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关系美---形式效应及变化(摄影美学)
美学原理教学ppt课件

式)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在空间和时间上遵循形式美的规律。例如建
筑物的外观装饰,既要适合建筑材料、结构功能的性质,又要注重整齐、
对称、节奏等形式美规律,二者统一为形式的美。我们所说的感性的美
的形式主要是指这种外形式的美。
;.
20
;.
6
对称:指将中心 两侧或多侧的形态, 在位置、方向上作互 为相对形式的构成。 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 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 显示出规范、严谨有 序、安静、平和的形 式特征。
对称与平衡
平衡:形式的 美感特征在于画面 多个重心相互作用, 对整体的和谐完美 起效应,使作品看 上去舒适,各组成 部分穿插得当。
一、和谐,被赋予了秩序的状态。
;.
9
节奏 与韵 律
节奏:是一种 条理性、重复性、 连续性的律动形式, 反映了条理美、秩
序美。
;.
韵律:以在节奏为前 提,有规律的重复,有组 织的变化,倾注情调于节 奏之中,使节奏强弱起伏、 悠扬、缓急。
10
第三部分:形式美的延伸
• 1 视觉中心 • 2 美学分割 • 3 矛盾空间 • 4 视错觉
美学原理之 形式美
2010年华源轩第一期先锐 肖锡文 2010年11月14日
;.
1
纲要
• 第一部分:形式美的定义 • 第二部分:形式美法则 • 第三部分:形式美的延伸
;.
2
第一部分:形式美的定义
序言: 文学作品形式的美主要通过语言表现,音乐作品形式的美借助于音色、
旋律、节奏;大自然中的山水美则凭借山水的形状、色彩来表现。即便是同 一类美的事物(如诗歌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其形式的美也大不相同。拿线条 美来说,直线意味着坚挺有力,曲线意味着柔和优美。
摄影美学课件PPT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CONTENTS
• 摄影美学概述 • 摄影艺术的基本原则 • 摄影技能与构图 • 摄影主题与风格 • 摄影作品的评判与赏析
01 摄影美学概述
摄影美学的定义
总结词
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艺术中美的本质、审美标准和审美方式 的学科。
详细描写
摄影美学主要探讨摄影作品的美感、艺术性和表现力,研究 如何通过摄影技能和手法来表现美的形象、意境和氛围。它 涉及到对摄影作品的欣赏、评判和创作,是摄影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02 摄影艺术的基本原则
对照与和谐
对照
通过对照来突出主题,增强画面 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明暗对照 、色彩对照、大小对照等。
和谐
通过色彩、光线、影调等元素的 和谐,使画面显现出和谐、自然 的美感。
平衡与不平衡
平衡
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保持稳定和平 衡,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可以通过对 称、对角线等方式实现平衡。
作品赏析的方法
视察细节
视察作品的细节,包括光影变 化、色彩过渡、质感表现等方
面,深入感受作品的美感。
联想与想象
通过作品所显现的景象,进行 联想与想象,理解作者的创作 意图和情感表达。
比较分析
将作品与其他类似的作品进行 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更全面 地认识作品的特点。
背景了解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 经历和创作意图等信息,有助
色彩与饱和度
色彩
掌握色彩理论,运用色彩对照、和谐等手法,增强画面 的视觉冲击力。
饱和度
通过调整饱和度,使画面色彩更加鲜明或柔和,营造不 同的视觉感受。
构图规则
01
02
03
三分法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1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一、摄影与摄影艺术摄影是一种最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它不受国界、民族、语言的限制,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扫除了人们跨入摄影大门的一切障碍,是参与的人数最多,人们投入的兴趣最大的一门艺术。
因此,每个学期选修摄影艺术与技法的同学都很多。
什么是摄影、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光学研究的成果,感光化学的结晶、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微电子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被应用于摄影领域。
现代摄影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科研、生产、生活和文体娱乐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因此,摄影首先是一门技术。
含义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感光化学、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摄影机、感光材料等物质条件,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在没有外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效应具有“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只是一种复制工具。
这同画家所用的画笔、颜料、纸墨等具有相似、相同的物质性与效应。
摄影术这类记录、复制工具,由于使用的目的、条件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如果把它作为记录手段,诸如翻拍文件、图纸等,虽然根据需要可以呈现大小不等的变形,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原物的复写,这同复印机进行复印的性质一样,所以,它仍然没有超出纪录手段的界限。
含义二,会用、用好照相机是一门技术,现代照相机型号五花八门,多得不胜枚举,有机械的、有数字式的,有专业的、有发烧友的、有普及型的,了解各种各样的照相机,掌握它们的性能,会用、用好这些不同相机是一门技术。
估计曝光是一门技术,一年有四季,天有阴晴雨雪,一天当中,光线条件不同该怎样曝光,而且同一时间,不同景物该如何曝光?掌握好,运用好是一技术。
