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PPT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茶文化ppt课件完整版免费

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盖碗,
水温85-90℃,浸泡时
乌
间3-5分钟。白茶清雅
龙
鲜爽,需控制水温和浸
茶
泡时间以保持其特色。
选用紫砂壶或盖碗,水
温95-100℃,浸泡时间
黑
3-5分钟。红茶浓醇甘
茶
甜,可适当延长浸泡时
间。
选用紫砂壶或陶壶,水
温100℃,浸泡时间1-3 白
分钟。黑茶陈香浓郁,
茶
需高温快泡以去陈味。
外形
观察茶叶的条索、色泽、整碎、 净度等外观特征,判断茶叶的发
酵程度、陈化时间等。
汤色
观察茶汤的色泽、清澈度、亮度 等特征,判断茶叶的品质优劣。
香气
闻取茶叶的干香、湿香、冷香等 香气特征,判断茶叶的香型、香 气高低、持久性等。
滋味
品尝茶汤的滋味特征,包括苦、 涩、甜、酸、鲜等味道的平衡与 协调程度,以及回甘生津等感受。
茶文化与健康生活
茶叶中的茶多酚、儿 茶素等有益成分对人 体健康的影响
不同茶叶的保健功能 及适用人群
饮茶对心脑血管、消 化系统、免疫系统等 方面的保健作用
茶文化与社交礼仪
茶文化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茶叶的选购、冲泡、品饮等礼仪规范
茶道精神在社交礼仪中的体现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
茶文化在诗词、歌赋、小说等文学作 品中的表现
茶盘
茶杯
用于品茶的器具,一般小巧精致。 使用时需保持清洁,以充分展现 茶汤之美。
用于盛放茶具、茶叶等,可保持 桌面整洁。选择时需注意大小、 形状和材质。
公道杯
用于均匀茶汤,使每杯茶浓度相 近。使用时需保持清洁,避免异 味。
茶壶
用于泡茶的主要器具,材质多样, 如紫砂、陶瓷等。使用时需注意 壶嘴、壶盖、壶身的协调,以及 壶内清洁。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CHAPTER定义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内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最初,茶被用作药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饮品。
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茶文化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与儒、释、道等思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精神。
传承与创新当代茶文化在传承古代茶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
民族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
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
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如福建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茶、浙江的龙井茶等。
国际传播中国茶文化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还传播到海外,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都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的地域特色CHAPTER乌龙茶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绿茶不经过发酵,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如龙井、碧螺春等。
红茶全发酵茶,茶色乌黑油润,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黑茶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如普洱、六堡茶等。
白茶轻微发酵,保持茶叶原有的白色,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茶叶的主要品种干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防止霉变,提高茶叶香气。
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特定品质。
揉捻将茶叶揉成条状,促进茶汁液的挤出和均匀分布。
采摘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和部位,保证茶叶原料的品质。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停止发酵过程。
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品质鉴别观察茶叶的条索、色泽、整碎、净度等外观特征。
品尝茶汤的滋味、香气、汤色、叶底等内在品质。
通过感官审评、理化分析等方法对茶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注意茶叶的贮存环境和方法,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
茶ppt课件

品茶的文化背景
了解茶叶的文化背景和 历史渊源,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和欣赏茶叶的味
道和特点。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04
茶具材质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和个人喜 好,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茶具 ,如瓷器、紫砂、玻璃等。
茶具功能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 同功能的茶具,如茶壶、茶杯
、茶盘等。
乌龙茶
半发酵的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其色泽黄绿或青绿,口感醇和回甘。乌龙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 素,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乌龙茶还有助于消食去腻、利尿 消肿等。
白茶、黄茶、黑茶
发酵程度较低的茶
白茶、黄茶和黑茶都是发酵程度较低的茶。 白茶色泽银白或灰白,口感清爽鲜美;黄茶 色泽黄绿或黄褐,口感醇厚微苦;黑茶色泽 黑褐或乌润,口感浓郁回甘。这些茶叶都具 有清热解暑、助消化、降脂减肥等功效。它 们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多种微量元素,可 以帮助调节身体内的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
虚性体质
适合饮用补益强壮的普洱茶和黑茶, 如普洱熟茶、六堡茶等。
05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
如何选购茶叶
观察茶叶外观
优质茶叶的外观紧实、匀称,色泽鲜明,无 杂质和破损叶片。
闻茶叶香气
品质好的茶叶通常具有独特的香气,无异味 或杂味。
品尝茶汤口感
好的茶叶泡出的茶汤口感醇厚,回甘强,无 苦涩感。
了解茶叶品种和产地
02
茶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未经发酵的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其色泽鲜绿,口感清爽鲜美。它是中国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茶类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 能。绿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此外,绿茶还具有提神醒脑、减肥、降压等功效 。
茶ppt课件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茶 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具有改善记忆、促进大脑功能 等作用。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 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 等,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等 多种功能。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 、钙、镁、氟等,具有维持体 内电解质平衡、保护牙齿等多
降低血脂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低血压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 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抗血栓形成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 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 形成,降低心肌梗塞等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茶与糖尿病
改善胰岛素抵抗
茶艺表演的欣赏要素
在欣赏茶艺表演时,应注意观察表演者的动作是否熟练、准确;神态是否自然、 大方;音乐是否协调、优美等方面。此外,还应关注茶叶的品种、质量以及泡出 的茶汤质量等。
06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
茶叶的种植技术
土壤管理
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进行耕翻 、除草和施肥等土壤管理工作, 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01
02
03
04
闻香
在品茶前先闻其香,感受茶叶 的香气和味道。
观察汤色
观察茶汤的颜色和透明度,判 断茶叶的新鲜度和加工工艺。
品尝
品尝茶汤的味道,感受其醇厚 度、回甘度和韵味。
回味
品茶后,感受口腔内的余味和 舒适感,判断茶叶的品质和口
感特点。
04
茶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
茶的营养成分
茶多酚
是茶叶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
冲泡技巧
茶叶ppt课件

