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1)

合集下载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

德国浪漫主义 绘画:森林中 的十字架
耶拿派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 诺瓦利斯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 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 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 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耶拿派的代表, 《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 义的代表。怀念死去的未婚 妻、幻想在夜、在死亡后与 之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1、强调主观情感: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 人感情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浪漫 主义是对“理智节制情感”的反叛,是主观情感的自由 表达 。 浪漫主义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崇尚自我, 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与古典 主义崇尚理性相反。 华兹华斯在1800年致友人信说,诗描写的对象是人 的本性,“我们从哪里寻找最好的标准呢?我回答,从 内心去找;先全部裸露我自己的心,然后去观察天真坦 率、生活平凡、永远不懂虚伪造作的人们。” 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 灵抖擞起来,使每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 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文学传记》)
拜伦画像
——拜伦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对情感的体验十分敏感,想象 丰富。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中 谈到,写诗必须具有感受性,“这种能力越敏锐,诗人 的知觉范围就越广阔,他也就越被激励去观察对象”, 还须具有“想象和幻想,也就是改变、创造和联想的能 力。”(《西方文论选》)。 浪漫主义文学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作品中任凭幻想 驰骋,古往今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充满大胆的幻 想,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和神话色彩。
1830
(阿《 雅尔拿 破 路卑 斯仑 大山越 卫》过 ) . .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上)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上)
——M.H.艾布拉姆斯 1912-
安格尔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 -1867
大宫女
La Grande Odalisque
席里柯1791-1824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
1798-1863
自由引导人民
摩洛哥苏丹 犹太新娘
阿尔及尔妇女
戈雅1746-1828 1808年5月3日
一、耶拿派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时间是1798年-1802年, 在德国小城耶拿以创办《雅典娜神殿》为标志。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 威廉· 施莱格尔、 弗里德利希· 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路德维希· 蒂克。 代表作品有: 弗里德利希· 施莱格尔的长篇小说 《路琴德》(Lucinde,1799)、 诺瓦利斯的未完成长篇小说 《亨利希· 奥夫特丁根》 冯· (Heinrich von Ofterdingen,1802)、 蒂克未完成长篇小说 《法朗茨· 斯特恩巴尔特的漫游》
斯达尔夫人: 《论德国》(1810) 雨果: 《〈克伦威尔〉序言》 (1827) 《欧那尼》(1830)
Romance- Roman Les Langues Romanes 浪漫的语言
各种方言写成的故事。
“通过阅读某些浪漫作品,也就是那些 主要根据虚构的英雄事迹用法语写成的诗歌。”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直接针对 统治文坛近200年之久的古典主义文学的。 它在18、19世纪之交汇成一股强大的洪 流,冲击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从这 个意义上说,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文学 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
所欣赏的是一种野性的美, 粗犷的美,自由的美,甚至是 邪恶的美。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 (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 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 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

世界文学简史 李明滨主编 第一章到第六章重点整理

世界文学简史 李明滨主编 第一章到第六章重点整理

外国文学史笔记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荷马时代),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古风时代)和戏剧、文艺理论(古典时代)等(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神话与原始宗教信仰紧密相连,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同形同性论”;把人放在了中心地位,凸显人的精神;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五个时期:一:爱琴文明二:荷马时代三:古风时代四:古典时代五:希腊化时代1、荷马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成为希腊神话作品的底本。

2、(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风时期”: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3、古典时代: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

代表作《对话录》《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摹仿说”美学观4、(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第六章19世纪初期

第六章19世纪初期
次塑造了 “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的形 象。 • “东方故事诗”发展了“拜 伦式英雄”的
性格,增强了其 叛逆性。 • 代表作《堂·璜》塑造了 另类形象,反映了
人性的复 杂。
雪莱(1792~1822)
• 只活了30岁。雪莱的诗以澎湃的激情、磅 礴的气势、具有金属质感的穿越力取胜。
• 代表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抒情诗《西风颂》和《致云雀》等。
2、英国文学
• 第一代:“湖畔派”诗人 湖畔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 关系,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格拉斯 米尔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的宗法 社会,创作歌颂大自然、美化宗法制农村 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此抵制资本主义现实 ,故称“湖畔诗人”。
华兹华斯(1770~1850)
“死亡诗人” 诺瓦利斯
• 《断片》 “生活是死的开始,生活是为了 死的缘故。死是结束也是开端。是分开也 是更近的结合。通过死完成了还原。”
海德堡浪漫派
• 1805年,德国又有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 报》,形成了海德堡浪漫派。中心人物是阿尔尼 姆和布伦塔诺,主要成员还有格林兄弟等。他们的 创作对德国民族文学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 古典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各方 面,都存在着规范有余而个性不足,因袭 过头而创造不够等局限.
• 浪漫主义文学以其充沛的激情、鲜明的个 性、丰富的想象、自由无忌的表现形式, 对保守过时的古典主义堡垒进行了全面冲 击和突围.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区别
理性 目的 人物 形式 语言
古典 崇尚理性 道德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3
4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19C浪漫主义-概述

