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断轨应急处置流程

断轨应急处置流程钢轨折断或焊缝拉开1.紧急处理:当钢轨断缝不大于50 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 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放行列车速度不超过15 km/h。
如断缝小于30 mm时,放行列车速度不超过25 km/h。
有条件时应在原位焊复,否则应在轨端钻孔,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然后可适当提高行车速度。
2.临时处理: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6 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在短轨前后各50 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km/h。
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 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做好记录。
3.永久处理: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的处所,应及时插入短轨进行焊复,恢复无缝线路轨道结构。
在线路上焊接时气温不低于0℃。
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300℃。
道岔各部折断当发现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辙叉折断时应立即停止该道岔使用,封锁线路进行处理。
(1)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且能加固时,处理办法和放行列车条件同钢轨(焊缝)折断处理。
(2)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不能加固或位于密贴范围以内,且直股或曲股之一能单独放行列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岔开向,工务可利用木枕钉固或方动轨枕,或使用轨距杆加固两根外股钢轨,电务部门确认道岔尖轨及心轨密贴状态,道岔应现场加锁或控制台单锁,放行列车速度不超过15km/h,并专人看守检。
(3)辙叉折断时,立即通知电务配合,组织更换为同类型辙叉,紧固联结零件,以正常速度放行列车。
若备用辙叉一时无法到达,可将辙叉更换为等长短轨,在辙叉范围内的轨枕盒内穿入木枕,配齐普通铁垫板,钉齐道钉,串实木枕下道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通一股线路,放行列车速度不超过15km/h。
断轨应急救援演练预案

断轨应急救援演练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铁路断轨事件造成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铁路断轨应急救援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国铁路运输实际,制定而成。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铁路线路发生的断轨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
(3)快速反应,科学救援。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采取科学救援措施。
(4)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铁路线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预防断轨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架构2.1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铁路断轨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包括铁路部门负责人、公安、医疗、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2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设在断轨事件现场,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现场指挥部成员包括事发地铁路部门负责人、公安、医疗、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3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实施应急救援措施,分为救援小组、抢修小组、警戒小组、医疗救护小组等。
三、应急救援流程3.1 断轨事件发现铁路线路工作人员发现断轨事件,立即报告事发地铁路部门。
3.2 事发地铁路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地铁路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前往现场。
3.3 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发地铁路部门的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协同救援。
3.4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组织、指挥、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5 应急救援措施实施(1)救援小组负责搜救被困人员,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断轨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

断轨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
一、当前形势紧迫性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铁路轨道可能会出现断裂,严重威胁铁路运输的安全。
在此背景下,制定一份针对断轨应急处置的作业指导书至关重要。
二、专家观点
轨道断裂是一种严重的铁路事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专家认为,在断轨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组织现场勘察,了解断轨的具体情况,如断裂部位、影响范围等。
2.迅速封闭现场,疏散围观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3.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开展抢修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轨道的正常运营。
三、支撑数据
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断轨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应急响应速度:断轨发生后,应急响应速度越快,抢修工作就越及时,恢
复运营的时间就越短。
2.专业人员素质:专业维修人员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到抢修工作的效果。
3.现场环境:现场环境复杂程度、天气等因素也会对抢修工作产生影响。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阐述
根据专家观点和支撑数据,制定断轨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具有以下有效性:1.提高应急响应速度:通过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可以缩短
从断轨发生到应急响应的时间。
2.提升专业人员素质:指导书中明确规定了专业维修人员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有助于提高抢修工作的效果。
3.增强现场应对能力:指导书中强调了现场勘察和环境评估的重要性,为抢
修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断轨应急处置流程

