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的用典的研究.pdf
柳永俗词研究

i i m学教育 2。
19.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俗词研究®休夏箐内容摘要: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位对词进行大力革新的词人,在词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当时不 被正统社会认可的柳永,他的词作,尤其是俗词,却有着“凡有丼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广泛影响。
本文将从柳 永俗词中俗之成因、俗之表现和俗之影响等三方面入手,来探讨其俗词之美。
关键词:柳永俗《乐章集》柳永善为诗文,但“皆不传于 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他的词 内容丰富,感情细腻,明白晓畅。
尤其是他能将民间俗乐融人到词 的创作中,以市井通俗之音调换 贵族风雅之曲调,形成了别具一 格的“俗词”。
因此,本文将通过研 究柳永俗词,从俗词之“俗”的成 因与表现等方面来探究柳永对宋 词发展的影响,来感受柳词之美。
一.俗之成因艺术来源于生活。
柳永词之 俗,其成因有内外之分,主要包括 当时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以及自 身经历的内在因素。
(一)外在因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对农业 进行革新,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 式,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刺激了他 们生产的积极性,使得粮食产量 不断增加,经济也得到很大程度 的发展。
这一点,从柳永的《望海 潮》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参 差十万人家”看出都市经济的极 大繁荣。
经济发展、都市繁华,为宋代 市民们优雅富足的生活提供了沃 土,享乐之风也尤为盛行。
经济水 平的繁荣发展,使得生活在这样 优渥环境里的文人士大夫便拥有 了足够的条件纵情于歌舞声色。
与这样的社会风气相适应,宋代 的歌妓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繁荣。
秦楼楚馆的发展,为宋词创作 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带来了宋词 的繁荣。
敏感多情的柳永在这种040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也不禁沉浸其中,动情而唱《倾杯乐》“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此外,柳永时期的统治者对待文臣们相对宽松的政策,通过文化娱乐礼遇文人,大量搜集民间“俗乐。
借此缓和与旧贵族的关系”。
统治者对“俗乐”的要求,也使得与“俗”有关的各类“新声”因此萌芽。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be7d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8.png)
摘要: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 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进入21 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 仅研究论文就超过340 篇, 比整个20 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
审视角度多样,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 笔者仅就所见, 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新世纪以来(2001——2009 年)柳永及词的研究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梳理。
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 2) 柳永词研究;( 3) 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 4) 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关键词:研究成就如下:在宋代词坛上柳永是批评和研究的重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
20 世纪柳永研究硕果累累,共有444项研究成果。
上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事迹考证、思想人格的探讨、艺术成就的论证等方面。
在生平事迹的考证中基本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在细节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思想人格的研究中向历史真实不断开掘和接近;在艺术成就上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
另外,柳永及其词史地位的研究学界从比较研究、感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证。
上世纪柳永研究取得的巨大而可喜的成就,也给新世纪的柳永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新世纪以来(2000 年——2009 年)有关柳永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413 个。
柳永研究的重心有所转移,研究者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
下面作详细叙述。
一、生平事迹考上世纪有关柳永生平事迹做了大量的考证,新世纪以来有关这方面细节的探讨也颇有价值。
柳永词赏析——精选推荐

柳永词赏析柳永词赏析飘雪柳永(987—1055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第七,⼈称“柳七”,祖籍⼭西永济,徙居福建武夷⼭。
景v元年(1034)登进⼠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终官屯⽥员外郎,世称“柳屯⽥”。
由于柳永出⾔不逊,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惹了皇帝,虽名列⾸甲却始终得不到仁宗皇帝的重⽤。
仕途的坎坷让柳永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江苏镇江。
⼀⽣为⼈放荡不羁,终⾝潦倒。
《宋史》⽆传,事迹散见笔记、⽅志。
善为诗⽂,“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清波杂志》卷⼋)。
所著《乐章集》凡⼀百五⼗余曲。
其词⾃成⼀派,世称“屯⽥蹊径”、“柳⽒家法”。
《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
柳词清丽婉约,作为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柳永是北宋⼀⼤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且写作了⼤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语化,其词对后世词家及⾦元戏曲、明清⼩说有重⼤影响。
代表作有《⾬霖铃》、《⼋声⽢州》、《凤栖梧》等。
⽢草⼦和⼘算⼦漫是我⽐较喜欢的两⾸词作,或许是⼼境相通的缘故,故选此两词作为赏析。
●⽢草⼦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
