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肉灵芝历史记载
太岁肉灵芝怎么吃-太岁肉灵芝生长环境

太岁肉灵芝怎么吃-太岁肉灵芝生长环境太岁肉灵芝怎么吃-太岁肉灵芝生长环境野生太岁肉灵芝应该怎么吃野生太岁肉灵芝应该怎么吃,2016-6-14 19:58:13太岁——当代科学界将其归属于除动物、植物、菌类之外的自然界第四种生命体。
据《山海经》记载,“肉芝”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
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
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
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太岁为“本经上品”,并称太岁:“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那么太岁究竟该怎么吃呢,太岁肉灵芝,形如其名,长的就像肉,颜色各异。
可以将太岁肉灵芝像肉那样熬汤喝,味道鲜美,不过野生太岁肉灵芝绝大多数遇高温就融化了,所以一般重病可以生吃,营养价值奇高。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吃太岁肉灵芝要选择品质高的肉体,优质的太岁肉灵芝不含杂质,营养价值极高,可以切成小块,每一小块5-10克就行,放在口中嚼服,太岁肉体的韧性比较大,需要长时间细细嚼服后在吞咽。
野生太岁肉灵芝没有什么味道,可以加些适合口感的作料,沾着吃,口感有点像牛筋。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现实是,物以稀为贵,野生太岁肉灵芝数量现在很少,从事多年太岁肉灵芝销售的太岁刘先生,现货野生太岁肉灵芝也不过170斤,能吃优质等级的就更少了。
虽然太岁肉灵芝可以自己生长,但是其生长特别缓慢,太岁刘先生不建议吃太岁肉灵芝,因为太岁肉灵芝吃了以后就没有了,当然条件好治疗重病,还是可以适当吃一些太岁肉灵芝的。
太岁肉灵芝价格高,一般人很难承受,正常都是喝太岁水(太岁渗泡液)保健治病。
目前最实用最有效的太岁肉灵芝的方法就是,用太岁肉灵芝泡水喝,喝泡好的太岁水保健治病用。
太岁肉体是可以一直长大的,并可以一直泡出保健治病的太岁肉灵芝水,每天喝一定量的太岁水可以明显增加肠胃蠕动,并增强吸收能力。
太岁肉灵芝

肉灵芝肉灵芝肉灵芝,民间俗称为“太岁”,是一种粘菌复合体,自然界发现极少,“肉灵芝”粘菌活性很强,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其再生能力也很强,可以随意切割,都能再生。
据《神龙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经中科院吴阶平、石学敏院士等专家研究发现-“肉灵芝”主要成分PQQ用于免疫力调整、癌症等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明显,冠有“生物和氏壁”之美称。
形成原因江阴发现的太岁肉灵芝目前主要在甘肃、新疆、西藏、内蒙、陕西等偏远地区发现出土,生长主要共性为在原生态地区,大自然是珍稀动植物的宝库,很多稀有物种仍需要我们研究和保护。
专家们在“不明生物体”的实验研究报告中将其命名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
它既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
该物体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
肉灵芝等,其实是一种粘菌类复活体,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种类。
由于其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所以比较少见,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因为稀少,所以人们以为神奇。
这种粘菌是一种原生物体,它吸收的应当是水中的微生物,或者说是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靠一些小虫子、微生物等有机物为生。
这种粘菌活性很强,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其再生能力也很强,可以随意切割,都能再生。
这种粘菌一旦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进入休眠期,即使不给它水分,也不会轻易死亡,一旦处在适合它生活的环境,它就会醒来,继续生长。
医学研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肉芫”收入“菜”部“芫”类,称其为“本经上品”,并将芫分为五类,其中对“肉芫”是这样描述的:“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
”同时,《本草纲目》“芫”类条目中还列举了几部以“芫”为主的药方,说明“芫”类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特殊疗效,其共同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它长的肉肉的抗癌作用不错,据说是秦始皇找的不老药

