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业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第三单元)

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第三单元)9谈生命1.(1)挟(2)馨(3)翳(4)绯2.红艳羞怯吟唱浪漫3.示例:不是每一个花苞都能绽放不滋润的便会打蔫不是每一只雏鹰都能飞翔不坚强的便会被淘汰4.经历丰富、起伏跌宕。
5.一是没有清醒的思索和主观的进取而终生平庸的生命过程,二是忘乎所以而最终猝然堕落的生命过程。
6.绝大部分人都在用自己尽可能大的光亮和自己的方式照耀过宇宙;如果幸运,还会得到生命的无限;人生百态,生命多彩,不能白走这一遭。
7.提示:生命往往是平凡的,但即使是平凡的生命也要经历多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演绎出自己最辉煌的生命形式。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8.略10那树1.(1)nìnɡ(2)sā(3)lǚ(4)huái2.(1)“燥”改为“躁”(2)“容”改为“融”(3)“复”改为“覆”(4)“阴”改为“茵”3.虽然老树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也)有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但是一切似乎预定、默契,杀戮无可选择。
4.这是一个颇为滑稽、不合情理的理由,说明那树必将遭到杀戮,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态度。
5.用拟人的手法,把老树被伐形象地描写成一次残忍的杀戮,表达了作者对老树被伐的愤恨和悲哀之情。
6.两个细节为了说明老树似乎有真实的灵性,更渲染了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充溢着作者的同情和哀婉。
7.失去了老树绿荫的庇护,失去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失去了诗意的生活环境,失去了田园般的生活等。
8.提示:希望通过对身边环境改变的了解,更真实地感受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代与传统、发展与保护的困惑。
11地下森林断想1.陡灼瘠诞2.(1)示例:“杭州文化金名片”成功亮相台北。
(或《和平颂》在台北成功演出。
)(2)有代表性或典范性的艺术作品。
(3)“表现”改为“呈现”。
3.提示:要抓住色彩进行描写。
4.天山脚下的那片向日葵竟然没有围着太阳旋转。
5.“一丝一毫”、“一丁点儿”、“笔挺地伫立”等词非常形象地表现出向日葵立场坚定、毫不犹豫的态度和坚贞不屈的精神,“伫立”、“拒绝了阳光的亲吻”等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字富有表现力。
(2024版)2024-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邃.(suì)呻.吟(shēn)皲.裂(jūn)一蹴.而就(cù)B.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免冠徒跣.(xiǎn)C.蜿.蜒(wǎn)干瘪.(biě)胚.芽(pēi)不折不挠.(náo)D.绯.红(fěi)舵.手(duò)旌.旗(jīng)负箧曳屣.(x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怅惘女娲取义成仁繁花似锦B.篷勃蕴含变幻莫测汹涌澎湃C.隧洞疲惫咄咄逼人苍海桑田D.簇新胚牙血雨腥风开疆拓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山被围时创作的一组现代诗。
B.戴望舒是现代诗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舒”一般借指月亮。
C.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同时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5.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言志”,诗是“心灵的火焰”,从屈原到李白到杜甫,从郭沫若到闻一多到舒婷……他们的诗无不蕴藏着的抱负和的情操,无不流淌着的思想和的情感。
现代诗歌以特有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广为传诵。
A.高尚伟大真挚深刻B.伟大深刻真挚高尚C.伟大高尚深刻真挚D.真挚高尚伟大深刻6.名句默写。
(6分)(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九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九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属于《诗经》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熊掌”和“鱼”来比喻()A. 生命与道义B. 财富与地位C. 知识与能力D. 亲情与友情3. 下列成语中,出自《左传》的是()A. 兵不厌诈B. 破釜沉舟C. 画龙点睛D. 狐假虎威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肉食者鄙”的原因是()A. 他们目光短浅B. 他们地位低下C. 他们不懂军事D. 他们贪污腐败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对友谊深厚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 狐假虎威B. 亡羊补牢C. 杯弓蛇影D. 画蛇添足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8.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原因是()A. 疾病B. 战争C. 事故D. 谋杀9.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贪生怕死B. 勤学苦练C. 狡兔三窟D. 狐假虎威10. 《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他的岳父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更加尊敬B. 冷嘲热讽C. 不屑一顾D. 恨之入骨二、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2.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3.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请求刘备出兵伐魏而上的一篇表文。
()4.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生”比“义”更重要。
()5.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6.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讽劝齐王。
人教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命题双向细目表-九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3分)()A.一箪.食(dān)怫.然(fú) 休祲.(qìn)B.一豆羹.(gēng)缟.素(gǎo)徒跣.(xiǎn)C.加冠.(guān)未屑.(xiè) 缊.袍(wēn)D.麾.下炙(huī)容臭.(chòu) 的.卢(dí)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故患有所不辟也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休.祲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B.以头抢.地尔(碰,撞)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D.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B.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得到却接受了它。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6.古诗文默写。
(10分)(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山水画的意境(附答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惆怅..(chóuchàng)真zhì(挚) 浮光掠.影(lüè)暮ǎi(霭) 渲.染(xuàn)朝.朝暮暮(zhā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 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 比喻夸大地形容。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 气势宏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
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进入”与“感受”调换位置。
(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智慧”后加上“的境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
