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桡尺骨干双骨折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直接暴力:
骨折类型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两骨折线在同一 平面。
2.传达暴力: 桡骨的骨折线在上,为横形骨折,尺骨的骨折线
在下,为斜形骨折,两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
3.扭转暴力: 桡尺骨均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线的方向一
致(从尺侧上方斜向桡侧下方),尺骨的骨折线在 上,桡骨的骨折线在下。
(4)固定时间:
成人6~8周,儿童3~4周。
(5)固定后注意:
●桡尺骨干双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固定后极易发生 再移位。在夹板固定后,应及时拍片检查,发现再移 位及时纠正。
●及时检查患肢血循环情况,对儿童骨折更应注意, 发现夹板过紧,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张力性水泡或缺 血性肌挛缩。
(二)闭合穿针内固定:
桡尺骨干中下1/3骨折,桡骨近端处于中立位, 桡骨远端旋前移位,将前臂置于中立位则会矫正旋转 移位。
③ 夹挤分骨: 矫正骨折端向对侧的侧方移位。
④ 端提挤按: 矫正掌、背侧侧方移位。
⑤ 摇摆触碰 : 使骨折端接触紧密。
(2)儿童青枝骨折 儿童桡尺骨干双骨折多为青枝骨折,以骨折端向背
侧成角畸形最多见。 ① 三点捺正法: ● 体位:将患肢前臂放于桌上,成角向上。 ● 拔伸:两助手分握肘部和腕部做轻度拔伸。 ● 整复:术者双手分握骨折远、近端,两手拇指在成
【诊断要点】
1.伤后前臂局部有疼痛、肿胀、前臂活动障碍。 2.骨折端若有移位前臂可出现成角、短缩等畸形。 3.检查时局部有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4.骨折后严重肿胀会出现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5.X线检查:前臂正、侧位拍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移位情况。 注意:拍片范围应包括腕、肘关节,以便观察有无上下尺桡关 节脱位和骨折端旋转移位情况。 上尺桡关节脱位:孟氏骨折特殊型。 下尺桡关节脱位:盖氏骨折特殊型。
中医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中医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中医采用手法复位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复位是指将断裂的骨片准确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手法复位方法。
1. 手法按摩:通过按摩和揉捏的手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并有助于促进骨折位置的复位。
在复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片的位置,采用适宜的按摩手法进行复位。
2. 轻柔拉伸:在一些骨折情况下,患者的肌肉和韧带可能会受到拉伸,阻碍骨折位置的复位。
中医师会使用轻柔的手法进行拉伸,以松弛肌肉和韧带,有助于更好地复位骨折片。
3. 中医拨正:中医认为,通过骨折断端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牵引,可以实现骨折片的复位。
中医师使用特定的拨正手法,通过施力的方向和力度,帮助断端复位,从而促进愈合。
4. 骨力复位:骨力复位是一种直接的手法复位方法。
中医师会根据骨折的情况,使用手指或特殊的刺激器对骨折位置施加压力,以帮助骨折片复位。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确保复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手法复位方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或骨伤科医师进行操作。
在进行复位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最合适的复位方法。
此外,复位过程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疼痛控制和安全性,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中医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方法包括手法按摩、轻柔拉伸、中医拨正和骨力复位。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恢复骨折的正确位置,促进愈合和功能恢复。
在接受治疗时,建议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并注意安全和舒适度。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

5 参考 文献
[] 王 和鸣 . 1 中医骨伤科学 ( ]北京 : M.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 0 1 2 2 21 . 0 3 (] 戴克戎 . 2 肩部外科学[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9 : 1 M. 人 1 44 。 9 0 [] 陈富强 , 堂, 3 黄金 沈珊复 . 形 钢板 内固定治疗 故宫 近端骨 折与 T 骨折脱位[]骨与关节损伤 , 9 , ()4 . J. 1 71 1: 9 2 0 [] 林新 , 4 林斌 , 洪加 源. 切开复位钢板 内固定治疗肱骨颈 粉碎性骨
解剖功能的复杂 关系 , 骨干 完全 骨折 后 , 折端 可 发生 侧 两 骨 方 、 、 角及旋转移位 。常用 的治疗方法有手 法复位外 固 重迭 成
固定 治疗 尺桡 骨干 双 骨折 6 例 , 后 给予 长臂 石膏夹 外 固 4 术
定, 疗效满意 。现总结 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h mea rcl wt n iet/ U20 . u rlf al a  ̄ i idrc  ̄ l1/" h 1 1 c ltc nq e ad r ̄ t a eh iu n e s
uiz gt e ole oe[]t u 19 ,07 :5 . tin res u r cusJ . j ̄,9 93 ( )43 li h h d纯 新鲜尺 桡骨 干 不利
折 。伤 后至就诊时间 1 时 ~ 天 ( 小 3 平均 2 小时) 2 。
2 治 疗 方 法 臂 丛 神 经 阻 滞 麻 醉 , 者 仰 卧 位 。常 规 术 区 皮 肤 消 毒 铺 患
骨折, 我们主张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其优点有: ① 手术时不需切1 不需暴露骨折端, 3, 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的血
尺桡骨复位标准

