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解剖及临床

合集下载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后解剖学变化及动态分析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后解剖学变化及动态分析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后解剖学变化及动态分析戴志刚;刘亚;刘儒森;赵海霞【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年(卷),期】2004(18)4【摘要】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为治疗肘管综合征选择肌下前置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分析 32例肘管综合征临床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7~ 73岁。

观察尺侧上副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其与尺神经的关系,尺神经病变的部位、范围、粗细等 ;用扩张器测量新肘管容积。

将 2 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分别制成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模型 ,动态观测设定范围内尺神经移位前后肘关节不同伸屈状态下的长度变化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 ,新肘管重建后可充分容纳尺神经。

皮下前置伸肘位时 ,尺神经较移位前被拉长7.5 5 %±0 .5 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肌下前置伸肘位时 ,尺神经长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肘部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较好地解决了尺神经肘部受压迫及屈肘受牵拉的问题 ,尺神经前置后其血供及组织床良好 ,新肘管宽松 ,对尺神经无卡压 ,术式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

【总页数】3页(P254-256)【关键词】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解剖学变化;动态分析;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卡压【作者】戴志刚;刘亚;刘儒森;赵海霞【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8.2;R651.3【相关文献】1.尺神经肌下前置术与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Meta分析 [J], 柴浩;张磊;孙荣鑫2.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治疗尺神经延迟麻痹 [J], 谈志秋;邵维城3.改良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与肌下松解前置术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杜顺杰;潘贵春;宋康康;周婧;朱光全;林留洋4.皮下前置术与肌下前置术治疗透析相关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J], 杨文强; 于炎冰; 王琦; 徐晓利; 张黎5.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肘管综合征患者尺神经肌电功能、手肌力和感觉功能的影响 [J], 李巍;张远林;丁明斌;赵建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中神经肌支转位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正中神经肌支转位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n e r v e,t h e d i a me t e r o f mu s c u l a r b r a n c h e s e n t e r t he mu s c l e a t t h e p o i n t ,t h e l e n g t h b e t we e n b r a nc h i n g
p o i n t a n d h u me r a l me d i l a c o n d y l e ,t h e me d i a n n e ve r t r u n k d i s t a n c e f r o m t h e h u me r a l me d i a l c o n d y l e a t t h e c u b i t a l f o s s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h e T ma i n b r a n c h o f me d i a n n e ve r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e r e t i p r o n a t o r
An a t o mi c a l s t u d i e s o n mu s c ul a r br a nc h e s t r a n s p o s i t i o n o f me d i a n ne r v e
f 0 r t r e a t me n t o f h i g h ln u a r n e r v e i n j u r y
p o s i t i o n o f m e d i a n n e r v e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 h i g h u l n a r n e r v e i n j u r y .Me t h o d s T e n a d u l t h u m a n c a d a v e r s ( 2 0 u p p e r l i m b s )a n d d i g i t a l c a l i p e r s w e r e u s e d t o me a s u r e t h e l e n g t h o f m u s c u l a r b r a n c h e s o f m e d i a n

前臂中下段尺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前臂中下段尺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2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二 临床 医学院 山西 太原 3 山西省 大 同大 学 医学院 山西 大 同 0 70 30 9)
山西 大 同 07 0 ; 30 8
000 ; 30 1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前臂 中下段尺神 经与尺动脉 的关 系, 从血供 的 角度 来分析 尺神 经恢 复欠佳 的原 因。方法
维普资讯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 志 2 0 年 1 第6 07 1月 卷 第 1 期 1
・l ・ 7
前臂 中下段 尺神 经 血供 的 显 微解 剖 学研 究
贾连 军 王 东 尹 芸生 殷 凤 仪 赵海 宝
( 1山西 医科 大 学附属 大 同市第三人 民 医院骨病科
atr、U dr S r y n e Q—Io eav irsoe n tet r r so la e eacmpne yun r r do g a atr so nte t r r s e X I prt emcocp , ur n t e f n nr co a i b la a e a r i l r i f u in ati i i ae i ur v d r ty n i n ee r e e
侧进入神 经干 , 18 % , 占5 .6 入干形式主要 以升 降支最 多, 3 1 %。尺神 经节段 性 、 占6 .9 非定点地接 受伴行 尺动脉 的血供 ,
缺 乏完整 的滋养血管 系统 。内部未见到有其他来 源的贯 穿尺神 经全长 的滋养血 管。而正 中神 经 可有 发达 的贯 穿正 中
we is ce d isn mb r ,e t r rd a tr e gh,fr a d d r ci n i ih n t e t r r se tr d u a e e we e i v s ia e d e r d s e t d a t u e n s x e o ime e ,l n t i o m i to n wh c u r n t i n e l r n r r n e tg td a n e i aee e n v n me s rd.Th nme i e ei h ef r am s is c e h e d fe n e o l o u py b t e n u a e ea d me i e e wa b e e . au e e da n r n v nt o e r wa d s e td.T ifr c fbo d s p l e e l r n r n e w n v d a n r s o s r d n v v Fi a y c n i u u r S e t n fu n e e we d d i t r a l o u p y o l a e e wa b e e . s ls Nu re ta tre fu — n l o t o s C Ss ci s o l a n r r ma e a n e n bo d s p l fu r n r so s r d Re u t l n e o r v e n l n v v ti n re s o i l B e ei o r—mi d efr a m r s r m l a re c o a id b l a e ea d i r c e .T e a e a e n mb ro ure ta t r s r a n r nl we v d l oe r ao efo u n a tr a c mp e y u n n r n r y n r v t b a h s h v r g u e fn tin re e s n i wa 2 ±1 3 s 7. . 2.i e g h wa . 4 ±3. mm a d i x e o i ee s 3 t n t s6 6 sl 0l n s t e tr r d a t rwa 0. 2±0. i m 0l mm. Nure tat re ti n re smo t n e e l a e efo i s y e t r d u r n r r m l n v

