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洛阳历史简述

合集下载

洛阳历史

洛阳历史

洛阳历史洛阳历史,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商代和西周时期。

洛阳位于中国的河南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多次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

以下是关于洛阳历史的一些概要,供您参考。

1.古代洛阳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商代时期,洛阳是商文化的一部分,是商代的一个重要都城之一。

在西周时期,洛阳成为了西周王室的都城之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周时期,洛阳拥有宏伟的宫殿、庙宇和城墙,是一座繁荣的古都。

2.东汉洛阳在东汉时期,洛阳成为了东汉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东汉洛阳以宏伟的洛阳宫为中心,城市规划完善,建筑壮观,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东汉时期,洛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家,如班固、蔡伦、张衡等,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洛阳曹魏时期在三国时期,曹魏建立了都城洛阳,并将其设为国都。

曹魏时期,洛阳经济繁荣,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洛阳成为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名士。

同时,洛阳还是佛教的传入和传播中心之一,佛教文化在洛阳得以传承和发展。

洛阳还建有众多的宫殿、庙宇和园林,形成了独特的曹魏时期的文化风貌。

4.洛阳晋朝时期在晋朝时期,洛阳成为了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晋朝时期,洛阳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建筑风格多样,形成了独特的晋代文化风貌。

晋朝时期,洛阳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如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等,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洛阳还是佛教的中心,佛教文化在洛阳得到了繁荣发展,众多的佛寺和佛塔建立于此,如白马寺、龙门石窟等,成为了佛教艺术和文化的瑰宝。

5.洛阳北魏时期在北魏时期,洛阳成为了北魏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北魏时期,洛阳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城墙更加宏伟,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风格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河南洛阳的历史及文化

河南洛阳的历史及文化

河南洛阳的历史及文化河南洛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原腹地,距离省会郑州不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洛阳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瑰宝。

在近代以来,洛阳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美丽的风景和城市建设成果,成为全球瞩目的旅游胜地和现代化城市。

1. 洛阳的历史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周朝时期,洛阳就成为了周王朝的都城,并保持了600多年的历史。

在汉朝时期,洛阳成为了西汉王朝的都城,并开始经历了宏大的城市建设计划,其中著名的是洛阳洛阳城垣和金銮宫等重要建筑。

此后,洛阳先后成为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都城。

至唐朝时期,洛阳成为全国重要的文教中心和经济中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科学家。

宋朝时期,洛阳是河南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洛阳呈现出了现代化城市的模样,到了近代以来,洛阳也开始跟随全国其他城市一起走向现代化。

2. 洛阳的文化洛阳的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洛阳古都文化。

这种文化包括了洛阳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产业等多个方面,是一种集中表达中原文化核心的表现形式。

洛阳古都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洛阳的古建筑。

洛阳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其中代表性的有洛阳城垣、白马寺、龙门石窟、都司祠等等。

此外,洛阳还有很多著名的文化景点,如王门古道、关林景区、滦口古镇等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洛阳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的重要旅游景点。

3. 洛阳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洛阳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古都文化的同时,也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洛阳进行了广泛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了许多新型城区、商业街区和政务中心。

同时,洛阳也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完成了城市绿化的建设工作,成为了生态城市的典范。

此外,洛阳还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境内外的战略合作,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洛阳几朝古都历史

洛阳几朝古都历史

洛阳几朝古都历史洛阳,古称洛邑,曾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东周时期起,洛阳就开始扮演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角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都城之一。

在接下来的1500字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洛阳几朝古都的历史,揭开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过往。

周朝时期,洛阳是东周的都城,被誉为“九州中央,帝王之都”。

这一时期的洛阳城规划严谨,宫殿楼阁层出不穷,城内街道宽敞整洁。

周文王、周武王等帝王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朝会,确立了周朝的统治地位。

在这个时期,洛阳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中心,承载着周朝兴盛的辉煌。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朝在洛阳建都,这一时期被誉为“洛阳中兴”。

汉武帝修建了大型宫殿和恢宏的城墙,将洛阳打造成为华夏文明的象征。

在汉朝的统治下,洛阳成为了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量文人学士前来求学和创作。

著名的司马迁、班固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隋唐时期,洛阳再次成为了中国的都城,被誉为“三朝故都”。

