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测量

地铁施工测量
地铁施工测量

一、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分别是金星站、白云路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南构造。

2)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 ,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1.50~2.40m ,平均厚度1.69m 。

第②1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含少许风化碎石。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 ,平均厚度0.95m 。

第②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

昆明北站

北辰小区站

金星站

白云路站

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30~3.30m,厚度0.50~3.00m,平均厚度1.45m。

第②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4.00m,厚度0.80~2.30m,平均厚度1.55m。

第②5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20~2.60m,厚度0.50m。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20~25m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3.30~5.50m。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3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砾石含量3~15%,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在Ⅱ类场地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4)不良地质作用

①液化土层

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判别②4层粉土粉砂层为液化土层,其余各层粉土粉砂层属上更新统地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②岩溶

场地环城北路至人民路口下卧二迭系茅口组灰岩。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并与临近盘龙江有水力联系。具溶孔、溶沟、溶槽及溶洞等形态。多数溶洞、裂隙有充填物冲填,少数为空洞。

5)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人工填土层密实度差,自稳性能差,开挖过程中易坍塌。②5层软土对基坑支护不利,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坍塌及“泥流”现象。②4层

粉土处地下水位以下,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流砂、坍塌现象。③1层圆砾均处地下水位以下,以粉土、砂类土及粘性土为主要充填物,受地下水影响,自稳定性差,隧道开挖时极易产生坍塌现象。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中部及中下部以圆砾层为主,其密实度、粒径均匀性差,间夹卵石夹层及胶结块,可能影响支护、防渗及止水、降水方案的选择。

三、现有测量资料情况简介

⑴现有测量资料情况

业主已对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线路GPS平面控制网三维坐标移交给我司,我司对业主移交的该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成果已上报复合要求(已批复)。

⑵地铁测量特点

①地铁建设在城市环境中,其设计全用三维坐标解析法,并根据设计资料以三维坐标放样。

②地铁工程全线分区段施工,而且开工时间、施工方法不同,又分别由不同的承包商施工。

③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有严格的限界规定,尤其在弯道地段,施工时应给结构轮廓一定的施工误差裕量,从降低工程成本出发,施工裕量应尽量小,所以对施工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净空断面测量须用解析测量。

④地铁隧道内轨道结构采用维修量较小的整体道床,铺设轨道一次到位,几乎无调整的余地,所以对铺轨基标的测量精度要求为毫米级。

⑤隧道内及车站上的控制点在各个工序中经常使用,应按照有关细则要求布设足够数量的合格控制点,精心做好标志,要求点位稳定,单一、清晰易找(钢板上嵌入铜心和螺帽)。

四、测量作业技术依据

测量依据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

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十三标段测量交接桩资料

五、 本次测量坐标、高程系统

由于地铁是修建在城市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其它市政设施、市政工

程发生关系,另外设计亦使用了与其相关的城市测量资料如地形图资料、地下管线资料等,为保持所有的测量数据在同一坐标系统中,昆明地铁采用地铁专项坐标、高程系统。

六、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⑴ 投入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省级合法的测绘器具检验鉴定部门进行有效鉴定,所有仪器设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且在作业时应尽量消除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⑵ 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成果(GPS 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找点、察看标石完整情况。

⑶ 对业主提供的地铁设计资料进行验算、复核,其边长观测值、固定角观测值或高差观测值与平差值之差不应超过22212m m +± (式中1m 、2m 为相应的检测、原网等级规定的测边、测角或测段高差中误差)。若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等各方及时联系解决。

⑷ 组织全体测量人员沿线进行现场详细踏勘,熟悉测量环境,把握项目核心。

⑸ 组织全体测量人员认真学习经业主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统一测量方法、统一测量标准,确保本项目按照既定的技术指标保质、保量、保安全按时完成。

⑹ 制定现场安全预防详细计划,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 ⑺ 利用业主提供的已有的GPS 控制点和精密导线点资料,结合六号线线路走向、六号线地形图以及实际地形情况,进行精密导线网的现场选点和埋点。

七、 地面控制测量

精密导线(网)检测

⑴ 使用仪器:TCA2003 (0.5″,1mm+1ppmD)

⑵ 精密导线(网)检测的内容:

a. 检查导线(网)是否符合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平差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经过有关方面的检查与验收。

b. 导线点的密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必要时进行加密,以保证施工要求。

c. 检查导线点是否对丢失、移动,并对已经破坏点进行必要的点位恢复工作。

⑶ 精密导线网的检测必须按照原测精度进行,根据招标文件确定原网为三等平面控制网,因此检测原导线网时,采用如下精度要求:

⑷ 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① 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0的较差应小于4″。

② 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边调焦,盘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

③ 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 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一个高级方向,应适当增加测回数。

④ 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n W 5±≤β(″);用精密导线网方位角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5.21''±≤??

?

