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全套课时讲义第14课时
生物必修一讲义打印

生物必修一讲义打印内容如下:一、走近细胞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 植物细胞的特点:细胞壁、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也没有内膜系统。
5. 显微镜下的五种生物:草履虫、酵母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黑藻叶片表皮细胞。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C、H、O、N、P、S、K、Ca、Mg等。
2. 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根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分为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
3. 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氨基酸种类不同不能成为蛋白质。
每种蛋白质功能都与其特定的结构有关。
结构决定功能。
三、细胞增殖1. 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密切相关,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前期纺锤体形成→中期纺锤体形成可见→后期着丝点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其中植物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在末期,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两个子细胞分开。
四、生物的变异1.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形成生物新性状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很稀少的,大多数突变发生在生殖器官或精子卵细胞的发育过程中。
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大大增加突变率。
五、遗传规律1.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人教(2019)生物必修1(知识点+跟踪检测)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人教(2019)生物必修1(知识点+跟踪检测)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标导航】2.3.2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2.3.3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一、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把实例和相对应的原理或过程连线: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衰老的特征2.细胞凋亡三、细胞癌变的原因、实质和特征[基础微点练清]1.判断正误(1)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2018·全国卷Ⅲ,T2A)(2)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2018·全国卷Ⅲ,T2D)(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4)受精卵没有分化,所以没有全能性(×)[新人教版必修1 P122“概念检测”T1(1)](5)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新人教版必修1 P127“概念检测”T1(2)](6)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表现出来的全能性就越弱(√)[新人教版必修1 P122“概念检测”T1(2)](7)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新人教版必修2 P82正文)(√)(8)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9)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10)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解析:选D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都是在基因控制下进行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D符合题意。
3.下列对从某人体内的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RNA都不相同B.酶不都相同C.核基因不都相同D.蛋白质不都相同解析:选A同一个人体内,不同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RNA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A错误。
初中生物(苏教版)知识点第14章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天气转暖后,池塘水逐渐变绿,这和( )的大量繁殖有关。
因为许多藻类植物的细胞中含有( )(叶绿素)。
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写的生物属于( )。
3.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 )里。
它们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有( )的,也有( )的。
4.单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 )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等。
5.藻类植物特征:( ),没有专门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
6.多数藻类可作为鱼、虾的饵料,( )可供人类食用,石花菜还可用来提取药用或工业的琼脂。
(二)苔藓植物1.夏天,在阴湿的地面上,密集生长着许多矮小的植物,就像绿色的“地毯”,其中有些就是( )。
2.“苔痕上阶绿”描写的生物属于( )。
3.苔藓植物没有( )(只有假根),一般只有矮小的( )和又小又薄的( ),且茎、叶中没有( )。
4.常见的苔藓植物有( )等。
苔藓植物成片地生长对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5.( )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 ),而且在体内具有( ),因此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2.蕨类植物能够长得高大的原因主要是:( )。
3.蕨类植物叶片背面褐色的囊状隆起是( ),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生殖细胞——( )。
4.常见的蕨类植物有( )、卷柏等。
5.在蕨类植物中,蕨可供食用,石松可供药用,满江红则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许多蕨类植物还可供观赏。
6.能源物质——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 )等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形成的。
7.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 )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四)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1.繁殖方式:( )生殖2.营养方式:( )(自养是指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五)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是能产生( )的植物,包括( )和( )两大类。
2019-2020学年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文档: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14课时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14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1.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含义a3.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 c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 c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c核心素养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并比较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
2.通过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一、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选考)1.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2.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消耗量。
3.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4.次级生产量依靠动物吃植物、吃其他动物和吃一切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物质。
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是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所以叫次级生产量.归纳总结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比较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次级生产量能量来源太阳能太阳能或有机物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描述单位[g·(m2·a)-1]或g/m2或J/m2[g·(m2·a)-1]或[J·(m2·a)-1][J·(m2·a)-1]三者的联系(1)总初级生产量(GP )=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2)当净生产量表示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有机物积累量时即为生物量(3)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4)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例1(2018·宁波效实中学高二检测)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植物生长繁殖的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B.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C.生物量即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与计量单位只可用于植物D.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答案C解析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此即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实际上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样应用于动物;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4: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对酶的表述,科学而准确的是A.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其催化作用B.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C.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2.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无机催化剂和酶自身会发生变化B.和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D.通过加热也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但原理与催化剂不同3.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酶的高效性的是①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把唾液稀释10倍后,催化淀粉完全水解的速度仍快于无机催化剂②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向其中一支中加适量的淀粉酶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③在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过氧化氢酶和FeCl3溶液,观察气泡的释放速率A.①②③B.①③C.③D.②③4.下列关于酶的专一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的进行C.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D.二肽酶能催化由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的二肽的水解5.仔细分析图示,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表示酶,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底物,均可由酶a催化分解B.a表示酶,e、f为产物,a也可以催化e、f合成dC.此图所示的过程反映了酶的一种特性:专一性D.若图中d表示酶,则与其结合的a就是酶催化的底物6.将试管中酶促反应溶液的温度从50 ℃降到20 ℃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A.一直增大B.一直不变C.先增大后减小D.不能确定7.科学家根据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绘成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图中可知,温度过高,pH过高或过低均可以使反应速率为零B.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以使酶的活性降低,其原理是一样的C.每种酶都有最适温度和最适pH,但不同的酶一般会不同D.高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8.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B.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都相同C.酶通过为反应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细胞代谢时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9.科学家证实: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生物必修一全套课时讲义第1课时

