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氮素调控新型施肥技术示范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寒地水稻施肥技术是指在寒地地区种植水稻时,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
寒地水稻生长期较短,气候、土壤等条件较为特殊,因此需要采用特定的施肥技术。
下面将从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是基肥的施用。
寒地水稻在播种前或秧田整地后要施用基肥。
基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养分和改良土壤性状,为稻根提供蓄积养分的环境。
一般而言,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秸秆、腐烂堆肥等,可适当添加矿质肥料如磷、氮、钾等。
有机肥料应在整地后施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水稻的生长。
其次是追肥的施用。
寒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追加养分,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一般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等重要生长时期进行追肥。
追肥的原则是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同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调整。
在追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氮肥过量,以免造成秧苗长势过旺,易倒伏;同时应保证水稻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
最后是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通过喷雾器喷洒到水稻叶面上,利用叶片的吸收能力补充养分。
寒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气温低、土壤温度较低,导致养分吸收能力较弱。
通过叶面喷施,可以直接提供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叶面喷施的肥料一般选择氮、磷、钾等直接可溶于水的化肥,有机肥一般不宜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的最佳时间一般为早晨或晚上,阴天或晴天早晨和傍晚气温比较低且相对湿度较高是较适宜的选择。
寒地水稻施肥技术需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生长状况和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通过合理的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还需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需求增长,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水稻是我国的主食之一,而寒地水稻种植地区气候寒冷、土壤瘠薄,遇到了许多困难。
其中之一就是寒地水稻的营养管理。
因此,寒地水稻施肥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一、基于土壤分析的施肥方案寒地水稻种植的土壤是典型的盐碱土,土壤结构较差、肥力贫瘠,因此需要精确的施肥方案。
而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必须先进行土壤分析,包括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镁、钙、铁、锌等元素含量。
在进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寒地水稻的生长期及对养分的需求,制定适宜的施肥方案。
基于土壤分析的施肥方案主要包括肥料的种类、用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
在寒地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氮元素,施氮肥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后期,需要磷、钾元素等的补充。
同时,寒地水稻的生长期较长,因此施肥时间需要分批进行,以适应其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
二、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在寒地水稻的施肥技术中,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有机肥释放缓慢,能够为作物提供持久的养分。
虽然有机肥对寒地水稻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与化肥配合使用。
化肥能够迅速析放养分,满足作物生长的急需,但也容易造成土壤酸化与盐碱化。
因此,在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时,还需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以增加有机肥在施肥中的比重。
三、比例施肥和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的施肥中,比例施肥和追肥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例施肥是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含量,按照一定比例施用各种肥料的施肥技术。
比例施肥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并且能够保证作物养分需求的满足。
