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7模型

合集下载

直播课程设计的7个闭环

直播课程设计的7个闭环

直播课程设计的7个闭环
一、评估
1、首先要进行评估,确定直播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确定策略、资源和技术条件,以及结果指标。

目标性评估是较为重要的一步,只有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够在其他环节之前实施合适的设计。

二、制定
2、根据确定的主题和目标,制定课程设计,包括目标规划、课程内容及教材分配、授课方式和使用的技术等。

在完成设计之前,事先还要进行人员安排,包括教师和助教的配备。

三、宣传
3、要让学员和社会大众知道此次课程,进行宣传活动,将课程相关信息,如课程内容、时间安排、参加者、授课方式等发布到网上或其他媒体上,引起大众的关注。

这里有可能涉及到一些宣传和营销策略。

四、准备
4、根据设计,完成教师备课、学习者备学以及网络技术环境的准备,
确保学习者和社会大众能够在准备工作无误的情况下参与课程。

五、直播
5、开始正式的直播课程,包括用户登录、使用教学软件、分享知识等等,尽量让整个课程顺利进行,用户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六、跟踪
6、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后,对课程进行持续的跟踪,针对参加学员的反馈,进行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也要监控指标,考察直播课程产生的影响。

七、反馈
7、完成课程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尤其是对于参加课程的学员们,要尽量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做出及时的调整,为下一次的直播课程做出更好的准备。

WP7课程设计

WP7课程设计

WP7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WP7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WP7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

3. 学生能理解WP7应用界面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界面布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进行WP7应用程序的创建、调试与发布。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WP7应用程序功能。

3. 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界面设计原则,为WP7应用程序制作美观、易用的界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念,注重用户体验,关注应用程序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WP7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编程有一定兴趣,但编程基础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WP7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提高其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WP7操作系统概述:介绍WP7的发展背景、系统特点及市场应用。

- 系统功能与操作方法- WP7应用程序的架构与生命周期2. WP7开发环境搭建:讲解开发工具的安装与配置,如Visual Studio、Windows Phone SDK。

- 开发环境要求- 开发工具的安装与使用3. WP7编程基础:学习C#编程语言,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 C#语言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4. WP7界面设计与布局:学习WP7界面设计原则,掌握常见界面布局方法。

- 界面设计原则- 常见界面布局:Panorama、Pivot等5. WP7应用程序开发: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应用程序的创建、调试与发布。

课程设计中动态评估模型研究

课程设计中动态评估模型研究

课程设计中动态评估模型研究课程设计是教师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它不仅涉及到教学策略和教材的选择,还包括考核方式和评估标准的制定。

评估是课程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态评估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在课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动态评估模型是指一种依据学习者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评估方法。

它与传统的静态评估模型不同,后者仅仅针对某一时刻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动态评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长期变化和发展趋势,因此能够更好地指导课程设计。

动态评估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评估,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问题。

通过多次评估比较,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偏差和误区,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

动态评估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学习问题,避免学生出现较大的落差和失落感。

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指导方向。

动态评估模型的实施需要运用日常教学中的各种评估手段,例如考试、作业、实验、讨论、问卷调查等。

同时,这些评估手段需要在特定的时刻进行,例如开学初、期中、期末等关键节点。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评估指标应当具体、可操作和能够反映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

动态评估模型的实施还需要考虑教学资源和教师参与度的问题。

教学资源包括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书籍、电子资源、学科资源等。

教师参与度则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的参与和指导程度。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和调整课程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动态评估模型不仅仅是一种评估手段,更是一种教学哲学。

它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体验。

动态评估模型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动态评估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评估和教学指导方法。

