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合集下载

郑州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郑州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 )优 势 一
1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品 味 较 高 。 河 南 的 自然 人 文 资 源 都 是 很 丰 富 . 的 , 全 国 重 要 的 旅 游 资 源 富 区之 一 ,郑 州 是 河 南 的 省 会 城 市 ,环 境 是
而且发展态势 良好 。2 0 0 5年 6月 l 1日上 午 ,郑卅I 市惠济 区旅游局为 首批的 l 家 以周末垂钓 、休闲 、娱 乐为主题的 “ 家乐”统一挂牌 , l 农 到 2 0 年 ,已迅速 发展为 2 0多家 ,这些 “ 09 0 农家乐”极大的方便 了郑 卅l 民周末休 闲旅 游。 市
础 ,大力 发展高新 技术 产业和环保产业。次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倡导绿色生产方 式, 构建 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 建设节约型社
会 ,引导武 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
( 二)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
武汉步人重化工业 阶段会对环境产 生巨大压力 , 产业结构调整十 分 紧迫 。武汉要充分发挥 区位条件独特 、科教商 贸优势 突出、工业基 础雄厚等 比较优 势,提升 自主创 新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在产业 内部 , 加大对污染 密集产业技术改造 , 进环保 产业发展等来 促 优化第二产业 ;加速第 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环境管理。 能源结构方面 , 优化 能源结构 、 减轻环境污染 , 加快开发新能源。
占绝 对 位 置 的 能 源 结 构 。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武汉 应吸取 国内外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经验 ,不能走 “ 先污染 ,
后治理 ” 老路 ,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 向
集约型转变 。加快 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必须做到 :依靠武汉科教优势 , 加 强技术进 步和技术创 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 同 时,有 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 ,可 以以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武汉经济技 术开 发区、阳逻技术开 发区为载体 , 以一批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为基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5 3—
To u r i s m To da y
本文主要围绕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这一课题在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swot分析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探讨河南省旅游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成本的目的
城 市旅 游
T o u r i s m T o d a y
当一 代 旅 游
基于 S W OT
张锦歌
( 河南工业 大学管理学 院 , 郑州 4 5 0 0 0 1 )

要: 旅 游 业 属 于 第三 产 业 , 改革 开放 的 三十 多年 来 , 河 南省 旅 游 业产 业规 模 得 到不 断扩 大 , 基 础 配套 设 施逐 步 完
善 。但在 发展 的 同时 , 也 面临 着各 种 问题和挑 战。本 文主要 围绕 河南省 旅 游业 的发展 战略 选择 这一课 题 , 在 对河 南省旅 游 业的 发展 现状 、 S W OT分 析 理论 认 识 的基 础上 , 探 讨 河 南省旅 游 业如 何进 行 战略 选择 , 实现 旅 游资 源 的优 化 配 置 , 降低 不
中华文 明 , 包括 思 想 、 商业、 农耕 文 化 等 。河 南 位 于 中 国的 中部
地区, 处于 东西 和南 北 的交 流汇 合 处 。并 且 , 河 南 分布 有多 种地 形地貌 , 这 样 就 形 成 了各 式 各 样 的 山河 等 旅 游 资源 , 为旅 游业 的 发展提 供 了基 础 条件 。改革 开 放 的 三 十多 年来 , 河 南 省 旅游
旅 游 资源是 河南 省发展 旅游 业最 重要 的 优势 。河南 的旅 游
资源非常丰富 , 具 有得 天独 厚 的 比较 优势 , 不 仅包 括 青 山绿 水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引言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城市形象感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郑州、开封、洛阳三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河南省的文化名城,承载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研究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资源。

本文以郑州、开封、洛阳三个城市为例,探讨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和策略。

一、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概念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是游客对城市的主观认知和感受。

它包括游客对城市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决策和体验,也对城市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1. 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

郑州、开封、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郑州的中原文化、开封的宋代文化和洛阳的六朝文化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历史的魅力。

2.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衡量城市旅游魅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

郑州、开封、洛阳都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郑州的黄河风光、开封的龙亭湖和洛阳的白马寺,这些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3.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包括城市的交通、安全、卫生等方面,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

郑州、开封、洛阳作为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升了旅游环境,如改善了交通设施、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4. 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接待、导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也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因素。

郑州、开封、洛阳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策略1.加强宣传城市应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展示城市的优美风景、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感知。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作者:杨向格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9期杨向格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为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研究在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抓好旅游环境建设、优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人才建设等途径打造郑州市国际旅游目的地。