尺桡骨复位标准
尺桡骨双骨折,是门诊中较常遇到的骨折。
具体复位标准如下:
1. 骨折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以允许轻度成角畸形。
儿童成角小于15度,成人成角小于10度,日后一般不会影响太大。
2. 如果成角与关节方向垂直,一定要完全纠正,否则会影响关节的屈伸活动与旋转活动。
3. 对旋转移位畸形,同样要完全纠正,否则也会引起前臂的旋转活动障碍。
4. 如果出现分离移位,有可能会引起软组织嵌入分离骨端,引起骨不愈合,因此要尽量纠正。
5. 儿童对于短缩畸形允许2厘米的短缩,而成人可以允许1厘米以内的短缩。
6. 对于长骨骨折,对位对线至少要1/3以上;干骶端骨折,至少要四分之三以上对位对线。
此外,尺桡骨骨折复位标准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按关节内骨折处理,即必须达到解剖复位。
因为尺桡骨主要是组成前臂的骨性支架,前臂除了参与肘关节、腕关节屈伸功能运动外,自身还有重要的旋转功能。
骨折后双轴系统遭到破坏,旋转受限,可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青少年。
直接、间接(传达或扭转)暴力均可造成尺挠骨干双骨折。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完全骨折者可们及骨擦音。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论其部位、类型,均可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骨折端虽能复位,但其位置不易维持者,可在麻醉下行闭合钢针贯穿内固定。
治疗中恢复尺桡骨的轴线及两骨之间的骨间隙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只限于断端复位不良,骨间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软组织嵌入者。
【病因病机】(一)尺桡骨双骨折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
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
所以骨折线位置低。
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扭转暴力: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
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
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
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临床表现】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
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
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扩折反拔尺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曲 9 。前 臂旋 后位 , 尺 、 0, 且 桡两 侧 及 后 侧 的小 夹 板 长 度超 过肘 关 节 , 次 放 好 4块 小 夹 板 , 夹板 里侧 垫 依 小 上 薄层棉 花 以防 皮肤受 压 , 然后 用绷 带连 同掌 部 一起 进行 3个 “ ” 式 固定 。不 稳 定 的 骨 折 , 前 臂 中立 8字 在 位放 1 中立 托 板 , 用 绷 带 缚 扎 , 控 制前 臂 的旋 块 并 以 转 活动 。 固定后 注意 观察 患肢 手指 活 动及 血 运情 况 ,
使 骨折成 角 扩大 , 握住 腕部 的助 手 把 骨折 远端 向反 向 拔 伸 , 者加 大 按 压 力 度 , 术 当感 到 骨 折 端 互 相 有 接 触 时, 术者 把骨 折 远 端 由凸侧 向 凹侧 提 , 手 把 前 臂 折 助 向凹侧 以复 位骨 折 。尺 骨 复位后 , 骨 骨折 端往 往 还 桡 有重 叠 , 术者 以 一 侧 手 掌 和 示 、 、 、 指握 住 复 位 中 环 小 好 的尺 骨骨折 端 , 向桡 侧 方 向推 顶 , 指协 同 另 一 手 拇 加 大桡 骨 骨 折 的成 角 , 觉 骨 折 两 端 的 骨 皮 质 对 顶 感 后, 骤然 向回反折 , 骨折 复位 。同时 , 使 握住 腕 部 的
告 如下 。
助 手减 轻拔 伸 的力 量 , 者 摸 准 骨折 端 的位 置 , 两 术 将
手拇指置于骨折成 角的 凹侧 , 指握稳 凸侧 的骨 折 余
端, 助手 再度 减轻 拔伸 力 , 患 肢肌 肉松 弛 , 后 将 患 使 然
肢向凸侧折 , 术者也同时把 凹侧 的骨折端 向凸侧按 ,
助 手则 向上 、 提 拉并 尺偏 摆 前 臂 , 时 可 听 到 骨 摩 后 此 擦 的声 音 , 位成 功 。 复
闭合复位外固定微创治疗前臂尺桡骨双骨折320例体会

20 20 0 6— 0 9年 应 用 手 法 复 位 外 固 定
胀略微消退 、 骨折稳定后 , 为石 膏固定 , 换
微创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 30例 , 得满 2 取
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20 20 0 6~ 0 9年 收 治 应 用 手 法 复 位 外
外固定时 , 膏上 缘应 在上 臂 中段 , 石 肘关 节屈曲 9 。 石 膏 下 缘 止于 掌 指关 节 , O, 这 样 才能有效地 控制 引起 骨折 移位 的各种
均 3 ; 中直接暴力 12例 , 2岁 其 5 间接 暴力
14例 , 3 绞压 扭转 3 4例 ; 合性 骨 折 3 闭 4 0 例 , 中按 G s l分 型 I型 1 , 其 uto i 2例 Ⅱ型 4 例, 横形骨折 12例 , 5 斜形骨折 10例 , 6 粉 碎性骨折 8例 ; 尺桡骨上 13骨折 3 , / 6例 中 13骨 折 16例 , 13骨 折 12例 , / 2 下 / 2
固定微创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 3 0例 , 2 男 12例 , 18例 ; 龄 8个月 一 8岁 , 9 女 2 年 7 平
驰, 消除 了阻 碍骨 折 复 位成 功 的 内在 因 素 , 于牵 引复位的成功与骨折复位后 的 便 固定 。②整复 前根据 骨折 部位 的 不 同选 择正确的体 位。前臂 骨折 手法 整 复时 如
再次 整 复 以及 2次 以上 整 复 成 功 者 5 6
须少于 1 。 尺桡骨 的成角 畸形不 得大 于 0, 1 。桡 骨的旋 转 弓应予 恢 复。低 于 以上 0,
标准就会造 成 明显 的功能 障碍 。⑥ 运用 正确合理 的固定 。对 于 相对稳 定并 且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导读: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
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
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
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
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
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
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6~8周。
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型,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
位,以纠正旋转畸形。
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
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8~12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
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