追肥技术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作物所需的养分量,进行补充施肥的技术。
寒地水稻施肥与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Key Points of Rice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Cold RegionHUANG Cheng-liang(Jiamusi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Major Crop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inSanjiang Plain,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China)Abstract:Un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rice cultivation in cold region,which often leads to unreasonable rice population structure,deterioration of rice quality,increase of planting cos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cold region,the key points of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expound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planting.Key words:Rice in cold region;Fertilize;Water management;Technical essentials收稿日期:2022-11-02作者简介:黄成亮(1991-),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研究。
寒地水稻密植机插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规程

寒地水稻密植机插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寒地水稻密植机插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环境质量、播种、育苗、耕作、栽培密度、施肥技术、水分管理、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省水稻密植机插栽培,其它寒地稻作区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32250.2XX作物喷雾机 GB/T33006静电喷雾器技术要求 GB/T20864插秧机技术条件 GB16151.1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拖拉机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501水田耕整机作业质量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稻密植机插 利用栽植行距为25cm的动力驱动插秧机带土秧苗插秧的栽培方式。 3.2催芽籽 破胸露白的种子占90%以上,且芽长WlmnU 3.3田间根际施肥 翻地或耙地前及水稻生长期间把固体肥料均匀施在地表面或深层施在根际土层里的施肥方式。 3.4根外叶面施肥 水稻生长期间把肥料水溶液采用静电喷雾器或XX作物喷雾机等均匀喷施在叶片表面上的施肥方式。静电喷雾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3006的规定,XX作物喷雾机应符合GB/T32250.2的规定,
栽植行距为25cm的带土秧苗移栽动力驱动插秧机,插秧机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0864。 4环境质量 水稻栽培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标准。
5耕作 5. 1旱整地 当土壤适宜耕作时,用宽27Cm以上的桦式犁翻耕,翻耕深度18~20cm为宜,土层较浅的地块翻深可为∣5~18cm°翻耕后旋耕土壤使田面平整,机具使用符合GB16151的规定,其他作业质量应符合NYzT499与NY/T50I的规定。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栽培技术Zaipeijishu建三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以产量高、面积大、米质好闻名全国。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水稻生产优势日渐明显,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为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发展要求,在现有栽培技术水平下,开展水稻良种良法配套和新技术综合组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前进农场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做一总结。
一、选用优良品种,保证稳产前提优良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所有增产措施只有通过良种才能发挥和体现出来。
根据寒地水稻特点,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前进农场选用安全成熟,而且分蘖力强,耐冷性强,抗病、抗倒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的品种。
主导品种水稻空育131,搭配龙粳25、龙粳26、龙粳31等品种。
二、培育标准壮秧,打下丰产基础培育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秧苗根旺而白,苗挺叶绿,叶龄适当,均匀整齐,秧苗插秧后成活快、返青期短,比常规秧苗提前2-3d 返青,抗逆能力强、分蘖早且多。
