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施肥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使得水稻生产中存在单产波动大,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氮肥用量过高,施氮时期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施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大,农户可调控的空间最大,但施肥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澄清寒地水稻施肥中的误区,根据水稻需氮规律进行氮素营养调控,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是我省水稻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际水稻所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施氮量偏高、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修正了寒地水稻100 kg籽粒吸氮量的参数,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往采用100 kg籽粒吸氮量为1.7~2.1 kg的参数计算寒地水稻施氮量,我们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证明,寒地水稻产量在550~600 kg/亩时,100 kg稻谷的吸氮量为1.1~1.6 kg,平均为1.3 kg。
应用这一参数计算,要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600 kg/亩,每亩只需施用6~7 kg的氮素,较常规氮肥施用量减少30%。
2、首次发现,寒地水稻贪青晚熟是由于幼穗分化期前大量施氮造成的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前期氮量过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营养生长期延长,致使水稻贪青晚熟。
而在氮肥总量适宜的基础上,减少基蘖肥氮量,增加穗肥的施氮量,不但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能够使水稻提早成熟。
这一发现,为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此,我们改变了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以基蘖肥为主(占90%以上)的方法,将基蘖肥减至60%~70%,穗肥增加到 30%~40%,形成了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5∶3.5和7∶3的施肥模式。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一)播期的确定:抽穗―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力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必须把抽穗成熟期安排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称最佳抽穗结实期。
水稻在最佳抽穗结实期开花结束可获得最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江苏的观测表明,粳稻抽穗期日均温25℃左右时的结实率最高。
灌浆―成熟期的日均温21℃左右时千粒重最高(籼稻2个温度一般比粳稻高2℃)。
可以把这两个温度指标常年出现的日期定为当地的最佳抽穗结实期。
然后根据品种播种至最佳抽穗期的天数确定适宜播期。
播期确定后,秧龄决定了移栽期。
比如说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手工栽插的适宜秧龄以控制在6叶(5叶1心)以内为好。
必须延长秧龄(7叶1心)的,应用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和大苗移栽的密肥技术。
(二)合理基本苗的确定:合理基本苗是合理群体的起点,既要提高茎蘖成穗率达80-90%,又要实现足穗,必须以确定合理基本苗开始。
合理基本苗的计算公式是:X(合理基本苗(万)) = y(亩适宜穗数(万)) ; ES(单株可靠成穗数) 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过小的行距使水稻在拔节期后即封行,严重影响群体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光合生产力,制约了产量的提高。
扩大行距,控制高峰苗数和封行时期(孕穗期),便成为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高产栽培的实践证明,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攻取大穗,一个重要措施是缩减基蘖肥,增加穗肥的施用量。
扩大行距才能为增加氮素穗肥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增强稻株对氮素穗肥的同化能力,平衡糖氮代谢,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提高茎蘖成穗率、增进颖花分化的发育能力,形成大穗;抑制茎、叶伸长,增加茎秆强度和抗倒能力;减轻病害;促进中后期根的生长(尤其是上层根),延缓结实期中、下部叶片的衰老,提高结实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对增加结实率、粒重和改善米质和食味等显著作用;扩大行距,还可以提高分蘖期的水温,促进寒地水稻的分蘖。
(三)施肥的精确定量:施肥的精确定量首先要解决N、P、K合理施用比例和氮肥精确定量两个问题。
N、P、K合理施用比例可通过测土配方试验加以明确。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施肥时间、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稻施肥时间1. 基本原则在确定水稻施肥时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2)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3)避免在雨季或低温季节进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积累。
2. 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时间(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基础施肥占总量的30%左右。
(2)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
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叶面喷施:在生长期间,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水稻施肥技术1. 基本原则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2)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3)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施肥技术(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适当加入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手段。
