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网发展及规划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确保路网在遭受自然灾害 或其他突发事件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
提高路网安全性
采取措施提高公路安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道路使用 者的人身安全。
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推动公路网持续发展
1 2
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
摒弃传统的公路网规划观念,探索新的规划理念 和方法,以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加强次干路建设
增加次干路数量,提高次 干路密度,缓解主干路的 交通压力,提高路网连通 性和可达性。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
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设 和维护,提高道路安全水 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
强化路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
将公路网规划布局与城市 发展相结合,促进城乡交 通一体化发展。
推广新能源汽车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等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辆对环 境的污染。
优化交通结构
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 出行,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 降低交通排放和能源消耗。
提高路网韧性和安全性,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路网韧性
路网在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影响后,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 状态的能力。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 及案例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公路网规划布局概述 •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 • 公路网规划布局案例分析 • 公路网规划布局的优化建议 • 公路网规划布局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CHAPTER 01
公路网规划布局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路网规划布局是指根据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状 况和公路网现状,合理确定公路网中各线路的空间位置和相 互关系,以及公路网与外部交通的衔接和协调。
中国公路中远期2035规划

中国公路中远期2035规划案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12日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国公路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
《规划》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延伸到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方面,《规划》明确“维持总体稳定、实现有效连接、强化通道能力、提升路网效率”的总体思路;在普通国道网方面,《规划》提出“主体保留、局部优化,补充完善、增强韧性”的总体工作思路。
届时,我国将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路网格局,实现国际省级互联互通、城市群间多路连通、城市群城际便捷畅通、地级城市高速畅达、县级节点全面覆盖、沿边沿海公路连续贯通。
案例二:“新的《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x在今日举行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按照规划目标任务,着力推动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公路网。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国家公路省际待贯通路段、瓶颈路段以及连接交通枢纽、陆路边境口岸公路等为重点,推动相应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畅通节点,补齐短板,尽快发挥路网整体效能。
二是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衔接。
注重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基础设施的协调配合和衔接转换,通过共用通道、枢纽衔接、共建共享等方式,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水平,提升综合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高效对接,灵活、合理采用公路穿城段技术标准,推动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群路网体系。
三是提升公路建设绿色智能水平。
以绿色公路建设为载体,坚持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公路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目 录前言 (1)一、规划基础 (2)(一)发展形势 (2)(二)发展要求 (2)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目标 (5)三、规划方案 (6)(一)普通国道网 (6)(二)国家高速公路网 (8)四、规划实施 (9)(一)实施方案 (9)(二)实施效果 (10)(三)保障措施 (10)附图 (12)前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一章、第六条)明确,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国家公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的国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由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等意义的干线公路组成。
其中,普通国道网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网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
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特编制《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
《规划》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布局规划,体现了国家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战略方针,是指导国家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
1981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交通部印发的《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明确,国道由“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组成,总规模约11万公里;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射、9纵、18横”等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4万公里。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