它长的肉肉的抗癌作用不错,据说是秦始皇找的不老药在我国西北原生态地区存在很多珍惜物种,然而在这些地方存在着一个神秘的物种,他们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一种罕见的粘菌复合体。
在自然界中十分稀少,民间称它们为“太岁”。
在几十亿年沧海桑田巨大变迁中,许多物种都湮灭了,绝种了,而太岁却能繁衍至今,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是无与伦比的。
它生长于地底20-100米的厌氧环境中,生活于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会腐烂、变质。
同时,这种粘菌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活性很强,随意切割都能够再生。
但是绝非大家传说的无止境生长,如果能够快速生长就自然不会稀有了。
图中这种东西就是太岁,其实它的学名叫做“肉灵芝”,它主要靠菌丝和孢子繁殖,再生能力超强,受到破坏能很快重生。
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珍稀物种,专家经研究过后将它们命名为“超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
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在《神龙本草经》中记载着肉灵芝:无毒,补中益气、强身增智,可治疗胸中结,久服可延年益寿,是古代君王养生的美味佳肴。
中科院专家研究发现肉灵芝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的作用,对治疗癌症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传说秦始皇当年苦苦追寻的“长生不老药”就是这种肉灵芝,肉灵芝是否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尚无科学依据,但是肉灵芝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极大的养生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磷脂、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营养元素,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
肉灵芝除了对癌症的显著疗效外,还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的疾病,研究发现肉灵芝可以治疗糖尿病,有降血脂的神奇功效,同时对肝病、肾病和消化道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虽然在许多典籍中都记载“肉灵芝”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即使真的是“太岁”,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在没有弄清楚“太岁”的物质组成前,并不建议大家轻易服用。
科学发现:太岁里的PQQ,就是当年秦始皇苦寻永生药的有效成分

科学发现:太岁里的PQQ,就是当年秦始皇苦寻永生药的有效成分太岁,又称肉灵芝,传说秦始皇寻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
太岁有多个别名:视肉、肉芝、聚肉等,在《山海经》中描述到:聚肉奇在不尽;肉芝,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在《神异经》中则用“食一片复一片”形容太岁。
不少古籍都把太岁看做不死之物,只要留一点,就能“吃了又长”,太岁这种强大的再生能力和其所含PQQ的促生长功能相关。
一、PQQ是不可多得的生长营养物质PQQ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生长、分裂,起到促微生物、动物、植物生长的作用,接下来进行简述。
1. PQQ促进微生物生长PQQ对细菌而言扮演着类似“生长因子”的角色,缩短菌体的迟缓期,加快其长大的速度,还能增加微生物的细胞产量。
2. PQQ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代谢物通过大自然循环影响到植物,PQQ对植物细胞的滋养作用,一句话说就是促进花粉萌发、种子发芽、粮食结实。
30年前就有研究报道PQQ缩短植物生长停滞期,刺激花粉萌发;后来我国学者证明烟草种子也能被PQQ催化发芽。
对于粮食作物,PQQ也有积极作用:提高冬小麦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收成。
3. PQQ是动物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我们感受不到PQQ的重要性,是因为日常膳食中的PQQ基本满足身体生长的需求,不会出现明显缺乏症状,科研人员在小鼠身上用不含PQQ的饲料进行试验,验证了其重要性。
食物缺乏PQQ会导致母鼠产仔数量减半,且幼崽不容易活过断奶期;在幼崽长大过程中,PQQ不足会导致免疫细胞缺陷,机体免疫力下降。
除了生殖发育,PQQ对哺乳动物皮肤健康、胶原蛋白交联有重要意义,孕鼠或幼鼠缺乏PQQ会导致皮肤中赖氨酰氧化酶减少70~90%,结果是胶原溶解,皮肤干燥易脱落。
4. PQQ促进人体细胞生长目前仅有人体细胞实验证明PQQ刺激人成纤维细胞生长,该刺激作用与剂量有关:当PQQ浓度较低(0.003~0.03mmol/L),刺激体外试验的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复制,及细胞分裂;当PQQ>300μmol/L时,反而抑制DNA合成,引起细胞死亡降解。
神奇的生命体太岁肉灵芝历史记载

神奇的生命体太岁肉灵芝历史记载 2009-9-25 12:09:27"肉芝"在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被称为"太岁"。
古籍中将"肉芝"与其它灵芝相提并论,标明它无毒,功能[主治]:使人"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定为"上品"。
(1)《中华本草》书中称:"《纲目》(注:指《本草纲目》)把历代有关灵芝类的记载加以引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曰:芝类甚多……其种属,不可不识。
《抱朴子》(注:晋代葛洪著)云:"芝有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凡数百种也。
"说明我国古代记载的芝,种类比较复杂"(引自《中华本草》精装本上册169页"灵芝"项目)。
(2)《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书中在石部第九卷"石芝"的项下,和菜部第二十八卷"芝"的项下皆引《抱朴子》对"肉芝"形态描述为:"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
功能[主治]: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引自《本草纲目》上册577页、下册1708-1709页)。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
《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太岁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坐八十五艘大船东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其中一味——就是太岁“肉灵芝”。
太岁肉灵芝是什么