⾬过⽉华⽣,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笼共鹦鹉,念粉郎⾔语。
这⾸《⽢草⼦》是⼀⾸⼩令闺情词,上⽚写⼥主⼈公池上凭阑的孤寂情景。
“秋暮”既秋天的傍晚,“乱洒衰荷,颗颗真珠⾬。
”意为⾬点打在残荷上,溅出的⽔珠在那不停的跳动着。
实际借景描述⼥主⼈公寂寞烦躁的⼼情。
“⾬过⽉华⽣,冷彻鸳鸯浦。
”则叙说从⾬打衰荷直到⾬霁⽉升都见不到鸳鸯的踪影,不仅说明⾬后天⽓转冷,更表述空⽓散发着冷漠空寂感,实际是对⼥主⼈公直所以愁闷的⼀种有⼒暗⽰。
柳永词研究报告

柳永词研究报告柳永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戏剧家和词人,被誉为“南曲之神”,他的词作被称为南曲。
柳永的词作以其浪漫、细腻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后世读者,并对后世文学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柳永的生平柳永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长大。
他有才华出众,早年间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受到了当时文坛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柳永的一生却经历了不少困苦和挫折。
他曾经心仪的女子被别人抢走,他的父亲也离世了。
这些挫折和伤痛情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柳永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涉及到爱情、离别、唐诗、抒怀等不同的主题。
他的作品大都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打动读者的心弦。
他的词作在当时十分受欢迎,因其曲调婉转动听,文采斐然。
然而,柳永的一生并不顺遂,不少时候他被贬为官,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
他曾经多次请求复职,但都未能成功。
柳永的一生中,他的词作受到了明代的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柳永词的特色柳永的词作以其细腻、浪漫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常常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他善于运用音乐的节奏和曲调,使得他的词作在朗诵或演唱时显得更加动人。
柳永的词作在爱情主题上尤为出色,他巧妙地把握了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将爱情的苦、乐、悲、喜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词作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描写,也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柳永善于借助诗词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能够将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抽象的情感相结合。
三、柳永词的影响和价值柳永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采斐然的作品,成为了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柳永的词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柳永的词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不少后来的作家、词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宝库,他的词作被广泛地运用于戏曲和民间音乐中。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一、本文概述柳永,这位北宋时期的词坛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词作,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永词的雅与俗两个层面,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我们将对柳永词的“雅”进行分析。
柳永的词作中,不乏对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
他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使得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柳永词的“俗”。
柳永的词作不仅高雅,而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市民生活、描写爱情故事的篇章,这些篇章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永的词作既具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充满了通俗的生活气息。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柳永词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词坛巨匠的卓越成就。
二、柳永词的雅柳永的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俗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以其深厚的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的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永的词作语言华美,词藻丰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他的词作语言既典雅又优美,既有文人墨客的精致,又不失市井小民的生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他善于以词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浅论柳永词的用典

浅论柳永词的用典作者:周璇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8期摘要:柳永《乐章集》中大量运用典故,增加了词的表现力,使其词化俗为雅。
柳永通过众多的典故展现出了他的文学功底,无论是哪种题材的词都可以将典故与词贯通。
由此可见,柳永无疑是词坛上用典第一人。
关键词:柳永;《乐章集》;用典;化俗为雅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26-0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于典故一词解释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从西汉的贾谊开始,运用典故成为文学家们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在后来很多文人都将典故融入到自己的诗词文当中。
有人认为“宋词始于苏轼”。
事实上,宋词用典的开创者是柳永,他的《乐章集》用典,使得他的词含蓄委婉,化俗为雅,突破了篇幅的限制,展示出了更真切深厚的情意。
柳永《乐章集》212首词中有多处用典,概言之可分为以下三类:一、以女性形象为主的歌妓词和闺怨词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的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内容所做的歌词;闺怨词则是古代女性生活中对感情的一种抒发,主要侧重于夫妻感情的描写,也有很多是以风尘女子的口吻来写的。