一、郑州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背景分析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之后,很多地方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或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未来中国旅游发展关注重点也从旅游产业转向了旅游经济和旅游目的地。

我国北京、上海等旅游目的地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河南省的定位是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作用,在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中,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明确了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五大定位。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包括自然山水、宗教、武术、历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

近几年,郑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收入逐步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SWOT分析(一)优势1、区位优势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京广与陇海铁路、107与310国道、连霍与京珠高速均交汇于此。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郑州的交通条件为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区位条件。

2、经济优势经济发展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2015年,郑州以7315.2亿元名列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18位,比上一年向前移一位。

可见郑州市经济发展为郑州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题目: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的吹响,在全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旅游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并存在着很多发展困境。

本论文在研究文化旅游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对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结合省文化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具体研究了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以及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提出了省文化旅游的开发战略,为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外关于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点。

第二部分:介绍了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分类、地位,论述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依据,并指出了开发文化旅游对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分析了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背景,其次系统地对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概述,并对该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的评价。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利用SWOT模型对旅游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省文化旅游SWOT分析发展战略Title SWOT Analysis-based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enan ProvinceAbstrac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f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enters into a new stage. The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21st century tourism development. Henan Province is rich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is an advantageous superiority for develop a cultural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the middle of the horn sound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and there are many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s actual conditions, a specific study of the Henan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ultural tourism market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tourism image, Henan Province,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strategy for the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draw.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Part I: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topics of significanc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on research, and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nd key. Part II: Culture and Tourism, introduce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statu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Henan Province significance. Part III: First, we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followed by the system of Henan Province, the type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sort out, and the area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er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e use of SWOT model fac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alysisAnd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Henan Province to discuss strategy.Keywords Henan Province cultural tourism SWO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目录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3 文献综述 (2)1.4 研究的容和方法 (4)2 文化旅游的基本理论 (4)2.1 文化旅游的概念 (4)2.2 文化旅游的特征 (4)2.3 文化旅游的地位 (5)3 文化旅游资源概述及其评价 (5)3.1 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5)3.2 文化旅游的发展概况评价 (6)4 文化旅游的S W O T分析 (7)4.1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 (7)4.2 文化旅游的发展劣势 (8)4.3 文化旅游的发展机会 (8)4.4 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威胁 (9)5 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9)5.1 so战略 (9)5.2 wt战略 (9)5.3 st战略 (10)5.4 wt战略 (10)结论 (11)致 (12)参考文献 (13)1 引言1.1 选题背景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

《2024年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范文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篇一摘要:本文以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分析三座城市在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旨在为城市旅游形象的优化与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

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于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知名度及旅游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开封、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对这三座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旅游形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城市旅游形象的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舆情分析等多种手段,收集游客对郑、汴、洛三座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数据。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的基本信息、旅游动机、旅游体验等方面进行设计;深度访谈则用于了解游客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深入感受与看法;网络舆情分析则用于收集与分析游客在网络平台上对三座城市旅游形象的评论与反馈。

三、研究结果1. 郑州旅游形象感知分析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风貌吸引着游客。

游客对郑州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现代都市、交通便捷等方面。

同时,郑州在旅游形象传播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游客对郑州的旅游环境与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

2. 开封旅游形象感知分析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独特的宋文化与古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

游客对开封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集中在古文化、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方面。

然而,部分游客认为开封在现代化建设与旅游服务方面仍有待提升。

3. 洛阳旅游形象感知分析洛阳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

游客对洛阳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方面。

同时,洛阳在旅游形象传播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游客对洛阳的旅游信息获取渠道不够便捷。

《2024年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范文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郑、汴、洛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

郑州、开封、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城市,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如何有效地传达这些城市的旅游形象,提高游客的感知满意度,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郑、汴、洛三座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为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汴、洛三座城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研究这三座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不仅能够丰富城市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二是实地考察所得的一手资料;三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游客数据。

四、郑、汴、洛三市旅游形象感知分析1. 郑州市旅游形象感知分析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风情吸引着游客。

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郑州市的旅游形象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古都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上。

游客对郑州市的历史文化景点和现代化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 开封市旅游形象感知分析开封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客对开封市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宋文化和古建筑上。

