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古代史阶段特征

古代史阶段特征

古代史阶段特征在古代历史中,不同的时期有着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时间顺序出发,分析古代史中几个重要阶段的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对于后世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收集狩猎时期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捕捞为生。

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属于游牧生活方式。

人类在这个时期还未形成定居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较为原始简单。

1.2 民族物质文化的逐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制造新的工具,并逐渐形成了对火的利用、制陶和制衣等物质文化。

这使得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分工,不同的部落有了交流与合作,并注重部落之间的互相支持。

1.3 部落社会的形成原始社会的后期,人类开始聚居在一起,形成了部落社会。

这一阶段,人类开始农耕,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经济形式。

同时,领导者开始出现,形成了等级制度。

部落之间的冲突和联盟逐渐增多,人类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化。

二、奴隶社会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2.1 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时期,私有制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

土地和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富裕阶级的私有财产,而奴隶则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来源。

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

2.2 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在奴隶社会中,劳动分工进一步发展。

奴隶主利用奴隶的劳动生产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

同时,人们开始采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商品经济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

2.3 近东文明的繁荣奴隶社会时期,近东地区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宗教、科技和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社会是出现在奴隶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封建主义的确立封建社会以封建主义为基础,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主义强调主仆关系,地主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封建制度的核心。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时代特征(一)先秦时期(二)秦汉时期(三)隋唐时期(四)宋元时期二、世界古代史时代特征(一)古希腊文明三、中国近代阶段特征(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1901年后两大矛盾趋于合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四)、分期界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同:任务(反帝反封建)、主力军(人民群众)异: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基本线索1、沉沦史: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一方面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抗争(抗争史),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道路(探索史)。

如太平天国运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属于抗争史的内容;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等属于探索史的内容。

【19世纪中后期(1840--1894)】①政治:A.列强侵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式军队诞生(海军、陆军)C.中国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五口通商②经济:A.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B.中国经济结构变动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近代工业出现:洋务企业、民族工业③思想:A.开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B.民主思想开始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④社会:易服;报刊;铁路、轮船航运;邮政、电报【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2)】①政治:A.列强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王朝推行新政,但最终走向覆亡。

世界史专题与阶段特征

世界史专题与阶段特征

世界史专题与阶段特征世界古代史:1、古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民主2、古罗马(前6世纪-6世纪)——法制世界近代史:从14、15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为起点,至1917年11月结束。

可分为:1、工场手工业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2、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初~70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确立。

世界现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界标,可分为两大阶段:1、1917~1945,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也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向第二次世界大战过渡的时期。

2、1945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冷战共处的时期。

资发:生产力从工场手工业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生产关系从原始积累到自由主义到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政治上则不断完善和调整上层建筑。

殖民:从初期野蛮掠夺到商品输出再到资本输出瓜分全球,到殖民体系崩溃再到采取不合理旧秩序进行不等价交换。

民解:从旧式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运动再到无产阶级斗争阶段,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世界登上舞台。

工运:从空想到科学、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阵营、改革、剧变和曙光。

国际:从殖民争霸到维也纳体系、一战到凡华体系、二战和雅尔塔体系,世界多极化。

全球化:从新航路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正式确立、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三条线索1、经济: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2、政治:资本主义对旧世界的改造和政治民主化进程3、文化:近代科学的发展和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1.14-18世纪,资本主义步入工场手工业时期,手工工场是这一时期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工厂成为主要组织形式。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迁。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

1.古代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古代时期主要以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和文明,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各国形成相对稳定的统治体系。

古代时期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中世纪时期是以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教会的统治强大,宗教信仰占主导地位,国家权力相对较弱。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人民过着封建农奴的生活。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重大事件,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也是近代历史的起点。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大量的艺术家、文学家涌现。

科学的兴起和地理大发现,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的逐渐扩展。

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算作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开始,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机械工业的兴起,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工厂制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制,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5.现代时期(19世纪末至今):现代时期是科技革命的时期,也是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工业化的进程到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时期的社会变革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教案: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历史教案: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历史教案: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一、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革与演进,形成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 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开始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起源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前8000年。

