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SNautilusSSN-571是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一艘作战用潜水艇
u571观后感

u571观后感《U571》观后感《U571》是一部2000年上映的美国战争电影,该片由乔纳森·摩斯执导,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和哈维尔·巴登主演。
影片以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为背景,讲述了一支美国海军潜艇船员的故事。
本片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逼真的战争场景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我被影片所塑造出的紧张氛围所吸引。
从一开始,电影便展现了一个紧张的情境。
敌方舰艇的突然出现使得美军潜艇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船员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在潜艇沉没的危机中,他们不得不做出困难的抉择,这个过程中紧张感一直贯穿始终。
整个片段的镜头感非常真实,好像我们也置身于那个海底战场之中。
另外,敌军舰艇的高超技巧和反应力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这种紧张感的营造给电影增添了很多好奇心和期待。
其次,我发现影片对于战争的描绘非常真实。
虽然《U571》是一部好莱坞制作的商业电影,但它成功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影片中的潜艇船员们犹如困兽般的生活,每天面对着极高的风险和巨大的压力。
他们时刻准备着面对死亡,但依然坚守岗位,完成战斗任务。
在战争中,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电影也毫不掩饰地展现了战争的残忍和伤痛,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到战争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对于战争题材的电影来说,情感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U571》中对于人性的描绘相当到位。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个性和背景。
通过这些角色,影片很好地表达了战争对于每个人的影响和改变。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也受到了伤害,但他们仍然坚强地站在战斗的前线,为国家和自己奋斗。
这些角色的塑造和表演给电影增加了更加深厚的情感内涵,使观众更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潜艇上,每个船员都肩负着不同的职责和责任,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美国海军潜艇大事记

美国海军潜艇百年大事记1776年9月7日由34岁的耶鲁大学研究生戴维·布施奈尔制造的单人潜艇"海龟"号,试图将鱼雷系在停泊于纽约港附近海域的英国军舰“鹰”的船体上,但未获成功。
1801年7月3日罗伯特·福尔顿制造的"鹦鹉螺"号潜艇潜入水下25英尺,并停留了一个多小时。
1864年2月17日"同盟"级“亨利”(H.L.Hunley)是在战斗中将敌舰击沉的第一艘潜艇。
它当时用梁式鱼雷猛击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附近海域的联邦螺旋单桅帆船——"豪瑟托尼克"号(USS Housatonic)。
"亨利"本身被震波击沉。
1888年舰艇建造与维修局通过设计竞争,授予发明家约翰·P·豪兰制造"潜水者"合同。
1897年8月7日"潜水者"是蒸气驱动潜艇,下水了,但未通过验收试验。
1900年4月11日通过在弗吉尼亚州芒特弗农附近海域的演示试验后,约翰·P·豪兰以160,000美元的价格将他的内燃汽油驱动潜艇"豪兰"VI 卖给了美国海军,从而标志着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正式诞生。
1900年10月12日"豪兰"级潜艇(USS Holland,代号SS-1,前称"豪兰"VI)服役。
1903年原"豪兰"A级潜艇的第7艘、也是最后一艘--"鲨鱼"(USS Shark,SS-8)在美国海军服役。
1909年美国海军仿造法国潜艇"白鹭"(Aigrette)的柴油机推进系统,当时电船公司已开始在福尔河船厂制造F 级(SS-20至23)和E级潜艇(SS-24至25)。
1912年3月5日海军部长宣布成立“大西洋潜艇小舰队”,由海军上尉切斯特·W·尼米兹指挥。
凡尔纳生平简介

凡尔纳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著名作品。
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法语: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由于凡尔纳知识非常丰富,他小说作品的著述、描写多有科学根据,所以当时他小说的幻想,如今成为了有趣的预言。
1863年起,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为主的作品,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的系列作品集(V oyages Extraordinaires dans les Mondes Connus et Inconnus)一举成名。
粗略地概括,他的主要作品涉及了两个背景:十九世纪末期的世界(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沙皇的信使》等)和想象中的世界(如《太阳系历险记》、《征服者罗比尔》等)。
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
他的家族有航海传统,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写作。
童年时期,他曾私自出走到一艘商船上,企图随船出海,但被发现送还父母,从此更被严看管;他为此向父母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1847年,他被送到巴黎学习法律。
但繁华的巴黎却激发了他对戏剧的狂热。
1850年末,他的第一部剧作发表了。
凡尔纳的父亲得知儿子无意继续攻读法律后大发雷霆,决定断绝经济援助。
从此,年轻的凡尔纳不得不靠写作来赚钱,维持生计。
在巴黎图书馆花费了相当时间钻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学后,凡尔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
美国海军潜艇序列表大全

