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
工程勘察工作大纲及方案

工程勘察工作大纲及方案一、前言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它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结果及后期运行使用的效果。
因此,对于工程勘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大纲及方案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规划,以期对工程勘察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二、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程建设所需的全部技术资料,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行提供必要的依据。
2. 意义通过工程勘察,可以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自然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工程的后期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程勘察工作的内容1. 地质勘察对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表地貌等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地下水、地铁隧道、挡土墙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2. 水文勘察对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确定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量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水文学资料。
3. 气象勘察对工程建设区域的气象条件进行详细勘察,确定气象变化规律、气候特点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气象学资料。
4. 环境勘察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勘察,确定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环境保护资料。
5. 地质灾害勘察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勘察,确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灾害防治资料。
6. 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区域的地基情况、地下水位、土壤力学特性等进行详细勘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
7. 地籍测绘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详细测绘,确定地形地貌、地物分布、界址信息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籍资料。
8. 勘察成果报告对以上各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勘察成果报告,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四、工程勘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1. 组织形式工程勘察工作可以采取单一单位组织,也可以采取多单位合作组织,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一、项目概况1.1项目的地位与作用耒水大桥位于耒阳市城区,跨越耒水,西接耒阳市区,东连省道S320线,本项目为老桥加宽。
耒水大桥是耒水以西的居民往东的主要出口之一,本项目建成后,有助于耒水两岸居民出行,加强耒水两岸的联系,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建成后,配置合理的交通组织,将极大缓解耒阳市城区交通压力,有利于加强京珠高速、G107与S320之间的联系,完善耒阳公路路网。
并将改善投资环境,加快耒阳经济的发展。
1.2 项目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根据耒水大桥两阶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大桥全长308m,加宽桥面10.5 m,桥涵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设计速度为60㎞/h,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通航标准为内河Ⅵ级航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本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
怀化市公路勘察设计院自1958年成立以来,立足省内,业务范围辐射邻近省区,在长期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经验,已从事了近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2000多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和1000余座大中桥梁的勘察设计工作,勘察设计水平在省市交通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原则勘察设计阶段的工作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结合交通、城市总体规划及地方政府意见,确定桥型方案,根据地形、地质、施工及线形条件,拟定各工点的工程措施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
根据确定的工程方案,结合本桥自然条件与环境,通过优化设计进行实地放桩,准确测定桥位和选择桥型,根据勘测资料,精心设计,编制设计文件。
2、总体要求①. 在勘察设计工作开始前,必须加强组织管理,明确项目负责人、各分项负责人,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工作过程管理、协调和联络。
根据相关规范和政策文件,编制项目勘察设计大纲,明确设计原则,贯彻体现设计新理念,切实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并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贯彻实施。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编写要求及参考提纲sc改

附件三: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一、有关规定及要求(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中小型水文补勘项目设计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
补充勘探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实施中一定要保证各项工程的质量,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施工,修改设计要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工程完成后,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二、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水文地质钻探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简易水文观测、抽水试验、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测试、封孔质量、孔口装置和测量标志要求等。
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对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进行介绍•概述勘查目的和任务1.2 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编写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的目的•说明报告编写的意义和价值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简要描述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介绍用于勘查的方法和技术2. 区域概况2.1 区域位置和地质背景•说明研究区域所在位置和地理环境•描述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2.2 煤层分布和储量估算•介绍煤层分布情况•说明储量估算的方法和结果2.3 水文地质概况•描述研究区域的地下水系统•介绍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特征3. 勘查设计和数据采集3.1 勘查设计•说明水文地质勘查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描述研究区域的勘查范围和布点方案3.2 数据采集方法•介绍采集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数据的方法和仪器•说明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4. 数据处理和分析4.1 数据整理和质控•说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质控的方法•介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4.2 数据分析方法•说明对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描述数据分析结果的统计特征和趋势4.3 结果分析和解释•分析水文地质数据的结果•解释数据结果对煤矿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影响5.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总结•总结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结果•强调研究的意义和成果5.2 建议和措施•提出改善煤矿水文地质环境的建议和措施•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6. 参考资料•列出本报告编写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以上是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的大纲,根据大纲的框架进行详细的内容撰写,确保报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范本大中型

