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少林拳

合集下载

少林寺功夫简介

少林寺功夫简介

少林寺功夫简介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

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少林寺功夫简介。

少林寺功夫简介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

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正宗少林功夫传人潘国静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

同时也可收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

由于上千年的积累和努力,少林功夫中的武与禅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少林功夫中的武,已经融化在了参禅之中。

这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派系武术的不同之处。

禅与武的优越之处,就是少林功夫已经形成人人可以演练的很具体的参禅程式。

提倡武术禅的真正价值,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禅程式。

少林寺功夫1、拳术源为武艺之源。

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战拳、昭阳拳、连环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圆功拳、内功拳、太祖长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观潮拳、金刚拳、七星拳、练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长锤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长关东拳、青龙出海拳、翻子拳、鹰爪拳等。

少林武功对练拳术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开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马六合拳、十五合里外横炮、二十四炮、少林对拳、一百零八对拳、华拳对练、接潭腿等。

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

在练习少林拳时,不受场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龙、虎、豹、蛇、鹤拳)少林五拳,即以龙、虎、豹、蛇、鹤为模拟对象的拳术。

相传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根据三国时代华佗的“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锻炼身休的体操),结合少林拳法和模拟五种动物功作,进而创作出的白氏五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

白玉峰说过“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修互练,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

”故少林五拳有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之说。

(1)龙谁练神练时周身无须用力,暗听气注丹田,遍休活拨,两臂沉静,五心相印,如神龙游空,夭矫不测。

(2)虎维练骨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臂坚腰实,腋力充沛,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起落有势,怒目强顶,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

(3)豹拳练力豹之威不如虎,而力则较虎为巨。

盖以豹喜跳跃,腰肾不比虎弱。

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故豹式多握拳,又名金豹拳。

(4)蛇攀练气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如蛇之气,节节灵通。

练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并两指而推按起落,象蛇一样,游荡曲折。

(5)鹤拳练精此拳以缓急适中为宜。

白玉峰说过“鹤之精在足,鹤之神在静”.学者应按此方法,练时须凝精铸神,舒臂运气,神闭志暇,心手相忘。

少林五拳分解动作如下:(一)虎拳(1)起势成立正要式,两脚井拢,两手合抱于胸前(如图1)(2)右转90度,两手下垂至腰间,成立定姿势(如图2)(3)左右脚向前行三步,人行虎步(如图3)(4)两手合十向上举,名为昂头独立姿势(如图4)(5)双手握拳,向后退三步,人行虎步〔如图5)(6)退回初立位置,昂然而立(如图6)(7)成骑马蹲档势,气贯丹田(如图7)(8)将两臂伸直,然后再变为平举,使两胸并张(如图8)(9)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名为五形八卦手(如图9)(10)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仍为五形八卦手〔如图10)(11)双手呈虎爪形,上举过头,下落至肩(如图11)(12)双掌准直,再握拳用腕力收国(如图12)(13)将双拳向高一举,使气贯入丹田(如图13)(14)拳顺势往下一坠、两手按于大腿部,名黑虎落地生根法(如图14)(15)起身向七,两足收齐,复成立定姿势(如图15)(16)起右脚,成昂头独立姿势(如图16)〔17)复成马步,上身向右转,左掌推出(如图17)〔18)时握右拳曲肘向上一冲,左手握拳,并用慢力收回(如图18)(19)用右手向左一扫,变为此形(如图19)(20)右手向前一推,即握拳收回,复将左手又一推,也握拳收回至胸前,将身慢慢移正(如图20)(21)双手抓拳,再用慢力收回腰部,两手与腰平,如握千斤(如图21)(22)两手变为朝天虎爪,掌心向上至眉头为止(如图22)(23)两手向下一坠,按于大腿。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十路少林拳,又名为"少林行功拳"也叫"少林看家拳"(均为后来起的名),是河南嵩山少林寺早期院内的主要的古老的传统拳种之一,同其它拳种一样,随着那些被官府通缉追捕的武士侠客入寺落发为僧的人们,从民间带进少林寺的,经过多年众僧们汇集各地数种拳术加以锤炼,不断地丰富起来的,由宋初禅师福居编成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十套主拳,从而基本定型,因而得名为"十路少林拳",名冠于天下。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各路歌诀(拳谱)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第一路功力拳十路少林出嵩山,出势按掌是真传,霸王举顶力托天,恨步坐虎掌前穿,担裆擒虎闪身拦,梳妆台上拾金簪,二郎担山一条鞭,风摆莲花转银汉,歇步双捶两边磕,上步双峰把耳贯,镜前巧女绾金簪,骗马弯弓射大雁,分手捧踢力达尖,铁腿扫地起尘烟,骑马巨臂撑双捶,晃动两捶遮住天,抓打十字巧腰间,踩膝捋臂势不断,骑马巨臂撑双捶,晃动两捶遮住天,左蹬右跺鸳鸯脚,湘子挎篮护胸前,猿猴摘果向前献,将军抱住搂膝前,野马倒蹄分鬃式,黄鹰落架把枝攀,分手捧踢力达尖,铁腿扫地起尘烟,金勾挂帘踝边踢,铁腿倒挂整半圈,翻身埔地虎剪腿,铁腿扫地起尘烟,骑马巨臂撑双捶,卧势亮掌猛拌腕,踮步滚身向前翻,二起旋风卷上天,脚踏银河双摆莲,鸿门弯弓射大雁,梅花小手臂回环,卸步请示把礼献,以上全是功夫诀,不遇诚者莫轻传。

