少数局部袭.-一殷有侵袭与蔓延现象-6转移性-不转移-般多有转移.-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2.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使好。
肿瘤基础知识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二)转移(Metastasis):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它部位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称为转移。
完整版课件
肿瘤转移途径
淋巴道血道种植
完整版课件
1、淋巴道转移
完整版课件
2、血道转移
多数通过静脉入血,因为壁较薄且压力较低。 少数经淋巴管入血。 血肿瘤的血行播散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体循环—右心—肺 门静脉—肝—肺 肺—心—全身器官 胸、腰骨盆静脉—脊椎静脉丛—脑。
完整版课件
肿瘤细胞的糖代谢
过程的强弱 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
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糖合成代谢的酶活性糖代谢的同功酶趋于胚胎化
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
细胞膜甘露糖糖基化
完整版课件
糖加工途径
α-1.2甘露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I α甘露糖苷酶II9个甘露糖残基 8个甘露糖残基 5个甘露糖残基 3个甘露糖残基 高甘露型 杂合型、复杂型
完整版课件
肿瘤形态与生长方式
完整版课件
肿瘤颜色、质地图片
恶性黑色素瘤 脂肪瘤 鳞状细胞癌
多囊性肾细胞癌 血管瘤 骨软骨瘤
完整版课件
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瘤细胞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正常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外生性生长: 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或菜花状的肿物。3、浸润性生长: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内,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此类肿瘤没有包膜,与邻近的正常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而无明显界限。
恶性细胞生长
肿瘤基础知识点

肿瘤基础知识点肿瘤,也被称为癌症,是一种生物体内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的疾病。
肿瘤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器官、组织和身体的不同系统。
本文将介绍肿瘤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肿瘤的分类、发生机制、症状和预防等。
一、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发展方式,常见的肿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细胞在局部内增殖,无侵袭性生长和扩散的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害,也不会转移到其他部位。
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指细胞恶性转化,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扩散能力的肿瘤。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迁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
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类型,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3. 原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是指首次发生的肿瘤,通常发展于一个特定的部位或器官。
4. 继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是指原发性肿瘤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的肿瘤。
继发性肿瘤通常以原发性肿瘤的名称命名,例如肺癌转移至肝脏形成的继发性肝癌。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在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中,DNA的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控地生长和分裂,形成肿瘤细胞。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是遗传得来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2. 细胞增殖机制异常: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体内组织的正常结构。
但肿瘤细胞的增殖机制异常,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形成肿瘤。
3.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是身体对抗疾病的重要防线,可以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
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不良细胞可能逃避免疫监测,导致肿瘤的形成。
4.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如烟草、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长期暴露于这些致癌物质或环境中,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细胞突变。
三、肿瘤的症状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症状:1. 异常肿块:肿瘤通常表现为可触及的异常肿块,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
肺癌基础知识及NSCLC整体治疗策略

肺癌的分类(NSCLC)——按分子分型
培训幻灯,仅供内部使用
• 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肺癌的分子分型使用广泛,腺癌与鳞癌的分子分型不同,东西方人群的分子
分型也存在很大差别。
组织类型
腺癌(欧洲/USA)
小细胞癌, 15%
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培训幻灯,仅供内部使用
• 全球癌症登记数据显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11.6%,死亡 率占所有肿瘤的18.4%。
估算2018年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
3
1. GLOBOCAN 2018 http://globocan.iarc.fr/Pages/fact_sheets_population.aspx
死亡率
培训幻灯,仅供内部使用
中国肺癌患者的区域分布特征:东高西低,北上南下; 中国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岁月的
右图:A. 中国肺癌患者的死亡率(省份) B. 中国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性别)
左图:中国肺癌患者年龄分组的死亡率 (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Jun She, et al CHEST 2013
其它, 20%
腺癌, 40%
鳞癌, 25%
鳞癌(中国)
腺癌(中国)
lancet. 2016;387(10026):1354-1355 ,Yi-L Wu, et al. Lung Cancer (Auckl). 2014 Feb 12;5:1-9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5 Apr;4(2):156-64..
型多见(占2/3) ✓ 生长慢,转移晚、手术
NSCLC基础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
肺癌的诊断:临床检查 肺癌诊断——影像学
胸部X线检查
胸部CT检查
r
磁共振(MRI)
核医学(PET、骨扫描)
支气管造影
Medical Divisi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
影像学检查—X线:最基本方法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腺癌adeno 腺鳞癌 (腺癌混杂亚型) 大细胞肺癌large cell 依不同组织学类型,表现不同
对放疗和化疗较敏感
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
小细胞肺癌
正常肺组织
肺腺癌
正常肺组织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Medical Division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r
NSCLC疾病基础
流行病学、解剖结构及分类
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断与分期
第二部分 NSCLC的治疗
治疗目标 治疗方法 治疗策略
Medical Division
Professional
Medical Divisi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
肺癌的诊断——病理学检查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
活组织检查 颈部、锁骨上、腋下淋巴结活检
r
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剌活检
经气管镜肺活检 胸膜活检 胸腔镜,纵隔镜,开胸探查
血钙、低血磷
肿瘤基础知识有生长曲线

• 良性肿瘤: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27
恶性肿瘤性增生与炎症、修复性增生的区别
恶性肿瘤性增生 1、不同程度地失去分化成 熟的能力,具有异常的形态 和功能。
2、生长旺盛,具有相对自主 性,原因除去,肿瘤细胞仍 继续生长。 3、具有侵袭性和转移,对机 体具有危害性。• 未Fra bibliotek化癌 – 更差
36
肿瘤的分类:依组成细胞来源
• 上皮肿瘤:源自上皮组织的肿瘤 • 间叶肿瘤:源自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管内皮及其类似组织.类淋巴组织.