隋文帝、唐太宗等帝王相继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朝会和庆典,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洛阳的规划更加宏大,大明宫、洛阳城和封丘帝陵等众多建筑物均彰显出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富丽。

宋元明清时期,洛阳虽不再是统治中心,但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宋代的洛阳古城、元代的洛阳古庙、明代的洛阳古桥、清代的洛阳古塔等都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代表,展示了城市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历史痕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洛阳几朝古都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领略到这座城市悠久而深刻的底蕴。

综上所述,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繁荣。

从周朝到清代,洛阳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众多宏伟的建筑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考和文化传承。

今天的洛阳,依然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传承着古都的光荣传统,为人们展示着古代文明的瑰宝。

关于洛阳的介绍

关于洛阳的介绍

关于洛阳的介绍洛阳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也是河南省的重要城市。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以下是对洛阳的介绍。

1.历史文化洛阳有着55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商代,它就成为了商代商人的贸易中心。

除此之外,洛阳还是中国最早的首都之一,有过13次首都之称。

这也使得洛阳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还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窟之一,内部精美的雕刻艺术更是历史留存的珍贵遗产。

2.经济发展现在的洛阳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它活跃着制造业、冶金、汽车等多个领域,还是中国四大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特别是洛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其投入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这让更多的人们开始对洛阳有了新的认识。

3.美食文化洛阳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

它以“三绝”和“二百老菜”著称。

三绝指的是洛阳水席、豫菜和馍馍,每一样都别有特色。

而二百老菜则是洛阳独特的风味小吃,如豆腐脑、冰糖葫芦、油糕等等,口味独特,值得品尝。

4.旅游景点洛阳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

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都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景点。

此外,洛阳还有许多能够吸引人们的景点,如洛河公园、关林景区、金谷园等等。

总之,洛阳是一个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着坚实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人文风景。

如果你有机会到洛阳一游,相信会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惊奇之处。

洛阳历史简述资料.

洛阳历史简述资料.
铭文:“齐侯作媵子仲姜宝盂 其眉寿万年 永保其身 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错金银铜鼎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 屯村出土
高16.5厘米,腹径13.2 厘米
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 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 背饰错金四瓣花、三角 云纹、卷云纹,是一件 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平首布
米 价值:伊川缸是伊洛河流域
史前文明的见证,也是了 解仰韶文化不可多得的实 物。缸体上所绘的图案, 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
龙 山 文 化 时 期
镂 空 高 柄 黑 陶 豆
约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在河 洛地区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 建立在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 期,正式步入文明时代。
栾川人下臼齿
鸵鸟蛋化石
水 龟 化 石
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
古 菱 齿 象 化 石
石磨盘 石磨棒
裴李岗文化时期
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时期
彩陶盆
伊川缸
文物名称:鹳鱼石斧伊川缸 出土时间:1980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临汝县 文物年代:仰韶文化时期
(距今5000年至7000年) 规格:口径24厘米,高47厘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 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绿松石龙形器
乳钉纹铜爵
夏代
(公元前2070年—前1600 年)
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 遗址
爵高22.5厘米 流、尾长31.3厘米 壁厚0.1厘米
隋唐洛阳城
隋(隋
炀公大
帝元业
605
命元

关于洛阳的典故

关于洛阳的典故

关于洛阳的典故摘要:一、洛阳简介二、洛阳典故概述1.洛阳牡丹传说2.龙门石窟的起源3.白马寺的传说4.洛阳水席的来历三、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四、洛阳典故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五、结语正文:【一、洛阳简介】洛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公元前1046年周公旦建都洛阳以来,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史长达1500多年。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九州之中的交通要地,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二、洛阳典故概述】1.洛阳牡丹传说洛阳牡丹享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传说唐玄宗李隆基曾将牡丹从长安移植到洛阳,从而使洛阳牡丹名声大噪。

每当春天来临,洛阳牡丹盛开,满城飘香,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欣赏。

2.龙门石窟的起源龙门石窟位于洛阳西南部的龙门山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据史书记载,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石窟和石刻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繁荣。