Herring Kingfish Shad Silversides Trigger Wahoo Whale Angler Bashaw Bluegill Bream Cavalla Cobia Croaker Dace Dorado Flasher Flier Flounder Gabilan Gunnel Gurnard Haddo Hake Harder Hoe Jack Lapon Mingo Muskallunge Paddle Pargo Peto PoSS-127 SS-128 SS-129 SS-130 SS-131 SS-132 SS-133 SS-134 SS-135 SS-136 SS-137 SS-138 SS-139 SS-140 SS-141 SS-142 SS-143 SS-144 SS-145 SS-146 SS-147 SS-148 SS-149 SS-150 SS-151 SS-152 SS-153 SS-154 SS-155 SS-156 SS-157 SS-158 SS-159 SS-160
Seawolf Tambor Tautog Thresher Triton Trout Tuna Mackerel Marlin Gar Grampus Grayback Grayling Grenadier Gudgeon Gato Greenling Grouper Growler Grunion Guardfish Albacore Amberjack Barb Blackfish Bluefish Bonefish Cod Cero Corvina Darter Drum Flying Fish Finback Haddock Halibut
SS-233 SS-234 SS-235 SS-236 SS-237 SS-238 SS-239 SS-240 SS-241 SS-242 SS-243 SS-244 SS-245 SS-246 SS-247 SS-248 SS-249 SS-250 SS-251 SS-252 SS-253 SS-254 SS-255 SS-256 SS-257 SS-258 SS-259 SS-260 SS-261 SS-262 SS-263 SS-264 SS-265 SS-266 SS-267 SS-268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16【教学课件】《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3)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大陆的门户和向东欧推进的桥头堡, 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美苏争霸的主要对象是两极之间的 “中间地带”。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3.特点: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国。 4.本质:美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冲突。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美苏争霸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提示:(1)根本原因是双方都想称霸世界。 (2)直接原因是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 (3) 此外,还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 竞赛、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 盾因素。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课堂检测
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
B
)
B 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美苏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C 德意志的民族分裂 D 东西德国的正式分离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出现某种缓和,主要原因是( A 苏联需要美国技术 B 美国需要苏联市场
D
)
C 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 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谢谢观看!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2.原因:苏联新领导人赫鲁晓夫调 整对外政策,谋求苏、美共同主宰世 界;艾森豪威尔提出对苏的两手政策。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3.表现 (1)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谈 (2)军事上对抗——柏林危机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第四单元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 16 课时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拥有潜艇的制造技术,比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等这些国家。
潜艇最早的发明是运用在战争中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上十大的潜艇排名吧。
NO.1 德国VII型U型潜艇德国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
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
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
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
NO.2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NO.3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性能参数排水量:1526/2424吨艇长:312英尺艇员:60人(6名军官)武备:1门3英寸甲板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鱼雷) 最大航速:20.25节/水面,8.75节/水下动力:柴/电推进,双轴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NO.4 英国T级潜艇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共建造15艘,二战期间共有9艘战沉;第二批(Tempest Class)共建造7艘,主要于地中海地区服役;第三批又称图坦卡蒙级(Tutankhamen Class),该级艇建造于二战后期,战争期间仅有两艘损毁,部分潜艇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美国“海狼”级、“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美国“海狼”级、“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相关资料以下是美国“海狼”级、“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简表艇名英文名舷号开工时间服役时间海狼级(SEA