???±

=n f f N M βββ。 ⑤ 精密导线的边长测量,每条导线边应往返观测各二个测回。每个测回应重新照准目标,每测回应三次读数。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 ,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3mm ,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mm ,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边长观测值应进行仪器常数、气象倾斜改正,并进行投影面改正(H=5m )。

⑸ 内业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

① 内业数据处理时,精密导线测距边需要进行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改正。高程归化改正是将测距边归化到地铁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改化是将测距边换算到高斯投影面上。

当导线边倾角在±5°以内时,不进行垂线偏差改正和方向改化。 距离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

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

)m

m A m m h H R h H i D +++-

=1

式中:

D2 ——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离(m );

y m ——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 ); Rm ——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m );

Δy ——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m ); R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 )。

测距边在UTM 投影面上的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

)

2

22

242

2121Rm

y

rm Y M

D D ?+

+

=

式中:

D 2 ——测距边在UTM 投影面上的长度(m );

y m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 );

R m ——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 ); Δy ——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增量(m )。

② 精密导线的平差处理 a.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

1802n ?--=

∑测

β

βf

角度闭合差的分配采用平均分配法将角度闭合差分配到各个右角上,并遵守短边的夹角多分配,长边的夹角少分配的原则。 b.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坐标增量闭合差: x f =?∑测X 坐标增量闭合差: y f Y =?∑测 导线闭合差: 2

y

2

x f f f += 相对闭合差: f

L L

f K 1=

=

但相对闭合差在限差范围内时,将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到各个边长中,使调整后的代数和等于导线起点和终点已知坐标之差。 c. 以上两点主要针对单导线的情况,对于六号线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数据处理可以将满足外业观测精度(a 、b 两点,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所有导线组成导线网进行严密平差,该法将能够保证整个线网的精度一直性,换乘站不同线路控制点的一直性,同一测点不同导线坐标计算的一直性

⑹ 精密导线检测成果提交

导线的检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10天内提交成果报告。并提交成果,成果内容包括:

① 外业观测记录和外业计算成果; ② 绘制导线展点图;

③ 导线点点之记及委托保管书; ④ 导线点坐标及精度评定成果表; ⑤ 精密导线测量技术报告。

同时,精密导线检测还要提供对既有控制网现状的评价报告及明确每个控制点的取值。

八、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⑴现有水准点情况

现有水准点(QD124、QD137、QD123、QD122、QD121、QD120、QD119、QD155)。原则上每个车站附近设两个水准点,金星站采用QD121与QD123,白云路站采用QD120与QD155.

⑵ 使用仪器:苏州一光 DSZ2+FS1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配测微器。

⑶ 水准点的埋设

精密水准网应沿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和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车站、隧道洞口或竖井口应设臵2个以上的水准点。

精密水准点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的稳固的地方,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建筑物上,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水准点平均间距300m。

精密水准标石应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中附录B图规格埋设。

⑷ II等水准网检测的精度要求

按照原测精度进行,即按照二等水准精度要求。

⑸外业观测方法

精密水准网应沿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观测时应加

测微仪。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如下:

往测奇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在夜间观测。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臵。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

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

过限值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

⑹ 精密水准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

?

?????±

=?

L n M

41 式中 M △——高差偶然中误差(mm ); L ——水准测量的测段长度(km );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n ——往返测的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当附合路线和水准环多于20个时,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应按下

式计算:

??????±

=L WW N M W 1

式中 M W —— 高差全中误差 (mm );

W ——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mm ); L ——计算W 时的相应路线长度(km ); N ——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的个数。

⑺ 精密水准检测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高程控制网的检测必须按照业主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并提交成果。 高程成果表和精度评定等资料; 精密水准网展点图; 外业观测手薄;. 精密水准点点之记;.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总结,并须有对控制网现状的评价及明确每个控制点的取值。

九、施工控制测量检测

为了确保隧道正确贯通和满足设计的净空限界,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凡土建承包商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经自检和驻地监理复核,向建设方提出检测申请,安排专业测量队伍去检测。

各项检测点的限差如下:

地上导线点的坐标互差≤±12mm;

地下导线点的坐标互差在井点附近≤±16mm,在贯通面附近≤±25mm;

地上高程点高程互差≤±3mm;

地下高程点高程互差≤±5mm;

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16″;

相邻高程点高差的互差≤±3mm;

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

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3mm;

十、地面控制点检测

地面施工加密控制点是直接用于施工放样、联系测量等工程而进行的加密测量控制点。因此,其点位必须可靠,且要有足够的精度,满足测量工作需要。

⑴地面控制点外业检测

地面控制点的检测应在GPS网点和精密导线网点的基础上,形成检测控制网。如条件许可,尽可能形成结点网或以原测不同的构网形式进行检测,增加多余观测,这样如双方测量成果一致不但提高了复检测网形的可靠程度,又保证了测量成果的质量。

在直线隧道中,为了减少导线测距误差对隧道横行贯通的影响,应尽可能将导线沿着隧道的中线布设。导线点数不宜过多,以减少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对于曲线隧道,导线也应沿着两端洞口连线布设成直伸导线,并将曲线的起终点以及曲线切线上的两点包含在导线中。这样,曲线的转折角即可根据导线测量结果计算出来,据此便可以将线路定测时所测得的转折角加以修正,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曲线测设元素。在有横洞、斜井和竖井的情况下,导线应经过这些洞口,以减少洞口投点。为了增加校核条件,提高导线测量的精度,一般都是组