3.白马寺的传说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部,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相传东汉明帝时期,西域高僧摄摩腾、竺法兰骑白马携带佛经来到洛阳,汉明帝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

自此,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4.洛阳水席的来历洛阳水席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唐代。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巡视时,发现当地百姓用流水席款待官员,觉得这种宴席别具一格,便将其引入宫中,成为宫廷宴席的一部分。

后来,洛阳水席逐渐传入民间,成为洛阳最具特色的餐饮文化。

【三、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洛阳典故反映了古代洛阳的繁荣景象和民间智慧,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典故既体现了洛阳作为中国古都的悠久历史,也彰显了洛阳在佛教、花卉、饮食等方面的独特地位。

【四、洛阳典故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洛阳典故依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政府和民间纷纷将这些典故融入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交流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激发人们对洛阳的热爱。

关于洛阳的典故

关于洛阳的典故

关于洛阳的典故【原创版】目录1.洛阳的历史背景2.洛阳的建都历史3.洛阳与成语典故4.洛阳纸贵典故正文洛阳,一座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地区。

在古代,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

在这里,我们一起探讨关于洛阳的一些典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洛阳的历史背景。

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00 年,当时商朝建立,商汤在此建立了都城。

此后,数代帝王都将洛阳作为都城,前后累计长达 200 余年。

公元前 1046 年,西周代殷后,为了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洛阳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

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洛阳的建都历史。

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 11 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或陪都,近 900 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洛阳见证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迭,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洛阳与成语典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挑肥拣瘦”这个成语就源于洛阳。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在洛阳建立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

当时,在太学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太学里,有位教学博士,姓甄名字,很有学问。

有一年腊月,甄名字在太学里讲课,学生们纷纷前来请教。

甄名字讲得非常精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等到讲完课,甄名字对学生们说:“今天讲的内容很重要,你们回去后要好好复习。

”学生们纷纷表示同意。

甄名字又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后,把刚才讲的内容挑肥拣瘦地复习一遍,把重要的内容记下来。

”从此,挑肥拣瘦”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此外,洛阳还有著名的“洛阳纸贵”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三都赋》,在当时的洛阳城广泛流传,因为市民争相传抄,使得洛阳的纸价上涨。

历史古迹千年古都洛阳

历史古迹千年古都洛阳

历史古迹千年古都洛阳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古迹。

自西周初建以来,洛阳历史上走过了几千年的时光,见证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兴衰和变迁。

本文将介绍洛阳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带您一起领略这座千年古都的魅力。

1. 历史概述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的商朝中晚期。

在之后的多个朝代中,洛阳都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特别是东汉时期,洛阳成为了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都”。

2. 洛阳古城洛阳古城是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洛阳古迹的集中地。

古城建筑主要有皇宫、城墙和市区。

皇宫是统治者的居所,包括宫殿、庙宇和陵墓等建筑,展现了古代王朝的盛世。

城墙是古城的防护设施,曾经有高耸的城墙环绕着整个洛阳。

市区则是商业和生活的中心,留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

3.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白马寺附近。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延续到唐代,历经几百年的时间。

这里保存着大量雕刻精美的佛像和石刻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辉煌成就。

4. 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寺庙,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佛教人士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寺内有大量的佛像和佛教经文,为游客提供了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机会。

5. 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收藏、研究和展览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

馆内陈列了大量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陶瓷、石刻等,向游客展示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

6. 洛阳文化洛阳古都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包括文学、艺术、建筑和传统节日等。