国家公路网规划

• 规划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21世纪初,国家公路网规划进入新时期
• 提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 规划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交通出行便捷性
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性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竞争力
• 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资源互补
• 为沿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政府投入:国家、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 财政资金:保障公路建设、管理和维护经费
• 债券发行: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
社会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
• 私人企业:通过BOT、PPP等方式参与公路建设
• 境外资本: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公路建设
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管理与维护
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国家公路网管理机构
国家公路网的联络线规划
联络线:连接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重要公路
• 提高公路网络的连通性和灵活性
• 保障交通运输的高效便捷
城市连接线:连接城市间的公路
• 促进城市群发展,提高城市间合作
•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口岸连接线:连接边境口岸的公路
• 保障国际贸易和边境交流
• 提高国家安全和稳定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 构建高效便捷的公路网络,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 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
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
• 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战略物资运输
• 促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
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目标和愿景
目标: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绿色可持续发展
的国家公路网
愿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一日生活圈
• 发展智能交通,提高运输效率
• 推广绿色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言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
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第一章高速公路概念1.1高速公路的概念和定义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
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
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2.1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2.01.2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后,出台的第一个公路交通领域的五年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涵盖建设、管理、养护、运营、运输等多个领域,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三五”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成效显著公路作为最基础、最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衔接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和发挥综合交通网络整体效率的主要支撑,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国公路交通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发展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国公路总里程接近52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1万公里,“两通”兜底性目标全面实现,优服务、保安全水平提升,促转型、可持续稳步推进,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也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新形势、新要求和五大阶段性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国际国内新形势对“十四五”公路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发挥公路交通先行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提高供给有效性和适配性,提升出行服务品质和货运物流效率,更加注重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行业治理效能,进一步推动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将呈现五大阶段性特征:一是从需求规模和结构看,在运输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随着运输结构的调整,公路中长途营业性客运和大运量长距离货运占比将逐步下降,机动、灵活、便利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和高附加值、轻型化货物运输需求将持续增加;二是从需求质量看,将由“十三五”时期以“保基本、兜底线”为主向“悦其行、畅其流”转变,即更加关注出行体验和运输效率;三是从需求类型看,将在全国不同区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公路主通道和城市群交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农村地区对外经济交通联系的规模和频率也将明显增长;四是从发展重点看,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建设任务仍然较重,同时提质增效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迫切;五是从发展动力看,公路交通发展中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将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2.24•【文号】•【施行日期】2021.02.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社会治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设施建造、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交通运输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交通运输发展有效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综合交通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尚需深化,全产业链支撑能力仍需提升;综合交通发展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现代物流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二)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公路网发展及规划