造血细胞等组织的肿瘤 • 混合肿瘤:超过一种以上的肿瘤细胞形态,源自于一个胚层 • 畸胎瘤:超过一种以上的肿瘤细胞形态,源自于二或三个胚层
状态或中间状态;狭义者为潜在恶性肿瘤,广义者包括所谓“局部恶性”和一些 低度恶性的肿瘤。
35
恶性肿瘤的分类:根据分化程度
• 高分化癌 – 与正常组织相似,成熟度高,恶性度低 – 转移少,发展慢,预后良好
• 低分化癌 – 与正常组织相差很大,成熟度差,恶性度高 – 转移多,发展快,预后差 – 对放疗、化疗较敏感,治疗时肿块较快的缩小或消失,但总的预后并不佳
占恶瘤% 23.24
2
肝癌
20.37
18.82
3
肺癌
4
食管癌
5
结直肠肛管癌
6
白血病
7
宫颈癌
8
鼻咽癌
9
女性乳癌
10
膀胱癌
17.54 17.38 5.30 3.64 1.89 1.74 1.72 1.01
16.20 16.05 4.90 3.36 1.75 1.61 1.59 0.93
肺癌基础知识试题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第1项:根据病理组织分类,肺癌分为哪两类 ____________
第2项:根据肿瘤发生解剖学部位分类,肺癌分为哪两类 ____________
第3项: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含哪三种类型癌,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哪种类型 ____________
第4项: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____________
第5项: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____________
第6项:6、肺癌是否有传染性
○是
○否
第7项:小细胞肺癌病理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常含黏液
○B、癌细胞呈类圆形或梭形、细胞浆少、体积小
○C、细胞大、呈多型、胞浆丰富、有角化倾向
○D、细胞大、分化差、形态多样、核大、核仁显著
第8项:早中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放疗联合化疗
○B、靶向治疗
○C、外科手术
○D、免疫治疗
第9项:患者中年男性,于2019年2月28日诊断肺鳞癌,于2019年3月5行外科手术切除,于2019年3月20日-2019年6月28行4个周期的TP方案化疗,期间一直复查无复发转移。
2020年1月12日复查CT示疾病进展,于2020年1月20日开始GP方案化疗。
根据上述案例,患者目前是几线治疗○A、一线
○B、二线
○C、三线
第10项:姓名 ____________ ^。
肺癌教学查房教案模板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地点:内科示教室及病房教学目标:1. 掌握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 熟悉肺癌的分期、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一、肺癌基础知识1. 肺癌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2. 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3. 肺癌的分期、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二、病例分析1. 案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咳嗽、咳痰2月,加重伴气促、乏力1周入院。
2. 病例分析:a. 病史采集b. 体格检查c. 辅助检查d. 诊断及鉴别诊断e. 治疗方案f. 护理措施三、讨论与总结1. 讨论内容:a. 肺癌的诊断标准及诊断流程b. 肺癌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手段c. 肺癌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2. 总结:a. 肺癌的诊断要点b. 肺癌的治疗原则c. 肺癌的护理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让学生对肺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病例分析1. 介绍病例,引导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2. 分析病例,让学生了解肺癌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三、讨论与总结1. 讨论肺癌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2. 总结教学查房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肺癌基础知识,介绍病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患者与医生、护士的沟通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肺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3. 护理措施:评价学生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肺癌相关书籍、文献3. 案例资料教学注意事项:1. 讲解内容要清晰、准确,重点突出。
2. 病例分析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肺癌(lung cancer)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
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多年吸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
因此应该提倡不吸烟,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病理改变】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
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
癌瘤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性肺癌。
(一)分类临床上一般将肺癌分为下列四种类型:1 .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在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在50 岁以上,男性占多数。
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
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2.未分化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
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居中央型肺癌。
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
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3.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
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
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
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 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4.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
部位在肺野周围。
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率最低,女性比较多见。
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肺泡间隔。
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
肺泡细胞癌在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
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临床表现】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与女之比约为4〜8: 1,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 线检查时发现。
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常产生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
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