同时,开封市的美食文化也得到了游客的广泛认可。

3. 洛阳市旅游形象感知分析洛阳市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

游客对洛阳市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上。

同时,洛阳市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浅谈郑汴洛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浅谈郑汴洛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河 南 省 位 居 全 国 的 中 部 ,是 中 原 文 化 和 华 夏 文 明 的 发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良好 的 条 件 。
源地 。在 国家十 二五规划 纲要 中. 国务院从 国家战略层 面提
出 了中原经 济区建设 , 河 南 作 为 中原 经 济 区 的 主 体 。 迎 来 了
其次 , 交通 便 利 。 地 理位 置得 天 独厚 。河 南 地处 中原 ,
二、 郑汴洛旅游 文化 资源开发现状 1 . 旅 游 产 品 开发 结 构 单 一 。 旅游产 品结构包括 观光旅游 、 度 假 旅 游 和 特 种 旅 游 。郑
区辐射 发 展 核 心地 带 , 是 中原 城 市 圈 的核 心 城 市 . 拥有 浓 厚 的文 化 底 蕴 和丰 富 的旅 游资 源 ,是 中原 旅 游 线路 的最 佳 目的地 。郑汴 洛 三 地旅 游 资 源 各有 特 色 。 互 补性 强 , 有 联 合拓 展 市场 的基 础 。三市 旅游 部 门联 合推 广 . 不 仅 可 以 有 效整 合 资 源 , 还 可 重新 编排 线 路 , 吸 引更 多 海 内外 游 客 到 我省 旅游 。 首先 ,郑汴 洛都是 千年文 明古都 ,拥有 丰 富的旅 游资 源 。郑 汴洛三地 在 中国发展历史上都 曾经是全 国的政治 、 经 济、 文 化 中心 , 具 有悠 久 的历史 和 丰 富的 文化 资 源 , 灿烂 的
汴洛拥 有极其 丰 富的旅游 文化 资源 . 长期 以来 , 郑 汴 洛三地 旅游 一直 以浅层次 的观光 旅游 为主 ,旅游 景点 多以历史 文 物 和古代 遗址 为 主 , 人文 景 观较 多 , 参 与性 、 科技 文 化 型的
较少 , 与 国内其 他城 市相 比 , 产 品 结构 单一 , 旅 游 景 点 的 竞 争 力 不 足 。三 地 在 资 源 开 发 过 程 中 , 由于 缺 乏 对 旅 游 文 化 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WOT分析的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研究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构建区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郑汴洛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1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1.1地脉相吸,自然地理环境相对一致又东西差异郑汴洛三市地处河南省的核心位置,呈东西带状分布,处于黄河及其重要支流伊洛河流域主体地带。

区域内山水相连,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资源禀赋具有较强的近似性;气候相近,该区域主要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类型,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郑汴洛三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上,即大体上以京广铁路线为界,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而东部则以平原为主,在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泛分布着错落有致的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

西部山地的熊耳山、外方山、嵩山和伏牛山等中山山地属于第二级阶梯。

山地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等50多种。

东部的黄淮海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交错,土壤松软肥沃。

1.2历史厚重,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又独具特色郑汴洛三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古文化的摇篮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在历史上为这一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漕运条件,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这一区域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悠久的历史为郑汴洛三市共同孕育了厚重而又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

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的黄河下游南岸,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洛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处我国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是我国八大古都中最早诞生的城市。

1.3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优势叠加又相为互补郑州、开封、洛阳同属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为区域旅游的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郑汴洛人文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替代效应,导致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

但人文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也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通过对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相似旅游资源要素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从而取得单个地域单元旅游资源开发所无法形成的规模效益。

1.4地域相邻,立体交通体系优势彰显地区间便利的空间联系是实现游客移动和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条件,郑汴洛三市位于沿黄河一条线上,地域相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在交通方面已经形成了民航、铁路、公路立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郑汴洛三市交通便利,在民航方面,这三个市有郑州、洛阳两个机场。

郑汴洛还有纵横交错的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

2旅游联动发展的劣势2.1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尚未形成“共赢”理念在旅游发展实践中,郑汴洛各地政府更多的是各自为政,没有达成统一的发展步调,对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尚未树立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互利互惠“共赢”理念。

落后的发展观念制约着区域旅游联动的形成,各城市之间旅游合作的水平总体说来仍然很低。

2.2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区域旅游形象较模糊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郑汴洛作为一个整体得到河南省政府极力推进,但是在旅游规划和整体布局中,各级政府没有把郑汴洛三市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

一是整个郑汴洛三市的旅游业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布局,对外发挥不出整体优势;二是在各地开发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协调的现象,不能看出郑汴洛的整体形象特征。

三是在多媒体网络、旅游信息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画地为牢现象,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2.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跨区域经营的连锁企业欠缺郑汴洛三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未能很好的转化为日趋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在郑汴洛旅游产品的构成中除观光旅游开发较好外,其他相关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未能发挥出来。

