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2013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之匀速圆周运动

2013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之匀速圆周运动
高考物理公式: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总结和分析也是提分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重视物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做题出现了问题之后,也不去反思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是计算错误,自己的数学能力有限,需要提高数学计算水平吗?还是说基础知识都没有记牢,连公式都用错了呢?还是做题过程中因为粗心而出现了小失误,导致整个解题过程出现了失误,需要以后多进行相关训练吗?物理解题过程出现失误的原因太多了,需要大家自己去总结和分析。
如果不去分析自己的短板究竟短在哪里,做题就没有意义。
仅仅知道自己出了错误是没有用的,不注意总结和分析,这一次在哪里跌倒,下一次还会跌倒在同样的地方。
高中物理高效学习方法一、扎实基础知识许多同学,对于高中物理知识和学习方法不够了解,在学习过程当中,认为学好物理,只要多做题就可以了,有没有过程不重要。
只注重大量练题,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
同学们要知道,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高中物理不可能只考察难题,高考时大量题还是基础性的内容,比如物理学史等基础性的物理知识,需要大家理解加记忆。
即使是较难得高分的物理大题,解题过程也是由许许多多小知识点构成的,需要同学们把高中重点的基础知识记牢,在做题过程中才能及时回忆起来,融会贯通。
二、“刷题”,你真的会吗?不少同学把提升物理成绩寄托于题海战术,认为:数理化不就是“刷题”吗?事实上,做题在“精”不在“多”。
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当一质点或物体绕某一固定点做圆周运动,且平均角速度恒定时,我们称之为匀速圆周运动。
这种运动形式常见于多种物理现象中,如行星绕太阳运动、卫星绕地球运动等。
1. 性质1.1 运动方向恒定:质点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偏向心力与速度方向垂直,使得质点沿圆周运动。
因此,质点在对运动方向有影响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方向仍旧呈现恒定的状态。
1.2 角速度恒定: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ω始终为常数,其大小由圆周运动的半径r、线速度v以及ω的定义式ω=v/r共同决定。
当半径和线速度均恒定时,角速度也随之恒定。
1.3 周期是固定的:由于角速度ω为恒定值,周期T也将是不变的。
周期可以被定义为质点在做一圆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或者是一个圆周运动完成的次数。
2. 公式2.1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r/v其中,T代表圆周运动的周期,r代表圆周的半径,v代表线速度。
2.2 线速度与半径之间的关系:v=rω其中,v代表线速度,r代表半径,ω代表角速度。
2.3 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v²/r其中,a代表质点在圆周运动中的加速度,v代表线速度,r代表半径。
3. 应用匀速圆周运动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天体物理学中,行星绕太阳运动和卫星绕地球运动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并被广泛应用于天体运动的研究。
此外,在众多机械设备中,旋转部件的运动也往往是匀速圆周运动,例如发动机的曲轴运动、水泵的叶轮运动等。
4. 总结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其关键特征是角速度、周期和运动方向的稳定性。
通过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和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于实际场景,加深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的公式定律和二级结论的总结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的公式定律和二级结论的总结圆周运动公式
1、v(线速度)=S/t=2πr/T=ωr=2πrf(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
2、q(角速度)=θ/t=2π/T=2πn(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T(周期)=2πr/v=2π/ω。
4、n(转速)=1/T=v/2πr=ω/2π。
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
7、vmax(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gr(无杆支撑)。
2圆周运动的特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线速度的大小(注:因为线速度是矢量,"线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而方向时时在变化)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线速度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或者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转过的弧度(弧度制:360°=2π)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恒定)
周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
匀速圆周运动方程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方程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方程公式如下:
1. 线速度公式:v = Δs/Δt = 2πr/T = ωr = 2πrn。
其中,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代表转速。
2. 角速度公式:ω = Δθ/Δt = 2π/T = 2πn。
其中,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 周期公式:T = 2πr/v = 2π/ω = 1/n。
4. 转速公式:n = 1/T = v/2πr = ω/2π。
5. 向心力公式:Fn = mrω^2 = mv^2/r = mr4π^2/T^2 = mr4π^2n^2。
6. 向心加速度公式:an = rω^2 = v^2/r = r4π^2/T^2 = r4π^2n^2。
7. 过最高点时的线速度条件:vmin = √gr。
8. 过最高点时对杆的压力最小值:fmin = mg - (有杆支撑)。
9. 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最大值:fmax = mg + (有杆)。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等。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条件2.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3.线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实例4.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5.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分析正文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条件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迹上做匀速运动的现象。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
根据牛一定律,受力平衡的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因此,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
二、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为:v = s / t,其中 v 表示线速度,s 表示物体通过的弧长,t 表示所用时间。
另外,根据圆周运动的定义,线速度也可以用角速度ω表示,即 v = ωr,其中 r 表示圆周运动的半径。
三、线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实例线速度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研究行星运动、电子绕核运动、车轮转动等现象时,都可以用线速度公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假设一个车轮的半径为 r,在 1 秒钟内通过的弧长为 s,那么我们可以用线速度公式 v = s / t 计算出车轮的线速度。
四、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ω和线速度 v 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根据定义,角速度ω表示单位时间内角度的变化量,而线速度 v 表示单位时间内弧长的变化量。