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业--短诗五首(附答案)

3*短诗五首夯实基础巩固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你用手中的橹桨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迎着朝阳劈涛斩浪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穿过暗夜凶险穿过岁月风沙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你是伟大的舵手啊豪迈的远航路上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duò)波lán(澜)壮阔苍穹.(qióng)(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隽刻”,正确写法是“镌刻”。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写就”中“就”的意思完成。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安徽中考)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不耻下问”改为“请教”。
【我阅读我创作】(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示例: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
(比喻恰当、表意明确即可)阅读探究拓展延伸(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得兼(jiān)死亦我所恶(è)___ 弗得则死(fú)B.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qiǎng)休祲降于天(jìn)C.德隆望尊(zūn)俟其欣悦(sì)___负箧曳屣(xǐ)D.足肤皲裂(jūn)右备容臭(chòu)妻妾之奉(fè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B.穷并不能消磨我们求学的意志,即使囊萤映雪,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D.《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_ B.休祲降于天C.轻寡人与D.天下缟素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5.名句默写。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
(苏轼《定风波》)(2) __,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作者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单元【全单元】》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点拨 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 花朵”紧承“痛苦的希望”,表现的是中国人民屡 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
一、浅层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在第一节诗中,诗人都写了哪些意象?通过这些意象
写出了祖国怎样的历史面貌?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 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这些意象形象地展示了 祖国饱经沧桑的苦难历史。
8.前两节诗都写祖国的历史,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一节从物质上写祖国的贫穷与沧桑, 第二节从精神上写人民的祈愿。
9.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 些意象来表现这种变化的?
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 诗人是用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 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 线”“绯红的黎明”等意象,来表现这种变化的。
点拨 由“为之牺牲”可推测第一空应为“奋斗”,由 “为之歌咏”可推测第二空应填“描画”,由“为 之感动”可推测第三空应填“沉醉”。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C )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B.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 总和。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4.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
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
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 依顺手折下路边的 柳枝(杨柳,、以柳表条达) 惜别之意。过了一
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
,
表达月了亮她(或的:思鸿乡雁之)情。
点拨 本题考查意象及其运用的环境,第一空应该选择代 表惜别的意象,如“柳枝”等,第二空应该选择代 表思乡的意象,如“月亮”“鸿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业参考答案第五单元1.C 2.C 3.B 4.(略)5.(略)6.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B 8.C 9.(略)10.“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11.“得道”或“施行仁政”12.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13.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14.D 15.(略)16.(略)17.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8.(1)顺境也可以造就人才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
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2)略(不论就一点来谈或两者结合起来谈,不论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19.①用脚踢②同时、同时得到③通“避”,躲避。
④通“向”,从前20.(略)21.舍生而取义;“舍鱼而取熊掌”作比喻提出的(或用“鱼”和“熊掌”作比喻)。
22.(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23.现实的“义”已超过孟子思想范围,就是中华民族人格:不贪污、行贿、受贿;讲礼貌道德、做文明人、有社会经验;不损人利已,不做有损社会和别人的事(意思相近即可)。
24.(1)通“返”,回来(2)依靠,凭借 25.A 26.他说的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离所要去的楚国就愈远啊!27.季梁通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劝阻魏王进攻邯郸。
第六单元1.C 2.C 3.D 4.C 5.(1)《诗经》西周春秋诗三百风雅颂(2)《左传》左丘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战国策》战国6.(略)7.短小真实即时方便8.示例:离情别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左传》长勺之战战例: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10.(略)11.C 12.(略)13.(1)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4.衬托曹刿的“远谋”。
可有不同意见。
认为“鄙”的依据有:鲁庄公在战前幼稚地以为可以凭借近臣支持和神灵保佑来取胜,在作战当中他又急躁冒进,毫无谋略。
认为他不“鄙”的依据有:他身为国君能尽职尽责,并且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正确意见;也可认为两方面都有。
”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其妻曰:.明确:18(略).A 17.16(略).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也毋庸置疑。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19.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20.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
)21.D 22.君王(大王、您)将要去哪里(到哪里去) 23.贤明,敬重人才,嫉恶如仇。
九下期末检测题1.C 2.D 3.C 4.C 5.C 6.(略)7. (1)新词语时代来临(或“新词语成为时代特征”意思相近即可,必须抓住关键词“新词语”)(2分)(2)答赞成、否定或辩证看待皆可,并要言之成理。