(1912~1949年)
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 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 30km。截至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 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 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截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 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公路发展缓慢。截至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 130307km 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 公路建设进展不大。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 破坏。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规划》在制定中坚持了以下5个基本原 则:
一是布局合理。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功能 区划要求,与城镇化格局、城镇体系布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相适 应,统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国家公路网;
二是结构优化。加强公路网结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普通国道的干线作用和国 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作用,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国家公路网;
增长1.7万公里。
“八五”初期, 在国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纵七 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设想用二、三十年时间,逐步 建成以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
网。这一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利用外资成绩斐然,对加快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提高公路设计、养护、管理水
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九五”期间,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三纵两横”和两条重要 国道主干线公路,除部分路段外,基本以高速公路或汽 车专用公路贯通。五年新增通车里程10万公里(含中西 部地区约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00公里,汽车专用 公路7000公里,一般二级公路25000公里。到2000年,通 车里程达12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41公里,汽车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路运输
中蒙拟新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 新疆哈密市-老爷庙口岸(中)-布尔嘎斯台口 岸(蒙)和阿尔泰市-布尔嘎斯台口岸(蒙)-老爷 庙口岸(中)的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 • 新疆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中)-布尔干口岸 (蒙)-布尔根县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 • 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布尔根县国际道路 旅客运输线路
(1912~1949年)
一
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
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
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截至
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截 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截至
• 6.对缅甸公路运输口岸: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区的畹町口岸是我国对缅 甸贸易的主要出口陆运口岸,还可通过该口岸和缅 甸公路转运部分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货物。 • 7.对香港,澳门的公路运输口岸: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文锦渡和香港新界相接,距深 圳铁路车站3公里,是全国公路口岸距离铁路进出 口通道最近的一个较大公路通道。通往香港的另两 口岸是位于深圳市东部的沙头角及皇岗。对澳门公 路运输口岸是位于珠海市南端的拱北。
我国对外贸易公路运输及口岸的分布
• 1.对前苏联公路运输口岸: 新疆:吐尔戈特,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 乃,艾买力,塔克什肯。 东北地区:长岭子(晖春)/卡拉斯基诺; 东宁(岔口)/波尔塔夫卡;绥芬河/波格拉 尼契内;室韦(吉拉林)/奥洛契;黑山头/ 旧楚鲁海图;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漠河/ 加林达。
•
•
• • •
哈尔滨-鸡西-密山(虎林)-乌苏里斯克-海 参崴 伊春-嘉荫-巴什科沃-比罗比詹 鸡西-密山-图里罗输公路
• 喀什-红其拉甫口岸-苏斯特口岸-卡拉 奇港/卡西姆港和喀什-红其拉甫口岸-苏 斯特口岸-卡拉奇港-瓜达尔港( 货运) • 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苏斯特口岸 (客运) • 喀什-红其拉甫口岸-苏斯特口岸-吉尔 吉特 (客运)
中老泰公路通道,昆明—曼谷国际公 路
昆明-磨憨-南塔-会晒-清孔-清莱-曼谷。这是目前由我国大 西南陆路连接泰国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径,全长约1796公 里。昆明至曼谷公路全线通车后,昆明到泰国北部城市清 莱只有800多公里,一天多的车程;昆明到达曼谷陆路只 需要两天时间;到达马来西亚、新加坡也只需要四天时间。 公路客运将会成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公路货运将可以承 载20尺或40尺大型集装箱运输,因此陆路运输将会成为中 国与东盟市场的主要运输方式。昆曼公路将实现大西南高 等级公路网与亚洲公路网的对接和融合,将中、老、泰、 马、新等国家连为一体,形成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 加坡国际公路运输商贸及旅游的黄金线路,有利于推动沿 线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昆明也将成为东盟国际运输线路 的起发站和终点站。
二级公路通常属于干线公路;地方公路通常为三级 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 (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出现牛、马车 古代道路 道路,后期初步形成道路网。 • (1912—1949年)萌芽、规划阶段,受战争影 近代道路 响,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 (1949年后)建立公路机构与管理队伍,公路稳步 现代公路 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中缅公路通道,昆明—仰光国际公路
• 昆明至仰光公路,昆明-瑞丽-腊戍-仰光,全 长约1917公里。国内昆明-瑞丽段全长约760 公里,瑞丽-仰光段约1157公里,均为三、 四级公路,需要进行改扩建,还不能形成 大通道格局。