这个时期以使用石制工具为主要特征,人类开始从食草动物转向食肉动物,并由游离于自然界之外逐渐融入其中。

2.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新石器时代是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兴起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采用农耕和畜牧作为生产方式,定居下来并创造出最早的文字和计量系统。

同时,在河流流域和沿海地区出现了诸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早期文明。

3. 古代文明:帝国崛起与世界交流古代文明是帝国崛起和世界交流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500年。

在这个时期,玛雅、苏美尔、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等古代文明相继兴起,形成了德里加斯特体制(波斯人、印度人、中国人、恺撒十四法案)。

4. 中世纪:宗教与封建主义中世纪是宗教与封建主义盛行的时期,大致从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

在这个阶段,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并相继灭亡。

同时,在欧洲兴起了基督教并达到鼎盛时期。

此外,欧洲还出现了诸如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科学盛世等重要事件。

5. 近代时期:新大陆的发现与工业革命近代时期是新大陆发现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大致从公元1500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开启了欧洲殖民扩张的时代。

随后,工业革命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引领着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二、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 科技与文明的进步随着历史的演进,科技与文明也不断发展。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使人类摆脱采集生活,转而定居下来。

而古代文明时期,则见证了许多伟大文明的兴起,如埃及和中国等。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最新整理)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最新整理)

世界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公元前3500-476)经济:①以农业为基础,但工商业繁荣②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政治:①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逐步确立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②古罗马形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对维系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文化:①古希腊的古典文化高度繁荣,是欧洲哲学的发端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学历史戏剧和建筑艺术高度发达,影响深远②罗马文化在法律语言文字艺术宗教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中世纪的欧洲文明(476-15c)政治:①西欧各国进入封建社会,形成金字塔成型的封建等级制②呈现教会与世俗王权二元并立、相互支援的权力结构③中后期王权有所加强,民族国家开始形成经济:①封建领主制盛行,采用庄园制和农奴制经营农业生产②中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重新兴起,行会兴盛,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思想文化:①古典文化遭到破坏,基督教神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垄断思想文化与教育②中后期,大学出现促进文化振兴,文艺复兴标志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

工业文明的前奏(16c-18c末)总特征: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此时,西欧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形成里世界潮流,西欧各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买进。

西方崛起构成了近代开端的主要内容。

经济:①资本主义生产从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步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②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③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重商主义理论盛行。

政治:①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英美法等国相继爆发政治革命,代议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现代民主政治序幕就此拉开。

国际关系:①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殖民扩张的前列,其后荷兰迅速兴起,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先后击败荷兰、法国,在18c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古代世界阶段特征