暗房工艺是一门技术,暗房分为传统暗房,电子暗房,传统暗房是传统摄影的后道工序,电子暗房就是计算机中的图像处理器。
摄影美学的知识点总结

摄影美学的知识点总结摄影美学是摄影艺术的理论基础,它旨在揭示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通过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来加强和提高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品位。
摄影美学不仅是指导摄影创作的理论基础,也是摄影对画面和色彩之美的追求。
一、摄影美学基本原理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摄影作品的构图方式和构图原则。
优秀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画面构图包括主体位置的选择、比例的协调和背景的处理等。
主要的构图原则有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和三分法构图等。
2.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指摄影作品中表现出的光线和阴影的效果。
光线的色彩和质感对摄影作品的表现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光线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加强画面的冷暖对比,突出画面的主题。
3.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指摄影作品中色彩的组合和运用。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表现出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在摄影中,常用的色彩构成有对比色、补色、近似色等。
4.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指摄影作品的表现技法和方式。
包括静态表现和动态表现,静态表现可以通过对焦和曝光来表现画面的清晰和细腻,动态表现可以通过快门速度和拍摄角度来展现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5.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指摄影作品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和情绪。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主题的选择和构图方式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忧郁、喜悦、悲伤、愤怒等。
6.审美效果审美效果是指摄影作品在审美上所能达到的效果。
通过画面构图、光影效果、色彩构成、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可以使摄影作品在审美上达到高水平的效果,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二、摄影美学的发展历程摄影是一门兼具科学和艺术特性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9世纪初,摄影被人们视为科学和技术,相机的发明开创了摄影的历史。
最初的摄影产物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黑白照片,它们表现了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但是却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摄影开始逐渐走向艺术化的发展道路。
摄影美学

存在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存在方式
1、摄影艺术美是一种摄影语言的美。
摄影作品是摄影艺术美存在的方式和载体,就摄影作品而言,内容和形式是构成作品的两个主要 元素。摄影艺术的语言是由摄影的器材以及被拍摄物体的形、线、光、色等造型元素和摄影家对 摄影语言所特有的掌握、组织能力综合而形成的。各种再现于摄影作品中的美的信息,就是美的 摄影艺术语言。
01 摄影学三要素
目录
02 定义
03 研究的对象
04 存在方式
05 审美的内容
06 表现途径
摄影学三要素
摄影学三要素
摄影美学及拍摄对象布局、摄影用光是摄影学三要素。下面介绍一个案例。 相机右边的闪光灯将手机的亮度提高,光圈设定为f/11,相机左边镜头外放置一张纸。接下来要 做的事情就简单了,只需把快门速度调低,使荧光灯的影像达到照片亮度的对比度。这样拍出来 的照片就有了一定的高科技的味道,完全看不出来原来的样子,而且还用手机挡住了自己的倒影。 幸好手机显示屏的色调也在整张照片的色调范围内,否则我就会放弃这种拍摄方法。 平时拍摄肖像照也经常使用这个技巧。进行现场光拍摄时,这些利弊并存的荧光灯可以营造酷酷 的充满未来感的照片。当你从低角度拍摄有足够亮度的人像时,这个技巧可以把荧光灯灯光调到 光线对比度范围内。这并不难,不过需要注意两点: 从不同角度考虑普通拍摄素材的使用充分提高拍摄对象的亮度,使以前不常用的元素达到拍照的 亮度对比度。
摄影的美
美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在摄影领域内对美的认识还存在着一 定的偏颇,有人认为摄影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就是唯美主义。特别是对于在表现方面,美的表 现力、艺术表现力等,这些词语更是忌讳。甚至都回避这些用语;还有的认为:摄影就是对客观 事实的映现,是纪实性的,有美的存在就不是新闻摄影了等等。总之美的概念受到了不公证的待 遇。从上述这些观点来看,都是对摄影和美的实质属性理解的问题。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PPT课件

2、美的形式也离不开美的内容,内容发展变化 了,形式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3、美的形式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形式的优劣 影响 以至制约着内容的表达。
4、美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
2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
一、形式美的概念
广义:指美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 审美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 形式。
.
