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患胃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36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相关因素论文

浅析36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54-01【摘要】对36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诱发因素分析,认为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hp)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也较常见。
通过分析和讨论认为,减轻精神压力、倡导合理饮食、规范杀灭hp对于提高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因;青少年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性疾病,该病病程长,周期发作,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临床发现青少年患病人群有逐渐增多趋势。
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笔者对本院2010~2012年间经胃镜确诊的36例青少年溃疡患者进行诱发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26例,女10例,男女比约为2.5:1;年龄14~18岁,平均16.2岁;初中学生22例,高中学生14例;病史1~3年。
全部病例经电子胃镜(富士能88型)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
1.2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隐痛不适。
13例有饱胀感,15例嗳气、泛酸;19例大便潜血呈阳性,10例有黑便史;16例患者有恶心呕吐,其中4例为咖啡色液或暗红色血性液,其余呕吐物为胃内容物;8例初中生患者有消瘦、发育迟缓。
2诱因分析溃疡病患者常由某一诱因致病或几种诱因共同致病,几种诱因往往同时并存,现分析如下。
2.1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占80.56%。
可能与患者学习任务重,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大,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抑郁及部分患者的父母期望高、经常打骂、教育方法粗暴等因素有关。
在这方面,高中生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初中生。
患者因长期受到心理应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或)减弱胃十二指肠黏膜抵抗力,从而诱发溃疡[1]。
2.2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占72.22%。
浅谈青少年与胃肠病

不吃早餐的情况。其实, 青少年 胃溃疡与饮食不规 律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 因为过时误餐尤其是不吃早
餐 , 接 导 致 胃 内分 泌 积 聚 的 胃 酸 得 不 到 食 物 中 直 和 , 而侵蚀 胃粘 膜 , 加 上 幽 门螺 杆 菌 的破坏 , 从 再 造 成局 部炎症溃疡 。此外 , 暴饮暴 食 也 易 引起 胃溃疡 。
揉腹 后缓解 , 部或有 包 块 , 局 不痛 时包 块 消失 , 可 这
致病 因素 l 精 神因素 : 胃肠 病与 高度 紧张 有 密 切 关系 , 紧 而 张 的工作 、 习、 活节 奏 及激 烈 的竞 争 , 导致 胃 学 生 会 肠 功能紊乱 , 胃酸分泌 , 胃酸 增 多 可 损 害 胃、 刺激 而 十 二指肠黏膜 , 导致 胃炎 和溃 疡 形 成 。在 中、 高考 ”
能是结肠痉挛或肝脾曲综合征 。 5 饭后立即腹泻, 吃一顿泻一次、 稍有受凉或吃东
西 不 当心就发 作 , 时而腹 泻 时 而便 秘 , 泻 为水 样 , 腹
冲刺” 阶段, 中学生 胃肠病患者会有一个小高潮 , 其
特点 是腹胀 、 痛 、 秘 较 多 , 有 腹 泻 , 便 秘 与 腹 便 也 或 腹泻 交替 出现 , 医学 上将 之称 为肠 易 激 综合 征 。这 与 高度 紧张有 密切 关系 。 2 饮食 因素 : 青少 年 大部 分 饮食 不 规律 , 在长 期 存
中所 占的比例 比 5年 前上 升 了三成 , 呈现 明显 的 且 低 龄化 趋势 。
年龄越小 , 症状就越不典型。 2 突然发作 的上腹剧烈疼痛 , 可能有饮食不洁或 受凉史 , 坐卧不安, 面色苍 白出冷汗 , 四肢发 冷, 上 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 、 可在 1 小时后 自行缓解 , —2 可能是 胃痉挛。肚子硬 不能碰者可能是溃疡病急
对精神障碍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关系的认识