WOLF)海狼Seawolf SSN21 1989年10月1996年5月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SN22 1993年5月1999年1月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SSN23 1999年4月2005年2月洛杉矶级(LOS ANGELES)洛杉矶 Los Angeles SSN688 1972年2月1976年11月巴吞鲁日Baton Rouge SSN689 1972年11月1977年6月费城Philadelphia SSN690 1972年8月1977年6月孟菲斯 Memphis SSN691 1973年6月1977年12月奥马哈 Omaha SSN692 1973年1月1978年3月辛辛那提Cincinnaiti SSN693 1974年4月1978年6月格罗顿 Groton SSN694 1973年8月1978年7月伯明翰 Birmingham SSN695 1975年4月1978年10月纽约城 New York City SSN696 1973年12月1979年3月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 SSN697 1974年10月1980年1月布雷默顿Bremerton SSN698 1976年5月1981年3月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 SSN699 1976年2月1981年5月达拉斯Dallas SSN700 1976年10月1981年7月拉霍亚LaJolla SSN701 1976年10月1981年10月菲尼克斯Phoenix SSN702 1977年7月1981年12月波士顿Boston SSN703 1978年7月1982年1月巴尔德摩Baltimore SSN704 1979年5月1982年7月科珀斯克里斯蒂城City of Corpus Christi SSN705 1979年9月1983年1月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 SSN706 1979年12月1983年5月朴次茅斯Portsmouth SSN707 1980年5月1983年10月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SSN708 1981年1月1984年3月海曼·G·里科弗Hyman G Rickover SSN709 1981年7月1984年7月奥古斯塔Augusta SSN710 1982年4月1985年1月旧金山San Francisco SSN711 1977年5月1981年4月休斯顿Houston SSN713 1979年1月1982年9月诺福克Norfolk SSN714 1979年8月1983年5月布法罗Buffalo SSN715 1980年1月1983年11月盐湖城Salt Lake City SSN716 1980年8月1984年5月奥林匹亚Olympia SSN717 1981年3月1984年11月火奴鲁鲁Honolulu SSN718 1981年11月1985年7月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SSN719 1982年10月1985年8月匹兹堡Pottsburgh SSN720 1983年4月1985年11月芝加哥Chicago SSN721 1983年1月1986年9月基韦斯特Key West SSN722 1983年7月1987年9月俄克拉荷马城Oklahoma City SSN723 1984年1月1988年6月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 SSN724 1984年9月1986年11月海伦娜Helena SSN725 1985年3月1987年7月纽波特纽斯Newport News SSN750 1984年3月1989年6月圣胡安San Juan SSN751 1985年8月1988年8月帕萨迪纳Pasadena SSN752 1985年12月1989年2月托皮卡Topeka SSN754 1986年5月1989年10月迈阿密Miami SSN755 1986年10月1990年6月斯克兰顿Scranton SSN756 1986年6月1991年1月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 SSN757 1987年6月1991年6月阿什维尔Ashville SSN758 1987年1月1991年9月杰斐逊城Jefferson City SSN759 1987年9月1992年1月安纳波利斯Annapolis SSN760 1988年6月1992年4月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 SSN761 1990年1月1992年11月哥伦布Columbus SSN762 1991年1月1993年6月圣塔菲Santa Fe SSN763 1991年7月1994年1月博伊西Boise SSN764 1988年8月1992年7月蒙彼利埃Montpelier SSN765 1989年5月1992年11月夏洛特Charlotte SSN766 1990年7月1994年1月汉普顿Hampton SSN767 1990年3月1993年8月哈特福德Harrford SSN768 1992年2月1994年9月托莱多Toledo SSN769 1991年4月1994年6月图森Tucson SSN770 1991年9月1994年11月哥伦比亚Columbia SSN771 1992年8月1995年3月洛林维尔Greeneville SSN772 1992年1月1995年4月夏延Cheyenne SSN773 1992年8月1996年3月弗吉尼亚级(计划建成30艘)弗吉尼亚SSN774 1999年2004年10月德克萨斯SSN775 2006年6月夏威夷SSN776 2007年1月北卡罗来纳SSN777 2008年海狼级(SEAWOLF)数量:3艘排水量:7460吨(水上),9150吨(水下)主尺度:长99.4米,宽12,9米,吃水10.9米主机:核动力,1座通用电气公司S6W压水堆(GEPWRS6W),2台蒸汽轮机,52000马力(38.8兆瓦),单轴,泵喷射推进器航速:35节(水下)编制:133人(12名军官)导弹:潜射巡航导弹:12枚GDC“战斧”(Toma—hawk)导弹舰对舰导弹:“战斧”,“捕鲸叉”(Harpoon)鱼雷:8具660毫米发射管(卟径为762毫米),MK48改进型鱼雷,总共能发射50枚导弹和鱼雷水冒:作为鱼雷的替代电子对抗:假目标:发射鱼雷诱饵。
美国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列表

美国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列表
号。
船的井围甲板(well deck)与闸门设备,但最新锐的美利坚级之前两艘却完全不拥有操作登陆作战舰艇的能力,而以空中
飞行平台与井围甲
al Auxiliary, sub-class C)的缩写,起因于早期的此类船舰通常是由其他类的辅助舰(运输舰、登陆舰,甚至商船)C-7)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专为了作为指挥舰而建造的此级军舰,虽然在启用时仍沿用AGC的舰级代码,但在1969年1月1日时CC”是“指挥与通讯登陆舰”(Landing ship Command & Control)的缩写,自此之后的指挥舰皆开始改用LCC的舰级代