20
(四)节奏韵律
节奏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在艺术活动中,节奏表现得更为明显,节 奏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共同具有的要素。 音乐的节奏表现为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 舞蹈的节奏表现为形体动作的变化,诗歌 的节奏表现为音韵的律动。节奏还表现在 自然事物中,譬如寒暑易接、四时代序是 时令的节奏;高山低谷,岭脉蜿蜒,这是 地壳的节奏。
(一)整齐一律
指同一形状、同一色彩、同一声 音的反复出现而无变化。这是最初级 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如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湖面(色彩的整齐美);农民 插秧左右前后各成行(形状的整齐 美)。整齐一律,能体现事物井然有 序,并表示出一定的气势,给人规范 和庄重感,但因为缺少变化而显得单 调和呆板。
.
16
(二)比例匀称
比例指一个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平时所说的“匀 称”就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什么样的 比例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呢?那就是毕达哥 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比”。即宽与长的 比为a:b=(a+b):a。实际上大约五比三。一 般书籍、报纸都采用这种比例。突出的比 例失调,便会产生畸形。
.
17
.
4
(一)色彩:
色彩是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亮的 不同而出现的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颜色现象。它是形式美的重要构成因 素。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 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摄影美学36计全集

摄影美学36计全集1. 引言摄影美学是指摄影艺术中关于美的原则和规律的研究。
在摄影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构图、光影、色彩等技巧,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美感。
本文将介绍摄影美学中的36计,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构图技巧2.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通过将主题放置在交叉点上或沿着分割线进行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有层次感。
2.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态、有张力。
2.3 黄金分割法则黄金分割法则是指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划分,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4 空间构图空间构图是指通过合理运用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层次感。
2.5 前景构图前景构图是指通过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立体感。
3. 光影技巧3.1 自然光自然光是指利用自然光源进行拍摄,可以创造出自然、柔和的光影效果。
3.2 人工光人工光是指利用人工灯光进行拍摄,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
3.3 反差光反差光是指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
3.4 逆光逆光是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对象的背后,可以创造出轮廓明显、神秘感强的效果。
3.5 散射光散射光是指通过光线的散射效果,可以创造出柔和、朦胧的效果。
4. 色彩技巧4.1 冷暖色调冷暖色调是指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4.2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利用色彩的对比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有张力。
4.3 单色调单色调是指将画面中的色彩限制在一个色系内,可以创造出简洁、统一的效果。
4.4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浓淡程度,通过调整饱和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鲜艳。
4.5 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指画面中各种颜色的分布均衡,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5. 注意事项5.1 视角选择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可以改变画面的效果,要根据主题和拍摄意图选择合适的视角。
摄影美学PPT课件

下被摄对象的瞬间状态。法国著名“堪的”派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
松说过:“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的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
能够确切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地组织形式记录下来。”因而,这一流派
的艺术特色是客观、真实、自然、亲切、不加雕琢、形象生动而富有生
活气息。
第13页/共53页
•
⑦新现实主义摄影流派:新现实主义摄影流派以写实手法为主,追
第17页/共53页
2.1.审美主体
什么是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是相对审美客体而言,是指进行审美活动的人。由普通的人(自 然人)转变为审美主体(审美的人),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尤其是经过长期审 美实践的结果。由此看来,审美主体是指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a 审美主体的无直接功利性 所谓功利是指功效和利益。而功效一般泛指功能和效率,它们并不存在利 益的关系。然而功利中的利益成分,却有着直接和狭隘的功利与间接和多元的功 利之分。因此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必须是对直接功利和狭隘功利的超越。 b 审美主体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主体感受美,创造美或欣赏美的主观条件。通常也指对 于美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形成,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通过 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反复作用后而逐渐获得的一种特殊本领。这种本领要么 表现为艺术素养较高的人所特有的某种准职业审美感受,既人们经常说的“审美 发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会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关于审美发现他又接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所谓的“作品”,都是有悖于现实主义原则的。
第11页/共53页
•
⑤批判现实主义摄影流派: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黑暗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大唐
朱羽君 1987年出版<摄影美学漫笔> 是我国最早的摄影美学专著
秦大唐
二,美的要点
秦大唐
美的要点---1 美的观念和意境能传递
说明对美的感受是共性
如对色的感受,各有各的喜爱,不具共性 要寻找共性的东西.
