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区别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1. 文艺复兴概述文艺复兴是指从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想和文化运动。

它旨在恢复并重拾古代罗马和希腊的艺术和文化,同时推崇人类理性、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

2. 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封建制度衰落: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城市商业经济崛起,中产阶级壮大。

•古代文明遗产重新被关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哲学、文学等文化成果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华丽而庄重的宗教建筑:教堂以及宗教作品鼓励对美感追求。

3. 文艺复兴的特点•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尊重和价值,并倡导个体权利和自由。

•科学进步:通过对古代知识的追寻和实证研究,推动科学的发展。

•文化繁荣: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迎来了繁荣和创新。

二、宗教改革的兴起和影响1. 宗教改革概述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初马丁·路德等人在基督教世界对天主教教会进行的批判和反抗运动。

这场改革导致了基督宗教的分裂,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宗教改革的背景•教会权力滥用:罗马天主教会内部出现腐败行为,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贵族手中。

•地理大发现:欧洲开始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新殖民地,带来思想与知识的交流。

•社会不满情绪高涨:经济落后,民众普遍贫困,社会不公正待遇引发不满情绪。

3. 宗教改革的影响•基督宗教分裂:由于对罗马天主教体制的不满和批判,新教派系如路德宗、加尔文派等诞生并得到迅速传播。

•教会权威削弱:天主教教会的影响力遭到严重削弱,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地位受到挑战。

•个体信仰的崛起:宗教改革强调每个人对信仰和灵魂的自由选择,并推动了个人信仰权利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影响1. 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提供了理性思考的方法论: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类理性和思考能力,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尊重个体思想,给人们勇于质疑和反思传统观念的勇气。

2. 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内容的多样化:新教派系中出现了大量对虔诚生活的表达,促进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他提出教育跟随自然的主张,主张教育要依 照自然,把儿童培养成具有自由精神的“绅士”。 如何培养这种新人呢?第一,他认为首先要培养 儿童的判断力。第二,在教学上,他主张采取自 然的、多样的、自由的教学方法。
3、伊拉斯谟斯的教育思想
伊拉斯谟斯(Erasmus,1466-1536)是尼德 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主要教育著 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论正确的教学》等。 伊拉斯谟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 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 伊拉斯谟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 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 当的教育。”
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从天主教内部分裂 出了新教。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提出 了许多新的主张。 (1)“因信称义”的主张。 (2)提出了“人人皆僧侣”的思想。 (3)提出了新的天职和善功的观念。 (4)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
二、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在新教教育中,有影响的是德国路德派、法
国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办的教育,这是在三种
一、宗教改革运动及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 社会政治运动。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
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的柱罗马教会,其结果 使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 派。
宗教改革运动时代背景。人民与教会的矛盾, 是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社会基础。宗教改革运动 出现,也与罗马教廷和教会的腐败有重要的联系。 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是由教皇利奥十世批准出 售“赎罪券”所引起的。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期 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发展和
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 主义精神。 3.历史作用 (1)积极: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 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 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 神,在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开辟了道路。 (2)消极: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人的 社会性,造成了人的私欲膨胀。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高 效 总 结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要 旨 概 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知 识 整 合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特点及历史作用 1.含义 (1)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 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 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 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展
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 阶段
阶段 代表 人物 主要 观点 社会根源 经济根源: 雅典工商业 的发展;政 治根源:雅 典民主制的 繁荣 历史 影响 为现代 资本主 义民主 政治的 创立提 供了借 鉴经验
“人是 普罗塔 万物的 萌芽阶 戈拉、 尺度”; 段 苏格 “美德 拉底 即 知识”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 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 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 态度。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 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 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精讲”】一、文艺复兴运动一个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一个发源地:意大利。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四点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宗教文化的钳制;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二、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1)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3)文艺复兴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1.背景:中世纪的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罗马天主教教廷在德国势力最大、剥削与压迫最多,“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2.直接起因:1517年,教皇以修缮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

3.兴起: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4.宗教改革带来的变化: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简化了宗教礼仪;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5.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四、马丁·路德学说中人文主义色彩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和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

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8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8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文化上:意大利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文化遗存。 (5)人才上:意大利拥有人才优势。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特点: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思想。
4.核心——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5.代表
人物
作品
作者或作品地位
(3)作用: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 理性;为以后的__资_产__阶__级_革__命___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影响 (1)宗教改革家用__人__文_主__义_____宗教观挑战宗教权威,推动西欧社会的__思__想_解__放_____。新 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第十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38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历史
01
自 学 —— 必 备 知 识
02
研 读 —— 热 考 重 点
03
研 析 —— 命 题 动 向
04
精 练 —— 高 效 作 业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上:14 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__资__本_主__义_____萌芽。 (2)阶级上:新生的___资_产__阶_级_____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3)思想上: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_理__性___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 昧之中。
重点二 与上帝对话——宗教改革运动 欧洲各国宗教改革
【论点】 1517 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然后发展到瑞 士、英国等国,后波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三大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打 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贺庆国老师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辟论述 (文字版)2016-10-27