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四、总结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技术。
同时,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黑龙江省水稻施肥方法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水稻优化施肥方法方案一:三次追肥法(适合土壤肥力较高者)1.基肥●施肥后旋耕泡田●尿素:60-80kg/公顷●二铵:50-75kg/公顷●氯化钾:60-70 kg/公顷2.分蘖肥●移栽后7-10天●尿素:25 kg/公顷●硫铵:60 kg/公顷3.穗肥●移栽后45-50天(拔节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氯化钾:60-70 kg/公顷●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80 kg/公顷●浅绿:60 kg/公顷●绿:40 kg/公顷方案二:四次追肥法(适宜土壤肥力较低者)1.基肥●施肥后旋耕泡田●尿素:60-80 kg/公顷●二铵:50-75 kg/公顷●氯化钾:60-70 kg/公顷2.分蘖肥●移栽后7-10天●尿素:20 kg/公顷●硫铵:50 kg/公顷3.促花肥●移栽后35-40天(穗分化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氯化钾:60-70 kg/公顷●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40 kg/公顷●浅绿:30 kg/公顷●绿:20 kg/公顷4.保花肥●移栽后53-58天(减数分裂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60 kg/公顷●浅绿:40 kg/公顷●绿:20 kg/公顷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 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麋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
今天我们聊聊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以及水稻施肥技术的四个要点。
一、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藥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2)分菓肥。
分菓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而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菓。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秋粒的作用。
粒肥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水稻施肥技术要点1、水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o2、适量早施分菓肥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尿素等促进分菓,分藥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菓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生长情况施用穗肥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凡是前期施肥适当、禾苗长势平衡的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而且施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合理施肥技术

2 群体 不足或 叶色落黄较早 。在 N n 4个节间 品种 、 —( Nn1 — + )叶龄期不够 卣,或群体落黄早 出现在 N n叶龄期 — ( N nl 或 — + 叶龄期 ) 。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 5叶 露 尖开始施穗肥 , 于倒 4叶 , 2叶分j次施 用 , 并 倒 氮肥数 量 比原计划增加 1 %左右 , 次的比例 为 3 4 3 0 :: 。4个伸 长 节问的品种 , 可提 前在 倒 4叶 施 用 穗 肥 , 2n 施保 花 肥 ; 倒 } ‘ 施 穗 肥 总 量 可 增 加 5~1% , 花 、 花 肥 的 比 例 以 7 3为 0 促 保 : 宜。 ③群体过大 , 叶色过深。 N n叶龄期后顶 4叶大于顶 如 — 3叶, 穗肥 一定 要推迟 到群体 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 , 只施 一 次 , 量减 少 。 数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同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 鸿 教 授 牵 头 的 团 队 , 水 稻 叶龄 模 式 、 稻 群 体 质 量栽 培 等 在 水 理论与技术成果 的基础上 ,适 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 新 型栽 培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在云南 、 贵州 、 河南 、 龙 黑 江、 山东 等省 籼 粳 稻 、 单双 季 稻 和手 插 抛 栽 机 插 等 不 同方 式
栽 培 上 示 范 ,在相 同 品种 和施 肥水 平 下 均 比 当地 现 行栽 培
方法增产 1%以上 , 收到省种 、 0 并 省水 、 省肥且肥料利用率 提 高 1%左 右 、 工 的综 合效 果 。 0 省 ( 作者单位 :5 10 黑龙 江省肇 东市宣化 乡人 民政府 、 1 10
二 、 时 保 温 适
海城 乡人 民政 府 )
施 用 穗 肥 , 问 不 宜 保持 水 层 , 田 以湿 润或 浅 水 为 好 , 施 后第 2天 , 肥料即被土壤吸收 , 再灌 浅水层 . 有利 于提高肥
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杂交水稻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技术是确保高产和优质稻谷生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杂交水稻的肥料规律和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1. 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后的早期生长阶段,应施用适量的基础肥料,如有机肥和磷肥。
这有助于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并为其建立健康的根系。
2. 追肥:杂交水稻生长迅速,需要适时施用追肥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养分需求。
主要追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磷肥有助于根系的形成和稻谷的发育,而钾肥可以提高稻谷的品质和抗逆能力。