秦大唐
有影友拍风光,看很壮观,拍出却一般般? 自己都看不过去? 要想自己也能看得过去,评委也能看得过 去,就要找“美”的共性, “美”的共性是什么?
举例: 照片----花之一
秦大唐
漂亮和美,是造型艺术领域里二个完全不 同的概念.
漂亮一般是指贵重的材料如金银,珠宝等 做出好看的东西.
秦大唐
举例:如丝绸做的衣服, 金钢石做的项链
秦大唐
美是一种艺术效果.
漂亮的东西不见得美 丝绸衣服和钻石项链在模特身上是美的 如果在-------身上呢? 往往不漂亮的东西却能拍出很美的画面. 下 图
只用美学的理论指导摄影
否则,就偏离了摄影讲座的内容
秦大唐
三,什么是“美”?
秦大唐
什么是“美”? 如何在一张照片上表现出美感?
下图:色彩?虚实?光影?焦点?广角? 倒影?构图?
秦大唐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说: 如果让我画客观景物,可以画得非常象,还 不太吃力,但象不等于美, 一个农民的评论……
秦大唐
<秋之灵>11届国际铜,李晓潭
秦大唐
狄德罗理论:“美在关系”
从单一的关系的感觉得来的美,往往小于 从多种关系感觉得来的美.一张美的面孔 或一张美的图画给人的感受比单纯的一 种颜色要多……乐曲胜过单音.”
秦大唐
“但关系的数目也不是无穷地增加,美并 不是随之而增长的;在美的东西里,我们只 接受那些能被远见卓识清楚而容易地抓 住的关系,然而, ……作品中恰到好处的 那一点又在哪里呢?作品不达到这一点会 因缺乏关系而陷于单调,超过这一点又会 因关系过多而显得累赘.”
秦大唐
人们谈论最多的事物,往往是人们最不熟 悉的事物,美的本质也是这样,大家都在议 论美,在自然界的事物中欣赏美,在艺术作 品中要求美,但如果问美的根源,它的本质 确切的涵义是什么?马上可以看到(答案) 是各不相同的,而知道什么是美的人又是 那样少. ------狄德罗
秦大唐
王令中
无数美学家都试图对形式美下一个定义,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说出什么是美的并不 困难,而回答美是什么却使美学家们伤透 了脑筋,许多关于美的论述把人”越说越糊 涂”.
回看第1,2,3,4,张,
秦大唐
狄德罗理论:
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 而衰退,而消失.
秦大唐
<驰骋大海> 7届国际优,秦大唐 <天籁惊魂> 8届国际优,边缘
秦大唐
狄德罗
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 古以来美的发展史;如果你挑选一个你喜 欢的其它品质来作为一般的美的特征,那 么,你的概念将立刻被限制在空间和时间 的某一点上. 因此,对关系的感觉就是美的基础.
------狄德罗
秦大唐
狄德罗理论:“美来自关系”
“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 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是存在于事 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不论是怎样的 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
秦大唐
这一点,与我们的预想完全不一样 许多人会惊讶--------怎么会这样?
还是让实例来说话.
秦大唐
秦大唐
摄影-------拍摄美 美学-------研究美
二者必然有相通之处
秦大唐
美学家
胡家才
一切文学艺术的问题,如果不从 美学的角度和高度上去关照,就 不可能有透辟的认识和理解,因 为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是审美.
秦大唐
美学
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 在1750年出版了<美学> 他自觉地把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独立出 来,从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立下来. 人们称之为”美学之父”,德国启蒙运动先驱之一. 美学发展到今天已走过266年.