由于圆周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可以将角速度ω拓展成一个矢量,其方向垂直于圆周运动的平面并由右手定则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角速度ω和线速度 v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 = ωr。
五、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分析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得物体保持圆周运动。
向心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F = mωr,其中 m 表示物体的质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而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 a 的大小等于线速度 v 除以半径 r,即 a = v / r。
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下面是编辑教员整理的〝2021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协助.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减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反)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减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详细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动速度的方向,不改动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坚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时改动。
关于2021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就引见
完了,更多2021暑假作业等信息,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
亦称“匀速率圆周运动”。
因为物体作圆周运动时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随时发生变化。
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的。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v :①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线速度越大,质点沿圆弧运动越快。
②定义: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③单位:m/s
④矢量: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⑤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⑥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其线速度不是恒矢量。
⑦边缘相连接的物体,线速度相同。
2、角速度ω:①定义: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动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②单位:rad/s(弧度每秒)
③矢量(中学阶段不讨论,用右手定则<安培定则>可判断方向,例如:当其在水平面上顺时针转动时角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④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ω恒定不变。
⑤同一物体上任意两点,除旋转中心外,角速度相同。
3、周期 T:①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②单位:s(秒)。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半径相等时,周期长说明运动得慢,周期短说明运动得快。
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恒定不变
4、频率 f:①定义:周期的倒数(每秒内完成周期性运动的次数)叫频率。
②单位:Hz(赫)。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频率高说明运动得快,频率低说明运动得慢。
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频率恒定不变。
5、转速 n:①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每秒转过的圈数。
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r/s(转每秒);常用单位为r/min(转每分)。
1 r/s=60 r/min。
(注:r=round 英:圈,圈数)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实际中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转速高说明运动得快,转速低说明运动得慢。
⑤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时,转速恒定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计算公式
1、v(线速度)=ΔS/Δt=2πr/T=ωr=2πrn(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代表转速)
2、ω(角速度)=Δθ/Δt=2π/T=2πn (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T(周期)=2πr/v=2π/ω
4、n(转速)=1/T=v/2πr=ω/2π
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
7、vmin=√gr (过最高点时的条件)
8、fmin (过最高点时的对杆的压力)=mg-√gr (有杆支撑)
9、fmax (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mg+√gr (有杆)
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条件
1、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的大小虽然不变,但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又由于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一词中的“匀速”仅是速率不变的意思。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仍然具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不断改变,因其向心加速度方向在不断改变,其运动轨迹是圆,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5、匀速圆周运动法向(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总能分解出一个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我们将方向时刻指向圆心的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公式的推导
设一质点在A处的运动速度为Va,在运动很短时间⊿t后,到达B点,设此时的速度为Vb。
由于受向心力的作用而获得了一个指向圆心速度Δv,在Δv与Va的共同作用下而运动到B点,达到Vb的速度,则矢量Va+矢量Δv=矢量Vb,矢量Δv=矢量Vb-矢量Va。
用几何的方法可以得到Va与Vb的夹角等于OA 与OB的夹角,当⊿t非常小时,Δv/v=s/r(说明:由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Va=Vb=v,s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所以Δv=sv/r,Δv/Δt=s/Δt * v/r,其中Δv/Δt表示向心加速度a,s/Δt 表示线速度,所以a=v^2/r=rω^2=r4π^2/T^2=r4π^2n^2
F(向心力)=ma=mv^2/r=mrω^2=mr4π^2/T^2
【线速度V就是物体运动的速率】
那么物理运动360度的路程为:2πR(圆周长)
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R/V】
【角速度ω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度即为角速度,单位是弧度每秒)
圆周运动的物体在T(周期)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2πR,也就可以求出它的角速度:ω=2π/ T =V / R(T=2πR/V)2π=360度
1、线速度V就是【物体运动的速率】
2、圆周运动的周期T(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3、圆周半径:R
4、圆周周长:2πR(即,物理运动360度的路程)
5、角速度ω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单位是弧度每秒】
6、向心加速度a
7、向心力F向
8、频率f周期的倒数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