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双折解剖
桡尺骨干双骨折

治疗
练功活动 初期作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及上肢肌
肉舒缩活动,中期开始作肩、肘关节活 动,解除固定后作前臂旋转活动。
合并症问题?
桡尺骨干双骨折
• 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多段、感染、固定不可靠) • 畸形愈合(成角、再移位,影响旋转) • 交叉愈合(骨间膜损伤严重,血肿机化,旋转功 能丧失) • 神经血管损伤(见于严重挤压伤) • 缺血性肌挛缩(三天内、整复固定后、切开减压)
桡尺骨干双骨折
成 角 畸 形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治疗
整复方法 (1)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伤员完全无痛,
使前臂肌肉放松
(2)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前屈45°, 肘关节屈曲90°,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纠正 骨折端重迭,成角及旋转移位。
治疗
(3)如骨折在上1/3,则先整复尺骨;如骨折在 下1/3, 则先整复桡骨;骨折在中段时,应根 据两骨干骨折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
若斜形骨折或锯齿形骨折有背向侧方移位 者,应用回旋手法进行复位;
若尺桡骨骨折断端互相靠拢时,可用挤捏 分骨手法,木者用两手用力将尺、桡骨间隙分 到最大限度,使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使向中 间靠拢的尺、桡骨断端向尺、桡侧各自分离。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1)
拨伸手法
纠正重叠移位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3)
旋转手法
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
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
解剖
尺骨 属前臂内侧,分一体
任
两端,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 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相对。
意
尺桡骨骨折

Wei 等人治疗粉碎性前臂双骨折,一组患者植骨,另外一组患者未 进行植骨,但是两组患者均骨折愈合
多数人认为:对存在骨质缺损或因软组织广泛剥离导致即将出现继 发性骨质缺损的患者均应考虑使用髂骨松质骨进行植骨
髓内钉
髓内钉治疗前臂骨干骨折的适应症包括:
1、骨骺已经闭合的青少年骨折患者
2、骨折累及单个骨干(尺或桡骨) 3、双骨干(尺骨和桡骨)
手术入路---桡骨背侧入路(Thompson入路)
Thompson入路体表标志:起自肱 骨外上髁前,远端至桡骨茎突背侧
旋后肌包裹桡骨上1\3,骨间后神经 从肌纤维中穿过,术中需仔细辨认并 保护
固定物选择钢板 Nhomakorabea
髓内钉 外固定架
石膏外固定
钢板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是否需植骨?
前臂骨干双骨折进行植骨的适应症尚不明确
尺骨髓内钉
桡骨髓内钉
前臂双骨折髓内钉
髓内钉
优点: 1、切口较小,皮肤及软组织破坏小 2、无需骨膜剥离 3、内固定激惹和骨折愈合后再骨折的风险更小
缺点:
1、很难控制纠正旋转畸形
2、不能提供骨折端加压作用,无法促进一期骨折愈合。 3、很难恢复前臂骨骼的解剖形态,尤其是旋转畸形和桡骨弧度 4、置入锁定螺钉时存在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
纠正恢复前臂骨骼的生理形态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小结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成人前臂骨干双骨折的常用方法
临床证据强烈支持对于简单骨折使用钢板螺钉坚强固定 可获得良好疗效 根据应力理论,治疗粉碎性的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应提供 可控的应力环境诱导产生骨痂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解剖微课堂--桡骨

