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合集下载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周朴园是一个极具权力欲望的人物。

他作为上海大亨,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却对这些还远远不满足,一直在追求更广阔的势力范围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种权力欲望体现在他对女儿翠红的婚姻上,他一心想让女儿嫁给权贵阎王爷,以此来巩固自己在上海的地位。

他甚至愿意用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勾心斗角、背后算计等,可以说他是一个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这种对权力的渴望使他的心性变得十分复杂,既有担心自身地位的焦虑与不安,又有对他人的操控与利用。

周朴园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物。

他对自己的女儿翠红爱得深沉,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为她谋福利。

而对待自己的妻子方焘,他也有着深深的情感,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她的行为感到恼怒,但仍然会为她着想。

在剧中,他在对抗阎王爷的时候,也是出于对翠红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种对家庭的情感使他显得极具人情味,但又难以言喻。

周朴园是一个对正义有追求的人物。

尽管他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但在剧中他对梅儿、219事件以及阎王爷的所作所为,都坚决地表示反对和谴责。

他在剧中的表现,既是对弱者的呵护,又是对不公平的不满,这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正义的追求。

尽管他的追求过程中有时或者是出于自身的私利,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有着良知和道德底线的。

周朴园又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

他在人物性格的构建上既有男性的坚强、果断,又有女性的柔情、矛盾。

这使得他的性格变得异常丰富,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满怀慈爱。

这种矛盾和复杂的性格,使得观众在看待他的时候不禁感到迷茫和矛盾。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复杂人物,他的性格既有权力欲望的冷酷无情,又有家庭和感情的深沉爱意,更有对正义追求的热切渴望。

这种复杂性格的构建,使得他在剧中的表现异常精彩,也使得观众对他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他的形象也再次表明了曹禺在《雷雨》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揭露。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1.1 周朴园的重要性周朴园是中国现代话剧《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出现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周朴园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让人难以捉摸,同时又展现出了深厚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在《雷雨》这部话剧中,周朴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配角,而是扮演着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

他的冷漠和热情、勇敢和懦弱、理智和冲动以及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矛盾,都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物性格。

通过对周朴园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在剧情中的作用和影响,还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许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周朴园的复杂性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周朴园在《雷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他所展现出的复杂人物性格也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启示。

【2000字】1.2 复杂的人物性格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复杂人物性格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深度。

在小说中,周朴园展现了多重层次的性格特征,既有冷漠与热情的矛盾,又有勇敢与懦弱的对立,还包含着理智与冲动的矛盾。

他的复杂性格让读者产生了对他的好奇和猜测,也让整个故事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

周朴园的冷漠与热情对比鲜明,他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冷漠无情,对待他人冷淡若冰,甚至有些残忍。

但是在另一些情境下,他又展现出极度的热情和关怀,对待心爱的人表现得无微不至。

这种冷热交替的性格特征让他显得既神秘又令人难以捉摸。

周朴园的勇敢与懦弱也是他复杂性格的一部分。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可以勇敢无畏地面对,并奋不顾身。

然而在一些私人情感问题上,他又表现出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的懦弱态度,让人感到矛盾和不解。

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为《雷雨》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深度,让读者在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的也不断思考关于人性和生命的深刻问题。

他的角色定位与整个故事的发展息息相关,他的复杂性格也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周朴园是莫言的长篇小说《雷雨》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激情四溢、坚毅勇敢的青年。

周朴园的形象以其热情、温暖和固执而让人难以忘怀。

首先,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他工作起来努力不懈,对待朋友和爱人也都充满热情。

无论是在工地上,还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周朴园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其中。

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为工人争取福利、权益不遗余力。

在和阿香相识后,他对她关怀备至,悉心照顾,展现出了他的温暖与热情。

其次,周朴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他不屈不挠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尽管经历了种种困难、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他始终相信劳动者的力量,相信劳动者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工人运动的道路上,他迎接着种种挑战,甚至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此外,周朴园是一个顽强不拔的人。

他在艰苦的日子中,能够扛起责任,不怕困难,坚持自己的行动。

面对困境和逆境,他从不轻易退缩,而是用坚持和奋斗去迎接困难,并战胜困难。

他像一棵钢铁般的大树,风雨中不倒,永远坚持着。

最后,周朴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正义和公平,为弱势群体发声。

在工人罢工闹事中,他挺身而出,捍卫工人的权益和尊严。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被压迫者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他奋斗着,努力改变着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温暖、顽强且正直的人。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热情和坚定为他赢得了很多来自其他人的支持和尊重。

他的勇气和正直,使他成为了一个可敬的人物。

周朴园的形象不仅代表着劳动者的力量和希望,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真挚情感。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周朴园是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被公认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这个角色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者在剧中着重揭露这个人在“仁厚”“正义”“有教养”外衣下的专横、冷酷、虚伪和心狠手辣。

