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和共价键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离子键和共价键

高一化学教学案(4)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的不同作用力,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2. 学会用电子式来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3.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知识梳理】一、化学键1.概念:2.分类:二、离子键1.概念:2.特点:①成键微粒:②成键本质:③形成条件:3.表示方法:(写出常见物质的电子式)三、共价键1.概念:2.特点:①成键微粒:②成键本质:③形成条件:3.表示方法:(写出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并与离子键比较)四、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性质特点【典例分析】例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例2: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
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 H2,用去0.4g A, 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 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1)写出这两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常见离子: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思维训练】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2.下列性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3.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A. B. N…N…C. D.4.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H3COOHB.CaCl2C.NaOHD.Na2O5.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事实的是()A.氯化氢不易分解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6.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熔点较高B.Z可以表示为M2YC.Z一定溶于水D.M形成+2价的阳离子7.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晶体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C.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易形成离子键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 HFB. H3O+C. NaHD. H2O210.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化学键的共价键与离子键备课教案

化学键的共价键与离子键备课教案一、引言在化学学科中,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由于电子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结合力。
共价键和离子键是化学键的两种基本类型。
本备课教案主要介绍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二、共价键的概念与特点1. 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是一种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的特点a. 电子共享:在共价键中,原子间的电子是以成对方式共享的。
b. 强度:共价键通常比离子键弱,但比金属键强。
c. 符号表示:化学方程中,共价键通常用划线表示,如H-H、C=C。
d. 长度:共价键的键长通常介于单个原子半径和两个原子半径之间。
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1. 形成条件a.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两个非金属原子。
b. 原子间电负性差异较小。
c. 原子间有空位可以容纳共享电子。
2. 形成过程a. 原子间成对共享电子以实现最佳电子构型。
b. 共享电子在原子核间形成电子云区域。
c. 共享电子云区域形成化学键,原子间吸引力增强。
四、离子键的概念与特点1. 离子键的概念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2. 离子键的特点a. 电子转移:离子键形成时,一个原子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另一个原子会接收电子形成负离子。
b. 强度:离子键通常比共价键强,并且是化合物中最强的键。
c. 符号表示:通常使用电荷符号表示离子键,如Na+Cl-。
d. 结构:离子键通常形成晶格结构。
五、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1. 性质比较a. 强度:离子键通常比共价键强。
b. 稳定性:共价键化合物通常比离子键化合物更稳定。
c. 溶解性:共价键化合物通常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而离子键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溶解。
2. 化合物例子比较a. 共价键化合物例子:H2O、CO2。
b. 离子键化合物例子:NaCl、MgO。
六、结论共价键和离子键是化学键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共价键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实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则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与共价键教案