成闭合环,也可以组成主副环,副环只观测转折角。为了便于检查,保证导线的测角精度,应考虑增加闭合环个数以减少闭合环中的导线点数,也可以按照闭合环的要求施测全部的边和角,以提高导线的精度。

检测过程中应按四等导线的精度进行测角和测距,使用I 级全站仪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度的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应检查地面已知控制点的稳定情况,俯仰角不宜大于30°。测站圆周角闭合差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360-+=?右角均值左角均值

对于二、三、四等导线,?的限差可取0.2''±、5.3''±、0.5''± 导线环闭合差限差:n 2m βω=限

β

m

—测角中误差;

N —导线环内角个数;

导线环的测角中误差:N n f m 2???

?

????±=''ββ

β

f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

N —导线环的个数;

n —导线环的内角个数。

⑵ 内业数据处理

外业观测数据满足要求后,对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首先进行测距边的归化改正和投影改正,然后采用带约束的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在±10mm 之内。

十一、 水平位移监测

⑴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布设和监测基点的选择

以每个车站或多个车站的基准点坐标做为起算数据。在每个区间中采用分级布设控制网,首先布设首级控制网,其边长尽量长,控制网采用边角同测,提高控制网精度。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小角度观测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对于曲线隧道应根据测点所在位臵进行投影变化,将各点每次观测的位移量投影到垂直于隧道方向和平行于隧道方向。

水平位移监测首级控制网的精度估算与精密导线的精度估算相同。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

1802n ?--=

∑测

β

βf

角度闭合差的分配采用平均分配法将角度闭合差分配到各个右角上,并遵守短边的夹角多分配,长边的夹角少分配的原则。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坐标增量闭合差: x f =?∑测X 坐标增量闭合差: y f Y =?∑测 导线闭合差: 2

y

2

x f f f += 相对闭合差: f

L L

f K 1=

=

在外也观测满足精度后,对首级控制导线进行严密平差计算首级控制点各点坐标。

对于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用小角度法进行观测,其误差来源包含测站点位差、照准误差、仪器对中误差,本工程将使用TC2003全站仪观测,将不在有读数误差。

采用小角度观测水平位移点时,假定各测距边基本不变。 各水平位移点精度分析: 分辨视角:

"

2

30/60==γ

照准误差:

"

8

.22==

γs m

对中误差:206265

.5.0l

m c =

测角误差:

2

2

s

c b m m m +=

P 点的点位精度:

2

2C

A

P

M M

M

+=

A 点精度来源于控制网平差的点位精度。 ⑵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施测 ① 使用仪器

使用的测量仪器为经省以上技术监督局授权的仪器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按规范规定的有关检校项目进行自检。使用TC2003(0.5″级)。

② 外业观测

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每角观测6测回。方向数多于3个时应归零。方向数为2个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差值不大于±3.6″。 在观测时为了减少望远镜调焦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每一方向的读数,正倒镜不调焦完成。

测距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测距作业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并进行温度、气压、投影改正。

⑶ 成果处理

比较边角观测值,计算各点的位移量,对计算出的位移量应进行变换处理,将各位移量换算到本段隧道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以此判断隧道的变化情况。

十二、沉降位移监测成果提交

沉降位移监测成果整理,就是通过对每次测量成果比较、分析,并根据变形测量的警戒值来判断在某一地段是否发生了变形(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并分析发生变形的原因,对重点测点进行回归分析,对变形趋势进行预测、预报。

① 变形测量成果书的组成: ②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

③基准点坐标成果表;

④基准点检测成果表;

⑤全线变形测量点布臵示意图(含基准点);

⑥垂直位移测量成果表;

⑦水平位移测量成果表;

⑧位移地段变形曲线图;

⑨沉降地段变形曲线图;

⑩沉降变形段重要测点时间~位移曲线图及拟合的曲线方程;

⑩水平位移测量变形段重要测点时间~位移曲线图、拟合的曲线方程;

十三、定测技术要求

定测的目的

⑴依据设计提供的车站站位和线路控制桩坐标及线路平面图,将车站站位和线路放样在地面上,验证设计图上定线的正确性;

⑵提供车站、区间施工图设计所需的站场、线路中线纵、横断面和各桩位坐标、高程资料;提供沿线对线路设计施工有影响的建(构)筑物,桩基等坐标、高程资料。

⑶提供沿线对线路设计施工有影响的建(构)筑物、桩基、架空设施等坐标高程或高度,满足限界和隧道施工对地面进行施工监测的定位需要。

十四、人员及仪器配臵

1、测量人员

2、测量设备

Leica TS06全站仪1台,测角精度2秒

检定证书编号:10-0037 检定日期:2010年01月27日

苏州一光 DSZ2+FS1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配测微器

检定证书编号:275878+107548 检定日期:2010年03月28日后附人员资质及仪器设备鉴定书。

地铁施工测量

一、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分别是金星站、白云路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南构造。 2)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 ,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1.50~2.40m ,平均厚度1.69m 。 第②1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含少许风化碎石。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 ,平均厚度0.95m 。 第②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 昆明北站 北辰小区站 金星站 白云路站