4.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从________到各种________;从大大小小
的________到每个独特的________;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水螅B.心肌细胞
B.所有植物C.变形虫C.所有动物D.卵细胞D.落叶和土壤9.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
10.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高一生物学案必修一第一章总第1课时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课前预习】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______
才能生活。
2.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生命和细胞难分难解。
3.多细胞动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以细
5.现在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________或在________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
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_____________。它经过漫长的_______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______、_______和_______,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__________和生机勃勃的__________。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__________。
2021版高中生物新教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 14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叶绿体与光合色素(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1.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取的原理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B.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更有助于叶肉细胞的破碎C.用毛细吸管均匀地在滤纸条上画出一条滤液细线D.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应浸入层析液以更好的分离色素D[提取的原理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丙酮等,通过过滤提取,A正确;研磨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能增大摩擦,更有助于叶肉细胞的破碎,B正确;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重复2~3次,每次等上一次干以后再重复画,C正确;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不能摇晃,D错误。
] 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O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95%的酒精中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D[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A正确;用9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正确;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所以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C正确;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D错误。
]3.关于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色素提取的材料,在使用前用清水浸泡清洗提取效果会更好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类胡萝卜素被破坏C.色素分离的原理是色素易溶解于层析液D.用某一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水稻叶片进行实验,分离色素时(从上往下)第2条色带缺失D[由于色素不溶于水,所以不能将绿叶用水进行清洗,否则会降低色素在提取液中的含量,A错误;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而不是避免类胡萝卜素被破坏,B错误;色素分离的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C错误;用某一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水稻叶片进行实验,分离色素时(从上往下)第2条色带缺失,D正确。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十四)

(2) 受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下降,使T细 胞不能识别该细胞,导致癌细胞无法有效地向T细胞呈递抗原信 息;T细胞对癌细胞的作用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这样癌细胞就有可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3) 衣壳蛋白主要由L1和L2构成,且主要成分是L1,即发挥 免疫作用的主要是L1蛋白,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HPV的 L1或(L1和L2蛋白),设计HPV疫苗。
(2) 如果肺泡细胞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则肺泡细胞被称为 _靶__细__胞___,人体内的__细__胞__毒__性__T_细胞可以与该细胞密切接触, 使它们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病毒侵入体内后,会激活免疫细 胞释放细胞因子,该物质会刺激_下__丘__脑___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 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7.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分别属于( D )
A.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B.免疫治疗、免疫治疗 C.免疫治疗、免疫预防 D.免疫预防、免疫治疗 解析:注射卡介苗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属于免疫预防,输入抗 体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属于免疫治疗,D正确。
8.皮肤划伤后,伤口往往会化脓。脓液的出现表明( C )
6.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预防传染病所接种的疫苗往往是抗体 B.异体器官移植可能会出现免疫排斥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检测
解析:预防传染病所接种的疫苗往往是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 A错误;由于表面抗原的不同,异体器官移植可能会出现免疫排 斥,B正确;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正 确;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 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检测,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前预习】
1.物质进出细胞,既有______________的扩散,统称为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
的运输,称为___________。
此外,还有其他运输方式。
2.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进出细胞。
3.有一些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如葡萄糖,它的跨膜运输需要____________的协助,
_____浓度梯度进行。
像这样,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_________的扩散,叫做________。
4.主动运输通常是从_________一侧运输到_________一侧,需要__________协助,还需
要__________。
5.胞吞和胞吐是针对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课堂训练】
6.下列物质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
A.H2O B.甘油C.K+D.CO2
7.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葡萄糖B.CO2C.氨基酸D.激素
8.下列物质以不同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甘油、二氧化碳B.钾离子、水
C.氨基酸、钾离子D.葡萄糖、糖原
9.下列物质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一组是
A.水和乙醇B.氧气和血红蛋白
C.葡萄糖和苯D.钠离子和氨基酸
10.下图表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质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
(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
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11.蛋白酶从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出细胞,通过膜的方式是
A.协助扩散B.主动运输C.胞吞D.胞吐
12.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细胞间隙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B.细胞的呼吸作用的强度
C.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D.组织细胞间隙液中甘油的浓度
13.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的特点是
A.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B.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D.上述三项都具备
【课后测试】
14.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水淡化,这是模拟了
生物膜的
A.流动性的特点B.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C.主动性的特点D.渗透性的特点
15.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B.都需要供给A 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16.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细胞膜,既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能量
A.葡萄糖B.氧气和水C.氨基酸D.K+和Na+ 17.蛋白酶从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出细胞,通过膜的方式是
A.协助扩散B.主动运输C.胞吞D.胞吐
18.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
D代表__________。
(2)细胞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膜。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__________。
(填编号)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
(填编号)
19.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
定范围内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