[安在峰解析]:此路是十路少林拳系中的头路,又名为“领路拳”也叫“九力十八功”。

它内容丰富,上肢包括“拳、掌、爪、勾”等四种手型,和“冲、推、穿、劈、撩、捋、挑、分、架、格、截、摇”等基本手法;下肢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跪步”等基本步型,和“上步、倒步、跳步、击步、恨步”等步法;另外还含有“弹、蹬、踹、外摆、里合、扫趟腿、勾挂腿、虎剪腿、和二起脚、旋风脚、腾空摆莲”等空中腿法;还有“滚翻动作”。

少林短打十九势拳谱

少林短打十九势拳谱

右边 , 翻身拔 步 连环 攒 。合 手 ~步 倒 提杵 , 崩 掌缠 封 铁 门 闩 。翻 身 车 轮 倒 取 卵 , 迎 面 直 统 顶 背 拳 。翻 身 一 步 再 提肩 , 撩 手入捶 车赶 月。提 步 回手 即忙还 。
+ 、 骑 马 大 刀 势
先, 反 身猛 虎扑 食 。对 心入 肘 劈面 撺 , 须 要 前 手 跟 后
十八 、 闭 手 入 掌 势
逼 手 入 拳 撩 阳脚 , 左 右 皆 是 燕 子 势 。回 身 一 步 迎
面罩 , 中身 见捶 急忙 磕 。里 外 四 门加 扑按 , 回 身 转 按
跺 子脚 。起 腿 回马 掌合 手 , 丘 叉脚 提步 蹲 身 , 掺 跳 身
出手崩 阁 。
九 、 扑 腿 扶 巨 势
闭手入 势掌 当先 , 窝 里 剖 捶 加 缠 拦 。还 势 泰 山 压
顶盖 , 回 马转 身倒 取 卵。 六 回还 同八 步妙 , 前 后左 右
滚 连 攒 。回 封 将 手 背 剑 , 左 右 探 马 起 腿 。 霸 王 举 鼎 当
扑腿却 是 盘跌 势 , 双 捶 过 脑 当 项 盘 。盘 起 左 边 转
长 拳入 手 实堪夸 , 韩 通 玄 妙 眼 乘 花 。回 身 翻 身 撩 阴脚 , 崩 阁合手 更 不差 。铁 牛步 下 底势 , 泰 山压 顶 摘 金 爪 。蹬 身拢 头 心窝打 , 摔 将 一 捶 出取 他 。
十七 、 扑 腿 鞭 掌 势
马 下底 势 , 朝 天一柱 千 斤举 。翻 身 偷步 跺 子脚 , 一 并
入 单 手 。扳 肩 采 手 忙 起 膝 , 倒 提 法 翻 身 回 马 走 。夜 夜 探 海 手扑 地 , 纵 步 起 手 打 锁 口。

少林八步连环拳讲解

少林八步连环拳讲解

少林八步连环拳拳谱:当头炮猛撞双拳,连环势左右击掌,封喉势截手锁喉,窝心脚直踹心窝,硬拉弓马步侧击,连珠炮急打三拳,倒骑龙回身便走,披身捶翻身劈砸,开弓势四平架打,沉香势推到泰山,弹腿势惊破敌胆,擒拿势捉将擒王,射箭势旁冲侧打,斜飞式挨傍挤靠,起飞脚直踢下颏,拽横拳单风贯耳,抛兜拳黑虎掏心,悬脚势金鸡独立,挂面脚踢打头脸,拗单鞭单掌推碑,左右炮前冲后打,琵琶势护守中门。

在这二十二个动作里面,包括七种拳法,三种掌法,四种腿法,两种拿法,一种靠法,以及一个守势,一个诱势,两个重复势。

每势每法都具有技击的攻防含义在其中,实是一套不可多得传统少林拳法。

动作说明:预备势面南而立,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十指并拢贴于大腿外侧,掌指朝下;[动作要点]头要端正,项竖顶平,下颏内收;身正,腰直,肩要下沉,两肘自然微屈向身前微微牵引;杂虑全消,气沉丹田,把精神贯注到行拳意境之中去。

