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墙面抹灰裂纹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墙面抹灰裂纹原因分析防治措施首先,墙面抹灰裂纹的原因可能是建筑材料的问题。
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如砌块、砂浆、涂料等质量不良,容易出现收缩、开裂等问题。
此外,如果墙面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胶结力不足,也会导致裂纹的出现。
因此,在墙面抹灰过程中,选择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并确保墙面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胶结力良好非常重要。
其次,施工问题也是墙面抹灰裂纹的常见原因之一、施工环境不规范、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裂纹的出现。
例如,墙面抹灰层的厚度一般应在5mm-10mm之间,过厚容易开裂;如果施工时墙面未充分湿润或墙体表面存在油污等不洁物,也会影响墙面抹灰层与基层的胶结力。
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环境的准备和要求,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此外,房屋使用和保养方面的原因也会导致墙面抹灰裂纹的出现。
例如,房屋暴露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如高温、低温、湿度变化大等,会引起墙面材料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裂纹。
另外,若墙面长期受到冲击、挤压等外力,也会导致墙面抹灰层的破坏和裂纹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和保养房屋时,要注意控制环境湿度、避免墙面受到外力冲击。
接下来,针对墙面抹灰裂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首先,对于建筑材料问题造成的裂纹,应选择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并在施工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符合标准要求,以减少裂纹的产生。
其次,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规范。
施工前应充分准备施工环境,确保墙体表面洁净、湿润,并加强墙面抹灰层的胶结力,以提高墙面的抗裂能力。
同时,注重房屋的使用和保养。
应保持室内环境湿度适宜,防止墙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中。
另外,避免墙面受到冲击、挤压等外力,定期检查墙面情况,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避免裂纹进一步扩大。
总之,墙面抹灰裂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建筑材料问题、施工问题以及房屋使用和保养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持墙面的整洁和稳定。
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和改进做法

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和改进做法一、抹灰空鼓、开裂成因总结1、模版脱模采用油性脱模剂,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附着力较差造成抹灰面空鼓开裂。
2、砌体组砌及构造方式不合理,砌体沉降导致抹灰面空鼓/开裂。
3、不同材料交界处未进行挂网处理,或挂网方式不合理,导致空裂。
4、多管线开槽面不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导致抹灰面空裂。
5、抹灰前混凝土、蒸压砌体未喷浆或喷浆附着力较差。
6、抹灰砂浆拌制随意,无有效保证砂浆强度。
7、砂浆添加砂浆王等添加剂,降低砂浆强度。
8、一次性抹灰厚度过厚(超过12mm)或分层抹灰工序的间隔时间不足(少于12小时),抹面上墙的砂浆滑移,抹灰层就极易出现呈水平走向的下垂裂缝,使得墙面抹灰层出现空鼓;9、抹灰完成面未及时养护,无有效保水措施。
10、抹灰面后开槽安装管线,封堵方式不合理。
二、抹灰防空鼓、开裂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做法原因分析:木模表面采用机油或溶剂型脱模剂,造成抹灰面过于光滑或表面残留油渣,附着力较差,导致抹灰面空裂。
改进做法:非清水混凝土脱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控制拆模时间,即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又保证混凝土附着力,降低后期空裂风险。
原因分析:斜顶砖组砌不密实,斜顶角度过大,较长墙体斜顶采用同向方式组砌,后期该部位易开裂。
改进做法: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宜为45—60度,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成品三角块放置。
原因分析:构造柱与砌体交接面未设置马牙槎,降低构造柱抗震、抗裂性能。
改进做法:构造柱马牙槎采取先退后进,隔皮进退,留槎长度不小于6cm,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cm高度进行留置、拉结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为500mm。
原因分析:门边短垛墙采用水泥砖组砌,无咬砌,短垛混凝土无植筋,抗裂性能差。
改进做法:门边短垛砌体墙组砌难度较大,且后期易开裂变形,为提高短垛稳定性可采用现浇结构替代,每30cm植筋加固。
原因分析:不同材料交接处未进行挂网处理;镀锌网直接采用水泥砂浆粘贴,镀锌网起拱且抗裂强度不足。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外墙渗漏等问题。