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30~3.30m,厚度0.50~3.00m,平均厚度1.45m。 第②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4.00m,厚度0.80~2.30m,平均厚度1.55m。 第②5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20~2.60m,厚度0.50m。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20~25m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3.30~5.50m。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3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砾石含量3~15%,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在Ⅱ类场地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4)不良地质作用 ①液化土层 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判别②4层粉土粉砂层为液化土层,其余各层粉土粉砂层属上更新统地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②岩溶 场地环城北路至人民路口下卧二迭系茅口组灰岩。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并与临近盘龙江有水力联系。具溶孔、溶沟、溶槽及溶洞等形态。多数溶洞、裂隙有充填物冲填,少数为空洞。 5)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人工填土层密实度差,自稳性能差,开挖过程中易坍塌。②5层软土对基坑支护不利,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坍塌及“泥流”现象。②4层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5标 华强北车站施工测量技术方案(YDK22+141.378~YDK23+035.568) 批准: 审核: 复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地铁7号线7305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0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既有控制点情况 (2) 4、施工测量的目标和任务 (3) 4.1 施工测量的目标 (3) 4.2 施工测量的任务 (3) 5、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3) 5.1组织机构设置 (3) 5.2 测量队人员及岗位 (4) 5.3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4) 6、控制网加密测量 (5) 6.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网加密 (5) 6.1.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点布设要求 (5) 6.1.2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的布设 (5) 6.1.3 导线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 (7) 6.1.4观测成果处理及平差 (7) 6.2地面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 (8) 6.2.1 地面水准点的选点布设要求 (8) 6.2.2地面加密高程网布设 (8) 6.2.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10) 7、车站施工测量 (11) 7.1 平面施工控制点引测 (11)

7.2 高程施工控制点引测 (11) 7.3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12) 7.4监控量测及变形观测 (13) 7.5车站结构施工放样测量 (13) 7.6 车站主体结构放样 (13) 7.7车站竣工测量 (16) 8、安全保证措施 (16) 9、质量保证措施 (17) 10、环境保证措施 (17)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工程概况 地铁7号线华强北片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商业中心——华强北商圈的核心地段,在深南大道——红荔路之间、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美誉的华强北路的地下,呈南北向布置。华强北片区包含华强北车站、华强北车站至华新车站区间、华新车站南端,起止桩号为:YDK22+141.378~YDK23+035.568,共计894.19m。 华强北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2+362.878,车站起点里程为YDK22+166.878,车站终点里程为YDK22+496.778,华强北车站全长为329.9m,华强北车站南端有负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长度为25.5m,放在华强北车站的设计范围中,因此华强北车站加上南端负一层地下空间整段长度为355.4m。华强北车站主体基坑标准段宽度为28.1m,盾构扩大段宽度为29.8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5.7~26.4m,盾构扩大段基坑深度约为27.0m。华强北车站南端负一层基坑宽度为28.1m,基坑深度约为11.4m。华强北车站负三层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000mm 连续墙,南端负一层基坑采用800 厚连续墙,均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华强北车站~华新车站区间是深圳地铁7 号线工程的一个区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与振华路交汇处,沿华强北路呈南北方向布置。区间轨行区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上为地铁2号线的华强站~燕南站区间,该区间为直径6.0m 的盾构区间,地铁2 号线盾构区间其上南端17m 长为地下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兼做顶管的接收井, 2号线盾构区间其上中间为矩形顶管,矩形顶管长度为41 米,2 号线盾构区间其上北端41m 为地下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局部兼做顶管的始发井。华强北车站~华新车站区间起点里程为YDK22+496.778,终点里程为YDK22+595.778,全长为99.0m。南端负一层盖挖逆作结构长度为17.0 米,基坑宽度为29.8m,基坑深度约为9.2~10.1m;北端负一层盖挖逆作结构长度为41.0米,基坑宽度为28.6m,基坑深度约为9.5~11.0m.。南、北端负一层基坑围护结构均采用800 厚连续墙,均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华新车站为带有故障车待避线的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与地铁 3 号线华新站换乘(十字换乘节点土建部分已由 3 号线华新站土建单位施工完成),目前3号线华新站已开通运营。华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3+051.917,车站起点里程为YDK22+862.217,车站终点里程为YDK23+140.317,道岔起点里程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隧道监测的对象主要为土体介质、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的部位包括地表、土体内、盾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道路、建筑物等,监测类型主要是地表和土体深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层水土压力和水位变化、建筑物及其基础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外力和变形等。 1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 隧道埋深、直径、结构型式和盾构施工工艺; 3. 双线隧道的间距或施工隧道与旁边大型及重要公用管道的间距; 4. 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现有房屋建筑及各种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形状尺寸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相对位置; 5. 设计提供的变形及其其他控制值及其安全储备系数。各种盾构隧道基本监测项目确定的原则参见表2。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人员安排及经费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盾构隧道施工监测内容主要为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和过江段地形变化监测。在盾构推进起始段100米范围内进行以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为主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深层垂直和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隧道结构监测主要为隧道收敛位移。 2 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2.1 地面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在位于隧道推进方向上,在3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3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同时距井壁6m及1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此断面在轴线左右各布4点,间距分别为距离隧道中轴线2m、5m、8m、12m;在进洞段20m~10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4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在100m以后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5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 距井壁30m、50m、7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断面点间距同上;以后每50m布置1个断面。轴线点编号,左线以AZ001为轴线起点编号,右线为AY001作为起点编号;断面测点编号,根据断面测点所处轴线的方向,由N(北)向S(南)编号。地面沉降测点如遇到江河或水塘,则采用水深测量方法;如周围无建筑物或场地比较空旷,则横剖面间隔可加大至50m。地面沉降测点的埋设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m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 为布设轴线点,沿隧道轴线附近布设一条闭合平面控制导线,将轴线点放样到地面上。由于移交的水准点比较分散,所以在沿途较稳定地区埋设5~10个水准控制点。测量仪器采用SDZ2水准仪+铟钢尺。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水准线路闭合差应小于±0.3(mm)(N为测站数),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Hn-H0即为隆陷值。 2.2 隧道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隧道沉降由衬砌环的沉降反映出来,衬砌环的沉降监测是通过在各衬砌环