FCG20020 FCG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范本(大中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月1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勘察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区域地质研究和地震 (4)4 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 (5)5.坝址区工程地质勘察 (6)6.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 (7)7.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8)8.专门性研究工作 (9)9.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9)附表 (9)附图 (9)附表A (10)附表B (11)31 引言工程位于省县境内的河(江)上。
工程建设任务是以为主,其次是、、。
本工程正常蓄水位 m,最大坝高 m,坝型为,厂房类型为,泄流方式为,导流方式为。
上级单位和历次审查会议对本工程审查意见主要是:(1)(2) 等本次勘察工作大纲依据年月设计院文批准的勘测任务书编制的。
本阶段勘察工作主要任务有:(1)(2) 等2 勘察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2)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其它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
2.2 主要规范(1)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SDJ 14-7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试行);(3)SDJ 15-7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试行);(4)SDJ 17-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5)DLJ 205-81 水利水电钻探规程(试行);SLJ 3-81(6)SLJ 7-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试行)。
DLJ 206-823 区域地质研究和地震3.1收集工程所在位置的1/20万或相应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以及(卫星)影象地震象片,研究工程区域构造背景,确定所属的大地构造单元。
3.2 调查区域构造与坝区构造的关系,特别是调查通过坝区附近断裂的性质,研究对坝区构造稳定的影响,尤其是研究挽近期活动性断裂的影响,编制工程区的区域地质图。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技术发展展望
智能化勘察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 智能化,提高勘察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绿色勘察技术,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国际化发展
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性和可靠性。
加强地质调查和预测
在隧道工程设计阶段,应加强 对沿线地质条件的调查和预测 ,为水文地质勘察提供更准确 的基础资料。
优化勘察方案
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地 质条件,优化勘察方案,提高 勘察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成本控制
在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过程 中,应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
05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方法
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多种方 法进行综合勘察,同时结合室内 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 和评价。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提供基础资料
提高经济效益
水文地质勘察为隧道工程提供基础的 水文地质资料,为设计、施工和运营 提供可靠的依据。
合理的水文地质勘察能够优化设计方 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目的
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 靠的水文地质资料,确保隧道工程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
意义
水文地道工程的设计水平 和施工质量,减少工程风险。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
包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调查、隧 道围岩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地下 水动态观测、地层岩性及地质构 造调查等方面。
的情况。
土壤原位测试
利用原位测试设备测定土壤的物 理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评估隧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供水、矿区)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报告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在详细阐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水量、水质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并重点论证水源开采后是否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对水源方案要进行经济技术对比。
各勘察阶段内容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序言(前言)1.说明勘察工程的委托单位、工作范围、勘察阶段、需水量和水质要求、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等。
2.说明地下水开采现状、污水排放和污染情况及以后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3.叙述本区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勘察需要解决的问题。
4.简述本次勘察过程,投入的主要工作量、设备及人员情况,所取得的成果及其质量评述。
二、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概述本区的地表形态,相对高差,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分布范围和基本特征。
2.水系、水文、简述勘察区的水系和主要河流名称、位置、发源地、汇水面积、河流形态及河床渗透、冻结情况,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量变化情况,断流天数,洪水淹没范围,开发利用及水质污染情况等。
说明最近水文站的地点和观测期限。
3.气象:简述勘察区的气候类型、所属气候区、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多年平均值和历年最高、最低值(列表)及土壤冻结深度等。
本章应着重说明上述因素与地下水的关系。
三、地质概况1.地层:简述地层顺序,接触关系及出露情况、岩性、产状、岩层厚度、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2.地质构造:简述勘察区主要构造类型、特征、分布及其与地下水赋存和运动的关系。
四、水文地质1.叙述含水层(带)分布和埋藏规律、岩性、厚度、渗透性和富水性、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及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2.简述地下水类型及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3.简述地下水化学类型、物理性质、细菌含量、放射性元素及其变化规律。
4.在具有大量开采地下水历史的地区,应详细叙述地下水开采现状和污染情况,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地下水开采调查资料,说明市政水源地、工业自备井和农业井开采量。
隧道工程勘察方案

隧道工程勘察方案一、前言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大型工程,其勘察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
本文将从勘察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制定一套完整的隧道工程勘察方案。
二、勘察的目的1. 获取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为隧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了解施工地点的环境地质特征,为施工定位提供依据。
3. 评估隧道工程的地质风险,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4. 为未来隧道工程的运营和维护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三、勘察内容1. 地质调查。
包括地层岩性、构造特征、断裂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地质情况的调查。
2. 水文地质调查。
包括地下水水位、含水层厚度、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的调查。
3. 地质构造调查。
包括构造裂隙、岩溶裂隙、节理、岩石破裂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调查。
4. 地质灾害调查。