断轨应急处置流程断轨应急处置流程钢轨折断或焊缝拉开1.紧急处理:当钢轨断缝不⼤于50 mm时,应⽴即进⾏紧急处理。
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 m拧紧扣件,并派⼈看守,放⾏列车速度不超过15 km/h。
如断缝⼩于30 mm时,放⾏列车速度不超过25 km/h。
有条件时应在原位焊复,否则应在轨端钻孔,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然后可适当提⾼⾏车速度。
2.临时处理: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间插⼊长度不短于6 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10.9级螺栓拧紧。
在短轨前后各50 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列车,但不得⼤于160km/h。
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 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作边⼀侧的断缝值,做好记录。
3.永久处理: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的处所,应及时插⼊短轨进⾏焊复,恢复⽆缝线路轨道结构。
在线路上焊接时⽓温不低于0℃。
放⾏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300℃。
道岔各部折断当发现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轨、翼轨、辙叉折断时应⽴即停⽌该道岔使⽤,封锁线路进⾏处理。
(1)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且能加固时,处理办法和放⾏列车条件同钢轨(焊缝)折断处理。
(2)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不能加固或位于密贴范围以内,且直股或曲股之⼀能单独放⾏列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岔开向,⼯务可利⽤⽊枕钉固或⽅动轨枕,或使⽤轨距杆加固两根外股钢轨,电务部门确认道岔尖轨及⼼轨密贴状态,道岔应现场加锁或控制台单锁,放⾏列车速度不超过15km/h,并专⼈看守检。
(3)辙叉折断时,⽴即通知电务配合,组织更换为同类型辙叉,紧固联结零件,以正常速度放⾏列车。
若备⽤辙叉⼀时⽆法到达,可将辙叉更换为等长短轨,在辙叉范围内的轨枕盒内穿⼊⽊枕,配齐普通铁垫板,钉齐道钉,串实⽊枕下道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通⼀股线路,放⾏列车速度不超过15km/h。
钢轨断轨应急处置方案

钢轨断轨应急处置方案在铁路运输中,发生钢轨断轨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情况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威胁。
因此,一旦发现钢轨断轨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确保铁路运输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钢轨断轨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检查和确认钢轨断轨、撤离旅客、封锁铁路线路、维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等步骤。
一、检查和确认钢轨断轨一旦铁路工作人员发现了可能发生钢轨断轨的情况,必须立即调查和确认。
在检查和确认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钢轨是否发生断裂。
如果钢轨已经断裂,则需要确认钢轨是否在铁路线路内漂移或变形。
2.检查铁路线路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是否有明显的震动和噪音。
3.通过铁路通信系统与列车进行联系,确认列车是否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如果确认钢轨已经断裂,则必须立即进行下一步的应急处置措施。
二、撤离旅客一旦发现钢轨断裂的情况,首要任务是确保旅客的安全和撤离。
铁路工作人员必须迅速将正在运行中的列车停靠在安全地点,协助旅客下车,并根据现场情况为旅客安排其他的交通工具。
在撤离旅客时,必须按照“先老、弱、病、残、孕妇和儿童,后男、女”的原则进行。
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必须确保旅客的安全和尽可能减少伤亡的发生。
三、封锁铁路线路为了避免其他列车继续通过已经发生钢轨断裂的线路,必须立即封锁铁路线路。
封锁铁路线路可以有效地控制铁路交通的流量,并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
在封锁铁路线路的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的标志和路标设置在合适的位置,防止其他列车误入该线路。
四、维修和恢复铁路运输钢轨断裂的现场应紧急组织维修并恢复道路通行。
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1.确保维修场地安全,并确保所有维修工作人员佩戴相应的安全设备。
2.充分利用维修材料资源,快速补充现场资源。
3.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在完成维修和恢复铁路运输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行车安全。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必须重新进行维修和测试。
防断轨应急预案方案

一、方案背景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断轨事故是铁路事故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防断轨应急预案方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消除断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2.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降低断轨事故损失。
3. 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铁路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断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防断轨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断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现场勘查组:负责对断轨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断轨隐患:(1)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断轨隐患及时上报。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应急处置:(1)接到断轨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
(2)现场救援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对现场进行初步处置。
(3)信息联络组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4)现场勘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救援工作:(1)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对断轨区域进行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4. 事故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铁路运输秩序。
(3)对事故处理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断轨隐患的发现和处置能力。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防断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断轨应急演练方案