最新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测量依据 (1) 三、编制目的 (1) 1.施工测量组织 (2) 2、施工测量流程 (2) 3.施工测量要求 (3) 4.平面控制测量 (3) 5.高程控制测量 (3) 6.接口的测量 (4) 7.施工放线测量 (4) 四、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5) 五、测量人员组织结构 (5) 六、测量方法 (6) 七、测量计划 (8)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A.***路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四层内框架箱型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135.6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20.9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DK26+00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 26.960m,该处结构高度为24.560m,覆土厚度2.40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分别设置于站位中心的四个象限,满足出入车站、疏散及过街功能。其中Ⅰ、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和东南角,十四街坊西光小区和十四街坊黄河厂小区前,需拆除临街三栋三层住宅和一栋两层住宅。Ⅲ号出入口和2号风亭设置于站位东北角,花卉市场范围内,需拆除一栋一层住宅。Ⅳ号出入口和1号风亭设置于站位西北角,中国兵器集团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临街绿地内。 B.***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202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18.7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CK27+66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16.430m,该处结构高度为13.060m,覆土厚度3.37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Ⅰ号出入口预留,Ⅱ、Ⅲ、Ⅳ号出入口独立出地面,分别设置于其它三个象限内,将进出站客流合理分流,使乘客进出站做到均衡、流畅、便捷,避免相互交叉。设备管理区设1个直通地面紧急疏散口与Ⅳ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北角,出地面部分合设。1号风亭和Ⅰ号预留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西蓝长乐坡加油加气站站位侧地块内,并与加油加汽站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2号风亭与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南角,2号风亭结合荣德棕榈湾小区物业,风亭接入棕榈湾1号楼地下室,并从一、二层裙房出风,机械风亭不接入,与裙房外轮廓线保持5米距离,同时与Ⅱ号出入口也保持一定距离,机械风亭进入道路红线内避免扰民,Ⅱ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与荣德棕榈湾小区之间间距均大于5米。Ⅲ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北角。 二、测量依据

浅谈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浅谈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21T15:41:47.03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1期作者:宁安平杨兴元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解紧张的交通运输压力也日益成为各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宁安平杨兴元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测绘中心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解紧张的交通运输压力也日益成为各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交通形式相比,地铁以运量大、快速、准时、节能环保及安全舒适等特点受到了各大中型城市的青睐,也逐渐成为城市展示经济实力、城市化建设程度以及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盾构法施工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较,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小,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小,是目前地铁隧道施工中最安全有效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施工方法。本文结合某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测量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做法,总结出了某市地铁盾构施工建设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要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某市地铁盾构施工的的测量流程,以便为某市后续线路的建设提供测量依据,并且也能为其他地区和单位的地铁盾构施工测量管理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一、盾构施工测量简介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是指为盾构掘进施工和管片拼装符合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盾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贯通测量等。 二、盾构施工测量 1、设计数据的复核 工程准备开工时,应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测量人员应根据图纸线路参数对盾构掘进轴线(隧道中线)三维坐标进行计算,计算资料必须做到两人独立计算复核,必要时经过第三者计算复核或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复核,对比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及第三方控制测量单位复核,经多方确认的盾构轴线坐标数据由相关方各执一份,作为以后施工过程轴线偏位检查的重要依据。 2、盾构设计数据的导入验收 盾构施工隧道中线坐标进行计算完成之后,土建施工单位要将计算得到的数据导入到盾构机导向系统,这个过程要求业主、土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控制测量单位共同参与,验收无误后要求各方签字确认,并且拍照留存。 3、地面控制测量 轨道交通平面控制测量,一般分为三级。首级控制网通常是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网的平面控制网,是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网的控制骨架,二级平面控制网一般为某条线路的平面控制网,三级控制网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二级平面控制网形成的精密导线。高程控制测量一般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高程控制网主要是某城市中某条线路的高程控制网,二等高程控制网是施工水准网的基础和起算依据。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为方便施工,在一、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布设精密导线。精密导线一般采用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节点导线形式。地面导线平均边长宜在350米左右,精密导线相邻边的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不宜过小,不宜小于1:2,且个别短边不应小于100米。精密导线外业观测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应的技术要求。精密导线网应整体严密平差,平差计算前将观测边长进行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并分段进行单导线平差验算。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二等高程控制网沿轨道交通线路两侧布设,一般采用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形式进行布设,水准点平均间距应小于2KM。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应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技术要求进行。高程控制网的内业数据处理必须采用严密平差,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高差中数全中误差及最弱点高程中误差。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Δ;MΔ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Δ——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m); L ——水准测量的测段长度(km); Δ——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n ——往返测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当附合路线和水准环多于20个时,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全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W—— 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mm); W——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mm); L——计算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时的相应路线长度(km); N——附合线路和闭合线路的条数。 4、始发托架的定位 在盾构机始发托架安装前,利用联系测量引至井下控制点精确定位始发托架中心线,一般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现场放样。特别注意因盾构机是以隧道设计中心线为参考依据掘进的,托架中心一般由施工单位依据隧道中心线和洞门钢环实际中心自行设计托架中心线。始发托架放样时,如果在直线段(或大半径曲线段)始发时,托架前端和后端中心形成的直线应和设计线路(或线路对应的托架前端和后端位