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李厂杰;庄炜华;曾辉【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2(20)6【摘要】目的 :报道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骨折的解剖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观察 7具 1 4侧成人上肢标本 ,测量尺骨茎突的长度。

以尺侧腕伸肌腱沟内缘2mm尺骨茎突远端以上 1 5mm处为进针点 ,测量该点到尺神经手背支的距离、该点在前后两侧到尺骨头环状关节面的距离。

以该点进针模拟手术并试用于临床。

结果:①尺骨茎突长为(6 .0± 1 .2 )mm ;②进针点与尺神经手背支距离为(1 4 .1± 3 .8)mm ;③进针点在前后两侧到尺骨头环状关节面的距离分别为(1 6 .7±0 .7)mm、(1 6 .6± 1 .1 )mm ,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P >0 .0 5) ;④术后随访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自尺骨头背侧进针能避免传统的从尺骨鹰嘴进针的并发症。

【总页数】2页(P479-480)【关键词】临床应用;尺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解剖学;进针部位【作者】李厂杰;庄炜华;曾辉【作者单位】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相关文献】1.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应用肘关节尺前侧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J], 董建利2.只做尺骨固定的尺桡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J], 韩维瑞;杜鹏远;郭文希;张世凤3.关于尺骨钢板桡骨髓内钉固定用于尺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J], 江涛4.克氏针张力带钢缆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尺骨\r鹰嘴骨折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 谢大发;肖维5.尺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临床研究 [J], 管东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解剖和诊治要点

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解剖和诊治要点

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解剖和诊治要点尺神经损伤的临床解剖要点尺神经的神经来自颈8、胸1的神经根。

它起自臂丛神经的内侧束,经腋窝到达上臂内侧,在肱动脉的内侧向远端行走,在上臂的下1/3处穿过内侧肌腱隔,转向肘关节的内侧。

经肱骨内上踝与尺骨鹰嘴形成的尺神经沟到达前臂。

尺神经在上臂段无分支,尺神经进入前壁后,在尺侧腕深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向远端行走,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

在腕上约5cm左右处分出手背支,支配手背尺侧半的皮肤感觉。

本干在腕部的经腕尺管在豆状骨的桡侧进入手掌,立即分为深浅两支。

浅支除发出一小支支配掌短肌外,其余部分为感觉纤维,支配手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感觉。

深支从小指展肌和小指短屈肌之间到达手掌深部,在骨间肌的表面沿掌深弓向桡侧行走,分别发出分支支配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的深头。

尺神经损伤的受伤机制损伤原因:常见于刺伤,切割伤,或者压辗、牵拉等直接暴力所损伤。

肱骨踝上骨折也是尺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肘外翻,外翻角度过大,会造成尺神经牵拉、磨损损伤。

由于尺神经在肘部和腕部经过两个狭窄的骨纤维管道,即肘尺管和腕尺管,若骨纤维管道的管壁增厚,或其他原因造成肘尺管和腕尺管更狭窄,尺神经会因卡压而损伤。

尺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1)临床表现与诊断:腕部尺神经损伤,手内部肌萎缩。

环指、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状畸形,拇指不能对指,手部握力减弱,精细动作无法完成,例如写字、弹琴等。

小指和环指的尺侧半感觉障碍。

如果损伤在肘部或者肘关节以上,除上述症状以外,还会出现尺侧腕屈肌功能丧失,环指和小指的指深屈肌功能丧失,因而出现尺侧屈腕无力,环、小指远侧之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