古代世界阶段特征

项目



西

(1)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 (1)古希腊文化空前繁荣, 文化繁荣,居于世界先 成为西方文明的根源 (2)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思想科 进地位 技文化 (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 成为西方民主思想的源 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头 思想活跃
项目 中 国 西 方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宗 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 (2)秦朝开始确立专制主义 政治 中央集权体制,汉代初步 完善
(1)公元前5世纪,雅典 的民主政治呈现繁荣局 面 (2)公元前5世纪以来, 罗马法律制度不断发展
(1)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奴 井田制逐渐瓦解,地主土 隶制工商业繁荣,对 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外贸易兴盛 经济 (2)原来集体耕作的奴隶制 经济解体,男耕女织的小 农经济开始确立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科技
1、雅典民主政治 经过梭伦、克利 斯提尼、伯利克 古 里等人的改革逐 步确立和完善, 代 其基本特征是人 希 民主权、轮番而 腊 治。 2、小国寡民、独 立自主的城邦政治
奴隶制 工商业 经济发 达,海 外贸易 盛行。
1、智者学派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 度”,成为近代 人文主义的起源。 2、苏格拉底主张 “有思想力的人 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等, 是人类精神觉醒 的重要表现。
政治
经济
1、《十二铜表法》的 颁布,标志成文法的出 现,历经公民法到万民 古 法的转变,《查士丁尼 代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 罗 体系完成。 马 2、从贵族共和制到帝制
随着罗马帝国 的扩张和国际 交往的扩大, 罗马的奴隶制 商品经济和海 外贸易得到了 充分的发展。
【中外关联】公元前6世纪至1世纪中西方社会发展的比较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人的觉醒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
人的发现
文艺复兴(人追求世俗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幸福。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的解放
宗教改革(人追求心灵的生活)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社会生活
食物:玉米、土豆、西红柿等;饮料;咖啡(非洲)、可可(美洲)、茶叶(亚洲)等,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社会生活
人口迁移
通过殖民移民、宗教移民、贩卖黑奴、种族灭绝等方式,导致人口大迁移、人种分布大变化等
疾病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许多大洲的疾病向世界蔓延,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保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为主,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袭的特点。
地理环境
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周边环境
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另一方面,朝代更替频繁,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宗教哲学
宗教与哲学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手工业、海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占有重 要地位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
[大事件]
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建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 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罗马法: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 民法、《民法大全》
关注
,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
人民,改 ”
亚里士 关注自然界和
多德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
2018全国Ⅰ-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 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 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 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柏拉图
反对
的民主政治,不断针砭时弊,提倡
善人的灵魂;提倡善良的道德,主张“
关注
,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
人民,改 ”
亚里士 关注自然界和
多德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
世界古代史 古代希腊罗马 阶段特征; 政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 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而 缜密法律,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2017全国Ⅰ-32.在公元前9至8世纪广为流传 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 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 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2017全国Ⅱ-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 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 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 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 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智者 学派
背景 概况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
代表 人物
、安提丰等
影响
主张 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对雅典民众的
起了积极作用。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
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显难能可贵。
大哲学 苏格拉


柏拉图
反对
的民主政治,不断针砭时弊,提倡
善人的灵魂;提倡善良的道德,主张“
第四讲: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古代史 古代希腊罗马 阶段特征; 政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 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而 缜密法律,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经济:手工业、海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占有重 要地位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
前3世纪中 罗马法由“公民法”逐步演变为“万民法”。 期
西方人文精 神的起源
智者 学派
背景 概况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
代表 人物
、安提丰等
影响
主张 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对雅典民众的
起了积极作用。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
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显难能可贵。
大哲学 苏格拉
②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第一部成文法, 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前443--- 伯利克里改革把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429年
前427—347 柏拉图在世,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理想国》 年
前384--322年
亚里士多德在世,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思想 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著作:《形 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逻辑学
思想文化:人文精神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关 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古代希腊罗马史—— 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时间
公元前8世 纪前后
人或事件 希腊出现许多“城邦”国家,显著特点:小国寡民。
前594年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前509年 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2018全国Ⅲ-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 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 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 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人或事件 希腊出现许多“城邦”国家,显著特点:小国寡民。
前594年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前509年 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前6—5世纪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出现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 层
前469— 苏格拉底在世,提出“知识即美德” 399年
前5世纪中 期
①以普罗泰戈拉、安提丰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兴起,主 张“人是万物的再度尺度”。
[大事件]
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建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 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罗马法: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 民法、《民法大全》
思想文化:人文精神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关 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古代希腊罗马史—— 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时间
公元前8世 纪前后
前427—347 柏拉图在世,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理想国》 年
前384--322年
亚里士多德在世,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思想 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著作:《形 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逻辑学
前3世纪中 罗马法由“公民法”逐步演变为“万民法”。 期
西方人文精 神的起源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2017全国Ⅲ-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 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 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 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 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前6—5世纪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出现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 层
前469— 苏格拉底在世,提出“知识即美德” 399年
前5世纪中 期
①以普罗泰戈拉、安提丰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兴起,主 张“人是万物的再度尺度”。
②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第一部成文法, 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前443--- 伯利克里改革把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向顶峰 42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