解剖微课堂--桡骨
本文章只供学习交流之用
如有转载请注明“郝老师的解剖课堂”
位置
桡骨是前臂双骨之一,位于前臂外侧,也就是大拇指的一侧,分为一体和两端。
外形
上端:稍膨大,形成扁圆形的桡骨头,头的上面有凹陷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
桡骨头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
桡骨头下方光滑缩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一较大的粗糙隆起,即桡骨粗隆是肱二头肌的附着点。
体:呈三棱柱形,其内侧缘锐利,骨间缘,与尺骨相对,中间有骨间膜相连。
下端:膨大,前凹后凸,近似立方形。
其远侧面光滑凹陷,为腕关节面,与近侧腕骨相关节。
内侧面有尺骨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
外侧面向下突出,叫做桡骨茎突。
以往部分精彩文章:
解剖微课堂--肱骨
记忆卡片系列——心血管
广州中医药大学解剖精品作业欣赏
广州中医药大学解剖精品作业欣赏
记忆卡片系列——呼吸系统(上)
记忆卡片系列--循环系统概述
记忆卡片系列——泌尿系统(下)
记忆卡片系列——泌尿系统
记忆卡片系列--消化管(下)
记忆卡片系列消化管(上)
记忆卡片系列消化系统概论
瑜伽损伤--腘绳肌
瑜伽损伤--脊柱后弯体式的解剖原理
瑜伽损伤--后弯体式中的胸小肌及其筋膜
一起分享有趣的解剖学知识,让解剖学不再难学。
让解剖学成为你高飞的翅膀。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青少年。
直接、间接(传达或扭转)暴力均可造成尺挠骨干双骨折。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完全骨折者可们及骨擦音。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论其部位、类型,均可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骨折端虽能复位,但其位置不易维持者,可在麻醉下行闭合钢针贯穿内固定。
治疗中恢复尺桡骨的轴线及两骨之间的骨间隙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只限于断端复位不良,骨间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软组织嵌入者。
【病因病机】(一)尺桡骨双骨折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
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
所以骨折线位置低。
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扭转暴力: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
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
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
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临床表现】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
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
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尺桡骨骨折ppt课件

9
• 前臂旋转肌组:
• 旋前肌组:旋前方肌,旋前圆肌 • 旋后肌组:旋后肌,肱二头肌 • 旋前方肌和旋后肌止于桡骨远端,互为拮抗,为 静力肌 • 旋前圆肌和肱二头肌止于旋转弓,为动力肌
10
11
• 前臂运动:
• 屈肘:旋后90°,旋前85° • 伸肘:肩关节参与,360° • 桡骨头在上尺桡关节自转,远端下尺桡关 节公转 尺骨向桡背侧做短弧运动 综述:前臂旋转轴是一定范围变动的
37
原因1
• • • • • • • 骨折复位不理想 钢板选择不当(短,预弯,压力差骨缺) 钢板位置不妥当 大量骨膜剥离 不重视植骨 手术时机不当 术后处理不当
38
原因2
• • • • 解剖生物力学因素 骨折端血液循环因素 感染和骨缺损因素 骨折内固定选择因素
39
治疗
40
治疗方法
41
预防对策
6
尺桡骨之间为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 连接组成
7
• 骨间膜:纤维结缔组织,远近端薄,中间 厚韧 • 走向:掌侧起于尺骨骨间嵴,斜向近侧, 止于桡骨骨间嵴,背侧相反。近侧 加厚为斜索 作用:提供肌肉止点,桡骨传到应侧,骨间膜距离在轻度旋后 位最大,最为舒展,张力最大,继续旋前 或旋后反松弛。 • 前臂近侧,完全旋后骨间膜距离最大,最 紧张,旋前松弛。
34
治疗
• 尺骨表浅,稳定骨折可闭合复位石膏外固 定。 • 不稳定骨折,使用髓内钉或克氏针固定及 石膏外固定,或者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 定 • 注意:成角畸形不大于10°,旋转畸形不 大于10°
35
36
尺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
• 尺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发生率3.7%-10.3% • 其中:髓内固定不愈合率20%,克氏针 38%,其他髓内固定14% • 萎缩型和肥大型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桡尺骨双骨折