(2)尺神经损伤的治疗:尺神经开放性损伤,应早期手术探查,修复神经。

闭合性损伤或者因肘部和腕部尺神经卡压,有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应及时手术探查。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
Ke r s Ul a e e; r p n fn re; b tlt n l App id a ao y wo d n n r Enta me to e r v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经过肘管时
受 到卡 压而 出现 的一 组症状 和体 征 , 发病 率居周 其
R 2 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 06一(07 O 一O 1 2 2 0 )1 1 —0
Ap l d An t m y o t a m e to n r Ne v p i a o fEn r p n fUl a r e e
Qa hh a L e i i S iu , i pn o H g D p r et fA ao y,C a gh d a ol e eat n o n tm m h nz i i l lg Me c C e A s a t bet e T rv ea a m cbs r ra n f u i u nlsn rm . to s 3 l b t c O jci : opo i nt i ai f et t bt tn e y d e Me d : 2e- r v d o s o t me o c a l o h
b w fa u t a a es w r is ce T e l n t n i t f h r u t ia n , e d p h o e c b t u - o s o d l c d v r e e d se t d. h e gh a d w d h o e a c ae l me t t e t f u i t n t g h h t l a
h l a n r tt l o e in.C n l so te u n e e a e e b w r go r v h o cu in:T e mo p oo i h n e o ec b tlt n e s h n tmi h r h lg c c a g ft u i u n l h a Wa t e a a o - c ah g n ft e c b t n e y d o .ti a e e t e meh d t a r n p st n o e u n e e i h l a p t o e y o u i t n ls n r me I s f ci t o t a s o i o ft l a n r n t e h l a u v h t i h r v e b w r go e c b t u n ls n r me. l o e i n t t u i t n e y d o oh l a

尺神经解剖及临床[优质ppt]

尺神经解剖及临床[优质ppt]

12
损伤原因及部位:
• 腕部: A 在尺管综合征时, 神经在豌
豆骨和钩骨沟之间受压。 B 腕关节,特别是因伤口、职业
性损伤和腱鞘囊肿导致。 • C 肘关节远端:通过尺侧腕屈肌
的两头之间时受到压迫。 • D 内上髁层面:如尺神经炎,继
发于局部摩擦、压力和牵 拉 ;肘外翻,骨关节炎。 • E 腋部:外伤或其他原因损伤所 致。
尺神经
• 发自臂丛内侧束,在肱二头 肌内侧沟伴行于肱动脉内侧 至臂中部,
• 转至臂后区内侧,继而行至 肱骨内上髁上方的尺神经沟。
• 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 内侧,伴随尺动脉,于尺侧 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降 到达腕部。
• 在腕部,尺神经于腕骨的外 侧穿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 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
尺 神 经 解 剖

THANKS
尺神经解剖与临床
主 1.尺神经的解剖 要 内 2.损伤及临床表现 容 3.治疗
/01
尺神经的解剖

3
尺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尺神经在腋部由臂丛内侧束 形成。 臂丛:颈5~8与胸1的前支 颈5+颈6:臂丛的上干; 颈7:单独组成中干; 颈8+胸1:共同组成下干。 这三干又各分为前支与后支。 外侧束:上、中两干的前支; 后束:上、中、下三干的后支 内侧束:下干的前支
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3月) ①理疗,局部按摩。 ②电针刺激。 ③自我“ 意念性”训练 ④神经营养及生长因子应用
>3月的仍无恢复或恢复不佳
手术探查
外松解 神经松解
内松解 改善神经周围条件(环境)
(二)开放性神经损伤(完全断裂)
1、一期修复:即时 2、延期修复:1~3周内 3、二期修复:1~2个月 4、晚期修复:单纯修复神经的疗效问题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吻合的解剖学研究及法医学鉴定意义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吻合的解剖学研究及法医学鉴定意义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吻合的解剖学研究及法医学鉴定意义沈忆文;郑茹;王涛;罗鹏波;贺盟;吴荣奇;贾建长;薛爱民;赵子琴【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正中神经-尺神经吻合(Martin-Gruber anasmotosis,MGA)情况及其对尺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的影响.方法通过105例中国人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解剖,观察MGA变异情况,对MGA的分型、走行及位置等进行分析,了解该变异对尺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的影响.结果 105例中发现24例MGA,MGA出现率为22.9%,男性出现率略高于女性,单双侧及左右侧无明显个体差异.24例MGA中,Ⅰ型>Ⅱ型>Ⅳ型>Ⅲ型(分别占45.8%,25%,16.7%和12.5%).正中神经起始点位于内外髁连线上4.11 cm至连线下9.95 cm,平均前臂连线下3.05 cm;尺神经止点位置均在连线3 cm以远,最远至连线下14.7 cm,平均连线下8.05 cm.结论中国人群存在MGA的位置多见于尺神经损伤的常见部位,对尺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3)004【总页数】4页(P265-268)【关键词】正中神经-尺神经吻合;尺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作者】沈忆文;郑茹;王涛;罗鹏波;贺盟;吴荣奇;贾建长;薛爱民;赵子琴【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1法医临床学损伤程度鉴定涉及尺神经损伤的案件,多见于被害人抵抗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tion Header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