太岁肉灵芝是什么? 2009-9-26 12:06:11华夏大地,人杰物灵,各种奇异的灵物聚集在这块宝地,其中属太岁“肉灵芝”的传奇色彩最为浓重。
关于太岁“肉灵芝”《山海经》、《抱朴子》、《神农经》、《宣室志》、《万物》、《道典》、《博物志》、《本草纲目》等古书籍中都有记载。
据《山海经》记载,“肉芝”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
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
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
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太岁为“本经上品”,并称太岁:“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史记·秦本纪》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坐八十五艘大船东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太岁“肉灵芝”。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书中在石部第九卷"石芝"的项下,和"菜部"第二十八卷"芝"的项下皆引《抱朴子》对"肉芝"形态描述为:"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
李时珍认为太岁肉灵芝无毒功能[主治]: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引自《本草纲目》上册577页、下册1708-1709页)。
种种记载更是给太岁“肉灵芝”平添了几分神秘和传奇。
当代科学界将其归属于除动物、植物、菌类之外的自然界第四种生命体。
太岁(肉灵芝)性甘,平,无毒。
有效成分:PQQ(吡咯喹啉醌)、核酸、几丁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太岁

太岁太岁,又称肉灵芝,为传说中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
经中科院吴阶平、石学敏院士等专家研究发现“肉灵芝”主要成分PQQ用于免疫力调整、癌症等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明显,冠有“生物和氏璧”之美称。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粘菌复合体,太岁又称肉灵芝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
细胞结构是接近鞭毛动物的。
进化程度介于藻类(蓝藻)和原生动物之间。
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
俗称的“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
属于“特大型罕见多菌种复合体”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既有原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
[1] 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结构,古代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
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太岁分纤维状太岁和肉胶质太岁两种,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自大地,有弹性,有肉质纹理。
太岁生长十分缓慢,一年只生长5%到10%。
太岁不直接食用,常用的饮用方法:需半斤至1斤太岁,泡矿泉水5倍,满15天左右之后倒出,饮用太岁浸泡液,把浸泡液分15天喝完,同时加入5倍新的矿泉水待半个月后,新泡好的又可再倒出喝,如此循环,既有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结核,抗击癌症的效果。
太岁 (肉灵芝)

太岁(肉灵芝)太岁,又称肉灵芝,传说是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
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
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
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在显微镜下仍观察不到细胞结构。
《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
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
最新新闻辽宁农民意外获得140斤“太岁”均价一万已赚60万元2015-12-29 11:372015年3月,辽宁东港市长安镇村民王成德在山上意外获得了140斤“太岁”。
截至2015年12月28日,这颗140斤的“太岁”已经被售出60斤,每斤平均价格为一万元。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
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图为村民王成德捞出“太岁”的一部分。
中文名太岁外文名Ganoderma lucidum 别称肉灵芝药用价值有待考证成分可能含有黏菌、细菌等生物的物体目录▪形态特征1 主要价值▪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2 价格昂贵3 有关文化4 相关信息5 历史记载6 辨别方法形态特征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山海经》中记载,尧、舜、禹等帝王皆过百岁,他们都食用过“视肉”、“聚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岁肉灵芝历史记载
2011-7-6 20:54:41
中国古代很多古籍中都对太岁肉灵芝有过记载,称为土肉、太岁肉、肉芝、视肉、肉灵芝、聚肉等等,因为年代不同名称也不相同,但所叫的名字中都有“肉”字,说明可以食用。
我们都了解太岁肉灵芝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太岁肉灵芝在《山海经》、《抱朴子》、《神农经》、《宣室志》、《万物》、《道典》、《博物志》、《本草纲目》等古书籍中都有记载。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它是多位无名作者的集体创作。
《山海经》中太岁肉灵芝被称为“视肉”、“聚肉”、“肉芝”。
“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
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
看来太岁肉灵芝在4000年前的古代就存在了,《史记·秦本纪》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坐八十五艘大船东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野生太岁肉灵芝。
中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太岁“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
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
功能[主治]: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
古书中的种种记载再次证明了太岁肉灵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物种,之所以大家对它知之甚少,是因为太岁生长于20--100米地底的特殊环境中,生长缓慢故十分罕有珍贵。
再者,由于那句古话:“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一些发现太岁的人因为害怕触动神灵,赶紧把它埋掉,这样太岁就变得更神秘了,随着各大媒体对太岁的争相报道,大家对太岁了解的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神秘的物种,而有多年收集和养殖经验的太岁刘先生更是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此愿与广大朋友共同探讨,一起挖掘太岁肉灵芝更多神奇功效和作用,这样才能为所需要的人们造福,发挥出太岁肉灵芝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