XX地铁施工测量方案

青岛地铁测量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第三章.作业依据第四章.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第五章.测量人员组织第六章.使用仪器设备第七章.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有清江路站、清江路站?双山站区间,1站 1 区间。清江路站位于清江路与哈尔滨路交汇附近,是 3 号线的中间 站,车站主体位于哈尔滨路下方,车站为地下二层10 米岛式暗挖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厅由中部的公共区及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两部分组成;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由设备管理用房区、乘车区及轨道区三部分组成。车站中心里程为 K12+395.000,车站规模189.00 X 20.158m。车站共设3处出入口、2处风亭、1处无障碍出入口、1处消防专用出入口。 区间起讫里程K12+516.350?K13+480.500,区间长964.15米,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断面形式为马蹄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区间沿哈尔滨路转入黑龙江路,穿福州路莱钢立交桥,地面为商业、商务办公、居住和商住用地,沿黑龙江路进入双山站。该区间地面覆土9.3m?22.6m,区间线间距13m?18m 区间在 K12+899.765处设施工竖井(兼做活塞风道和联络通道)一座,向清江路站和双山站两个方向左右线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在轨面高程最低处设置排水泵房及横通道,在靠近双山站附近右线设停车线一处, 停车线为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长228.435 米,其他断面为单洞单线隧道,在靠近清江路站附近设置人防门。 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

目录1、施工方案 1.1 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车站结构 1.2.2工程及水文地质与气候情况 1.2.3工程环境 1.2.4工程目标 1.2.5主要工程量 1.2.6工程特点与难点 1.3 工程施工组织与部署 1.3.1施工组织管理系统 1.3.2管线切改组织 1.3.3交通导行组织 1.3.4总体施工安排 1.3.5施工测量组织 1.4 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1基坑开挖原则 1.5.2开挖准备工作 1.5.3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措施 1.5.4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1.5.5土方回填 1.6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 防水 1.8 监测 1.9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1.10 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1.11 工程风险分析对策 2、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3、机械计划 4、质量保证及措施 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6、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7、劳动力、材料计划 8、用款计划 9、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10、与监理设计的配合措施 11、施工现场总平面

1、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工程招标文件的《专用技术规范》。 (2)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的现场勘察和交底答疑。 (3)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天津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地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等。 (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对天津市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工程【SZm标段】工程的招标设计图纸。 1.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2)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减小施工干扰,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 (4)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交给业主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天津市快速轨道的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地铁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第15章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方向、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15.1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执行。 2、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检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3、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布设精密导线平面控制网(如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要先复核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方能取用)。 4、场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应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应在±8L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 5、北京地铁工程隧道开挖的贯通中误差规定为:横向±50mm、竖向±25mm,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即纵向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贯通距离, 以km计)。 北京地铁工程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分配表15-1 15.2 施工测量特点 1、车站包括主体结构、出入口、换乘通道和风道。采用明、暗挖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转换快,地下施测条件差,测量工作量大。 2、地面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由地面传递到地下,必须保证精度,且要布设形成检测条件并经常复测控制点。 3、对于车站主体结构,净宽尺寸在建筑限界之外,还应考虑如下的加宽量:50mm综合施工误差+H/150钻孔灌注桩施工误差及水平位移。 4、车站钢管柱的位置,其测设允许误差为±3mm。钢管柱安装过程应检测其垂直度,安装