14
临床表现及诊断
1、运动功能障碍: 肘上损伤时,曲腕力减弱,环指 和小指远节指关节不能屈曲,小 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拇指不能 内收,各指不能不能内收外展, Froment征(+),夹纸试验 (+),各掌指关节过伸,出现 爪形手。 腕部受损:骨间肌的运动障碍
肌肉、肌腱移植,关节手术(矫形)
(三)神经修复手术方式
1、神经缝合术 ①对接:外膜(鞘膜)法,束膜法 ②端-侧缝合
2、神经松解
3、神经移植
康复治疗
目的:为神经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防止肌肉
萎缩、纤维化和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再生。 方法:1.理疗 蜡疗、超声波、冷疗、中频等 2.手法治疗 瘢痕松解、关节松动及牵伸 3. 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 肌力,协调,脱敏疗 法
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3月) ①理疗,局部按摩。 ②电针刺激。 ③自我“ 意念性”训练 ④神经营养及生长因子应用
>3月的仍无恢复或恢复不佳
外松解 神经松解
手术探查
内松解 改善神经周围条件(环境)
(二)开放性神经损伤(完全断裂)
1、一期修复:即时
2、延期修复:1~3周内 3、二期修复:1~2个月
4、晚期修复:单纯修复神经的疗效问题
2、感觉功能障碍:手掌 尺侧、小指全部和环指尺侧
半;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
半指皮肤 (第3,4指相邻侧 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感觉消失。 若在豌豆骨处损伤,由于手
的感觉支早已发出,手的皮
肤感觉不受影响。
治疗:原则:正确诊断,尽早修复
(一)闭合性神经损伤或因其它伤病手术挫伤,拉伤 (神经传导障碍或轴突断裂)
U尺神经
R桡神经
手掌尺侧、小指全部和环指尺侧半;手 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 (第3,4指 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11
尺神经损伤及 临床表现

12
损伤原因及部位:
• 腕部: A 在尺管综合征时, 神经在豌 豆骨和钩骨沟之间受压。 B 腕关节,特别是因伤口、职业 性损伤和腱鞘囊肿导致。 • C 肘关节远端:通过尺侧腕屈肌 的两头之间时受到压迫。 • D 内上髁层面:如尺神经炎,继 发于局部摩擦、压力和牵 拉 ;肘外翻,骨关节炎。 • E 腋部:外伤或其他原因损伤所 致。
检查:
• 夹纸试验:
• (1)骨间肌测试:让患者环指和小 指夹一张纸,手指必须完全伸直, 夹紧纸并予以逐渐加强的对抗力, 若所以夹持纸片很易抽出,该试验 为阳性。 • (2)测试拇收肌(froment实验): 要求患者由拇指和示指侧面捏紧一 张纸,检查者试图将纸抽出,如果 患者拇收肌麻痹就会出现拇指在指 间关节处弯曲,与健侧相比更易察 觉。

9
尺神经
前臂:肌支
尺侧腕屈肌和 指深屈肌尺侧半 主干 豌豆骨桡侧 手背支 桡腕关节上方
深支:
浅支
手背尺侧半及 尺侧二个半指皮肤
小鱼际肌,拇收肌, 全部骨间肌及 第三,四蚓状肌
小鱼际的皮肤和 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Section Header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
尺神经解剖与临床
太钢总医院康复科
主 1.尺神经的解剖 要 内 2.损伤及临床表现 容 3.治疗
尺神经的解剖

3
尺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尺神经在腋部由臂丛内侧束 形成。 臂丛:颈5~8与胸1的前支 颈5+颈6:臂丛的上干; 颈7:单独组成中干; 颈8+胸1:共同组成下干。 这三干又各分为前支与后支。 外侧束:上、中两干的前支;
尺 神 经 解 剖
尺神经起自内侧束,沿肱 二头肌内侧随肱动脉下降 至臂中部,离开肱动脉后 转向后下
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 神经沟
Section Header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
HANKS
后束:上、中、下三干的后支
内侧束:下干的前支
尺神经
• 发自臂丛内侧束,在肱二头 肌内侧沟伴行于肱动脉内侧 至臂中部,
• 转至臂后区内侧,继而行至 肱骨内上髁上方的尺神经沟。
• 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 内侧,伴随尺动脉,于尺侧 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降 到达腕部。 • 在腕部,尺神经于腕骨的外 侧穿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 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