一、演员形象艺术分析在《雷雨》戏剧舞台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朴园约莫五六十岁上下,鬓发斑白,椭圆形金边眼镜下闪烁着一对沉鸷的眼睛。

他身形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松弛垂下的两腮和嘴角偶尔逼出的冷笑,让观众看出他平日的专横和倔强。

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被脸上的皱纹深深遮盖住,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

只有他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分梳到脑后。

在阳光底下,他的脸显示出贵人的特征,让观众联想到他家业之大和权力之威。

周朴园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一个威严的强者。

二、服装艺术分析在《雷雨》戏剧舞台上,暗灰色长袍、香烟,两缕八字胡更显得权威十足。

在与鲁妈的这场戏中,周朴园在服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白色格子衬衫打着黑色领带,衬着一件黑色马夹,显得格外精神。

笔者想象,作者是有意在鲁妈上场后这么安排周朴园的服装,让鲁妈和三十年前跟自己同床共枕的周家大少爷之间有了更明显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这位周家大少爷带给鲁妈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而自己此时此刻又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这位伪君子的真实面貌。

最后周朴园在雷雨交加的晚上穿着一件长袍睡衣,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笔者认为,这样是为了让观众知道这个伪君子该为自己做的一切买单了,他的鲁侍萍回来了,他的孩子都到齐了,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他还能保住自己的封建家长的地位吗?他还能固执倔强下去吗?以至于到最后自己狼狈得连衣服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

三、表演艺术分析(一)动作艺术性方面。

在《雷雨》戏剧舞台上,周朴园上场显得霸气十足。

时不时拿起手上的香烟,在这么一个阴暗的屋子里,来回走动,时不时撩起长袍坐下。

如此狂妄自大,让观众看到他就是一家之主。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1.1 介绍《雷雨》中周朴园的角色背景周朴园是中国现代戏剧代表作《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位富有权势的土豪,也是故事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之一。

周朴园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以权谋和利己为重。

他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财富,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

周朴园表面上是一个强势的人物,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他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主角的竞争对手,也是情感纠葛的导火索。

周朴园的角色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那种权谋与经济利益交织的复杂关系。

他的形象在故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也引发了一系列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周朴园这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为《雷雨》这部戏剧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思考深度。

1.2 概括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人物性格既有善良仁慈的一面,又有冷漠无情的一面,同时还展现出权谋诡计、自私利己、矛盾内心挣扎等多重复杂性。

他的性格仿佛是一个谜团,让人难以捉摸。

在周朴园身上,既有一种善良与仁慈的品质,他对待家人和朋友都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关怀,体现出他的宽容和慈悲心。

与此周朴园又展现出冷漠无情的一面,他在权谋诡计中展现出的狡猾和残忍让人难以接受。

周朴园的自私利己也使他在面对选择时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非他人的感受。

这种矛盾的性格让周朴园在内心挣扎中摇摆不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他的性格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为《雷雨》中的故事情节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张力。

2. 正文2.1 周朴园的善良与仁慈周朴园的善良与仁慈在《雷雨》中是其复杂人物性格的一部分。

尽管周朴园在权谋诡计方面表现出伶俐和毒辣,但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颗善良与仁慈的心。

在小说中,周朴园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展现出了无私的关爱和慈祥的态度。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摘要:《雷雨》中周朴园这个形象非常复杂,应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周朴园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家庭主义观念;周朴园也是一个非常爱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伪善的人;周朴园是一个典型的自私、残暴的资本主义家。

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不仅要从他的事迹分析也要从他的家庭、社会背景分析。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形象;《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作品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三十年时间,写出了一个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

其中周朴园是剧中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作者刻画的是非常成功的,那是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具有多重性格,让后人一直争论不休。

周朴园首先是有根深蒂固的的封建家庭主义观念。

鲁: 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後,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朴: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鲁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

(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从原文可以看出鲁侍萍被老太太赶出周家周朴园是一无所知的,他与有钱门第的小姐结婚也是被父母逼迫的,周朴园为了家庭的兴盛,同时也不敢违背父母的安排,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因此三十年都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很不好受。

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付出了真爱的朴:你静一静。

把脑子放清醒点。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是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俱都是比从前顶喜欢的动向,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低头)哦。

朴: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祢补我的罪过。

试想一下现在有谁能够向周朴园一样,分别了三十年的恋人还是对她念念不忘,一直保留那个恋人的习惯、衣物等。

可以见得周朴园是对鲁侍萍是付出了真心真意的爱的,当然,由于敌不过思想上的根深蒂固的的封建家庭主义观念,最终还是抛弃了鲁侍萍。

论文《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指导老师评语模板

论文《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指导老师评语模板

论文《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指导老师评语模板1、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年轻时,他对侍萍始乱终弃。