随着 工业化 ,现代化 ,全球 一体化 的进展 ,人们生 活水平不断提 高 ,精神 、心理 、社会 等复杂 因素对 各种疾病 ,尤其是功能性 胃肠病 的影响 日益表现 出来。其 中,酒 精、烟草 、兴奋 剂 、某些药 物等精神 活性物 质 的应用 ,生 活应激 事件 ,恐 癌情 绪 ,神 经症 等 ,特别 是焦 虑 ,抑郁 ,恐惧 ,强迫 对功能 性 胃肠病 的影 响尤为突 出 J 。F G I D s 患 者各种躯体症状 、情感和 认知的异常 很明显 ,多伴有工 作、社会活动 能力 的下降 ,进而严 重影响患者正 常生活质量 。因此 ,在 日 常 医疗 工 作 中如何更 加准确的诊 断和治疗F G I D s ,评 估患者 的精 神心理状 态和 生 活质 量 ,以及 必要 的抗 焦虑抑 郁药 物或精 神 专科治 疗显 得尤 为重
力 障碍 、内脏高敏感 或者感 染、脑- 肠相 互作用 、脑一 肠肽分 子异常变
碍; 4 、癔症、严重印记障碍、神经症 ( 恐惧、强迫、焦虑、神经衰
弱 等 );5 、心理 因素相 关生理障碍 ( 包括厌食 症 ,睡眠障碍 ,非器 质 性性功 能障碍等 ) ;6 、人格 障碍 、习惯 与冲动控 制障碍和 性心理 障碍 ;7 、精神 心理发 育迟滞 与童 年和少 年期 心理 发育 障碍 t 8 、童 年和 少年期的 多动障碍 、 品行 障碍和情 绪障碍 ;9 、其他精 神障碍 和 心理卫 生情况 。其 中 ,与F G I D s 关系最密 切的包括抑 郁 ,焦虑 ,神经
衰 弱等。
化变化和 异常精神 心理 因素 有关 ,但 是什么 因素在F G 1 D s 的发病 中其 决定性作 用 ,仍然 存在很 大争论 。 目前 ,临床 医师对于F G 1 D s 认识 及 临床诊 治主 要思路 是 ,F G 1 D 是一 种个体 生物行 为系 统的紊 乱 ,应 当 有 针对 性对 整个个 体生 物行 为 系统进行 调 节 ,而不是 单纯 对症 治疗
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诊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病人 的精 神 心理 负 担 . 易使 病 人 反 感 ; 且 部分 病 人 思 想 上 不
易接 受 与抑 郁 、 虑相 关 的概念 , 别是 临床 似无 抑郁 、 虑 焦 特 焦
1就 诊 的 解 释
有部 分 与精 神 心 理疾 病 或症 状 顽 固 的 F D , GI S 尤其 是 那 些 经过 各种 检查 未 发 现特殊 问题 的患 者 ,需 要 应用 抗抑 郁 、 焦 虑 、 神 疾 病 和 吗啡 制 剂 等药 物 治 疗 , 这 部 分 病人 从 思 精 但 想上 不 能接 受 , 但发 现 拒绝 服用 , 别是 对 焦 虑 、 郁症 状 一 特 抑
又能 清除 区域淋 巴结 , 同时还 能保 证有 良好 的胸 廓外 形 和 同
侧上 臂 的功 能 , 到 保 留胸 大 、 肌 改 良乳 腺 癌 根 治 术 的最 达 小
终 目的 。 33改 良乳 腺 癌 根 治 术 后 的 综 合 性 治 疗 、
留胸大 肌 、 肌 的 改 良根 治术 取 得与 典 型 小
较轻 甚 至缺 如 的病人 。需要 激 发其 对 治疗 的信 心 。可 向病 人
解释 :这 类 药物 的应 用是 辅 助手 段 , 对主 要 临床 症 的状 减 “ 能 轻有 帮助 ,药物 应用 并不 说 明你 有 抑 郁症 或 焦 虑症 … …” 这 样解 释 多数 病人 能接 受 。为避 免 发药 可 能 出 现错误 , 嘱 门 均
器质性 病变 或生 物指 标异 常来 解释 的疾 病 。 治疗 困惑 而就 在 诊的 F D GI S患者 中 , 有相 当一部 分 存 在 有精 神 心 理 问题 , 需 要 制定更 为 完善 和个 体 化的 治疗策 略 。 由 于心 理学 领 域 中诊 断标 准 的建 立 以及 大规 模 流 行 病
胃病的原因是什么

胃病的原因是什么胃病的原因是什么1.饮食不节:吃饭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不吃早饭,爱吃辣的、烫的,偏食等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对胃造成损害,引起胃黏膜发炎或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的减弱。
2.精神刺激:长期精神忧郁、紧张、焦虑、家庭不和、疲乏劳累等都会对大脑皮质造成不良刺激,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胃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这不但影响胃的功能,而且可导致胃炎的发生。
3.贪嗜烟酒:烟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学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使盐酸分泌增加,促使胃炎或溃疡的发生。
而酒精对胃黏膜可造成强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生胃炎。
4.药物损害:不少人服药方法不当或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时,不加以保护,使胃黏膜受到损害。
如有些人服药不分饭前饭后,有的不用水送服,干咽干吞,均可对胃造成损伤。
尤其是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害的保泰松、吲哚美辛、磺胺类等药物时,如空腹服用,或是长期服用,都可引起慢性胃炎。
5.患有某些疾病:长期患贫血、营养不良、b族维生素缺乏症时,也容易引起慢性胃炎。
患有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齿龈脓肿、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时,经常将细菌和毒素吞咽到胃里,在胃腔杀菌作用降低情况下,不但可引起胃黏膜发炎,还会加重已有胃炎的病情。
6.幽门螺杆菌传播:幽门螺杆菌可以传播胃炎和胃溃疡。
家庭成员中混用碗筷或在公共场所使用非一次性碗筷,均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胃病应该如何预防?一、饮食规律化饮食应该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
对于已经出现的胃病,在饮食上更应该注意。
尽量做到定时进餐,每日可定时进食5—6次,进食量少,能减轻胃的负担,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进餐次数多,可使胃中经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
病重的人最好食用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软食品,如面条、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条件,还可多吃点蜂蜜,因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调查及抗抑郁治疗效果分析