贺庆国老师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辟论述 (文字版)2016-10-27

贺庆国老师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辟论述2016-10-2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场运动,都是要克服罗马天主教会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这种虚伪和分裂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种办法就是,坚持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理想,严格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去做,使教会的实践行为与基督教的理想相符合。

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完全相反,那就是理直气壮的去享受生活,像罗马人一样公开的去满足人性那种丰富的欲望,把虚无缥缈的那些理想抛到九霄云外。

也就是说,既然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根本弊端,已经表现为说一套和做一套,那么要想根除这种弊端,克服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分裂和虚伪,只有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就是要么是我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要么是我怎么做,我就怎么说。

这两种不同的办法,就分别导致了欧洲两场不同的文化运动。

主张我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这就是宗教改革运动。

而主张我怎么做的,我就怎么说,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在南欧的拉丁语世界,宗教改革运动主要发生在北欧的日耳曼语世界。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要使基督教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要基督教的理想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的生活,符合现实。

所以文艺复兴运动,它就想用古代的人性理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性理想,反对空谈虚无缥缈的天国,尽可能地让基督教有点人情味、人性味,甚至有肉欲的色彩。

基督教有两个最基本的教义,一个是信仰,一个是道德。

基督耶稣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门徒彼得、保罗,还有教父时代那些圣徒们,也都是道德的圣贤。

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这两个东西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信仰越真诚,道德越会纯洁;反过来信仰越虚假,道德有可能走向堕落。

马丁·路德他发起的宗教改革,之所以得到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仅是一场信仰复兴运动,而且是一场道德纯洁化的运动。

路德从道德方面对罗马天主教会腐败虚伪的抨击,得到了广大淳朴的德国百姓的热情的拥护。

另外除了信仰和道德以外,还有个原因,宗教改革和民族有关。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蒙娜丽莎》
现藏于巴黎的卢浮 宫,是一幅享有盛誉 的肖像画杰作,画中 人物坐姿优雅, 笑 容神妙,背景山水幽 深茫茫, 使人物内 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 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 合。这种臻于完美的 生动肖像作品,实为 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 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 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 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 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 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 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电 影 《 哈 姆 雷 特 》 剧 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 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 灵长!”
莎士比亚妙语录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的.——《麦克白》 有的人终生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追求满足。 ——《威尼斯商人》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 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裘力斯· 凯撒》 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人知道他自己是个傻子。 ——《皆大欢喜》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 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戏剧集》 宽恕人家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贵的行,造成运动 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文 艺 复 兴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基督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希腊成为欧洲人文荟萃的中心。
核心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主义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成就 “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 传播 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科学 性质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影响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2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哪几位?各有何成就?
繁 荣 的 佛 罗 伦 萨
费拉拉的艾斯泰城堡
意 大 利 纺 织 工 场
意 大 利 最 早 的 银 行
文艺复兴运动的阶级本质 (1)意大利艺术史学家瓦萨里把14-16世纪资 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称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 “再生”。所以人们就把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 运动称作文艺复兴。 (2)其实,这不是古典文艺的简单再现,而是 14-16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政治、思 想、文化、艺术、科技等诸领域内的一场反对 封建神学,反对封建特权,宣传资产阶级新思 想的新文化运动。
米开朗琪罗的人物画
米 开 朗 琪 罗 的 《 圣 庙 多 梦 》
米 开 朗 琪 罗 的 《 最 后 的 审 判 》
《 最 后 的 审 判 》 局 部
米 开 朗 琪 罗 的 摩 西 雕 像
米 开 朗 琪 罗 的 《 大 卫 》
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拉斐尔的《圣体辩论》
达 芬 奇 的 骏 马 画 ·
达芬奇的绘画
达 · 芬 奇 的 《 圣 安 娜 与 圣 母 子 》
达· 芬奇的<<>>
达 · 芬 奇 的 《 圣 母 与 圣 婴 》
达 芬 奇 的 《 岩 间 圣 母 》 ·
达 芬 奇 的 《 蒙 娜 丽 莎 》
·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
米 开 朗 琪 罗 的 作 品
——
拉 斐 尔 的 《 圣 母 子 》
拉 斐 尔 的 《 椅 中 圣 母 》
《维纳斯的诞生》
英 国 大 文 豪 莎 士 比 亚
莎士比亚出生地
莎士比亚出生地的后园
莎 士 比 亚 之 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概况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面平等,反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张:①因信称义;②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③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背景
经济:意大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政治: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思想:意大利更系统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根本原因:天主都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核心:主张先定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②《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③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性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反封建统治运动。
两者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理解的不同之处: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从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