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他打听侍萍的坟墓,并表示要为侍萍修墓,以表示自己的“纪念”。

成为绝妙的讽刺的是,与此同时,他还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是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关系”是有损门弟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得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

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立即声色俱变,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也不许到周家来。

”他对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热忽冷、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则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了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

周朴园使用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买通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并开除了罢工工人代表鲁大海,残忍与狡猾集于一身。

鲁大海在愤怒申斥周朴园时,揭露了其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钱。

为了镇压罢工运动,他还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

他“绝子绝孙的昧心”的发家史,充分暴露了他的狠毒、残忍,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

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年轻时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引诱,生了两个儿子。

论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论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试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内容提要]《雷雨》是曹禺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话剧,它是“五四”以来优秀的剧作之一。

作品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劳资纠纷,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命运。

周朴园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专横暴戾,冷酷无情、虚假伪善,心狠手辣的剥削者。

本文通过对曹禺的戏剧《雷雨》男主人公周朴园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分析,旨在揭露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性格的丰富又复杂性,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

周朴园与家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妻子蘩漪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压制,摧毁了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馆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人间地狱,他就是黑暗王国的专制魔王,他的命令就是“法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充分揭露了这个封建家长“正真”“仁厚”面纱下的虚伪与专横。

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首先写他们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写他们各自己的处境,激烈的思想交锋,从而体现出周朴园的虚伪性。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借用鲁大海之口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

同时,本文还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和资本家之外的人性偶现,说明他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悲剧制造者说起中国现代剧作家,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曹禺和他的《雷雨》。

自从1936年5月它被搬上中国话剧舞台开始,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里程碑作用便确立起来,成为30年代剧坛上一朵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雷雨》更是拥有众多的观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雷雨》被改编成电视,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雷雨》甚至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引发出课堂上的热烈讨论。