地铁地下车站施工

地下车站施工 地下铁道(地铁)工程,包括轻轨交通,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由车站、区间隧道、高架桥梁等组成。 一、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 (一)地铁车站形式分类 地铁车站根据其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站台形式等进行不同分类,具体详见下表。 地铁【轻轨交通)车站的分类

(二)构造组成 1.地铁车站通常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出人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等三大部分组成。 2.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其作用既是供乘客集散、候车、换车及上、下车;又是地铁运营设备设置的中心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地方。 3.出入口及通道(包括人行天桥)是供乘客进、出车站的建筑设施。 4.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的作用是保证地下车站有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 二、施工方法(工艺)与选择条件 地铁工程通常是在城镇中修建的,其施工方法选择会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施工方法的决定,不仅要从技术、经济、修建地区具体条件考虑,而且还要考虑施工方法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明挖法施工 2、盖挖法施工 盖挖法可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及盖挖半逆作法。目前,城市中施工采用最多的是盖挖逆作法。 三、地铁车站施工工艺流程 车站施工流程为围护结构→基坑土石方开挖→主体结构→土方回填。 (一)围护结构施工 地铁车站基坑所采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很多,其施工方法、工艺和所用的施工机械也各异;主要有墙板式桩、钢板桩、板式钢管桩、预制砼板桩、灌注桩、SMW工法桩、地下连续墙、自立式水泥土挡墙/水泥土搅拌桩挡墙。 下面简要介绍地铁施工中常见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 1、地下连续墙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安排 (1)施工安排原则 ①合理安排,缩短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间。

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_(车站)

一、汉中门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 工程概况 汉中门车站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 50米, 车站标准段宽度:20. 90米。顶板埋深约2. 8?3. 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 93?23. 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n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 9X1. 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I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 . 5m 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 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 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 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 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1200人工挖孔 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609mm勺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 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 2. 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 80—4. 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 10—22. 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 ,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汉中门车站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4168-1)提供。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 ①—2b2-3素填土;②—15-2粉质粘土;②一3b2-3粉质粘土;③一lb |-2粉质粘土:③一2b2-3粉质粘土;③一3b1- 2粉质粘土:③一4e粉质粘土:Klg-1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lg-2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 2. 2.水文 本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的碎砖、碎石等杂物的孔隙格架中;孔隙潜水分布在②层软土中;③层硬可塑粉质粘土,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土要分布于岩石风化界面和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裂隙中,裂隙多被允填、裂隙一般不富水。地下水年变幅0. 50?1. 50米,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设计时,地下水位埋深按1. 00米考虑。 1. 2. 3.气象 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长江下游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等特点,因受大陆、海洋以及来自南北天气系统段影响,气候比较复杂,年际间的变化大,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年降雨量为1000?1200mm年内分布也不

地铁施工测量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分别是金星站、白云路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北辰小区站金星站白云路站昆明北站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南构造。 2)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 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 1.50?2.40m,平均厚

度 1.69m 。 第②1 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含少许风化碎石。 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平均厚度0.95m 。 第② 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 2.30 ?3.30m ,厚度0.50?3.00m ,平均厚度1.45m 。 第② 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 4.00m ,厚度0.80?2.30m ,平均厚度1.55m 。 第② 5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 2.20?2.60m ,厚度 0.50m 。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20?25m 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 3.30?5.50m 。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 %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 ;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3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砾 石含量3?15 %,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隧道监测的对象主要为土体介质、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的部位包括地表、土体内、盾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道路、建筑物等,监测类型主要是地表和土体深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层水土压力和水位变化、建筑物及其基础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外力和变形等。 1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 隧道埋深、直径、结构型式和盾构施工工艺; 3. 双线隧道的间距或施工隧道与旁边大型及重要公用管道的间距; 4. 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现有房屋建筑及各种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形状尺寸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相对位置; 5. 设计提供的变形及其其他控制值及其安全储备系数。各种盾构隧道基本监测项目确定的原则参见表2。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人员安排及经费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盾构隧道施工监测内容主要为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和过江段地形变化监测。在盾构推进起始段100米范围内进行以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为主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深层垂直和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隧道结构监测主要为隧道收敛位移。 2 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2.1 地面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在位于隧道推进方向上,在3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3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同时距井壁6m及1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此断面在轴线左右各布4点,间距分别为距离隧道中轴线2m、5m、8m、12m;在进洞段20m~10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4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在100m以后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5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 距井壁30m、50m、7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断面点间距同上;以后每50m布置1个断面。轴线点编号,左线以AZ001为轴线起点编号,右线为AY001作为起点编号;断面测点编号,根据断面测点所处轴线的方向,由N(北)向S(南)编号。地面沉降测点如遇到江河或水塘,则采用水深测量方法;如周围无建筑物或场地比较空旷,则横剖面间隔可加大至50m。地面沉降测点的埋设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m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 为布设轴线点,沿隧道轴线附近布设一条闭合平面控制导线,将轴线点放样到地面上。由于移交的水准点比较分散,所以在沿途较稳定地区埋设5~10个水准控制点。测量仪器采用SDZ2水准仪+铟钢尺。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水准线路闭合差应小于±0.3(mm)(N为测站数),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Hn-H0即为隆陷值。 2.2 隧道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隧道沉降由衬砌环的沉降反映出来,衬砌环的沉降监测是通过在各衬砌环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通过车站施工测量控制,使地铁车站定位准 确,施工过程结构位置和尺寸准确,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确保车站施工质量。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车站施工测量。 2 编制依据 2.1 地铁车站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及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周边环境等资料。 2.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199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2.3 我公司地铁车站施工经验、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仪器设备配套能力等。 3 职责 3.1 公司精测队负责各项目车站施工测量方案审查,对关键过程进行复测,负责对测量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负责对全公司测量仪器、盾构机导向系统进行管理等工作。 3.2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车站施工测