断轨应急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确保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各部门对断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检验和提升相关岗位人员在突发钢轨断轨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季节转换期间设备安全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背景近期气温变化较大,为防止钢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断裂,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决定开展断轨应急演练。
假设在某铁路线路上,一段钢轨因温度变化导致断裂,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秩序。
三、演练目标1. 检验设备故障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提高作业人员现场操作能力及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四、演练范围1. 演练地点:某铁路线路断轨现场。
2. 演练涉及部门:维修中心工务车间、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工务维修技术中心、安全科、技术教育科等。
五、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1)各部门提前做好安全风险研判,从应急预案、人员组织、处置流程、人员分工、备品配置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制定详细的演练预案。
(2)演练前一天,各部门向参演人员传达演练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确保参演人员熟悉演练要求。
2. 演练开始(1)假设巡道工在日常巡检中发现钢轨断轨险情,立即上报至生产调度监控中心。
(2)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工务维修技术中心、安全科、技术教育科等相关部门。
(3)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携带检查工具、应急备品赶往现场。
3. 现场处置(1)参演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断轨位置进行勘查,并提出区间限速要求,上报至生产调度监控中心。
(2)生产调度监控中心立即封锁线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参演人员对断轨位置安装鼓包夹板和急救器进行临时抢修。
4. 演练结束(1)抢修完成后,参演人员对现场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向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报告。
(2)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发布解除封锁指令,恢复正常铁路运输秩序。
(3)各部门对演练进行总结,从现场组织、人员分工、备品使用、信息反馈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完整word版)7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断轨应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安全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断轨应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2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
3 作业目的3.1 解决由于断轨中断行车,消除设备故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作业内容与要求5.1 确定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5.1.1 接红光带通知,驻站联络员在10分钟内上信号楼在运统-46上登记。
1驻站联络员在运统-46上写明登记单位,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编号,故障状况(断轨),影响范围,要点时间,驻站联络员姓名,到达时间(月日时分驻站联络员签名)。
2通知电务配合,电务驻站联络员要在另一张运统-46上登记确认。
3 通知工区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
2 工区人员、工具、材料(钻孔机) 准备工区接到通知后,安排一个驻站联络员、一个工地防护员、两个人现场检查;另外安排人员准备:锯轨机1台,钻孔机1台,吊轨车2台,轨距尺,1米钢直尺,方尺,轨温计,鱼尾板4块,鱼尾螺栓12套,绝缘鱼尾板2块,绝缘鱼尾螺栓6套,短路铜线2根,扳手、套筒,撬棍若干,氧割设备(夏季时)1套。
夜间携带照明设备等。
5.2 故障检查5.2.1 检查分工:由2名职工迅速赶往故障区段分左右股钢轨进行检查,检查时带好急救包,夜间带断轨检查架;另一名职工迅速到故障地点附近线路上取出鼓包夹板和保护器,做好加固处理准备。
5.2.2 检查区段及内容1 区间红光带:应检查故障信号机至前方信号机间。
2 道岔区段红光带:应检查故障道岔内所有的绝缘接头零配件有无搭铁、眉毛边是否连电,外方道岔须检查至进站信号机。
3 钢轨折断标准《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4.3条规定:钢轨折断是指导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⑴钢轨全截面断裂;⑵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⑶裂缝贯通整个轨底截面;⑷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断轨应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安全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断轨应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2.1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
2.2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