19C浪漫主义-概述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其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它震撼了整个欧洲。

许多国家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随后的保卫革命成果和反复辟的斗争中,曾经出现过十分复杂的形势,经历了长期的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当时,革命后的法国面对俄、普、奥等各封建列强结成的“神圣同盟”的疯狂反扑。

拿破仑与列强之间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成掠夺性的战争。

随后,波旁王朝复辟。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和充满暴力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18世纪启蒙思想家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资产阶级的丑恶一面也暴露无遗。

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到失望。

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当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哲学十分流行。

他们夸大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高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这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产生了影响。

另外,在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流传开来。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他们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思想。

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很大影响。

以往的文学也为浪漫主义的出现做了准备。

如英国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卢梭对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宣扬、返回自然的主张等,都对浪漫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

~的思想特点: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 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 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 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 典范。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 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 现”。
1、 历史背景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 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 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 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 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
• 浪漫主义者崇拜三个对象: • 1、对情感的崇拜和梦幻世界的爱好; • 在华兹华斯看来,“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的目的是在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证据做依靠,而是凭借热情 深入人心。” • 拜伦说得更为激烈:“难道热情不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 吗?。。。。。。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 另一些作家则把梦幻看作解脱平庸的日常经验的束缚,进入被理性压 抑的黑暗的幻觉世界的通道。
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2)德国中期浪漫派(1805年后) • 主要代表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艾沁多尔夫、格林兄弟等。中 期浪漫派注重发掘民间文化遗产,搜集中世纪以来的民歌和民间传说, 经过加工改写后整理出版,重要作品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的民 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格格林兄弟不仅发现了德 国文学中很多重要的文献,比如《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而且加工整 理出版了举世闻名的《格林童话集》。这时期成就最大的是诗人艾沁 多尔夫。他的诗歌颂大自然,质朴、明朗、乐观,据有民歌风格,没 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的情调。他的一些抒情诗经作曲 家门德尔松谱曲后,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A.海德堡浪漫派 B.耶拿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板》形成的文学流派是()。

A.耶拿派 B.湖畔派 C.海德堡浪漫派 D.“自然派”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阐述了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 B.施莱格尔兄弟 C.诺瓦利斯 D.蒂克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

A.《<克伦威尔>序言》 B.《论浪漫派》 C.《拉辛和莎士比亚》 D.《拉奥孔》5.拉涅的早期代表作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C.《论浪漫派》 D.《罗曼采罗》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司各特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市()。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

A.《麦布女王》 B.《伊斯兰起义》 C.《解放了的蒲罗米修斯》 D.《西风颂》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

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 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

A.司各特 B.济慈 C.哈代 D.奥斯丁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席勒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

A.拉马丁 B.维尼 C.夏多布里昂 D.大仲马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

A.欧那尼 B.勒内 C.夏克塔斯 D.黛尔菲娜15.两部有自传性的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的作者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滋 华 斯
• 华兹华斯 (1770——1850) 的《抒情歌谣集 序》被称为是英 国浪漫主义艺术 的纲领和宣言。
《抒情歌谣集》序言:
第一、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第二、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 。 第三、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
最后,华兹华斯在《序言》中还对诗人的特 殊才能作了解释。
恶魔派: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进行批评, 称 “桂冠诗人” 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 雪莱是 “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 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 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 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 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 约翰·济慈 (1795——1821) • 《夜莺颂》、《秋 颂》、《希腊古翁 颂》;
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其代表作 《艾凡赫》。
• 英国小说家 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 代表作《艾凡赫》 理查王 艾凡赫 瑞贝卡
• 其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 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 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期的社会 小说开辟了道路。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 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响。
•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 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 对象。 •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 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 自然”的主张。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 强烈的主观性。 •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 说的创造。
康德(172学为浪漫主义运动提供 了思想理论基础。1781年开 始,他发表了震惊世界的 “三大批判”论著——《纯 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 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 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 范围。 •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 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 的罪恶现象。
《格林童话》的作者
威廉 格林(1786— 1859)。格林兄弟根 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童 话集是欧洲与世界童 话中的经典作品。这 些童话语言平易、通 俗、生动,其结构形 成了有代表性的“童 话模式”。
格林兄弟的故乡
哈瑙(Hanau)是格林 兄弟的故乡。地处 黑森州,在法兰克福 东边20公里左右的美 茵河畔。在本市的菲 力普斯鲁尔宫殿中,哈瑙市的人建了一个”纸 影剧场”。定期上演由格林童话改变的纸影剧。 图为市内格林兄弟雕像。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真正的美国文学的产生——浪漫主义
(一)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独立后的美国前景充满了激情 受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加之重视人的精 神创造和追求自由的超验主义蔚为大观,因之在文 坛上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二)美国民族的文化精神
◆务实精神:事功取向 ◆开拓精神:拓荒、 冒险、 淘金、 发展。 ◆自由精神: 个人本位 权利意识 机会均等
•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 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 想象。 •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 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 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耶拿派 海德堡派 • 2、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 夏多布里昂 斯塔尔夫人
雨果
乔治桑
• 3、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 湖畔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恶魔”派诗人——拜伦、雪莱、济慈; 司各特 4、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欧文、库柏、惠特曼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 夏多布里昂 • 奇异徇丽的自然和异域风 光,歌颂荒凉和萧条之美 • 奇异的人和事,主人公的 忧郁与孤独 • 对现实的不满,读者产生 强烈的共鸣 • 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开始。 • 马克思说他是个“漂亮的 文学制造商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代表着法国早期浪漫 主义文学的贵族倾向 。 是消极浪漫主义的代 表。 在《基督教真谛》 (1802)中鼓吹基督 教的复兴,但对美洲 丛林和大草原的奇异 风光及古代废墟富于 抒情色彩的描写,成 为浪漫主义文学中异 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 的范例。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湖畔派’’: The Lakers
湖畔派是英国出现最早的浪漫主义文 学流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 骚塞。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 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 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 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 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 故被称为湖畔派。
定能使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向宇宙, 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象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浪漫的” 发展为“浪漫主义” (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 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 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 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 的权威和传统。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和历史因素 :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 力有了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 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 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一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 一方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 代。
2、社会思潮: A、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哲学思潮中的浪 漫主义运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 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B、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 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 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 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耶拿风光 耶拿风光