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原因分析1. 基层质量差基层质量差是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层质量差包括基层表面不平整、含水量过高等问题,导致抹灰层无法完全粘合在基层上,从而造成开裂和空鼓现象。
2. 抹灰材料质量差抹灰材料质量差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如果抹灰材料的黏结强度不够,耐水性能较差,或者掺假伪劣材料,都会导致抹灰层的开裂和空鼓。
3. 外墙结构设计问题外墙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
外墙的材料选择不当、设计不符合建筑要求等都会导致外墙抹灰层出现问题。
4. 施工操作不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抹灰时浇水、刮抹不及时等,都会导致外墙抹灰层出现开裂和空鼓现象。
如果抹灰层的厚度不均匀,也容易导致开裂和空鼓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1. 提高基层质量要解决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基层的质量。
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并且不含油污、灰尘等杂质。
还应选用优质的基层材料,确保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
2. 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确保其黏结强度和耐水性能。
如果需要使用添加剂,也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以确保添加剂的质量。
3. 合理设计外墙结构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以及合理的外墙结构。
外墙结构设计不仅需要美观,还需要符合建筑的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4. 规范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在抹灰过程中,要注意抹灰层的厚度和密实度,及时进行表面修整,并控制抹灰时的浇水量。
5. 加强质量监督在施工现场要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抹灰工程空鼓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抹灰工程空鼓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抹灰工程在建筑物的总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用工料多,工期较长,如果施工中不注意质量,不是造成返工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勉强使用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就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抹灰达到不裂、不鼓、粘结牢固、表面平整的目的。
一、砖墙、砼基层抹灰空鼓、裂缝现象在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一)原因及预防措施1、门窗开闭时的振动会使抹灰层产生垂直于门窗框边裂缝,严重的甚至门窗框边裂通,局部抹灰层脱落。
造成修补比较困难。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抹灰前,应仔细检查门窗的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然后在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分层嵌实。
如果一次用砂浆塞满,则砂浆收缩必然大,出现干缩裂缝,框与墙的结合必然减弱,且裂缝处应力集中,使裂缝在门窗使用后更加扩大,甚至于脱落。
2、基层的平整度差,局部一次抹灰层太厚,干缩率较大易开裂、脱落。
这是因为抹灰层的平整度差,抹灰层局部厚度相差太多,如不分层抹平,则局部厚处不易抹平,也不易压实。
在厚度不一的交界处,更易出现裂缝。
要求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抹灰厚度不大于7-9MM、水泥砂浆每遍厚度不大于5-7MM、面层压实后的麻刀石灰不大于3MM。
3、墙裙和踢脚线等的水泥砂浆抹面出现脱壳,最常见的原因是:1)墙面未处理干净,内墙面常用砂灰打底,纸筋灰罩面,而墙角为水泥砂浆护角,如果基层粘涂了白灰或灰砂浆之后,不彻底铲除就抹水泥砂浆,就会出现起鼓、开裂现象。
2)采用的原材料如砂粒过细,砂中含量过多,砂浆干缩大,易引起裂缝。
粘结强度低,也会产生脱壳。
3)砂浆配合比施工中掌握的不一样,砂浆稀稠相差过大,墙面干湿不一样砂浆干缩的程度不同,因此产生裂缝。
一般墙裙的顶部,往往洒水湿润不足,抹灰后易出现干缩裂缝。
4)为赶进度,当天抹罩面灰,两道工序之间,间隔太近,打底的砂浆还未干缩定形,裂缝尚未出现,即抹第二道砂浆,虽然形式上是抹两次,实际上近于一次,也会出现裂缝。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和空鼓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影响外墙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下面将对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原因分析:(1)基层质量差:外墙抹灰前的基层质量是影响外墙开裂和空鼓的主要因素。
如果基层不平整、强度低,会导致抹灰层无法紧密地附着在基层上,容易发生开裂和空鼓。
(2)抹灰材料选择不当:抹灰材料的选择不当也会导致外墙开裂和空鼓。
如果使用质量不好的抹灰材料,含水量高、粘结力差,容易遇水膨胀或干燥收缩,从而引起开裂和空鼓。