离子键与共价键教案离子键与共价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在物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3.能够正确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教学内容1.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及特点;2.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及特点;3.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及特点: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即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元素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形成离子键。
重点强调离子键的强度和方向性,以及离子键的组成特点。
3.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及特点:讲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即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共价键。
重点强调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即每个原子都希望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八个外层电子。
同时强调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非极性特点。
4.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通过表格和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形成过程、组成特点、方向性、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两种化学键的理解。
5.实践练习: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检验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通过测试题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共价键与离子键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共价键与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键一、引言化学键是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在高中化学中,最常见的两种化学键是共价键和离子键。
本文将介绍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
二、共价键1. 概念与形成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
每个原子都希望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八个外层电子),因此它们通过共享电子来实现目标。
2. 特点(1)强度:共价键通常比离子键强,但比金属键弱;(2)方向性:共价键在空间中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可影响分子形状;(3)非极性与极性:根据不同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异程度,可以区分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4)单、双和三重共价键:根据原子之间所分享的电子对数目,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共价结构。
三、离子键1. 概念与形成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
金属元素通常失去外层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则获取这些电子,形成阴离子。
2. 特点(1)强度:离子键通常比共价键强;(2)晶体结构:由于离子间相互吸引力的存在,离子化合物通常形成晶体结构;(3)导电性:在熔融状态或溶解于水中时,离子化合物可以导电;(4)溶解性:离子化合物因为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易于溶解。
四、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应用1. 共价键的应用(1)有机化合物:许多有机化合物都由碳、氢以及其他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2)生命中的共价键:DNA、蛋白质等生命分子中含有大量的共价键,决定了其结构和功能。
2. 离子键的应用(1)盐类:所有盐类都是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如氯化钠等;(2)药物和肥料:很多药物和肥料是由具有较强溶解性质的离子化合物构成的;(3)陶瓷材料:陶瓷材料中通常含有氧化物或硅酸盐等离子化合物。
五、结论共价键和离子键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共价键通过电子的共享产生分子结构,而离子键则是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晶体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特点;3. 能够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4. 能够解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1.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3.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特点;2. 解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材料;2. 学生准备好课本及相关学习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二、学习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学生听讲并记笔记,理解共价键的概念。
三、探究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20分钟)1. 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判断其中化学键类型;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四、分子的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 学生讨论分子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五、讨论总结(10分钟)1. 学生发言总结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2.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最后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共价键与离子键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共价键与离子键一、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基本概念共价键与离子键是化学反应中两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共价键主要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而离子键则主要形成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本文将重点介绍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特点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二、共价键的形成原理与特点1.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共价键形成是由于非金属原子间电子的共享。
在共价键形成过程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重叠,从而使得电子在两个原子之间共享。
共价键的共享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其中σ键是轴向重叠,而π键是侧向重叠。
2. 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共价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2)共价键形成后,原子外层电子数目得到共享,形成共价键后的原子会出现电子构型的改变;(3)共价键的强度一般较弱,化学键的断裂需要一定能量;(4)共价键的极性可以通过元素的电负性差异来判断。
三、离子键的形成原理与特点1.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一种特殊化学键。
在离子键形成的过程中,金属原子由于较低的电负性,倾向于失去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原子由于较高的电负性,倾向于接受电子形成阴离子。
由于电荷的吸引作用,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与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2. 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离子键通常形成于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2)离子键形成后,创建了具有正负电荷的离子;(3)离子键的强度较大,一般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够断裂;(4)离子键在固体中形成离子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电导性。
四、共价键与离子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 共价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共价键在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1)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是有机反应中的关键步骤,例如酯化反应、酰化反应等。
(2)共价键的极性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如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存在会导致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
(3)共价键的键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平衡常数。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化合物——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以及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及化合物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部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铁钉生锈、燃煤排放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生成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知识讲解(20分钟)2.1引出化学键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的颗粒状况,引出“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问题,再向学生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解释化学键的作用。
2.2离子键的特点2.2.1离子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2.2离子键的特点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通常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形成,离子键的电性差较大,结合能较大,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晶体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2.3.1共价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通常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形成,共价键的电性差较小,结合能较小,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分子或宽带固体,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3.案例分析与练习(30分钟)通过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和实例,让学生分辨哪些是离子键的化合物,哪些是共价键的化合物,并解释其特点。
4.概念强化(20分钟)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特点的理解。
例如,将钠、氯化银溶液滴入盛有纯净水的容器中,观察是否发生显色反应,并解释其原因。
5.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学键中有什么区别?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思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特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教案

离子键与共价键教案
离子键与共价键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结构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卤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
从原子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构成性能各异的物质引入化学键。
又从原子趋向稳定的途径或方式引入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能量和有机化合物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本章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上节课又刚刚学习了化学键,也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从原子趋向稳定的途径或方式引入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概念,以及元素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规律性,并学会用化学用语表达。
2.通过参与离子键形成和共价键形成的探究,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规律。
3.通过课堂探究、讨论,感触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键和共价键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一化学教学案(4)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离子键和共价键
编写:裴志华审核:杨进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的不同作用力,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2. 学会用电子式来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化学键
1.概念:
2.分类:
二、离子键
1.概念:
2.特点: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写出常见物质的电子式)
三、共价键
2
1.概念:
2.特点: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写出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并与离子键比较)
四、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性质特点
【典例分析】
例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例2: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1023个电子。
它
,用去 A, 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 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 H
2
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1)写出这两种元素的名称:。
(2)用结构示意图表示两元素常见离子:,。
3
【思维训练】
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2.下列性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A. B. N…N
…
C. D.
4.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5.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事实的是
()
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4
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的熔点较高可以表示为M
2
Y
一定溶于水形成+2价的阳离子
7.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晶体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C.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易形成离子键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F
B. H
3O+ C. NaH D. H
2
O
2
10.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
11.氮化钠(Na 3N )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
N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 3N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键
形成的。
(2)Na 3N 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Na 3N 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r(Na +)__________r(N 3—)(填
“>”.“=”或“<”)。
【问题反思】
【错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