柳永摒弃了早先不平等对待歌妓的态度,乐于和歌妓们诗词唱和。
同时还以女性的角度来展现女主人公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他的歌妓词是一种俗词,大多数是应歌而作,但是在这些歌妓词中柳永大量运用典故:1.《柳腰轻》第二句“章台柳、昭阳燕。
”中“章台柳”典出《本事诗·情感》:“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章台柳”指的是长安柳氏,柳氏是娼女,有着娉婷的身段和绝世的容颜,和韩翃更是历经磨难才终成眷侣。
柳永在此引用这一典故,可以借用以前歌妓的形象来暗指自己诗中这一歌妓的美丽容貌、优美的歌声以及不幸的遭遇,更是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展示歌妓也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
2.《合欢带》:“……更都来、占了千娇。
”中“都”引用《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柳永词研究课件

柳永词研究(七)
词史贡献 (1)扩大了词固有的题材范围,向着更广阔的社会 空间拓展。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 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 苏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 卷七引)
柳永词研究(六)
“柳七郎词”俚俗风味
李清照《词论》:‚(柳词)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 词语尘下。‛ 王灼《碧鸡漫志》:‚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 之。‛ [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柳永)长于纤艳之 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 徐度《却扫编》:‚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 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柳氏之作殆不复称于文士 之口,然流俗好之自若也。‛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词研究
柳永词研究 (一)
[清]宋翔凤《乐府馀论》:‚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 富,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 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使人传习。一时动听,传播四 方。‛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 俗称柳七;又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父亲柳宜 工部侍郎
柳永词研究(八)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 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曲玉管》:‚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 栏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 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柳永词 研究综述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范围也不断扩展,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
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几年对柳永词所做的讨论研究主要综述为柳永其人以及悲情的思想人格,柳永词的题材、雅与俗、传播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柳永其人词作品综述一、柳永其人及悲情的思想人格在北宋词人中,“浪子词人”柳永的生平研究,始终是词学界、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值得参考的有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中指出的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
1柳永仕途坎坷,与歌妓乐工厮混,对封建士子恪守的梦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弃,柳永被世人看作是那一时代背离主流的背离者,针对柳永的时代的悲剧性和其人经历的悲剧性许多研究者都对他的悲情思想进行了研究。
袁美丽在《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
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伤了风化,加之,柳永词通俗浅显的形式,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
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
2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柳永的悲情有那一个出时代的特点,在《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中胡春玲则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存悲剧的内容、成因及时代意义,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
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并显示出时代特色。
3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中论述了柳永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无关价值重建,而是在自己悲苦不安的处境中对传统一元化仕宦价值的反思与追寻,对个体生命与充实的维护。
他的创作,也使俗词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吸引感应了同时、后代的词人,使他们在其影响下各随性情所近作出了新的个性化拓展.4二、柳永词作品研究(一)题材的研究根据对学术论文的阅读发现其中在对柳永词的题材的探讨大致分为羁旅行役、都市词、恋情词以及在对宋词题材的开拓等几个方面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于典故一词解释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从西汉的贾谊开始,运用典故成为文学家们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在后来很多文人都将典故融入到自己的诗词文当中。
有人认为“宋词始于苏轼”。
事实上,宋词用典的开创者是柳永,他的《乐章集》用典,使得他的词含蓄委婉,化俗为雅,突破了篇幅的限制,展示出了更真切深厚的情意。
柳永《乐章集》212首词中有多处用典,概言之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以女性形象为主的歌妓词和闺怨词
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的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内容所做的歌词;闺怨词则是古代女性生活中对感情的一种抒发,主要侧重于夫妻感情的描写,也有很多是以风尘女子的口吻来写的。