洛阳的文学名人众多,有诗人杜牧和李白等。

艺术方面,洛阳瓷器和织锦制品都享有盛誉。

洛阳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古代建筑和佛教寺庙,以大气磅礴和精美细腻著称。

此外,洛阳的传统节日如洛阳牡丹花会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洛阳用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 始 青 瓷 罍
周代的礼制规定
根据礼法,天子用九鼎八簋, 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 簋,士用三鼎或一鼎两簋。到了 东周,礼崩乐坏,常常出现越制, 因而也有诸侯用九鼎。
西周编钟
编磬
兽面纹铜方鼎
西周(公元前1046 年--前771年)
1977年洛阳北窑出 土
高36厘米,口长33 厘米, 口宽25厘米
铭文:“齐侯作媵子仲姜宝盂 其眉寿万年 永保其身 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错金银铜鼎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 屯村出土
高16.5厘米,腹径13.2 厘米
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 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 背饰错金四瓣花、三角 云纹、卷云纹,是一件 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乳钉纹铜爵形制飘洒俊逸, 犹如一只腾飞的鸟雀,被 誉为“中国第一爵”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 都于亳。洛阳偃师尸乡沟一代发 现的偃师商城遗址,被认为是商 代最早的都城所在,商朝是中国 青铜文明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母 鼓 铜 方 罍

天 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玄父
鸟己
降 而



子 申 父 己 鼎 铭 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 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 安长安区)。西周建立之初,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广大殷遗民 及东南地方国的统治,周武王 命弟弟周公旦营建“成周洛 邑”,与宗周丰镐并列成为西 周都城。
雄都定鼎地
洛阳历史简述
十三朝古都
河 洛 文 明
圣 人 则 之
洛 出 书
河 出 图
周隋汉偃偃
王 城 遗 址
唐 洛 阳 城 遗
魏 洛 阳 故 城
师 商 城 遗 址
师 二 里 头 遗
五 都 荟 洛
址遗


史前时期
距今约70万年以前,洛阳的先民便已经 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人们以采集狩猎 为生。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原始农业和畜 牧业出现,使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并发明 了陶器。河洛地区地处华夏腹地,新石器 时代的邦国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流和 融合,从而孕育了中国文明时代的到来。
平首布
半两钱
刀币
金村陵区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朝一统六 国,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定都咸阳,设 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 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初 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 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 重镇。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 汉政权,定都洛阳。
隋唐洛阳城
隋(隋
炀公大
帝元业
605
命元
宇 文 恺
年 )



碳化的粮食标本
神都洛阳
明堂
天 堂
唐恭陵
唐恭陵出土的蓝釉器
三 彩 载 丝 骆 驼
三 彩 黑 釉 马
三彩镇墓兽
抬腿陶马与驯马俑
海 兽 葡 萄 镜
孔子与荣启期
雕 版 印 刷 品 ( 纸 )
洛阳牡丹
牡丹在洛阳栽培,始于隋而盛于唐,名 甲天下于北宋。自隋以来,牡丹在民间 栽培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皇家园林,成 为宫廷的宠物。公元604年隋炀帝建都 洛阳,辟地二百里为西苑,多种牡丹,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及 至唐宋,洛阳一直处于国都、陪都地位, 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日盛。唐代诗人白 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 若狂”即是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
米 价值:伊川缸是伊洛河流域
史前文明的见证,也是了 解仰韶文化不可多得的实 物。缸体上所绘的图案, 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
龙 山 文 化 时 期
镂 空 高 柄 黑 陶 豆
约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在河 洛地区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 建立在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 期,正式步入文明时代。
方体折沿,立耳,柱 足.腹部四面及足顶 均饰突目兽面,云雷 纹衬底.系西周方鼎 中极难得的佳作.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太 子宜臼即位,称周平王。平王继 位后,在内交外困的双重压力之 下,于次年东迁国都于洛邑,开 始了历史上长达515年之久的东 周时代。当时的洛邑就是今天的 洛阳。
齐侯宝盂
栾川人下臼齿
鸵鸟蛋化石
水 龟 化 石
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
古 菱 齿 象 化 石
石磨盘 石磨棒
裴李岗文化时期
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时期
彩陶盆
伊川缸
文物名称:鹳鱼石斧伊川缸 出土时间:1980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临汝县 文物年代:仰韶文化时期
(距今5000年至7000年) 规格:口径24厘米,高47厘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 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绿松石龙形器
乳钉纹铜爵
夏代
(公元前2070年—前1600 年)
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 遗址
爵高22.5厘米 流、尾长31.3厘米 壁厚0.1厘米
刻 画 牡 丹 纹 罐
宋 代 石 质 象 棋
汝 瓷
钧 瓷
元 代 石 翁 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