transport doc
围甲板与飞行甲板的登陆作战舰艇,其主要不同点在于与飞行有关的设备完整程度,其中航空武力最弱的LSD只拥有一个简
降定翼机起降的两
展一个正式的作战用舰级,将其称为武装运输舰(Attack Transport), 其舰级代号APA是“武装人员辅助舰”(Attack )做区隔。
为了能迅速地自海上将兵员送到陆地上,武装运输舰大都设置有大型的吊艇柱,可利用收纳在甲板或舰桥旁的上。
部分APA甚至有轻型的装甲或配备有小型的对空对海两用炮。
专门用来载运与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 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 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 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 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 损伤。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 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和裤 于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 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 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 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 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 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 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 手的运动。
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科幻小说 中,也有人根据其原理称其为“电休 克枪”。泰瑟枪没有子弹,它是靠发 射带电“飞镖”来制服目标的。枪里 面有一个充满氮气的气压弹夹。扣动 扳机后,弹夹中的高压氮气迅速释放, 将枪膛中的两个电极发射出来,命中 目标后,倒钩可以钩住犯罪嫌疑人的 衣服,枪膛中的电池则通过绝缘铜线 释放出高压,令罪犯浑身肌肉痉挛, 缩成一团。
海底隧道是在海底建造的连 接海峡两岸的隧道,是供车 辆通行的。海底隧道大可分 为海底段、海岸段和引道三 部分。其中海底段是主要部 分,它埋置在海床底下,两 端与海岸连接,再经过引道, 与地面线路接通。 通常来说建造海底隧道还要 同时在两岸设置竖井,安装 通风、排水、供电等设备。
作者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写出了现在才有的高科技产 品,有些甚至连现在都没有实现,说明了作者的伟 大,可以预言未来的科技。而我们这么快就能达到 和书中一样的科学水平,也能体现出科学发展的快 速。
潜水服须有特别的 防水拉链和其他配件, 如潜水充气排气的装置 (因为空气必须注入和 排出潜水衣以维持中性 平衡,所以干式潜水衣 有一条管线从调节器第 一级的中压接口接到干 式潜水衣的充气)。使 用干式潜水衣必须经过 特别的训练,要学习如 何控制及使用充气
一条黝黑深远的石壁长廊, 展现在我们面前。“鹦鹉 螺”号大胆地开了进去, 潜艇两旁立即响起一种奇 特的“嘶嘶”声,这是红 海的水沿着斜坡冲向地中 海所发出的。 在通道的狭窄石壁上,我 只能看到一束束的光、一 些直线和在灯光中急速行 驶的潜艇留下的一道道光 痕。 “鹦鹉螺”号激流勇进, 不到二十分钟就穿越了苏 伊士地峡。
——论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学预言
这本书有十分丰富、超前的自然科学的知识应用, 它著于1870年,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都还没被普通人 了解,更别说应用了,他以超人的想象力,做出了无 数的科学预言,并都成为现实。潜水艇,燃料,还有水 下枪是用玻璃珠做子弹,以电流为动力,潜水服等等.... 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
小说中描述诺第留斯为长 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 型潜艇,航行性能极好, 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 时。 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 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
鹦鹉螺号(又译诺第留斯号) 核子动力潜艇(USS Nautilus SSN-571)是隶 属于美国海军的一艘作战用 潜水艇。艇长97.5米,宽 8.4米,吃水6.7米,水上排 水量3700吨,水下排水量船员 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 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 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 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 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 筒。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 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 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人枪膛 中。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 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 射。 它的子弹像来顿瓶一样,里 面具有很高的电压。就是最 轻微的冲击,也要炸开,被 打中的动物,不管怎样强大 有力,也得倒下来死去。
组员分工表
组长:孙骁 记录:殷晟杰 ppt1稿:孙骁 ppt修改:胡博弈 演讲:马骁弌 孙骁 资料提供:王奕宏 马骁弌
它也是第一艘实际航行穿越 北极的船只。
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 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 是氯化钠,其余就是小量的氯 化镁,氯化钾,澳化镁,硫酸 镁,硫酸和石炭酸。
把氯化钠加热到801度以上, 氯化钠会溶解,代替本生电池中所需要的锌。 汞是不会损失的,只有钠才要 消耗,但海水本身供给我所需 要的钠。此外我还可以告诉您, 钠电池应当是最强的,它的电 动力比锌电池要强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