经缅甸至南亚公路通道,昆明—吉大港国 际公路
• 全长2482公里,云南境内698公里,“十一 五”期间全线改建为高速公路。缅甸境内 543公里,印度境内617公里,孟加拉境内 624公里。其中缅甸境内猴桥至密支那公路 长105公里,由中国出资援建二级公路,已 建成通车。
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 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公路交 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截至新中 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我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长潭公路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公路
(1949年以后)
从建国初期至改 革开放的1978年。 公路建设基本是 在原大车道、便 道上修补改造进 行,但公路等级普 遍很低。
• 2.对朝鲜公路运输口岸: 中朝之间原先仅我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间偶 有少量公路出口货物运输。1987年以来, 吉林省开办晖春,图门江与朝鲜嵅镜北道 的地方贸易货物的公路运输。外运总公司 与朝鲜己于1987年签订了由我吉林省的三 合,沙坨子口岸经朝鲜的清津港转运货物 的协议。
• 3.对巴基斯坦公路运输口岸: 新疆的红其拉甫和喀什市。 • 4.对印度,尼泊尔,不丹的公路运输口岸: 主要有西藏南部的亚东,帕里,樟木等。 • 5.对越南地方贸易的主要公路口岸: 主要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的河口 和金水河口岸等。
• 以上线路为客运、货运并运线路,各11条,合计为22 条 ,中哈两国开通的直达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将达64条, 其中,旅客运输线路33条,货物运输线路31条 ,哈萨 克斯坦将成为中国在中亚地区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最多 的国家。
2010年中国与俄罗斯间将开通的国际道 路运输线路
• • • 牡丹江-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乌苏里斯克 佳木斯-同江-下列宁斯科耶-比罗比詹 鹤岗-萝北-阿穆尔捷特-比罗比詹中俄双方 即将延伸鸡西-密山-图里罗格-乌苏里斯克 客货运输线路、伊春-嘉荫-巴什科沃-比罗 比詹客货运输线路等四条国际道路运输线 路 哈巴河至喀纳斯山口
从1978年至1985 年。国家颁布了 国道网规划共70 条国道。至“六五 ”结束时,公路通车 总里程增长到 94.24万公里。
第三阶段为“七五 ”时期,国家开始, 建成了约600多公 里高速公路。七 五”期末,公路通车 总里程为102.8万 公里
“八五”初期, 在国道网规划 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纵七 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设 想用二、三十年时间,逐步 建成以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 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网。
• 喀什-卡拉苏口岸-霍罗格(塔)-杜尚别(塔)-铁 尔梅兹(乌)-布哈拉(乌) • 卡拉奇港(巴)-白沙瓦(巴)-伊斯兰堡(巴)-红其 拉甫口岸-喀什-吐尔尕特口岸-比什凯克(吉)阿拉木图(哈)-塔尔迪库尔干(哈)-塞米巴拉金 斯克(哈)-巴尔瑙尔(俄)。
云南与越南-昆河走廊
• 昆明—河内国际公路,全长664公里,其中 云南境内400公里,越南境内264公里. 从 中国昆明到越南河内,再延伸到海防和广 宁,即占据了“两廊一圈”中的一廊。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公路基本干线
• 比什凯克-奥什-伊尔克什坦-喀什(中 国) • 比什凯克-纳伦-吐尔尕特-喀什(中国)
5条通往中亚的公路运输走廊
• 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阿克斗卡(哈)-卡拉 干达(哈)-阿斯塔纳(哈)-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哈)-库尔干(俄) • 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口岸-阿拉木图(哈)-比什 凯克(吉)―希姆肯特(哈)-突厥斯坦(哈)-克孜 勒奥尔达(哈)-阿克套(哈)-欧洲; • 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伊尔克斯坦 口岸-奥什(吉)-安集延(乌)-塔什干(乌)-布哈 拉(乌)-捷詹(土)-马什哈德(伊)-德黑兰(伊)-伊 斯坦布尔(土耳其)-欧洲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将新开通22条国际客 货运输线路
•
•
伊宁-都拉塔口岸(中)-科里扎特口岸 (哈)-琼扎
伊宁-都拉塔口岸(中)-科里扎特口岸 (哈)-阿拉木图;
•
•
阿勒泰-吉木乃口岸(中)-迈哈布奇盖 口岸(哈)-谢米巴拉金斯克
霍尔果斯口岸(中)-霍尔果斯口岸(哈) -雅尔肯特
• 塔城-巴克图口岸(中)-巴克特口岸 (哈)-阿拉木图
公
路
网
• 公路网是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络、交织成网 状分布的公路系统。它由不同道路功能和 不同技术等级的公路组成,以适应该区域 内城市和乡村之间,居民区、工业区、农 业区和商业区之间,以及公路和其它运输 方式(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之间, 该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其它区域经过本 区域的过境交通等的公路交通运输的需要。
• 乌鲁木齐-吉木乃口岸(中)-迈哈布奇 盖口岸(哈)-兹里亚诺夫斯克
• 乌鲁木齐-吉木乃口岸(中)-迈哈布奇 盖口岸(哈)-利德热
• 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中)-多斯蒂 克口岸(哈)-塔尔迪库尔干
• 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口岸(中)-霍尔果 斯口岸(哈)-琼扎 • 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口岸(中)-霍尔果 斯口岸(哈)-塔尔迪库尔干 • 乌鲁木齐-巴克图口岸(中)-巴克特口 岸(哈)-阿拉木图
中国将修建十二条公路运输通道连 接中亚
• 随着中国与中亚邻国间经贸往来的日趋活跃,中 国计划修建十二条通往中亚国家的公路运输通道, 这些新的国际通道中国段均位于新疆境。这些道 路将连通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 坦、巴基斯坦等邻国 ,其中最长的一条国际运输 线将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出发,在伊尔克什坦口 岸出境,途经塔什干、马什哈德、德黑兰、伊斯 坦布尔,最后连接欧洲,该线路在新疆境内共一 千六百八十公里。
公路网分类
按区域范 按区域范围大小,有国家公路网、省(市、区)公路 围大小 网、地(市)级公路网、县乡公路网四级。 按道路功 按道路功能分类,公路网内的所有公路可分为干线 能分类 公路、地方公路和集散公路三大类。 按行政管 按行政管理分类,公路网内的公路有国道、省道、 理分类 县道和乡道四级。 按技术等 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 级划分 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
• 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间可当日到达,东中部地区 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 当日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 内外交通联系密切,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 沿边、沿海公路连续贯通,形成环绕我国大陆的 沿边沿海普通国道路线;有效连接国家陆路门户 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形成重要国际运输通道, 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联系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