晒干
将采摘回来的茶叶均匀地摊放在干净的竹席或水泥晒场上 ,让茶叶自然晒干。晒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茶叶,确保茶 叶均匀干燥。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通过揉捻使茶叶细胞破碎 ,释放出茶汁,使茶叶更好地冲泡出味。揉捻后的茶叶条 索紧结,易于冲泡。
茶叶精制和加工
筛选
发酵
烘焙
精制
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 除其中的老叶、黄叶、茶梗等 杂质,确保茶叶品质的纯净。 筛选后的茶叶更加整齐一致, 品质更高。
02
茶叶的营养价值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01
02
03
04
茶多酚
茶叶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具 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 抵抗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咖啡碱
具有提神醒脑、利尿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对人体有 很好的滋补作用,如茶氨酸能
提高人体免疫力。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C、E等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世界各地名茶介绍
斯里兰卡
锡兰红茶等。
英国
伯爵茶、英式早餐 茶等。
印度
阿萨姆红茶、大吉 岭红茶等。
肯尼亚
肯尼亚红茶等。
美国
伯爵奶茶、美式早 餐茶等。
04
茶叶的加工和制作
茶叶采摘和初制
采摘
选择合适的茶叶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茶叶品质 最佳。采摘时要保持叶片完整,避免破损和病虫害。
杀青
将晒干后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通过高温杀灭茶叶中的酶 活性,抑制茶叶发酵。杀青后的茶叶口感鲜爽,香气浓郁 。
冷泡
将茶叶放入冷水中浸泡数小时或过夜 ,然后滤去茶渣即
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 2 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 3 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
主人方可收茶。
A
8
茶道文化
首先,是要研究中国的茶艺。所谓茶艺,不仅仅指是点茶技法,而包括整
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中国历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饮艺术的,讲究选 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程式,而包含着艺术精 神。茶,要求名山之茶,清明前茶。茶芽不仅要鲜嫩,而且根据形状起上许 多美妙的名称,引起人美的想象。
1
凭
轩
品
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
组长:付杰 组员:张佳辉、穆拉迪力、西热艾力、王进民、开比 努尔
A
2
茶的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起源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氏,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 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不但推进了我国 文明的进程,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以及世界的物质文化生 活。
A
10
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 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 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A
11
陆羽煎茶的故事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
陵今湖北天门)积公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请积 公品尝。积公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我所 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皇 帝听罢,记在心里,事后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 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皇帝见陆羽其貌不扬,说话有点结巴,但言谈中看得出他 的学识渊博,出言不凡,甚感高兴。当即命他煎茶。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 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真是与众不 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积公去品尝,积公接过茶碗,喝了 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陆羽的字) 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积公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 能煎得出来,当然是到宫中来了。
A
诗 句
游13 戏时间:
游戏成员:共10人,分两组。(女生 4人) 每组五人 。
规则:每组各派一人,两两比拼。 一人分得两根吸管,用透明胶
将两根吸管连接起来,吸取 杯中的水,用时最少者胜利。
获胜者多的组最终胜利,获得奖励。
A
14
心敬于内,行动与外。
心得:
礼由心生,和谐为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 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 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 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 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 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 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 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 境之美。
恰如其分,道和中庸。
A
15
谢谢大家,么么哒 (づ ̄ 3 ̄)づ
A
A
4
十大名茶
君山银叶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A
5
都军毛尖
片六 安 瓜
A
黄山毛峰
龙 井
6
祁门红茶 信 阳 毛 尖
A
武夷山茶
7
茶礼知识
主人:
1 茶不要太满,以七分为宜 2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茶色要均匀,如有茶点之类,应放在客人的
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3 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旳右方奉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4 选茶要根据客人的喜好,因人而异。
我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 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 代“茶神”陆羽的《茶经》。
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 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A
3
茶的种类
一般茶叶可以分六种颜色: 1、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 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 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 2、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 等。 3、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 云雾茶等。 4、白茶: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5、黑茶: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 6、黄茶: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
一芽为莲蕊’’,二芽称旗枪,三芽叫雀舌’’。其中,既包含有自然 科学的道理,又有人们对天地、山水等大自然的情感和美学的意境。水,讲 泉水、江水、井水,甚至直接取天然雨露,称无根水,同样要求自然与精神 的和谐一致。茶具,不仅工艺化,而且包含有许多文化含义。烹茶的过程也 被艺术化了,人们观其色,嗅其味,从水火相济,物质变换中体味五行协调, 相互转化的微妙玄机。至于品饮过程,便更有讲究,如何点茶,行何礼仪, 宾主之情,茶朋之谊,要尽在其中玩味。因此,对饮茶环境,是十分注意的, 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朝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 路旁茶肆,等等,不同坏境饮茶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这个过程,被称 之为茶艺。也就是说,要从美学观点上来对待饮茶。
A
12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