(3)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包括抹灰层的厚度不均匀、操作不规范等,也会造成外墙开裂和空鼓。
(4)环境影响:气候环境也是影响外墙开裂和空鼓的因素之一。
在高温季节,抹灰层干燥速度过快,容易发生开裂。
2. 解决办法:(1)加强基层处理:在抹灰前,对基层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清理、处理不平整部位、做好防水层等。
确保基层平整、强度好,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条件。
(2)选择合适的抹灰材料: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抹灰材料,确保材料的耐水性和粘结力。
必要时,可以添加一些抗开裂剂或粘结剂来提高抹灰层的质量。
(3)规范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抹灰层的厚度均匀、操作规范。
注意控制抹灰层的含水量,避免过快干燥,可以使用喷水保湿来延长抹灰层的凝结时间,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4)考虑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环境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降低抹灰层的含水量,控制干燥速度,避免开裂的发生。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和空鼓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基层处理、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外墙开裂和空鼓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外墙的质量和美观。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指在建筑物外墙抹灰过程中出现开裂和空鼓的现象。
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性,还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性。
及时找出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1 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之一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进行外墙抹灰工程时,如果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造成施工质量不稳定,都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1.2 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
如果基层墙体表面不平整,或者基层墙体材料的吸水性能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引起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
如果基层墙体的结构强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1.3 抹灰材料选择不当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还可能与抹灰材料的选择不当有关。
如果选用的抹灰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比如粘结力不足、收缩率大、质地不均匀等,都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现象。
1.4 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之一。
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或者在雨水季节施工抹灰,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雨水渗透可能会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2.1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艺水平要解决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使用材料的认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2 加强基层墙体处理,提高墙体质量针对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导致的抹灰开裂空鼓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基层墙体的处理来提高墙体质量。
在进行抹灰施工之前,要对基层墙体进行修补和处理,确保其表面平整、干燥,并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吸水性能。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指建筑外墙抹灰层出现裂缝或出现空鼓的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以下将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1. 施工质量差:建筑外墙抹灰中施工质量是造成开裂空鼓的主要原因之一。
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浇灰不密实等问题,容易导致抹灰层与底层粘结不牢,从而引发开裂空鼓。
2. 基层失平整:粘结面不平整也容易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
如果基层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松散等情况,会影响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性,使抹灰层易于开裂。
