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怎样面对挫折》优秀活动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避免消极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面对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挫折的普遍性、影响、合理归因方法等。

2. 收集一些典型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关于积极心态和人生观的名言警句,用于激励学生。

4. 准备相关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4. 方法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合理归因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曾经遇到过的一次挫折,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2. 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请提出你的建议。

3训练学生如何积极面对挫折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3训练学生如何积极面对挫折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3训练学生如何积极面对挫折心理健康辅导教案教案名称:训练学生如何积极面对挫折心理健康辅导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挫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学会调整心态,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挫折的定义和挫折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挫折。

3. 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挫折的定义和类型2. 挫折产生的原因3. 正确看待挫折的意义4. 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5. 心理韧性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挫折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挫折的定义、类型和产生原因,使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应对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挫折经历和心理调适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5. 训练:开展心理韧性训练,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看待挫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挫折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应对挫折策略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心理健康辅导相关视频、音频资料。

3. 心理韧性训练道具和器材。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对挫折。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增强互动性。

4.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心理活动教案 战胜挫折

心理活动教案 战胜挫折

战胜挫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3. 提高学生自我调适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挫折,学会调整心态,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自主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挫折的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挫折情境,学会应对。

4. 心理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挫折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学生心理状况。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挫折1. 导入:讲解挫折的定义和普遍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2. 案例分享: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的挫折,探讨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第二课时:调整心态1. 导入:讲解心态对应对挫折的重要性。

2. 心理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会调整心态。

3. 角色扮演:模拟挫折情境,让学生学会以积极心态应对。

第三课时:应对策略1. 导入:讲解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应对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四课时:自我激励1. 导入:讲解自我激励对战胜挫折的重要性。

2. 心理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

3.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激励口号的创作和分享,互相鼓舞,共同进步。

第五课时:总结与展望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战胜挫折的方法。

2. 个人感悟:让学生谈谈对战胜挫折的认识和体会。

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积极应对,不断成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程度。

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任何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要被吓倒,要坦然对待,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教案1“如何面对挫折”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级:10-441 主题:知耻明礼时间:5月24日下午13:00至14:30 地点:班级主持人:包金朋形式:主题班会教育目的:1、向学生指出任何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要被吓倒,要坦然对待,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列举古今中外从逆境中走向成功的典型案例,并对此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如何战胜困难。

3、结合本班的实际,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使认识得到升华。

活动过程:一、引入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怎可见彩虹,这是大自然的法则,灰蒙蒙的天空与蓝蓝的天总是交替出现,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

人生也如此,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洪水奔流,如果不碰到暗礁与岛屿,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挫折与成功就象孪生兄弟,总是结伴而行。

他们是如何结伴的呢?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主题,我相信有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我们的主题班会一定会圆满成功!二、让同学们谈谈自己所遇见的困难老师: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遇见过哪些挫折和困难呢?学生甲:感觉学习上有困难,数学题目老是不会做,特别是应用题……学生乙:在上次运动会中,我没有发挥好,没拿到名次,没为我们班上增光,我感觉失败……学生丙:我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身体又不好,我每天回家要做很多家务,感觉生活很累,很羡慕别人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丁:有次父母给我钱交学费,可我不小心丢了,为此,懊恼了好久……等等,学生从不同角度回想起自己遇到的不如意,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亲身的经历,有思想的苦闷。

老师总结:人生不如意,十有89,同学们所谈的其实很正常,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各种各样困难,有的困难来自家庭因素,家庭是我们不可选择的;有的困难来自自然因素,如汶川地震,不可抵挡;还有的来自自己本身的因素,如自己的疏忽或不小心,造成挫折;也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尽力了,却没有取得成功,如中考、高考失败。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学会合理归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

2. 合理归因:引导学生学会从客观、积极的角度分析挫折的原因。

3. 应对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心态、寻求帮助等方法应对挫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挫折的普遍性。