包括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等方面的调查。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地质构造的观测和地质灾害的勘查。
2. 地质雷达勘察。
通过地质雷达仪器扫描地下岩体,获取地下岩体的结构和行进路径等资料。
3. 钻探勘察。
通过岩芯钻孔、岩土试验等方法对地下岩体进行勘察,获取更加详细的地质资料和物理力学参数。
4. 地球物理勘察。
通过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等方法获取地下岩体的物理特征。
五、勘察技术1. 现代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航空摄影测量等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和地貌特征。
2. 现代测绘技术。
利用全站仪、GPS等测绘仪器,对勘察区域进行精确的地理空间坐标定位和地形测量。
3. GIS技术。
将野外获取的地质数据与地形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数字地质模型,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六、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勘察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勘察工作符合国家标准。
2. 加强勘察成果的审核和验收,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尊重科学,加强多学科合作,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调查)工作大纲
一、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突水,恶化围岩稳定,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专项勘察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查明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隧道可能涌、突水量及位置,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
目的:通过对隧道做专项水文地质研究,预测隧道涌水量,为设计提供依据。
任务:
1、查明隧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各类蓄水构造,划分水文地质单元。
2、查明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含水层分布位置、高程及特征,进而确定隧道所处位置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
3、查明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质构造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场地地下水在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
评价地下水对围岩级别、施工开挖和支护工程的影响。
4、确定隧道开挖及运营期的疏干区、影响区范围,预测隧道静态涌水量、动态涌水量及总涌水量,预测隧道通过地段在施工中可能发生集中涌、突水地段位置及危害程度。
5、对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汇入或涌突的地下水提出预报、预防措施及排、治水方法、措施建议。
6、评价隧道施工排水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三、勘察工作的技术依据及技术参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0053-2004)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
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
13、《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31-2005)
14、《岩土工程勘察制图标准》(SY/T0051-2003)
15、《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
16、《铁路工程物探勘探规程》(TB10013-2004)
17、《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
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等。
四、勘察工作方法
1、搜集、整理勘察区内与本工程有关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河流水文和地震等资料,为隧道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打好基础。
2、工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水文地质剖面测量及勘探孔定位测量。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测绘:目的是掌握工作区内各类地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掌握区内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发育程度,掌握第四纪地层在平面上的分布变化特征,查明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4、工程物探: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区内含水层结构、厚度变化及富水性,为隧道勘察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依据。
5、水文地质钻探:在测绘与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在较优的且含水结构有差异的地段布设勘探孔。
目的在于揭露隧道区含水层结构特征,查明隧道地层结构、岩性、各时代地层分布厚度,含水层分布位置、厚度、埋深、结构,通过勘探断面,揭示含水层的空间变化特征。
并对物探解译进行验证,利用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进行区内水文地质参数计算,采取
地下水水样进行化验。
6、水文地质试验
(1)抽(注)水试验
利用水文地质勘探孔进行单孔或多孔抽(注)水试验,抽(注)水过程中的观测记录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确定隧道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K值。
(2)连通试验
目的是计算地下水流速。
试验中要求科学求实,认真细致。
从试剂投放到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环节都要有专业的人员、设备、工具的组织与准备,并拟定试验的实施方案。
试验时试验人员分工明确,达到试剂投入匀速快捷,采样时同步准时,采样准确,分析测试及时,保证试验成果资料真实反映试验场地区的地下水流场特征。
(3)压水试验
目的在于确定地下不同深度岩层包气带的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程度,为评价岩层的透水性,论证隧道区岩层的透水情况等提供所必须的基本资料。
试验中认真细致,各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人员、设备、工具的组织与准备,保证试验成果真实反映试验场地地下水在一定压力和不同含水层状况下的渗透情况。
(4)渗水试验
采用单环法进行试验,目的在于确定表层第四系土层的垂向透水能力。
在隧道区选择好试验点,揭去表面土后,挖好试坑,放入铁环,注入水量,使铁环内水柱高度保持在10cm的情况下,读取稳定的入渗水量,从而求取土层的渗透性。
(5)溪沟及泉点测流
是确定隧道区地下水天然排泄量的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
其目的是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联系。
测流采用三角堰或重庆水文仪器厂生产的LJD打印流速流量仪和LS45-2型旋杯流速仪进行测量,LJD打印流速流量仪测程为0.1~4.0m/s,LS45-2型旋杯流速仪测程为0.015~3.5m/s。
测流时视溪沟大小、流速情况使用不同的仪器测量,确保测流资料的准确性。
(6)水质分析
目的是了解隧道区内地表、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腐蚀性评价。
水样的检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五、提交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调查)报告
报告格式如下:
前言
一、项目简况
二、目的任务
三、工作技术依据
四、前人研究程度
五、工作概述及完成工作量
六、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第一章工作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象水文
第二章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第三章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
一、工作区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二、工作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三、地下水动态特征
四、勘察区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
五、隧址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六、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第四章隧道涌水量预测
一、涌水量预测原则及方法
二、涌水灾害严重等级的判别
三、参数的选择及计算结果
四、涌水量预测评价
第五章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及水文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
一、水化学特征及建材腐蚀性评价
二、隧道涌水、突水对施工的影响与防治
三、隧道排水对隧址区环境生态的影响评价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相关附图、附表、附件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质工程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青路119号邮编:610072传真:+86-028-********,87731391网址: 邮箱:scdksw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