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未来的教育中,动态评估模型将会更为广泛地应用,成为一种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abcd模型课程设计

abcd模型课程设计

abcd模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abcd模型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运用abcd模型分析具体案例,识别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了解abcd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abcd模型进行问题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型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模型思维意识。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abcd模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abcd模型基本概念:介绍abcd模型的发展背景、定义及构成要素,使学生理解模型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型概述2. abcd模型的应用场景:分析不同场景下abcd模型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模型应用3. 问题分析与解决:教授如何运用abcd模型进行问题分析,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问题分析与解决4.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5. 实践操作与总结: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Mode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course design manual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姓名:10064135袁涓10064136张雪超10064137仝莉10064222董文娟10064223何淑娟10064233薛静指导教师姓名:朱俊艳提交日期:2013年1月14日第一章家具设计说明 (5)第一节沙发设计说明 (5)第二节茶几设计说明 (5)第三节电视柜设计说明 (5)第二章对材料的认识 (5)第三章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6)第四章表面处理及自我评价 (6)第五章模型制作的心得体会 (6)本套家具以人造板为主要材料,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的一些重要尺寸以及32mm系统,设计了复古与时尚完美结合的“L”型沙发;温暖木材与晶莹玻璃激情碰撞的简约茶几;时尚个性,简约大方,适合多种风格客厅的个性电视柜。

关键字:人造板人体工程 32mm系统ABSTRACTThe set of furniture to wood-based panel as the main material, make full use of human body engineering, some important dimensions and 32mm system, design a retro and fashion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 L " type sofa; warm wood and glass passion collision simple table; fashion personality, simple and elegant,personalized TV cabinet is suitable for a wide variety of style living room.Keywords: human engineering 32mm system of wood-based panel第一章家具设计说明第一节沙发设计说明本次沙发为布衣包裹沙发。

课程设计报告(最终修改)讲解

课程设计报告(最终修改)讲解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柱塞泵测绘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2015.9.7-2015.9.18学生姓名:郝剑梁殷盛绍宇陈瑞祥学生学号:201304020125 201304020105201304020115 201304020123 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301班学院名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李莉学院院长:韩旭2015 年9月16 日目录一、前言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1.3 小组分工 (1)二、装配体测绘 (1)2.1测绘装配体步骤 (1)2.1.1装配示意图 (2)2.1.2零件测绘草图 (2)2.1.3画装配图 (7)2.1.4画零件图 (7)2.1.5计算机绘图步骤及要求 (12)2.2测绘设计小结 (13)三、三维建模 (13)3.1 三维建模 (13)3.1.1 三维建模 (13)3.1.2三维建模全部图纸顺序装配图零件图 (14)3.2 设计小结 (19)四、参考文献 (19)一、前言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工程软件应用课程设计主要目的产品装配测绘、计算机绘图、三维CAD建模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宽学生在工程制图、机械CAD技术等课程中所学基本知识。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组针对柱塞泵的模型进行测绘建模,通过对柱塞泵运作形式,基本结构,制造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工程制图,精度射击,机械制造等学科的理解,提升自己在机械方面的综合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将提交产品一套完整测绘草图、一套完整二维CAD工程零件图及完整装配图样、产品完整的三维CAD装配体及研究报告等。

1.3 小组分工郝剑(201304020125)主要负责组内分工协调,绘制部分零件测绘草图,部分二维CAD零件图和三维装配体的绘制及说明书的撰写。

梁殷(201304020105)主要负责绘制部分零件测绘草图,部分二维零件图和三维装配体的绘制,PPT的制作。

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2019-08-13摘要:实践教学对培养⼯科专业本科⽣的⼯程实践能⼒和创新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章以⽢肃农业⼤学农业⽔利⼯程专业为例,构建了“四层次(基础实践教学层、专业实践教学层、综合性实践教学层、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层)、七模块(基础实验实践模块、社会实践环节、专业实验实践模块、课程设计模块、专业综合性实践模块、⾃主研究性实践模块、科技创新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章结合该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块和各环节特征,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分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效果。

期待⽂章的研究,可实现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应⽤与创新的有效结合,并有利于强化学⽣⼯程实践能⼒和创新能⼒的培养。

关键词:实践教学;⼯程实践;创新能⼒;农业⽔利⼯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学⽣深⼊领会理论知识和锻炼才⼲的有效途径,对⾼等院校⼯科专业⾼级⼯程技术创新⼈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撑作⽤[1];它将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融为⼀体,是培养学⽣⼯程实践能⼒、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的重要平台[2]。