2. 讲解:讲解挫折的定义、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挫折及应对方法。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从中学习和借鉴。

5. 总结:总结应对挫折的方法,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

2. 评估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合理归因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挫折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方法等内容。

2. 故事、案例:用于导入和讨论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挫折。

3. 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挫折的。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挫折情境下,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挫折。

3. 心情分享: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挫折经历,并在班上分享,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是如何应对挫折的,以及他们的归因方式是否合理。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共同应对挫折。

3. 反思日志:要求学生每天写下他们在应对挫折时的感受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教案 战胜挫折

心理活动教案 战胜挫折

战胜挫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3. 提高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挫折,学会调整心态,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自主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挫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策略。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PPT,包括教学内容和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挫折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什么是挫折:介绍挫折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 挫折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挫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应对挫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应对方法。

5. 角色扮演:选取一些典型的挫折情境,让学生模拟扮演,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

6. 战胜挫折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心态、寻求帮助、调整目标等。

7. 自我调节情绪:教授学生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制定自己的应对挫折计划。

9.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应对挫折的故事或感悟。

10.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进展和困惑,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有关挫折和心理健康的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组织心理沙龙: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沙龙活动,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支持和鼓励。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

3. 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2. 如何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案例3. 小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人物遇到了什么挫折?2. 什么是挫折(5分钟)2.1 教师通过PPT简要介绍挫折的定义和特点。

3. 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5分钟)3.1 教师通过PPT讲解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的重要性。

4. 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4.1 教师通过PPT介绍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制定计划等。

5. 小组讨论(10分钟)5.1 教师发放小组讨论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挫折?6. 案例分析(10分钟)6.1 教师播放一个关于正确面对挫折的案例视频。

7.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8.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8.2 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正确面对挫折的情况。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家长评价。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2. 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 开展校园心理剧比赛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

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面对挫折的表现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2.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满意度调查。

3. 家长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目标和重点。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健康教案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健康教案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定义与分类2. 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面对挫折的心理调适方法4. 培养积极心态的技巧5. 实践演练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分享面对挫折的心理调适方法。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经历和感悟。

3. 实践演练法: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实践,培养积极心态。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演练。

3.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3.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经历和感悟。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5. 心理调适方法讲解:分享面对挫折的心理调适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

6. 实践演练: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实践,培养积极心态。

7. 总结与感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并分享感悟。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面对挫折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邀请心理专家针对面对挫折的心理健康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挫折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挫折。

2. 组织心理沙龙: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沙龙,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和鼓励。