在大半个世纪中,《雷雨》为什么能始终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观众长久欢迎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雷雨》内涵的丰富性,提供给我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不同的读者、观众都可以从中读出、看出不同的“意思”,有自己的发现,不仅是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从根本上更是对自我的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周朴园是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是一个具
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伪善、无情、冷酷、自私、专
制、残忍、狡诈、懦弱、卑鄙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一、在戏剧情境的巧妙安排中揭示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戏剧家要使各种人物在较短时间之内,就能通过有力的动作充分展
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须为他们安排一种特殊的情境,即戏剧情境。
在《雷雨》中,以下三个戏剧情境对展现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
作用:
(一)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剧中人物动作展开的时间、场所等等,这
些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具有独特作用。在《雷雨》中,作者将整个剧
情安排在一个郁闷的夏天,从早晨到午夜,仅一天时间,周朴园出场的
时间实际上只在上午、下午和午夜,但就是在这一天之中,周朴园的性
格暴露无余。时间高度集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就相应集中,这种集中
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深刻。同时,作者又将与周朴园有关的剧情都安
排在周公馆内,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铺垫的
作用。如第一幕的景,周家客厅的摆设,是按三十年前侍萍喜欢的样式
摆设的,同时突出了一张旧相片,实际上这是鲁侍萍的相片。鲁侍萍与
周朴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内见面的。可以说,这个场所是曹禺
先生的精心设计,使鲁侍萍与周朴园的见面格外扣人心弦,使周朴园伪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善的性格暴露得更为彻底。
(二)突然事件
突然事件的安排对推动剧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剧情的展开又不断地
揭示人物性格。如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展开了她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
这一突然事件打破了周公馆三十年的沉寂,一个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
而跳河自尽的女人忽然出现在眼前,使气氛骤然紧张,悬念陡然产生
——人们不禁好奇: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对侍萍有着
深切的怀念,在侍萍真正出现后会如何?在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之
前,我们对周朴园的印象是重情重义,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
甚至已使读者为之感动。但随着突发事件的展开,矛盾冲突逐渐激烈,
周朴园的伪善面纱遂被揭开。
(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这是构成戏剧情境的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在《雷雨》中,周
朴园、鲁侍萍、周蘩漪、周萍、鲁大海、周冲、鲁四凤等人物构成了复
杂的关系,有夫妻、父子、母子、母女、兄弟、兄妹等关系,其中,周
朴园是众多人物关系的核心和纽带。周朴园与他们的关系构成了错综复
杂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发展对揭示周朴园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
用。周朴园在周公馆是家长,高高在上,专制骄横。为了树立他的家长
威严,逼蘩漪喝下一碗苦药,尽管蘩漪并不情愿。周朴园之所以要逼蘩
漪喝药,是因为他意识到蘩漪有些反常的行为,危胁到他的家长威严,
因此借着喝药这件事来压制蘩漪的“反抗”。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冲突
由来已久,周朴园对蘩漪的问候只是义务式的关心,而没有夫妻的真情,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禁欲生活,蘩漪正是因周朴园的专制、无情而逐渐走
上反叛道路的。可以说,蘩漪“雷雨”式的性格反衬了周朴园的专制、
无情。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揭示了周朴园的残忍、冷酷、狡诈的一
面。通过鲁大海的口,我们知道了周朴园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
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
叫警察开枪打死了三十个工人,对工人罢工进行了残酷镇压。周朴园以
残忍的手段大发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周朴园在与鲁侍萍见面后,已经知
道鲁大海是他的次子,但他却仍将鲁大海看作是矿上工人的谈判代表,
非但丝毫没有相认之意,还冷酷地宣布“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周朴
园一边与鲁大海谈判,一边用金钱收买另外三个谈判代表,致使罢工斗
争失败,反映了他狡诈的一面。周朴园性格中色厉内荏、懦弱的一面是
通过与鲁侍萍的冲突及周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揭示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
相遇后,从侍萍的诉说中我们得知,她是被“你们家”赶出家门的,而
且“你们老太太”看着第二个孩子快死了,才叫她带走的。这说明周朴
园在代表着封建传统规范的母亲面前作出了妥协和让步,顺从了母亲的
意愿,赶走了侍萍。这反映了他的懦弱和色厉内荏,不敢抗争。周蘩漪
与周萍的冲突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朴园的这一性格。蘩漪讥讽周萍
“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哼,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
人为他牺牲的东西!”这些话从侧面揭示了周朴园在威严、专制的外表
下有性格懦弱的一面。
二、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人物对白,是各种性格的人物在不同的场合、心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境条件下的台词。任何剧本语言的内容、声调、色彩、词藻等等都是特
定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因此,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
征。《雷雨》中周朴园的语言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特征。
当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来
干什么?”而且是“严厉地”说出来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内心在一瞬
间所经历的复杂活动:好哇,你来算三十年的陈年老账了,来敲诈我了,
来毁坏我的名誉了。他的这句话与读者之前看到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种种
怀念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原来周朴园所做的
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有力地揭示了周朴园伪善的性格。当侍萍提出要
见一见周萍时,周朴园说:“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
了的”,暗示侍萍不能与周萍相认,当侍萍表示不会相认时,周朴园说: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
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这几句话,充分暴露了周朴园自私的性格。当
侍萍诉说了自己三十年来所受的苦后,周朴园说:“好!痛痛快快地!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周朴园看来,钱可以买通一些,当然也就可以
赎回自己的罪恶,买走侍萍对自己的仇恨,殊不知,这正暴露了他的卑
鄙和厚颜无耻。
三、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假辨析
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的真假问题,评论界历来颇有争议。八十
年代以前,较倾向于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假的,是做给人看的,
是虚伪的表现;八十年代以后,则比较一致地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是真实的,他之所以怀念侍萍,是一种情感的补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关系到对周朴园性格特征的界定。如果前者是正确的,则周朴园的性格
就有伪善的一面,如果后者是正确的,则周朴园伪善的性格特征就证据
不足。那么,究竟如何做出判断呢?我认为,要具体分析周朴园的表现。
三十年前,周朴园顺从了封建大家庭家长的意愿,抛弃了侍萍,娶了一
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侍萍赶出了家门。虽然
周朴园这样做有家庭的压力,但逼侍萍出门这一行为本身已无可辩驳地
说明了周朴园的无情,我们无法将这种可耻的行为与有情挂起钩来。逼
走侍萍后,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保留着侍萍的相片,侍萍喜欢的家具,
客厅的摆设也保持着三十年前的老样子,甚至连旧衬衣也保留着,他还
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周朴园的这些行为,如果仅仅是
做给人看的,似乎不合常理,因此,从补偿感情这个角度来理解,则不
难理解他对侍萍还是很怀念的。三十年后,当侍萍又出现在眼前时,周
朴园考虑得更多的是他的名誉、地位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第一反
应是“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当侍萍诉说往事时,他
一再说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当意识到侍萍没有对他构成威胁时,才松
了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下来。由这些言行来看,周朴园面对活生生站在
眼前的侍萍,是谈不上有真情的。如果有真情,第一反应就不会这样冷
酷。由此可见,周朴园对活生生的侍萍是冷酷无情的,而对“逝去”的
侍萍却十分怀念,含着歉疚。因此,周朴园的性格是复杂的,我们简单
地说他对侍萍有情或无情显然难以全面分析他的性格。可以说,曹禺先
生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周朴园自相矛盾的言行举止给我们分析
其性格特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因如此,评论界存在争论就不足为奇,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争论本身说明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复杂性,而曹禺先生高超的写作技
巧也便在争论中得以彰显。
综上所述,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将周朴园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戏
剧情境之中,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特征,
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个真实、生动的典型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