量方案、对具体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3.3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测量工作实施,并负责测量仪器的保管、使用、维护等工作。 3.4 项目部安质部负责对测量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对测量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等工作。 3.5 项目部物设部负责除测量及监测仪器之外的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供应和维修保养等工作。4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4.1 按照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交接桩地面控制网的复测。 4.2 根据车站施工需要进行控制网加密。 4.3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控制。 4.4 降水井、立柱桩、抗拔桩及地基加固施工控制。 4.5围护结构侵限情况测量。 4.6钢支撑标高控制。 4.7井下控制点的设置及测量。 4.8结构施工测量。 4.9洞门钢环施工测量。 4.10站台板及屏蔽门等附属工程施工测量。4.11竣工测量。 5测量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 5.1 车站施工测量流程 车站施工测量主要分为三部分:地面控制、围护结构控制和主体结构施工控制,具体流程及关键控制点如图5-1。

地铁测量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段为地铁号线站~ 站区间工程,设计范围为K3+582.820~K4+975.405m,总长1392.585m,左右双线均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沿造甲街和丰台东大街下方设置,整体呈南北走向,隧道覆土10~19.5m,周边房屋密集;由于单线隧道较长在区间内拟开3个竖井施工,因地面条件的制约每个施工场区都比较狭小,而隧道埋深又较深,给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施工工作面多,测量工作量大,施工期间需要更好的安排测量工作,满足施工需要。

第二章施工测量准备 2.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详见表2-1。 表2-1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部门检测并且具有检定合格证方可使用。 2.2 施工测量人员组织 公司拟设专业测量队,具体人员配备(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测量工程师2名 高级测量放线工2名 测量放线工4名 2.3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测量计算工作的要求 依据正确(对原始数据要认真仔细地逐项审阅与校核)、方法科学(各项计算要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有序(各项计算前后有联系时,前者经校核无误后,后者方可开始)、步步校核(各项计算应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进行,结果正确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可靠(计算中所用的数据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及时合理地删除多余数字,以便提高计算速度,多余数字的删除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 2)测量记录工作的要求 原始真实(不允许抄录)、数字正确(不允许有涂改现象)、内容完整(表头填齐,附有草图和点志记图等)、字体工整。 3)测量观测的精度要求 工程自始至终保持等精度观测,观测人员、记录人员、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等基本保持不变。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测量依据 (1) 三、编制目的 (2) 1.施工测量组织 (2) 2、施工测量流程 (2) 3.施工测量要求 (3) 4.平面控制测量 (3) 5.高程控制测量 (4) 6.接口的测量 (4) 7.施工放线测量 (4) 四、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5) 五、测量人员组织结构 (6) 六、测量方法 (6) 七、测量计划 (8)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A.***路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四层内框架箱型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135.6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20.9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DK26+00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26.960m,该处结构高度为24.560m,覆土厚度2.40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分别设置于站位中心的四个象限,满足出入车站、疏散及过街功能。其中Ⅰ、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和东南角,十四街坊西光小区和十四街坊黄河厂小区前,需拆除临街三栋三层住宅和一栋两层住宅。Ⅲ号出入口和2号风亭设置于站位东北角,花卉市场范围内,需拆除一栋一层住宅。Ⅳ号出入口和1号风亭设置于站位西北角,中国兵器集团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临街绿地内。 B.***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202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18.7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CK27+66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16.430m,该处结构高度为13.060m,覆土厚度3.37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Ⅰ号出入口预留,Ⅱ、Ⅲ、Ⅳ号出入口独立出地面,分别设置于其它三个象限内,将进出站客流合理分流,使乘客进出站做到均衡、流畅、便捷,避免相互交叉。设备管理区设1个直通地面紧急疏散口与Ⅳ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北角,出地面部分合设。1号风亭和Ⅰ号预留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西蓝长乐坡加油加气站站位侧地块内,并与加油加汽站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2号风亭与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南角,2号风亭结合荣德棕榈湾小区物业,风亭接入棕榈湾1号楼地下室,并从一、二层裙房出风,机械风亭不接入,与裙房外轮廓线保持5米距离,同时与Ⅱ号出入口也保持一定距离,机械风亭进入道路红线内避免扰民,Ⅱ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与荣德棕榈湾小区之间间距均大于5米。Ⅲ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北角。 二、测量依据 1.设计文件GPS点、导线点及水准点;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