1、耶拿派
德国早期浪漫派又称“耶拿派”,兴起于18世 纪末,主要代表为施莱格尔兄弟和诺瓦里斯等人; 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 创办的《雅典娜神殿》,在这份杂志上他们提出 了浪漫主义,他们对狂飙突进有所继承,比如要 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反封建的 战斗精神相比狂飙精神减弱。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 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 的思潮之一。
“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概念起源
• “浪漫主义”来自拉丁语,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 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指中世纪的 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 事等。 • 17世纪中叶罗曼司转为“浪漫的” (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 “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 多重含义。
• 2、海德堡派 • 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 《隐士报》,形成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个 中心海德堡派。该派的中心人物有阿尔尼 姆和布伦塔诺。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在于 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格林童话》的作者
雅各布 格林(1785— 1863)和威廉 格林是19 世纪德国语言学家和民间 文学研究者。格林兄弟走 遍德国城乡,搜集民间故 事,整理、改编为童话集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童话集共收入200多个童 话传说和600多篇故事。

乔治· 桑
法国文坛独立不羁的女作 家。她的创作经历了从妇女 问题小说到社会问题小说再 到田园小说的发展。 • 代表作有《安蒂亚娜》 《安 吉堡的磨工》、《磨沼》等。 • 《安吉堡的磨工》(1845) 反映了作者的 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 《魔沼》(1846)是作家最 成功的田园小说, 赞美了生 活在充满 诗情画意的农村 田 园生活里的善良质朴的农民。
斯塔尔夫人(1766—1817)
斯塔尔夫人
代表着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民主倾向 。 文论著作《论文学》(1800)、《论德国》 (1813)中肯定了浪漫主义文学 是比较文 学的重要理论著作。 书信体小说《黛菲妮》(1802)中,把批 判的矛头直指封建道德和宗教偏见。
缪塞

乔治桑
缪塞:
浪漫主义作家。有影响的作 品是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 悔》(1836)。以他和乔治· 桑 的恋爱故事为中心内容。作者指 出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 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主人公 沃达夫的“世纪病”的根源,表 达了对复辟王朝的不满。 沃达夫的精神苦闷形成了法 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世纪病”。
3、扬弃关系: A、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 文学、哥特式小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特 别是法国的卢梭传统,都推崇个性解放、思 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间的思想。 B、反驳古典主义传统,古典主义美学原 则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文坛希望以开放的、 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
欧洲古典哲学家康德
《阿达拉》煞费苦心地论 证了基督教、上帝、灵魂 不死等问题,在表现世俗 爱情 与 宗教信仰 的 矛 盾时,夸大宗教的力量。 但这个殉教故事写得缠绵 悱恻,情感动人。脱离现 实 《勒内》塑造了法国大革 命后一代贵族没落青年的 典型——勒内。在勒内身 上所表现出的“世纪病”, 实际上就是没落贵族阶级 孤独颓唐、悲观厌世的精 神病。
• 波西·比希·雪莱 (1792—1822)被恩格斯 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 女王》。诗剧《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1819写 成)。晚期的抒情诗以 《西风颂(1819) 、《云 雀》(1820) 等为著名。 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 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