3. 叶面喷施肥料:通过叶面喷施肥料,可以更直接地向杂交水稻提供养分。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补充作物的营养需求,并且有效地改善作物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叶面喷施肥料包括液体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4. 水分管理:杂交水稻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合理的灌溉是确保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的灌溉,并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
5. 土壤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态对杂交水稻生长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土壤调理措施,如翻耕、有机物质添加和种植前的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养分供应。
6. 配方施肥:根据杂交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合理选择施肥配方。
比如,在生长初期注重氮肥的施用,促进植株的生长;在结穗期注重磷肥和钾肥的施用,促进稻谷的形成和品质提升。
7. 智能化管理: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的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精确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总之,杂交水稻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技术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一、合理施肥1、原则:(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
2、施肥方案水稻整个生育期施尿素13-17公斤/亩。
(1)基肥:氮肥40%-45%作为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钾肥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2)蘖肥:氮肥20%-25%作为蘖肥,(3)穗肥:氮肥30%-35%作为穗肥;二、灌水技术措施1、深水返青。
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叶片丧失的水分多,导致入水分不敷出,轻则造成返青期延长,重则卷叶死苗。
因此,水稻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提早返青,减少死苗。
但是,深水返青并不是灌水越深越好,一定要适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
2、浅水分蘖。
水稻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就会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缓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
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
一般以保持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并要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
3、有水壮苞。
水稻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反应更加敏感。
这时如果缺水,就会造成颖花退化,穗短、粒少、空壳多等。
所以,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
4、干湿壮籽。
水稻抽穗扬花以后,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
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
版)
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一、技术指标:
1N指水稻叶数,n指水稻的伸长节数黑龙江一般指4个伸长节。
2盛蘖叶龄=N/2、主茎11、12、13叶片品种盛蘖叶位是5.5、6、6.5叶。
3肥效效应:N叶施肥N十1、N十3叶见效少、N十2叶见效大、5叶施肥、在7叶时肥效见效最大。
4提前搁田原理:N叶排水晒田、N十I叶水分亏空、N十2叶真正的起到控蘖的作用、如:7叶排水晒田是真正控的是9叶的分蘖。
5幼穗分化期明显落黄期:(N一n十l)一(N一n十3),11、12、13叶片品种分别在(8一10叶)、(9一11叶)、(10一12叶)明显落黄。
6营养生长每长岀一片叶需要5天左右,而生殖生生长每长岀一片需7天左右。
7黑龙江品种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界线:N一n十0.5、例:11、12、13片品种分别为7.5、8.5、9.5叶。
二、营养生长塑造高质量群体:
首先,稀播,培育生育完整壮苗,第一二三节分蘖不能少,特别是第一节分蘖不能少,每盘芽种控制在125g以内,加强温度、水份、酸碱度、营养方面、通风方面等方面管理、培育具有35天苗龄、3.5叶以上秧龄。
其次,根据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水平合理地确定插秧的基础苗,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插秧,保证插秧质量。
再次,减少基肥中氮肥的用量,高度重视返青肥,让返青肥中氮肥的最大肥效释放高峰期和水稻的盛蘖高峰相同,保证水稻蘖齐、蘖壮、当分蘖达到总群体80%時要排水晒田,保证水稻根系活力、调碳控氮、保证群体的质量。
通过前期的精量施肥促蘖,分蘖末期的晒田控旺,可以使幼穗分化期到拔节期以前这一段叶色明显落黄,为我们施穗粒肥打下坚实基础、三、后期塑造高光效群体:
穗肥叶是调节叶片形态的最佳手段,有效保证颖花数量,粒肥主要是防止功能叶片的早衰,后期合理灌水供氧、防止根衰、以肥养根、以根保叶、保证光合作用的强度。
当倒2.5叶主茎基部可见1一2毫米左右幼穗,距倒1.8叶还有0.7叶、0.7X7=5天左右,如果倒2.5叶为(6月29日一7月4日)那么倒1.8叶就应该是(7月4日一7月9日),还一种方法就幼穗分化时,基部幼穗长到1厘米左右也是倒1.8叶,这时是施保花肥的最佳时期,施肥要活学活用,当岀现以下条件下只可施钾硅肥,不施氮肥:(1)、心叶往下等三叶片下披不施。
(2)、心叶往下第三叶有病斑不施。
(3)、插秧过密、封行过早植株高大不施。
粒肥施用必须是功能叶片严重落黄才可以施,要有选择的施用,注意观察和对照生育进程,即“看苗、看天、看地”三种情况可不施:上部叶片超
过穗长3厘米不施,上部叶片比穗短2厘米是肥小了可施,上部叶片超过穗2厘米肥正好不施,二看功能叶片有没无病斑,有病斑不施,三看长势过旺、栽培过密、封得过早不施。
四、具体的施肥量:
每个地区的土壤肥力,目标产量有所不同,决定着施肥量的不同,下面选择的品种为分别为11、12、13片叶、按中等地力,目标产量为12吨:(1)、底肥纯氮35一45公斤左右、纯磷40一45公斤左右,纯钾45一60公斤左右。
(2)、在插秧前后3天左右可施38一45公斤纯氮、纯锌3一5公斤、可根据情况施水稻功能肥如:木美土里、亩亩增、矮一头等这类产品增根促蘖。
(3)、倒2露尖(倒1.8叶)要施穗(保花)肥、施纯氮35一45公斤左右、纯钾32一40公斤。
(4)、粒肥可施纯氮20公斤左右(有选择的施入,岀现黄叶可施,不黄不施,可用进口类磷酸二氢钾、高钾型高效叶面肥喷施代替,如:以色列进口诺普丰等)。
注:1公斤纯氮大约是4斤尿素或10斤硫酸铵,1公斤纯磷大约是二胺4斤,1公斤纯钾大约折合60%氯化钾3.3斤或50%硫酸钾4斤。
作者: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