根据寒地水稻特点,一是建设规范化旱育秧田,在坚持“两秋、三常年”和高台旱育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开闭式大棚并安装微喷,便于调温控水。
二是应用苗床增温新技术,实现早育苗、育壮秧,充分利用苗期积温,种植长生育期品种。
由于垦区寒地水稻生产区早春气温低、地温低,生产上应用的苗床增温技术主要是三膜覆盖,及利用稻壳和保温板,在苗床下30cm 深做成保温层,提高苗床地温。
应用苗床综合增温技术,可以提早6-7d 播种,出苗提早6-7d ,达到了早播种、早育苗的目的,充分利用了秧田积温,延长了秧田生长期,确保长生育期品种安全抽穗成熟,为水稻高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是科学应用有机肥。
通过增施家禽腐熟有机肥和酵素有机肥对置床土壤进行改良和培肥,做到床平、肥匀、压实。
四是调酸消毒施肥。
先测定置床pH 值,然后每100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1~2公斤,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耙入土中0~5厘米,使置床pH 值在4.5~5.5之间;与调酸同时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粉碎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0~5厘米;调酸施肥后每100平方米再用3%育苗灵或3%育苗青1.5~2.0升,兑水5~10公斤喷施于置床上进行消毒。
寒地水稻施肥方法

寒地水稻施肥方法作者:赵清政袁晖强范润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第10期空育131品种主茎叶片11片叶。
生育期127天,需活动积温2320℃由于生育期短,主茎叶片数少,分蘖节位少,有效分蘖时间短,种植户在施肥过程中还存在着误区,制约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种植户在施肥中存在的误区1.1误区一:尿素不做基肥使用,种植户认为尿素在土壤的移动性大,尿素在水整地后移栽前,尿素的肥效会随着插秧前放水流失,造成尿素的浪费。
1.2误区二:蘖肥施用量过大或施用时期过晚,蘖肥结合本田二次封闭灭草。
种植户在插秧结束后一次性施用分蘖肥,在低温年份秧苗返青慢,多次施用分蘖肥,来促进秧苗返青,从而使蘖肥过量施用。
本田第二次封闭灭草结合分蘖肥一起施用,节约劳动力。
1.3误区三:施肥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水稻生育中后期正值7、8月份高温多雨的天气是稻瘟病发生的明感期,这时期施肥会加重稻瘟病的发生。
2、分析与思考2.1尿素用做基肥是非常必要的。
水稻一生对氮素营养十分明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索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
水稻一生对氮索的吸收有两吸收高峰:一是最高分蘖期,即插秧返青后12天左右,二是出穗开花期。
尿素做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法,均匀分布在0-15cm的耕屡内,氮素不会流失,还会水稻全生育期提供一个良好的氮素环境。
为了验证尿素做基肥是否利于水稻返青,连续两年作了对比试验,尿素占水稻全生育期尿素的30%,二胺100%,硫酸钾占生育期钾肥的40%。
试验测试秧苗返青的标准是50%的秧苗长出新生根,2008年基肥施用尿素较不用尿素提前3天返青,2009年基肥施用尿素较不用尿素提前3天返青。
由此可以看出尿素做基肥可以促进秧苗返青。
特别是水稻桔秆还田技术在稻田的广泛应用,要求基肥中必须含有尿素而且施用比例要增加,目的是为了加速水稻秸秆的腐烂。
2.2降低尿素用量,早施蘖肥,做到先施蘖肥再二次封闭灭草。
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研究试验总结

由表 I 可知 , 锌 肥试 验 、 硼 肥试 验 以及 大 区示 范试 验 各 处理 间的始穗期 、 抽穗期 、 齐穗期还有成熟期 见均无差异 ,
表 明增施锌肥 、硼肥 以及大 田示范肥料施肥方式下生育期 与常规施肥无 差异 , 对生育期无影响 , 都能保证水稻在本地 安全齐穗期内齐穗和成熟。
次试验 。
1材 料 与 方法
用在 1 0 . 1 — 1 0 . 5叶期 , 用量为氮肥用量的 2 0 %。 2结果 与分析 2 . 1 生育期
表 1 试 验 生 育 期 调 查 表
;
A (CK ) 4.11
4・Il 4.11
*
4 17
4 l7 4.1
1 31 。
1 1
4 4 I1
L 7
4.17
: i 。 O
5 1 0
1 3
7.I7
5.1 0
7 1 3
1 . 2 试 验设计 ( 1 ) 硼 肥试 验 。 试 验 采 用 水 溶 性 硼肥 ( ( 禾丰硼 ) , 用 量设 0 、 1 0 、 2 0、 3 O 亩 四个 水 平 的处 理 ( 分 别 以处 理 A ( C K) 、 B 、 C 、 D表示 ) 在水稻拔节 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 , 其他 肥料 处 理 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小区随机 区组排列 , 三次重复 , 小 区单排单灌 , 小区面积 3 0 m2 ( 3 mx 1 0 m) 。 供试水稻品种为空 育 1 3 1 , 插秧规格为 3 0 c mx l 0 c m。常规肥料 品种 为尿素 ( N 含4 6 %) 、 磷 酸二铵( N含 1 8 %、 P 2 0 5含 4 6 %) 、 氯化钾( K 2 0 含 6 0 %) ( 2 ) 锌 肥试 验 。锌 肥 ( Z n S O 4・ 7 H2 0) 用 量设 0 、 2 . 5 、 5 、 7 . 5 k g亩四个水平 ( 分别 以处理 I ( C K) 、 2 、 3 、 4表示 ) 做基 肥 施用 , 其他肥料处理 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 小 区随机区组 排 列, 三次重复 , 小区单排单灌 , 小区面积 3 0 m2 ( 3 m x l 0 m o 供 试水稻 品种为空育 1 3 1 , 插秧规格 为 3 0 c mx l 0 c m。 常规肥料 品种 为尿素 ( N含 4 6 %) 、磷酸 二铵 ( N含 1 8 %、 P 2 0 5含 4 6 %) 、 氯化钾 ( K 2 0含 6 0 %) 。 ( 3 ) 大 区示 范试 验 。 示范面积 1 5 亩 。示范施肥模式为 : 大量元素肥料 : 氮肥 : 纯氮用量 7 k g / 亩, 基: 蘖: 促花 : 保花肥= 4 : 3 : 1 : 2 ; 磷肥 : P 2 0 5 用量 3 k g / 亩, 1 0 0 %1  ̄ ; 钾肥: K 2 0用量 为 4 k g / 亩, 5 0 %用作 基肥 , 5 0 %用 作穗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第一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五、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1、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2、苗床通风管理。