3. 开展心理电影欣赏:播放一部关于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电影,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学习到面对挫折的方法和态度。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面对挫折
活动分析:
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深刻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直面挫折",进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三种典型挫折事例:
1,交往挫折
王玲和李雨是好朋友,两个人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王玲听到李雨在和另一个同学说自己的坏话,很生气,两个人分手了.王玲不再象以前前爱说爱笑,她不再交新朋友,她认为连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都在背后说自己,其他同学更不值得信任.没有了朋友,王玲心情很郁闷,学习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习成绩退步了,这使她很焦虑.
普希金也说过: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结论:我们战胜挫折的原因之一:对挫折的态度
2,学习挫折
张宁同学在初中时是班长,学习成绩全班第一,老师喜爱他,同学们羡慕他,他每天在快乐和骄傲中度过了初中的三年时光,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章丘中学.但是进入新的班级后,他不再是班长,现在的班长是一个入学分数比她高几十分的新同学张超,张宁心里不服气,但心里想期中考试看成绩吧.结果,期中考试张宁的成绩还是比张超同学的成绩低了几十分,从此,张宁同学一蹶不振,他不再努力学习,因为他认为努力也没有用,他上课无精打采,后来经常无故旷课,期末考试考了倒数第三名.第二学期,张宁没来上学,他辍学了.
活动二: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挫折事件(交往挫折,学习挫折,自尊心受挫),引导学生分析当事人被挫折打败的原因,其中一件事是上学期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件真实的事件,当时这件事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通过对这样一件真实事件的深入分析,对学生的触动更大,同学们的感触会更深,教学效果会更好.让同学们从这三位同学被挫折打败后,出现的心情郁闷,学习退步,辍学,甚至自杀结束生命的可怕后果中得到深刻的其启示:只有战胜挫折才能避免可怕后果的产生.从而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不能战胜挫折的两个原因:一是对挫折的消极态度,二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从反面向学生指明战胜挫折的两条途径:一是积极面对挫折,二是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1997,洪战辉也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成为东小镇中学考上河南省重点高中西华一中的三个学生之一.
为了继续学习,他把妹妹带在身边借住在学校附近伯父家,有一次,卖书挣钱还遭到过殴打.
在洪战辉进入高二时,父亲的病情恶化了,必须住院治疗.于是,洪战辉只得休学挣钱为父亲治病.边挣钱边学习边照顾"小不点".就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卸的拼搏,2003年洪战辉最终考上了湘西本科综合类名校——湖南怀化学院.
活动目标:
1,认识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具有两面性
2,树立积极的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3,掌握战胜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
活动年级:高三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展示"邓小平,林肯,洪战辉"两位伟人和一位普通老百姓的挫折经历.
引导学生分析: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面临重重困难,经历无数挫折,俗话说"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没有无曲折的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在我们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设计:
(1)王玲同学遇到的是什么挫折
(2)她被挫折打败的原因是什么
(3)王玲如果怎样做就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
一件事对你来说能否算是挫折,你又能否战胜挫折,有时取决于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积极的态度会产生好的结果,消极的态度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法国的大文毫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一个万丈深渊.
问题设计:
1,同样年龄,同样遭遇挫折,洪战辉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有何感想
用洪战辉的一句话去激励学生:"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让同学们认识到: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不折不挠,永不放弃,就会取得胜利!用引导同学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进一步坚定战胜挫折的信念.
2,再通过问题"你对挫折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两面性.
问题设计:
(1)张宁同学遇到了什么挫折
(2)他被挫折打败的原因是什么
(3)他如果怎样做,结果会与此完全不同呢
3,自尊心受挫(发生在我校的真实事件)
高三男生于良,因为违反了学校纪律,被老师批评,并被叫家长领回家反省,父亲当老师的面打骂了他,回家后,于量服毒自杀.
问题设计:
(1)于良在挫折面前选择放弃了生命,从他自身来分析,原因是什么
(2)他如果怎么做,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上面两位同学的行为是因为起心理承受能力弱造成的.
结论:影响我们战胜挫折的原因之二:心理承受能力弱
活动三:师:"以上分析了三位同学被挫折打败的原因,同学们都感触颇深.同学们,与这三位同学一样,你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曾遇到过一些小的或大的挫折,能不能说出来,是一件什么事,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把你的经验告诉大家,让同学们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把你的失败也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别重蹈覆辙!"让同学门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深入地分析自己遇到挫折时的一些正确的或错误的做法,思考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做法.进一步从自身去思考"怎样面对挫折".
活动四:看大屏幕,通过视频展示洪占辉的事迹,去触动同学们的心灵.
洪占辉,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洪占辉的事迹
洪战辉是河南人,家境贫寒,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家庭在重担落在母亲一人身上,12岁那年他小学毕业时,父亲领回一个弃婴,取名"小不点",使家庭雪上加霜.由于父亲患病,一旦没有药物维持,他就不可抑制地要狂躁.父亲一旦发病,经常无缘无故的毒打母亲. 1995年秋天,母亲不堪忍受,离家出走.生活的重担落在洪战辉一人的肩膀上.他一边读书,一边冬天卖鸡蛋,夏天卖冰棍,挣前养家糊口,为给"小不点"补充营养,上树掏鸟蛋给妹妹做鸟蛋汤,逮蚂蚱给妹妹烤着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