、并步抱拳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腰两侧,拳心朝上,拳轮贴身;头向左转,眼向左侧前方注视抱拳与转头,动作要一致,行动要迅速;身体微向前倾,两脚十趾紧抓地面,防止弯腰拱背;两肘夹紧,使肘尖朝后。

二、当头炮(双冲拳)身体向左转,左脚向正东方上步,右脚跟外展,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拳从两腰侧向前直臂平伸冲出,拳心均朝下:眼向两拳前方注视(图2)。

身躯正直,眼向前方平视[动作要点][动作要点]冲拳时,肩肘臂须放松使双拳轻快地向前冲出,切忌使用僵劲;在两拳向前行进的过程中,还 应使两臂内旋,边进边旋,使双拳呈螺旋形向前冲出。

身法须沉肩、直背、塌腰、坠胯,前腿屈平, 后腿蹬直,两脚踏实,防止掀脚、拔跟。

三、连环势(连环掌)两拳变掌,左里右外在身前交叉上举,肘微屈,掌指均朝上,小指一侧均朝前:同时,左腿直上动不停,两掌直臂向上、向左右两侧弧形绕环,至两侧斜下方时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掌指朝 下,掌心朝前:与此同时,右脚在左脚旁震脚落地,膝微屈;左脚随即屈膝提起,眼视前方左脚向前落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直臂推出,掌指朝上动不停,右掌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掌心朝上;同时,左掌向前直臂推出,掌指朝上,小指立,右脚离地屈膝向左腿里侧提起(图5) (图4)。

少林拳技法三十六式

少林拳技法三十六式

少林拳技法三十六式第1式:斜形此式是少林拳中最常见的招式之一,小红拳、大红拳、炮拳、通背拳等套路中均有此式。

单练:左脚向前上步,右转身下蹲成马步,两臂在胸前合抱,左臂在外右臂在内,两拳心均朝里。

(图1)身体左转成弓步,两拳屈臂向前后括击,两拳虎口祖对,拳心朝下。

(图2)技击:彼用拳击我中盘,我上步扣其脚,左臂里格其臂并下压于胸前。

(图3)身体左转,左臂继续下压外拨开其臂,右拳屈臂向前括击其中上盘。

(图4、图5)第2式:盘肘此式是少林红拳中出现最多的招式之一。

单练:上左脚成马步,左臂屈臂向外格。

(图6),左转身成弓步,左臂继续向外格并上架于头上方,拳心朝前上头,右臂屈肘向左前方盘击于胸前,肘尖朝前,拳心朝下。

(图7)技击:彼右手击我上盘。

(图8),我上左脚扣其脚,左臂向外格架其臂(图9),右肘盘击其中盘(图10)第3式:束身此式又称缩身、抱手束身、猿猴束身,是小红拳中出现最多的招式之一。

单练:两脚两立,右手在右胸前抓握变拳,拳心朝里,左手成拳向外屈臂于左肩前(图11),左脚回收,两腿下蹲成左丁步,左拳直臂下插于身体左侧(图12)。

技击:彼上步用右手抓我前胸(图13),我向后撤步,右手抓握其右手贴于我胸前,左臂上提于左肩前(图14),身体下蹲,左拳向下插,用左腋下压其臂,成反关节之式(图15)。

第4式:迎石捶迎石捶是少林炮拳、短打拳中的招式。

单练:右拳屈臂格于胸前,左拳护于肘内侧,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图16)右脚在体前下落成弓步,右拳直臂向前下劈,成立拳(图17)。

技击:彼左手击我上盘(图18),我右拳屈臂外格其臂,同时用右膝顶击其裆部(图19),随后落右脚,右拳顺其臂内侧击其面部(图20)第5式:提腿磕膝此式是看家拳中的招式,又称武松脱铐。

单练:上左脚成弓步,两手向前探出,手心朝下(图21),两手变拳置于两肩前上方(图22)。

右膝屈腿提膝上顶,同时两拳向右膝两侧砸拳,拳眼相对,拳心朝下(图23)。

技击:彼右拳击手上盘(图24),我上步进身,同时两手抓其两肩(图25),随即两手下拉,右膝上顶其裆部(图26)。

少林拳法十八式

少林拳法十八式

少林拳法十八式介绍少林拳法是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拳法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古老的传统而闻名于世。

其中,少林拳法十八式是少林寺最基础的拳法套路之一,也是初学者通常要掌握的拳法。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八式的基本特点和动作要领。

一、起式•起式是少林拳法十八式的开场动作,也是整个套路的起始点。

身体直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脚自然分开,双目平视前方。

•此式主要是为了使身体放松,准备开始后续的动作。

要保持身体直立,呼吸平稳,同时注意自己的呼吸节奏。

二、金刚伏虎•这一式动作要领是:身体向前弯曲,上半身靠前,双臂保持伸直,手掌着地。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恢复起立姿势。