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
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
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3、苗床水分管理。
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肥 方式明 显优 于 F P。 F
Th m o s r t n a o tNe Ap l i g F r i z r Te h o o y e De n t a i b u w p y n e t ie c n l g o l o a d c n T e Co d P a e fP d y Ri e i h l l c
ae moe ta h F rame t T e v gn otn d sae a d b o rn l r b iu ihe . h a sli r r h n te F P t t n , h a ia rt i s n rwn ga ue ae o vo sl tr T etse s e e e g
维普资讯
寒地 水 稻 氮 素 调控 新 型 施肥 技 术 示 范
高 原 , 丽琴 召彦 滨 赵 ,
(黑龙 江 农 垦 总局 建 三 江 分局 种 子 管理 处 , - 富锦 16 0 ; 53 0 : 黑龙 江 北 大 荒 农 业股 份 有 限 公 司七 星研 发 中心 , 富锦 16 0) 53 0
b g a d t y t e s r e f i o g r B a i g d w s o vo s l h e , e s n l y i s w r T e r o s s o g r i n i , wo d l a s l n e , e t o n i b iu i t r t e i t s l e , h o ti t n e d h n g h i o r
G oYu n, h oLqn, h oYa b n a a Z a ii S a n i
fS e miir i f c SnJ gS b b ra, ui 16 0 edAd nsa v Of eo t t e i f五 a a u- ue F j 5 30; i n n n
0 eI M ra n e ce 6 9/m , ep0u t n icessb 68 .C N L SO 】N sov u ft N t t trah s 1.7 t 2 t rd ci nrae y 1.% 【 O C U I N I M i b i s h e me 1 h h o o
a d e r e l y g a u e o h NM r ame t r r 52 a d 2 8 r s e t ey t a h F r a me t u p t n a r ai n l ft e I S t r t t n e mo e 1 . n . e p ci l n t e F P te t n ,o t u e a v h
摘 要 :研 究 目的】 究新型 氮素 调控 技 术对水 稻 生长发 育和产 量 的影 响 ;方 法 】 用大 区对 比的方 法 ;结 【 研 【 利 【
果1N 处理株 高 比 F P处理 高 , 蘖比 F P处理 多, IM F 分 F 水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腐病 和褐 变粒 均 明显 比 F P处理轻 。I M 处理 F N 穗 大且 整 齐, 叶 大 , 剑 倒伏 明显 比 I M 处理 轻 , N 水稻 植株 衰老过 程慢 , 系颜 色新 鲜 , 根 白根 多 , 系活力强 , 根 平
T e ee tsBac h vnSa rn ho i n agA r utr C m ayLmid F j 5 3 0 S r fHeo ̄i l n gi l e o p i t , ui 160 ) c u n e n
Abtat[ B E TV ]t s tde a teef t yn w a py gnt gntc nlg ngo t ado tu o sr c:O J C I E I i su idt t h f c e p li io e h ooyo r h n u t f h e b n r e w p pd yr e[ T O ] s gds c cnrs m to ; R S L S T epa t f N ra n i e n l r ad c;ME H D ui ir t ot t e d [ E U T I h ln M t t ts g r dtl s i n t i a h oI e me i h h a ie
ta h F e t n, h f ciee ra dte ga ue a d o tu r ih r T ee e t ee ro q ae mee h n teF P t ame t T eef t a n rn l n up t eh g e . r e v h a h f ci a fsu r tr v
b t rt a F . e t n F P e h
Ke r s a d c h odpa e r g lt ga d cn ol go i o e , up t y wo d :p d yr ei tec l lc , e uai n o t l n f t gn o tu i n n r i nr
方 米有 效穗 、 实粒 数 、 瘪 粒数 、 量均 比 F P处理 高 , 长和 千粒重接 近 。平 方 米有效穗 多 1 . 穗 穗 产 F 穗 5 2个、 实 穗
粒数 多 28个 . 顷产量达 到 l. 9, 产 1. . 公 1 7 t增 6 68 %。【 e r 结e l  ̄
关键词 : 寒地 水稻 : 氮素 调控 :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