3. 建筑物沉降或伸缩:建筑物的沉降或伸缩也是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常见原因。
建筑物在沉降、伸缩过程中,如果外墙抹灰层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容易产生裂缝或空鼓。
4. 水分变化:建筑物外墙抹灰层过度吸湿或无法正常排湿也会引起开裂空鼓。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外墙抹灰层容易吸湿膨胀,然后在干燥时收缩,导致开裂空鼓的发生。
解决办法:1. 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抹灰施工的管理,确保抹灰厚度均匀、浇灰密实,提高抹灰层与底层的粘结强度,减少开裂空鼓的发生。
2. 做好基层处理:在施工前要对建筑物外墙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没有凹凸不平、松散等情况,以提高外墙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性。
3. 使用柔韧性较好的材料:采用柔性较好的抹灰材料,可以适应建筑物的沉降或伸缩现象,减少外墙抹灰层的开裂空鼓。
4. 控制水分变化: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水分的变化,确保外墙抹灰层适度吸湿或排湿,避免水分变化过大导致开裂空鼓的发生。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有施工质量差、基层失平整、建筑物沉降或伸缩以及水分变化等。
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基层处理、使用柔韧性较好的材料以及控制水分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抹灰层空鼓开裂的6个原因及6个防控措施

抹灰层空鼓开裂的6个原因及6个防控措施抹灰工程施工质量一直是项目交付、业主验房的重要关注点,尤其是抹灰层的空鼓开裂问题高居业主质量投诉的榜首,如何控制抹灰层的空鼓开裂风险是我们工程人的重要工作。
中天九建质量月微课堂《抹灰空鼓原因及防控措施》对抹灰层的空鼓开裂问题的管控进行分析总结。
一、空鼓产生原因1、原材料管控不足砂浆中机制砂内石粉过多,粘性太大、操作不便,抹灰完成后容易造成墙面开裂、空鼓;现场工人为操作方便私自添加砂浆王、砂浆精甚至洗衣粉等外加剂造成强度不足引起空鼓。
2、基层处理不到位,未浇水湿润基层处理无专人监管和验收,关键部位节点处理不到位,带“病”进入下道工序。
混凝土表面浮浆太多未进行界面冲刷;墙面拍浆前未提前1天浇水湿润,墙面抹灰前未对基层墙提前(2天、早晚各1次)浇水湿润。
封堵不密实顶塞不到位3、未挂网处理不同结构交接处、管槽修补处未挂钢丝网。
不同材料交接处未挂网线管开槽处未挂网4、拍浆不规范,养护不到位拍浆分布不均匀、漏拍,拍浆面积不满足要求,效果不达标;拍浆后没有及时进行养护,造成拍浆强度未达标。
5、玻纤网未按要求设置抹灰墙面玻纤网铺贴率不足100%,且未设置于抹灰面层上部,起不到防开裂、空鼓的效果。
6、养护养护周期不足,每天养护次数过少,失水过快造成空鼓开裂。
二、空鼓、开裂预控措施1、原材管控对砂浆进场质量严格把控,以车为单位进场检查检验,对有问题的砂浆坚决要求退场;砂浆中机制砂内的石粉宜控制在10%左右,利于和易性和粘性,便于工人操作。
施工过程专人管控砂浆,一经发现工人私自添加砂浆王、砂浆精或洗衣粉等外加剂严肃处理。
2、工序管控基层处理螺杆眼、槽钢洞、连墙件洞口按照要求进行封堵;结构缺陷及时修补和处理。
螺杆洞封堵基层处理现场封堵挂网措施不同材料交接处、开槽处封堵后进行挂网处理,烟道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塞饱满、密实后满挂钢丝网,玻纤网/钢丝网片与基体搭接宽度每边宽度≥150mm,平整无翘曲,网片之间搭接宽度≥1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抹灰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墙面抹灰有规则开裂,主要是砼和砌体不同材质间规则裂缝
原因分析
1、砌筑一次到顶,砌体沉实后与砼间产生横向裂缝
2、墙体与砼界面未挂网或挂网宽度不够,砌体和砼变形不一致,出现横竖向长
裂缝
3、墙体沉降未稳定就进行抹灰,砌体沉降造成横向裂缝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封堵灌实,出现沿水电线管方向规则裂缝
防治措施
1、砌体砌筑预留顶砖位置,7天后进行斜顶砖二次砌筑
2、抹灰前,砌体和砼结构交接处提前挂钢丝网,钢丝网直径不小于0.6MM ,网
宽大于200 MM。
3、抹灰前留置28天技术间歇时间,墙体结构充分沉降稳定后,方抹灰施工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用砼封堵灌实后,再进行抹灰施工。
二、墙面抹灰无规则空鼓开裂
原因分析
1、墙体未浇水湿润就抹灰,造成墙面空鼓开裂
2、水泥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增加和易性使用岩砂晶
3、使用留滞过期的砂浆
4、界面剂过期或品质不良
5、粉煤灰砌块本身性能不稳定
6、一遍成活。
防治措施
1、抹灰施工前一天,墙体充分浇水湿润
2、按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严禁使用岩砂晶
3、严禁使用留置过期的砂浆
4、使用合格、品质良好的成品界面剂
5、使用蒸养的或经28天稳定的粉煤灰砌块
6、抹灰二遍成活且总抹灰厚度不宜超过20 mm。
三、抹灰空鼓开裂的其他外界因素
1、室内低于50C时应停止施工
2、严控砂的含泥量和粗细度
3、大风干燥天气不宜进行抹灰施工
4、北方供暖地区,初始供暖应缓慢升温,避免急剧升高室内温度,引起抹灰开裂
四、补充建议措施:
1、抹灰时间宜在每年的5-9月份进行
2、每层抹灰厚度最大不超过10mm,总厚度超过35mm时,需设加强钢丝网
3、在门窗洞口上下45°斜角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宽度为300mm的钢丝网
4、在面层抹灰前,墙面满挂纤维网
5、抹灰成活后一周内,浇水进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