•金刚伏虎是一种能够增强腰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动作。

通过重复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三、罗汉领袖•这个动作是以佛家的象征形象命名的。

动作要领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身稍微向后倾斜,双手遥指向上。

然后慢慢地上举双臂,手掌相对。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恢复起立姿势。

•罗汉领袖的练习可以增强上肢力量和平衡感。

同时它也有助于开发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协调性。

四、少林仰天法•少林仰天法是一种强调腿部力量和灵活性的动作。

动作要领是: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稍微分开。

然后一跃而起,同时脚尖向上,手部同时伸向天空。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恢复起立姿势。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和耐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五、金刚飞猿•金刚飞猿是一种以强化上半身肌肉和增加平衡力为目标的动作。

动作要领是:双腿与肩同宽,上身微微前倾。

然后双脚离地,脚尖着地,身体抬起到最高点。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恢复起立姿势。

•这个动作对于增强腰部和背部的力量非常有效,也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六、罗汉滚地龙•罗汉滚地龙是一种强调腿部力量和耐力的动作。

动作要领是:双腿分开,膝盖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

然后用力跳跃,同时进行旋转,以脚尖着地,身体侧卧在地面上。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恢复起立姿势。

2.蹬踢架打

2.蹬踢架打
❖ 少林派不只是少林寺的功夫,而是以少林寺武术为代表的整 个外家功夫的集大成。
❖ 中国少林功夫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 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 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少林功夫
中国武术 文化
目录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2.基本动作 3.组合动作 4.少年拳
143;生产资料) 部落——猛兽=狩猎(生活资料+适者生存)
初步成型————奴隶社会 国家——国家=战争(政权+劳动力+生产资料)
发展——唐代(武科举制度) 国家——个人=选拔人才(国防实力)
动作要点:拧腰、顺肩、旋臂、坐腕要协调一致。立 掌沿直线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根。
2.基本动作
(四)亮掌 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两手握拳抱贴于腰侧,拳心向上。
成熟——宋代(民间组织) 门派——门派=斗争(技艺+名声与荣誉)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 ❖ ❖

三二一 国

峨武少 统
嵋当林 派派派
武 术
少林派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 少林派是中国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 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 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 其他:五行拳、玄武拳、八极拳等。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峨嵋派
❖ 峨眉派是中国武术的著名派之一。该系武技崇奉四川峨眉山 为发样地。清初湛然法师在《峨眉拳谱》中写到:“一树开 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峨眉月 “即指峨眉派武术。有人将近代四川流传的僧、岳、杜、赵、 洪、化、字、等八门。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等五派, 统归为峨眉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拳教学纲要
一、教学目的任务
1、了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精髓,懂得少林拳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扎实的基础;
3、认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理论渊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少林拳的发展情况;
4、了解武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全面发展和修身养性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 、教学内容
内 容
理论知识 1、少林拳概述和简史
2、少林拳的技法
3、少林拳的图解知识
4、少林拳的裁判法
5、国外少林拳发展概况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1、肩臂练习:压肩,单肩,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2、腿部练习:压腿,踢腿,扫腿
3、腰部练习:前俯腰,下腰
4、手型手法:掌,拳,勾,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5、步型步法: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丁步,击步,
垫步,弧行步
6、跳跃练习:腾空飞脚,旋风脚
7、平衡练习:提膝平衡,靠墙侧立
8、翻滚练习:侧手翻
套路 运动 1、罗汉十八手
2、第三路青年长拳
3、自编少林长拳
球类 乒乓球
其它 1、站桩
2、散打
身体 素质 一般身体素质:
1、耐力:1000米、 800米(女)、12分钟跑、越野跑、
变速跑、间隙跑
2、速度:100米、50米和跑的专门练习
3、力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屈臂悬垂、仰卧
起坐(女)、实心球
专项身体素质:原地正踢腿
四、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
详见“ 第一部分 总纲: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P6-P10)。

(一)运动技能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占总成绩30%)
1、考核内容和方法
考 核 内 容 考 核 方 法
套路运动:
罗汉十八手、三路青年长拳、自编少林长拳 按学号逐个进行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的优劣分别给予评分
2、评分标准
得 分 标 准
90-100 动作准确熟练,上下肢配合协调,力量通达,体现攻防含义
80-89 动作准确熟练,上下肢配合协调,力量通达 70-79 动作准确,较熟练,有一定力度
60-69 独立完成,主要基本动作准确
(二)专项身体素质(占总成绩5%)
1、考核内容和方法
考核内容 考 核 方 法
原地正踢腿 原地站立,双手侧平举,右腿上踢至前额,支撑腿不能弯屈,上体不能前倾。

2、评分标准
分值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次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