3 作业目的
3.1 解决由于断轨中断行车,消除设备故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4 作业程序(流程图)
5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确定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
5.1.1 接红光带通知,驻站联络员在10分钟内上信号楼在运统-46上登记。
1驻站联络员在运统-46上写明登记单位,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编号,故障状况(断轨),影响范围,要点时间,驻站联络员姓名,到达时间(月日时分驻站联络员签名)。
2通知电务配合,电务驻站联络员要在另一张运统-46上登记确认。
3 通知工区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
2 工区人员、工具、材料(钻孔机) 准备
工区接到通知后,安排一个驻站联络员、一个工地防护员、两个人现场检查;另外安排人员准备:锯轨机1台,钻孔机1台,吊轨车2台,轨距尺,1米钢直尺,方尺,轨温计,鱼尾板4块,鱼尾螺栓12套,绝缘鱼尾板2块,绝缘鱼尾螺栓6套,短路铜线2根,扳手、套筒,撬棍若干,氧割设备(夏季时)1套。
夜间携带照明设备等。
5.2 故障检查
5.2.1 检查分工:由2名职工迅速赶往故障区段分左右股钢轨进行检查,检查时带好急救包,夜间带断轨检查架;另一名职工迅速到故障地点附近线路上取出鼓包夹板和保护器,做好加固处理准备。
5.2.2 检查区段及内容
1 区间红光带:应检查故障信号机至前方信号机间。
2 道岔区段红光带:应检查故障道岔内所有的绝缘接头零配件有无搭铁、眉毛边是否连电,外方道岔须检查至进站信号机。
3 钢轨折断标准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4.3条规定:钢轨折断是指导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⑴钢轨全截面断裂;
⑵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⑶裂缝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⑷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5.3 断轨处理
5.3.1防护:安排一名驻站联络员到车站信号楼运统-46登记申请封锁要点,在离故障地点(或区段)800米前、后各安排一名防护员,放置响墩。
待封锁命令下达后,驻站联络员通知施工负责人封锁线路,待故障处理完毕后,按施工负责人的指示撤消防护。
5.3.2 无缝线路处理
1紧急处理。
当钢轨断缝不大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鼓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在断缝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5km/h放行列车。
当断缝小于30mm时,限速15-25km/h放行列车。
放行列车后申请要点在轨端钻孔(1、2、5、6位4个孔),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首列放行列车不超过45km/h,然后可适当提高行车速度,未经钻孔上夹板处理不得提高放行列车速度。
条件具备时可直接进行原位重焊。
2 临时处理。
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时,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的,应封锁线路进行临时处理。
沿断缝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不小于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速度不得大于160km/h。
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作好记录。
3 永久处理。
钢轨断缝处按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后,在接近实际锁定轨温±5℃范围内时,再进行插入短轨重新焊接修复(在线路上焊接时的轨温不应低于0℃,放行列车时,焊缝处轨温应降至300℃以下)。
进行永久处理时,首先必须封锁线路,然后再松开扣件放散应力,锯下带螺栓孔部分钢轨,插入焊接短轨。
电气化作业区段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处理钢轨折断作业时,必须先将轨道连接线,纵向连接在断缝两侧,然后再进行处理。
5.3.3 普通线路处理
1 当钢轨折断处在木枕上,能钉上道钉时,可在钢轨内外两侧至少各钉上一根道钉,务必将道钉钉牢在木枕上。
2当钢轨折断位置离木枕较近,可方正木枕于断缝处,然后在钢轨内外两侧至少各钉上一根道钉,务必将道钉钉牢在木枕上。
3当钢轨折断在轨枕盒内离轨枕较远时,可将钢轨急救器或防爬器安装在折断处,以防止钢轨上下、左右错牙,可再安装轨距杆以保持线路轨距。
4当钢轨在严冬(即低温状态下)折断时,如断缝处拉开的间隙能穿入接头螺栓时,可用两块夹板穿上接头螺栓夹紧钢轨,同时上好钢轨急救器,并在钢轨断缝下垫上短轨枕,在木枕地段时可用道钉挤靠于钢轨腹部上。
5.3.4 质量标准
1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轨距按标准轨距设置,直线1435mm,曲线按规定加宽。
线路轨距容许误差为+6-2mm,当160km/h≥v>120km/h时,轨距容许误差为+4-2mm,当V>160km/h时轨距容许误差为±2mm。
2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外股按规定设置超高。
线路两股钢轨水平的容许误差,正线为±4mm,其它站线为±5mm,V>160km/h时为±3mm。
3更换折断的钢轨时,应选用同轨型的钢轨,达到重伤钢轨标准的钢轨不能用在线路上。
4根据《修规》规定,更换折断的钢轨轨面及内侧错牙,当V>120km/h时应不大于1mm,V≤160km/h 时应不大于2mm。
5.4 登记销点、汇报
驻站联络员根据施工负责人的指示,在运统-46上登记销点,在消除不良及破损后的时分、签名栏内写明故障处理完毕,恢复正常使用,申请开通,并签名。
同时驻站联络员向段调度、车间主任汇报,汇报内容:里程、左(右)股、断缝大小、断口形状、现场线路设备资料(直/曲/上/下股)、建议处理方案等。
6 重点控制事项
6.1 严格执行“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原则,严禁冒险放行列车。
6.2 电化区段必须严格执行电话区段作业安全措施。
6.3 双线区段在其中一条线路作业时严禁跨越邻线避车,两线间严禁摆放工机具材料。
7 记录及表格
7.1 重伤折断钢轨登记簿;
7.2 日作业计划及完成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