(2分)示例1:新词语成为时代特征,是积极的。
它们生动活泼地反映生活,也展现了欣欣向荣的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示例2: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有诸多消极因素。
因为新词创造的随意性和使用的泛滥化干扰正常的社会文化秩序。
8.印度《吉檀迦利》童心、母爱 9.A 10.D11.①通“悦”,高兴②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③止,停止④使……停止,阻止 12.(1)(打仗)是那些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肉食者)来策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2)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呀!(略)13.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14.对公输盘是义正辞言地批驳其假“义”,表明自己反对攻宋的鲜明立场;对“故人”是委婉讲明道理,推心置腹地表明自己坚定为“义”的决心。
15.A处:摇曳B处:弥散16.(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2)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17.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
18.“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认识、理解等)。
19.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
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20.一种带负电的反质子、带正电的反电子和磁性相反的反中子组成的物质镜像。
21.逻辑特征、功用22.题目嫌小,因为文章的内容除了介绍反物质的特征外,还介绍了移山填海外的其他功用。
(不同意此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3.克隆、纳米、基因等。
24.不能迁就平庸。
25.列举各种迁就平庸的表现——剖析迁就平庸的危害——总结全文,提出“我们不应该向劣质的事物和人物致敬,哪怕再‘不容易',我们也决不迁就。
”的结论。
26.“已经”一词,表明对平庸的迁就,早就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里起强调作用,因此不能删去。
27.言之成理即可。
质量检查作业(一)1.D 2.A 3. A 4.A 5.(1)示例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北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心有灵犀一点通稻花香里说丰年悠然见南山第四空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旧事重提、二十四孝图 6.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复原其神秘微笑。
(3分,三个要点各1分)7. 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3分)8.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9.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0.①交错通达②全③看④遗憾 11.D 12.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她的丈夫正挑着粪水灌溉菜园,妇人从井里打水洗衣。
13.和谐安宁自得其乐14.“海底飞船”具体指(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第③段说明的是“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5.主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示例:举例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 16.不能删。
因为“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类型。
这个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17.示例:加快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究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安全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深海科技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祖国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安全保障。
18.①在被埋没的日子里暗暗使劲生长,而不会苦闷自杀。
②想法简单,看到阳光就高兴。
③乐天达观、心胸宽广④面对污蔑和丑化,坦然对待⑤被虫咬过却不为此绝望和诅咒,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⑥在刀痕里死而复生、不断新生(或一次次耐心讲解生与死的辩证法)19.拟人、排比。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些瓜们可爱憨厚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强烈赞美之情。
20.开放性试题。
示例: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或被埋没的日子里,更要珍视生命,要学会坚强,学会减压,学会乐天达观、随遇而安,学会为新生的日子不断积蓄力量。
21.本文借平凡的自然之物讲人生哲理,寓理于物,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将生活哲理自然而然地道出,易于为读者接受。
质量检查作业(二)1.D 2. B 3.D 4.C 5.C 6.(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示例:①《三国演义》②全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7.不睡觉、通人性 8.A 9.依依不舍(或留恋)10.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11.①通“避”,躲避。
②抛弃。
12.D 1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获得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采用它;采用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灾祸,然而有的人就是不去采用它。
②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14.舍生取义;道义至上,诚信第一 15.气.说明方16候变暖会导致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法: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更加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随着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次数递增越来越快。
17.不能删掉。
说明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并非唯一,去掉后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如:过敏症状加重、动物向高处迁徙、湖水泄露、冻土消融、山脉反弹、森林大火、卫星越转越快等等。
19.①夜里“我”突然发病,父亲将“我”送进医院。
②接到大学通知书时,父亲亲自送“我”去学校。
20.(1)“慢慢”一词突出表现了父亲为了这个家庭付出的艰辛是漫长的。
“托”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支撑家庭生活的艰难,含义是我当时不能体会到父亲是在用一颗爱心的力量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
(2)表面上是指远处的那盏灯,同时暗指父亲那颗永不泯灭的父爱之心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21. 尽管父亲身材矮小,但在“我”心中他的形象是高大的。
“我”为能有这样的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尊重。
22. 坚毅、无私、有极强的自尊心、爱心和家庭责任感。
质量检查作业(三)1.D 2.D 3. B 4.C 5.A(⑤总论,①承接⑤从反面举例论证,③承接⑤①说原因,②承接③论述,④承接②论述。
)6. ①鲁智深曹操②林黛玉贾宝玉③濯清涟而不妖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莫道不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五句话任意写出三句即可)7.①希望之光永远不能泯灭,有了希望就有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