在崇尚个性、追求品质的时代,郑汴洛三市文化旅游、节庆旅游、探亲旅游、宗教旅游、度假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更新缓慢,众多的旅游线路总是在有限的景区之间进行组合,旅游产品构结构相对单一。

2.4旅游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衡,原住居民整体素质尚待提高随着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旅游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虽然河南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及职业培训机构主要集中于郑汴洛地区,为三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旅游人才仍然不能满足区域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水平旅游人才的流失严重。

3旅游联动发展的机遇3.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旅游需求旺盛的机遇近10年来,我国GDP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进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新阶段,2011年,全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河南3628美元。

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将在“十二五”时期加速形成,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消费将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全国业增加值将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业将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2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河南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旅游业被定格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

“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的交通将实现高速化、网络化、现代化。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人口近两亿的崭新区域经济体正在形成。

3.3旅游转型升级凸显郑汴洛旅游产业地位优势的机遇随着旅游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区域旅游竞争转向以城市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竞争,郑汴洛城市密集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从资源产品导向转向旅游市场导向,郑汴洛三市将不断显现出区位交通和客源市场方面的优势;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的发展趋势更加突出郑汴洛多样化的资源优势;随着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加速,郑汴洛三市产业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将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3.4国内外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性的趋势,国内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得到日益重视,目前己经形成了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众多的联动发展区,联动的领域不断扩大,联动的模式不断创新。

另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联动也逐步加深,尤其是东部与西部之间跨区域的大尺度联动有了明显的进展。

在国内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强烈态势下,各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为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

4旅游联动发展面临的挑战4.1旅游者多元化需求21世纪,旅游者更加理性,旅游需求内容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多元化旅游需求的格局,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旁观式的旅游,旅游需求迈向新的方向:一是要求旅游活动中信息化手段的全面运用,包括网络旅游、旅游设施的信息化改造等;二是建立方便旅游者为导向的组织管理体系,打破部门职能限制,在组织的最高层面统筹解决相关问题,真正实现旅游的便捷性。

三是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公民的旅游休闲的权益。

郑汴洛旅游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可以说任重道远。

4.2旅游产业整体大而不强郑汴洛旅游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郑汴洛旅游的区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客源结构不尽合理。

国内客源市场主要依赖省内与邻近的周边省份,境外游客比重过低。

二是景区的整体盈利能力更差,很多处于亏损而需要政府补贴状态;三是旅游主体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知名旅游品牌匮乏,龙头企业不强,部分景区、星级饭店经营机制滞后;四是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发育还不成熟,旅游企业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五是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薄弱。

缺乏为散客提供服务的咨询、标识、食宿、娱乐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六是高端旅游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难以与国际对接。

旅游产业的融合性和带动性功能不够旅游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涉及到交通运输、商贸服务、文化产业、农业等多个领域,通过旅游消费能够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多点发展,推动旅游供给方提供更多创新性、融合性旅游产品。

但在郑汴洛当前的旅游发展中,旅游的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环节薄弱,产业,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效益没有发挥到最大化;同时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融合水平低,其带动性、辐射性作用发挥亟待提高。

5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联动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区域内各产业要素可以合理流动,游客可以进行无障碍旅游,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遵循特定的发展规律。

5.1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的基本模式从理论层面看,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点轴发展战略定位模式,以交通干道作为发展轴,整合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轴线延伸并向两侧辐射,打造中长线特色旅游产品,构成“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战略定位模式,以单个承载力大的城市或某个吸引力强的旅游景区作为发展核心,以包括旅游交通在内的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发展模式;多核联动战略定位模式,以多个地位和等级相当的核心城市或旅游资源富集区作为依托,形成市场共扼、资源互补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发展模式;网络发展战略定位模式,得到强有力的区域发达经济的支撑,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理想形态。

从实践层面看,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模式包括跨越国内外、省内外区域的不同类型的战略定位模式。

目前,在国外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多种战略定位模式中,普遍受到高度关注的是美国大洛杉矶地区的多产业共生协作的产业集群模式、欧洲莱茵河流域的跨境多国联合统筹发展模式以及日本关西的基于区域内快速公共交通网络的无障碍旅游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国内,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模式比较成熟的是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发展模式、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旅游分工协作模式、环渤海地区的跨省市旅游规划发展模式。

5.2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模式选择通过对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可知,郑汴洛三市的旅游业已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在河南的整体经济发展中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郑汴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迫切需要选择科学的联动发展战略模式,确保郑汴洛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根据郑汴洛三市的实际情况,借鉴理论研究成果和其它地区旅游联动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的战略模式是:政府主导,多元联动,最终实现郑汴洛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