指 标 异 常来 解 释 的疾 病 , 中最 常 见 的 是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和 其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 近 年 来 , 着 生 活 压 力 的增 加 , 能 性 胃 肠 随 功 病 患 者 发病 率 逐 年 增 高 , 调 查 , GI s 者 约 占消 化 科 患 据 F D 患
效 果 , 寻 求 治 疗 和 预 防 功 能 性 胃肠 病 的 方法 提 供更 多 途 径 。方 法 为
胃肠 病 的 2 6例 患 者 进 行 间 诊 、 卷 调 查 , 分 进 行 S 1 9 0 问 部 C , 0评 分 , 行 心 理 因 素 凋 查 并 统 计 分 析 , 于 治 疗 前 后 症 状 改 善 程 一 进 并
对 就 诊患 者 进 行 问诊 、 卷 调 查 , 分 进 行 S I 9 问 部 C 0评 分 , 最
F Ds 常 见 的一 组 消 化 道 功 能 性 疾 病 , GI 是 目前 仍 无 法 用 器 质 性 病 变 和病 理 生化 异 常来 解 释 , 多数 人 倾 向 于认 为 其 但 是 一 类 具 有 特 殊 病 理 生 理 基 础 的 身 心 疾 病 。 国 内 的研 究 也 表 明 ,F I 患 者 多 具 有 性 格 内 向 、 绪 不 稳 定 、 经 质 GI s ) 情 神 等 个性 特 征 以 及 焦 虑 、 郁 、 际 关 系 紧 张 等 负 性 心 理 状 抑 人 的 机制 未 明 , 现 在 研 ) 但 究 证 实 心 理 精 神 异 常 可 能 是 通 过 下 丘 脑 和 大 脑 边 缘 系 统 改
我们为什么会得胃病

我们为什么会得胃病胃病是指发生在胃部的各种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
胃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得胃病呢?其实,导致胃病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生活习惯不良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够健康。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胃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过少,引起胃黏膜的损伤,从而引发各种胃病。
2. 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于油腻、辛辣、烧烤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甚至溃疡。
过度依赖速食、方便面等加工食品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胃部的健康。
3. 感染因素有些胃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而且,感染者通常是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传播的。
病毒感染和其他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一些胃部疾病。
4. 长期使用药物长期使用一些药物也会对胃部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可能会刺激胃部黏膜,引起胃肠道溃疡等疾病,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胃酸分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发胃炎和肠道疾病。
5.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天生胃部黏膜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导致胃病。
如果家族中有胃病史,那么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胃部的保护。
6. 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导致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的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都会扰乱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发胃病。
7. 环境污染现代城市中环境污染严重,大气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都可能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对胃部产生不良影响。
重金属铬、镍、汞等对人体的损害非常大,可以导致胃部黏膜损伤,增加胃病发病的风险。
我们会得胃病的原因有很多,生活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感染因素、长期使用药物、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过大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原因。
论情志变化易致胃腑疾患

论情志变化易致胃腑疾患作者:杨杰王春莲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4期【摘要】中医认为,情志不舒、过度忧郁等会导致肝气失调,并伤及脾胃,使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这样就会诱发各种肠胃疾病。
【关键词】七情变化;易致胃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中云:“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
”虞抟在《医学正传·胃脘痛》中言“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病的。
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太过,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例如吃饭的时候如果一谈论起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那么吃饭马上就没有胃口了。
还有在生活中一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会茶不思饭不想,不仅如此,甚至还会出现腹部饱胀感,有时候还可能出现疼痛、暖气、胸闷等症状。
其实这都是精神因素对肠胃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
中医认为,思为脾之志,古人也有“苦思难释则伤脾”之说,如过度思虑,可使脾气郁结。
气结则胃呆,胃呆则不食,胃纳减少,水谷之精微则无从产生,反而造成脾气虚衰,运化无能,导致一系列的胃病发生。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过度忧郁等会导致肝气失调,并伤及脾胃,使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肠胃的储存和排空功能受到影响,这样就会诱发各种肠胃疾病。
如长期的心情不顺畅、精神紧张就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等症状。
而愉快的心情,则会促进肠胃的消化功能、开胃进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患胃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导读:胃病的致病因素很多,但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精神因素在年轻人患病者中比重在增大。
许多年轻人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进餐时间被打乱,遗忘早餐、延迟午餐、晚餐丰盛,饮食没有规律,对胃肠必定造成较大损害。
……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对胃镜资料及临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后发现:35岁以下年轻人3年前胃镜胃病检出率约占20%,2002年升至26%,其中精神因素致病所占比例在增大。
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炎或胃溃疡大多有相似症状,上腹部不适或疼,并因进食而加剧;烧心、吐酸水、嗳气、食欲不振等,甚至还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
胃病的致病因素很多,但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精神因素在年轻人患病者中比重在增大。
许多年轻人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进餐时间被打乱,遗忘早餐、延迟午餐、晚餐丰盛,饮食没有规律,对胃肠必定造成较大损害。
专家奉劝人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尽可能保证一日三餐有规律、少熬夜、不抽烟、少喝酒;减少无谓的烦恼。
一般的胃炎比较容易治疗,消除病因,即可痊愈,重要的是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