柳永摒弃了早先不平等对待歌妓的态度,乐于和歌妓们诗词唱和。
同时还以女性的角度来展现女主人公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他的歌妓词是一种俗词,大多数是应歌而作,但是在这些歌妓词中柳永大量运用典故:1.《柳腰轻》第二句“章台柳、昭阳燕。
”中“章台柳”典出《本事诗·情感》:“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章台柳”指的是长安柳氏,柳氏是娼女,有着娉婷的身段和绝世的容颜,和韩更是历经磨难才终成眷侣。
柳永在此引用这一典故,可以借用以前歌妓的形象来暗指自己诗中这一歌妓的美丽容貌、优美的歌声以及不幸的遭遇,更是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展示歌妓也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
2.《合欢带》:“……更都来、占了千娇。
”中“都”引用《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中“韩娥”典出《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过雍门,卖唱借食,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檀郎幸有,凌云词赋。
”中“凌云词赋”典出《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掷果”引用《晋书·潘岳传》:“岳美资仪……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扰,投之以果。
”这首词也是一词数典,引用了古代韩娥是古代韩国一位有名的歌唱家的故事,她唱起歌来感情相当投入,听过她歌的人都为他的歌声动容,柳永在这里用韩娥这种神奇的歌声来暗指自己遇到的歌妓也是歌声甜美,让他亦为之陶醉。
以古指今,柳永丰富了词的表现域,也显示出了柳永善于囊括古今的才华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写歌妓词的时候大量用典,使得这类词多了一分文雅之气,而且他在引用古人的话时还添加自己的词汇加以渲染,使得词更加具有画面感。
二、羁旅行役词和抒怀词
羁旅行役词是指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之作,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柳永的羁旅行役抒怀词运用典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游子心中的忧郁不满,孤独彷徨,而且还写了许多羁旅过程中所见之景。
现举例如下:1.《尾犯》:“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中“寡信轻诺”典出《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而“……按新词、流霞共酌。
”中“流霞”语出王充《论衡·道虚》,后泛指美酒,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在这首词中柳永抒发了自己对佳人的思恋之情,运用“轻诺寡性”的典故,表明自己不应该不守承诺,失信与他人,有种伤感和懊悔的情感。
2.《宣清》:“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掷果”典出《晋书·潘岳传》:“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扰,投之以果,遂满载以归。
”“绝缨”在汉刘向《说苑·复恩》中记载:“战国时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忽然灯烛熄灭,有人拉扯美人衣,美人扯断那人的冠缨,并请求庄王上灯找出绝缨之人。
庄王令所有的人都自断冠缨,然后上灯,尽欢而散。
”而下片中的“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
”里的“高阳”典出《史记·郦生列传》。
在这里面,柳永将事典于语典相结合,看上去很混乱,实则却相互之间融合在了一起,几个古代写爱情的故事同时出现增添了词的柔和情感,抒发了柳永的孤独彷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柳永的羁旅抒怀词融入大量前人的诗句,内容比较丰富,他运用典故将内心的郁闷不平,落寞孤寂,对朋友的怀念等情感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让读诗的人在感受他内心多变的情感的同时亦可以怀念前人,知晓一些精美的故事。
三、歌咏太平的词
宋代的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柳永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富庶的时代,他以一个百姓的身份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展现在他的词中。
而他的投献词有一定的贡谀成分,内容中体现了对当时掌权者的歌功颂得。
他的歌咏太平的词虽不及羁旅抒怀词和歌妓词的数量多,但是也照样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基本上是一首词化用许多典故,例如:1.《早梅芳》:“……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一句里“虹桥”引用陆广微《吴地记》:“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余。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中“汉元侯”指三国时魏将张既。
据《三国志·张既传》载“他曾辅佐曹操定关中,多次平定匈奴、胡羌之乱,先后为雍州、凉州刺史,封武始亭侯、都乡侯、西乡侯。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中“昼锦”典出《史记·项羽记》,后来称富贵还乡为昼锦;“铃斋”出自唐韩《赠郓州马使君》:“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周星”指一周年,典出白居易《与刘苏州书》:“去年冬,梦得……迁苏州刺史……岁月易迈,行复周星。
”这是一首典型的歌咏太平的词,柳永依旧在词中大量用典,通过展示前朝有名宏伟的建筑物来突出自己所处朝代的繁华,社会太平,但有一点对当权者的奉承之意。
2.《中吕宫·送征衣》:“过韶阳。
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一句里“枢”典出《史记·天官书》“索隐”:“《春秋运斗枢》:‘斗,第一枢,第二旋,第三玑……’”,而“电绕”典出《宋书·符瑞志》:“黄帝轩辕
氏,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黄帝于寿丘。
”“华渚”引用《宋书·符瑞志》:“帝挚少昊氏,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流华渚,既而梦接意感,生少昊。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中“率土”语出《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里“要荒”语出张衡《东京赋》:“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中“就日瞻云”是古代朝见君主的称谓,典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柳永写歌颂太平的词不是很多,但比起前两类词,歌咏太平的词用典数更加繁多,一句话中就有几处用典,不仅借古建筑展现了当今社会的繁华之景,而且还使得词更加典雅,让词由俗转雅。
柳永的歌咏太平的词多用典故,极尽铺陈之能事,不仅描写出了当时城市繁华的景象,而且有奉承当政者的意思,增加了词的感染力和文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