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的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
有的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在临床上呈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下列症状:1. 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 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 压迫上腔静脉,强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 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
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此外,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 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 上叶顶部肺,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
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征候群。
肺癌血行转移后,按侵入器官而产生不同症状。
此外,还有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征候群(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柯兴氏征候群、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这些症状在切除肺部癌肿后可能消失。
【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x 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
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 >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
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二)X 线阴性、痰检阳性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
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
也可作CT 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
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 线阳性、痰检阴性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The chest x-ray shows a shadow in the left lung, which was later diag no sed as lung can cer.2 •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
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 ),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 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 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1. 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 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
必要时可作CT。
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治疗措施】一、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龜山创1V31Ij 罕X;昔卄!木JS是舌直如4匕ft ® ft直九旣一枣诅厳霍编H手用世爭木股脣Hi禅罔化叶,Oil* 許砂旳“哎手工◎注射冷r■-争恥丰耳▼件汁.*⑤紳■ih,床if 为主二、外科治疗肺癌的治疗方法中,除川b及W期外,应以手术治疗或争取手术治疗为主导,依据不同期别、病理组织类型,酌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的指征,方案有待临床实践不断修正完善。
关于肺癌手术术后的生存期,国内有报道三年生存率为40%〜60%;五年生存率为22. 9%〜44. 3%,手术死亡率在3%以下。
(一)病例选择具有下列条件者,一般可作为外科治疗的选择对象。
1无远处转移(M0)者,包括实质脏器,如肝、脑、肾上腺、骨骼、胸腔外淋巴结等。
2•癌组织未向胸内邻近脏器或组织侵犯扩散者,如主动脉、上腔静脉、食管和癌性胸液等。
3•无喉返神经、膈神经麻痹。
4•无严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内心绞痛发作者。
5•无重症肝、肾疾患及严重糖尿病者。
具有以下条件者,一般应慎作手术或需作进一步检查治疗:(1)年迈体衰,心、肺功能欠佳者。
(2)小细胞肺癌除I期外,宜先行化疗或放疗而后再确定能否手术治疗。
(3)x线所见除原发灶外,纵隔亦有几处可疑转移者。
(二)剖胸探查术指征凡无手术禁忌征,明确诊断为肺癌或高度怀疑为肺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章第一节所定选择术式。
若术中发现病变已超出可切除的范围,但原发癌仍可切除者宜切除原发灶,这称为减量手术,但原则上不作全肺切除,以便术后辅助其他治疗。
(三)肺癌手术切除的命名与含义1姑息性切除(P):凡手术切除时,胸腔内仍有残存癌(病理组织学证实),或手术时认为切除彻底,如支气管残端肉眼观察正常,但显微镜下有残存癌细胞者,称为姑息性切除术。
凡胸腔内有可疑残存癌组织处,术中一律用金属标记,以便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2•根治性切除(R):根治术是指将原发癌及其转移淋巴结完全切除干净。
肺癌根治术,不仅要求术者肉眼下达到根治,更重要的是淋巴结完全清除和支气管残端在显微镜下也无癌细胞残留。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将肺癌根治术分为如下四个等级。
根1 (R1):原发癌和1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2 (R2):原发癌和1、2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3 (R3):原发癌和I、2、3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4 (B4):原发癌和I、2、3、4站淋巴结切除者。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四个等级的根治是指手术清除淋巴结的范围,并不代表根治术后的效果。
(四)肺癌术式的选择根据1985年肺癌国际分期法,对O、I、U和川期的肺癌病例,凡无手术禁忌征者,皆可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全肺切除术宜慎重。
1.局部切除术:是指楔形癌块切除和肺段切除,即对于体积很小的原发癌,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或癌分化好,恶性度较低者等,均可考虑作肺局部切除术。
2.肺叶切除术:对于孤立性周围型肺癌局限于一个肺叶内,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可行肺叶切除术。
若癌瘤累及两叶或中间支气管,可行上、中叶或下、中叶两叶肺切除。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3.袖状肺叶切除和楔形袖状肺叶切除术:这种术式多应用于右肺上、中叶肺癌,如癌瘤位于叶支气管,且累及叶支气管开口者,可行袖状肺叶切除;如未累及叶支气管开口,可行楔形袖状肺叶切除。
4.全肺切除(一般尽量不作右全肺切除):凡病变广泛,用上述方法不能切除病灶时,可慎重考虑行全肺切除。
5. 隆突切除和重建术:肺瘤超过主支气管累及隆突或气管侧壁但未超过2cm时:①可作隆突切除重建术或袖式全肺切除;②若还保留一叶肺时,则力争保留,术式可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麻醉方法:一般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为宜,若有出血及分泌物较多者,应行双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
(五)再发或复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1.多原发性肺癌的处理:凡诊断为多原发性肺癌者,其处理原则按第二个原发灶处理。
2.复发性肺癌的处理:所谓复发性肺癌是指原手术疤痕范围内发生的癌灶或是与原发灶相关的胸内癌灶复发,称为复发性肺癌。
其处理原则应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和能否切除决定手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