秦大唐
法国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是伏尔泰,卢梭, 狄德罗 其中,狄德罗的地位是独特的.启蒙思潮得 以形成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狄德罗 起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而且就理论上 的建树和思想高度而言,狄德罗也是同时 代的思想家中最为杰出的.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秦大唐
<雨中> 4届国际金牌
秦大唐
1,找出关系. 外在的 内含的
补充---电池与鸡蛋
秦大唐
<看称>22届国展银牌,杨朝茂 <黄土魂>陈宝生
秦大唐
2,要看出各种关系 静物,动物,植物,风光,社会生活,,,,,,等等
秦大唐
<弟子> 第一届全国文物影展—金
秦大唐
国际—金
秦大唐
秦大唐
美学主要论点: 1,鲍姆嘉通,康德: “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2,车尔尼学夫斯基,黑格尔: 美学是艺术哲学,是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 3,杜威: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科学.
秦大唐
中国美学家: 朱光潜,蔡仪,宗白华,王朝闻,李泽厚, 高尔泰,蒋孔阳,
我国有无的摄影美学专著?
秦大唐
五.美的提示
秦大唐
金牌作品及优秀作品说明: <幻象> 8届国际铜牌 <晨飞> 11届国际金牌 <母爱> 18届全国金牌,黄光寰 <热恋> 10届国际金牌,叶学龄
秦大唐
提示:1,
拍鸟,或动植物,要拍二个以上,不拍单个.
拍双不拍单
秦大唐
<呵护> 22届全国银牌,徐雄
<源>国际11届优 <窥视>国际14届评委推荐奖
秦大唐
<甜饼> 国展金 <收工之后>国际银
秦大唐
好照片不必名山名水,不必大场面,平常生 活,平凡场景,平淡的气氛也能拍出好照片.
提示5:
不在于你表现什么, 而在于你如何表现.
秦大唐
如何学摄影? 我们不妨跳出摄影圈
秦大唐
美学家的观点 著名画家
吴冠中
画家眼中,更重视物与物之间的 相互形式联系
秦大唐
美学家的观点 摄影教授朱羽君 生活中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 着,它总是与周围的事物有着纵向和横向 的各种联系,事物的特征,本质和个性都只 有在联系中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秦大唐
美学家的观点 王令中:
<美学大观> P149
秦大唐
提示4: 关系的拍摄
也需要决定性的瞬间
秦大唐
狄德罗的名气很大,所以出现有意思的场 景:美学家把他归于美学队伍,而视觉心理 学也把他归于自己的队伍, 如<美学大观>, <美学向导>,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都把他归于美学队 伍. 其实他属于哪个队伍不重要,重要的是美 学思想
从美学的高度上,回头审视摄影,
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秦大唐
本节要点:
美来自关系
5个提示
谢谢
2008,5,23初稿,2011-1-8-修改,2013-11-17再改, 2013-12-8四改2014-3-8五改 2014-6-30六改 2014-8-16七改 2014-11-4八改
秦大唐
今天的摄影美学讲座 就是要唤醒诸位的美学潜质
秦大唐
美学家
胡家才
艺术创作的难与易,艺术创作的“运气”,主 要就表现在能否使身与心被充分地激活, 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潜意识才能活跃起来, 才能出现神来之笔. <新编美学概论>P205-206
秦大唐
心有灵犀
我们只引用美学的结论 不深究它的来源和论证
秦大唐
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只是景物的象,形象 的完美和色彩的鲜艳,质感的表现等等, 而什么是美呢? 先研究西方心理学家理论:
秦大唐
美是我们对无数物体所应用的字眼,不论 这些物体之间有多少差别,这个品质不可 能是构成物体独特差异的那一类品质,它 只能是这样一个品质:它存在,一切物体就 美,它不在,物体便不再美了.
<飞行中> 5届国际优
秦大唐
《知音》 24届全国铜—李的林
秦大唐
<挺立> 5届国际影展---优
秦大唐
3,从更深的层次看,素质培养更重要: 从视觉主体方面:视知觉是过去生活的沉淀,视 觉经验,同眼前所见共同组合而成,是“所知” 与“所见”互动的结果; 多看好作品,多看影展.
秦大唐
恩格斯:
“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 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 样的人.”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秦大唐
试评比
秦大唐
<万人空巷送英雄> 欧阳萍,19届银 <晨作> 国际11届银,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