然⽽长期以来,受教育观念和资源投⼊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科专业实践教学在⽬标制定、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法、教学条件等⽅⾯存在诸多问题[3]。

⽬前,许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标仍以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法和技能为主,缺乏设计性、开发性等综合实验环节,再加上针对学⽣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空间有限[4]、科研能⼒和科研⽅法的训练⽋缺[5][6],导致学⽣的⼯程实践能⼒和创新能⼒严重不⾜。

近年来,随着招聘单位对本科毕业⽣实践创新能⼒的要求不断提⾼,如何将⼯程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科学构建现代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战化建设⽔平,成为了我国⼯科类本科专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研究以⽢肃农业⼤学农业⽔利⼯程专业为例,构建了“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该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块和各环节特征,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分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效果。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1. 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过程。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评价方法的确定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所设定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学生的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学习。

3. 学习资源 (Learning Resources)学习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教材、工具和设备。

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

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4. 教学评价 (Assessment)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过程进行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 Assessment和summative Assessment两种类型。

形ative Assessment主要用于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调整和学生的学习指导,而summative Assessment则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5.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6. 学习成绩 (Learning Achievement)学习成绩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表现。

学习成绩通常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和统计。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7. 学习效果 (Learning Outcome)学习效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应该达到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ISD模型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它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知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问题的提出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是促进学习的有目的行为,它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出来或是在学习前预先设计出来。

为此,罗兰德(G o r d o n R o w l a n d)提出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个概念,即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是用系统的方法对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创建、执行和评价。

随着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与教学设计的整合,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教学设计理论得到了检验、修正和优化,并形成当今在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盛行的迪克——凯瑞模型(Dick and Carey model)。

最终形成并完善了集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一体的ISD理论与ADDIE模型[。

该模型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3]开发(Development),执行(Implementation)与评估(Evaluation)几个环节。

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

操作步骤
模型示意图
二、HTP模型
HPT模型是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

绩效技术模型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

绩效技术模型的构成要素:系统方法和绩效问题。

HPT模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HPT模型的工作流程为
三、PRM模型
PRM是现象呈现(phenomenon)---原因分析(reason)----措施及解决方案的简称,也称“咨询式培训”模型。

简而言之,PRM就是用填空方式来开发课程。

四、CBET模型
CBET模型即能力本位教育培训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

通过培训,可以使人的潜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本位指的是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系统,一般由1~12项综合能力构成,而每一个综合能力由若干专项能力构成,各专项能力又由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构成。

CBET模式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五、ADDIE 模型
ADDIE是指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

主要包含了: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如何判断学习者已到达学习成效?(学习评量的实施)。

在ADDIE五个阶段中,分析与设计属前提,发展与执行是核心,评估为保证,三者互为联系,密不可分。

ADDIE五个字母分别表示: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

ADDIE五个字母分别表示:
Analysis—分析。

对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任务、受众、环境、绩效目标等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Design—设计。

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课程设计。

Development—开发。

针对已经设计好的课程框架、评估手段等,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撰写、页面设计、测试等。

Implement-实施。

对已经开发的课程进行教学实施,同时进行实施支持。

Evaluation—评估。

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课程及受众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六、DACUM 模型
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是通过职务分析或任务分析从而确定某一职业所要求的各种综合能力及相应专项技能的系统方法。

DACUM模型的具体操作办法是由一些在某一职业长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从业人员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研究分析从事该岗位工作所需的所有综合能力和相关专项能力。

一个职业往往可分解为8~12个综合能力,每个综合能力包含6~30个专项能力。

专项能力一般包括工作态度与品行、知识与技能、简略语与专门行业术语、所需工具与设备等,还可以标上其重要性、出现的频率、困难与复杂程度等。

DACUM表是由某一职务所要求的各种综合能力(任务领域)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单项任务)所组成的二维图表,描述了专业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从事该项职
务必须满足的各种要求,其中“行”代表专项技能,“列”代表综合能力,如表
表7-1 DACUM表
DACUM包括名称、任务领域、单项任务和任务完成评定标准四项内容。

用DACUM模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流程如图7-6所示。

图7-6 DACUM模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流程
七、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
八、ZADDI 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