练功
握拳 小云手 大云手 反转手
药物治疗
三期辩证
手术治疗
髓内钉 钢板螺丝钉 外固定支架
固定方法
前臂四夹板
掌侧:肘横纹至腕横纹 背侧:鹰嘴至腕关节或掌指关节 桡侧:肱骨头至桡骨茎突 尺侧:肱骨内上髁至第五掌骨基底部
固定方法
分骨垫 包扎 1.先中间,后两边 2.前臂带柱托板 3.屈肘90度,三角巾悬吊 4.前臂中立位
固定后注意事项
照片复查 固定早期每三到五天复查一次 两周后,每两周复查一次
反折托顶
骨折后瘀肿及肌肉痉挛 前臂肌肉比较丰厚发达
回旋捺正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端有背向侧方 移位者
扳提推按
适用于横断或斜形骨折有侧方移位者
摇晃捺正
适用于锯齿形或横断型骨折仍有轻微移 位者
触顶合骨
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稳定型骨折
按摩理顺
调理仍有旋转曲折的软组织
小儿青枝骨折手法整复
复位后的前臂应尽量固定于中立位,以利旋转 功能恢复。
整复方法
拔伸牵引 夹挤分骨 反折托顶 回旋捺正
正骨八法
1、手摸心会 3、旋转屈伸 5、摇摆触碰 7、折顶回旋
扳提推按 摇晃捺正 触顶合骨 按摩理顺
2、拔伸牵引 4、提按端挤 6、夹挤分骨 8、按摩推拿
整复方法
下尺桡关节由尺骨小头、桡骨尺侧 切迹、三角软骨和掌背侧韧带组成。 下尺挠关节的活动主要是桡骨远端 围绕尺骨头旋转,前臂旋前时,下 尺桡背侧韧带紧张,以限制前臂过 度的旋转活动。
解剖特点
前臂的旋转运动
上:自转 下:公转
解剖特点
前臂的旋转肌
旋前:旋前圆肌 旋前方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J ESH
三 克 油 爱 位 万
T: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孟氏骨折。孟 氏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 分类;多为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临床可 分三种类型: (一)伸直型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 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 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 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 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 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尺桡骨双折 解剖与分类
河北承德市医学院附属医院 骨外二科
解剖
TJ ESH
解剖
TJ ESH
病因及分类
尺桡骨干双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传达暴力和扭转暴力致 伤。 1. 直接暴力 多为重物砸伤,打击伤或压轧伤。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 型,两骨骨折线在同一平面上。
TJ ESH
病因
2. 传达暴力 跌倒时手掌着地,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沿桡骨上 传,造成桡骨的中段或上1/3部位骨折,骨折多为横断 或锯齿状,然后残余暴力继续沿骨间膜下传转移到尺 骨,造成尺骨较低位的骨折,骨折多为短斜形(桡高 尺低,一横一斜)。 3. 扭转暴力 跌倒时,前臂受到过度的旋前或旋后的扭转暴力 ,造成两骨的螺旋形骨折。其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 方。两骨折线方向一致,但平面不同,尺骨干骨折线 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尺高桡低,方向一致)。
分类
盖氏骨折 概述:桡骨中下l/3骨折,合并下尺桡 关节脱位。早在1929年法国人即称 之为反盂氏骨折。
分类1.桡骨远端青枝骨折合并尺骨小 头骨骺分离,均为儿童。此型损伤 轻,易于整复。
TJ ESH
盖氏骨折
2. 桡骨远l/3骨折,骨折可为横形,短斜形,斜形。短缩移位明显, 下尺桡关节脱位明显。多为跌倒手撑地致伤。前臂旋前位致伤时 桡骨远折段向背侧移位,前臂旋后位致伤时桡骨远折段向掌侧移 位。临床上以掌侧移位者多见。此型损伤较重,下尺桡关节掌背 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多已断裂。骨间膜有一定的损伤。
TJ ESH
孟氏骨折
(二)屈曲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 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 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骨折断 端向背侧,桡侧成角。
(三)内收型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 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 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 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