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速算初级教案

合集下载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脑速算》教材第二章“数字编码与速算技巧”,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编码的基本概念、手脑速算的基本技巧、简单加减法的速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编码的基本概念,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技巧。

2. 学会简单加减法的速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编码的理解与运用,手脑速算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简单加减法的速算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手脑速算练习册、计算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需要快速计算的场景,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比赛时计算分数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手脑速算的重要性。

2. 数字编码学习(10分钟)讲解数字编码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提高数字识别能力。

3. 手脑速算技巧讲解(15分钟)分步骤讲解手脑速算的基本技巧,如手指表示数字、大脑快速计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4. 简单加减法速算方法学习(10分钟)介绍简单加减法的速算方法,如尾数相加减、首数相加减等,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手脑速算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提高计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1. 数字编码:突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2. 手脑速算技巧:简洁明了,直观展示速算步骤。

3. 简单加减法速算方法:结合实例,列出关键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3 + 456789 32156 + 3489 572. 答案:(1)579;468(2)90;3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手脑速算技巧,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速度。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教学设计教案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教学设计教案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手脑速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手脑速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手脑速算的练习题和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手脑速算的方法和技巧。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练习。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手脑速算的教学PPT或教案。

2. 准备手脑速算的练习题和游戏。

3. 准备计算工具,如算盘或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手脑速算的兴趣,介绍手脑速算的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方法学习:讲解手脑速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演示理解并掌握。

3. 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手脑速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游戏环节:设计手脑速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观察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和游戏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手脑速算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手脑速算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推荐相关的手脑速算教材和资源,引导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

手脑速算新老师上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脑速算》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快速计算基础理论,加减乘除速算技巧,心算训练方法及实践,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快速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加减乘除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

3. 培养学生心算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加减乘除速算技巧的运用。

重点:快速计算基本理论,心算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用于验证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速算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速算的实用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快速计算的基本理论,阐述加减乘除速算技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具体例题,演示速算技巧的应用,让学生直观感受速算的魅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心算训练(10分钟)进行心算训练,提高学生心算能力。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手脑速算》2. 内容:3.1 快速计算基本理论3.2 加减乘除速算技巧3.3 心算训练方法及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 56788765 43213 ×5678 ÷ 4(2)心算训练:连续计算5道题目,提高心算速度。

2. 答案:(1)计算结果及速算技巧见教材P35。

(2)心算结果无需提交,学生自行验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速算比赛,提高速算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速算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拓展学习:了解我国速算大师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心算训练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重点应放在快速计算的基本理论、心算训练方法以及加减乘除速算技巧的运用上。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教案主题:手脑速算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化的手脑速算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手脑速算技巧快速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手脑速算的练习题。

2.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并观察他们计算的过程。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有没
有更快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快速计算的方法。

第二步:介绍手脑速算的基本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脑速算的概念,告诉学生手脑速算是一种通过灵活运用手指和脑力来快速计算的技巧。

第三步:教授简单的手脑速算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的手脑速算技巧,比如乘法口诀、快速计算平方数等。

第四步:练习手脑速算技巧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手脑速算的练习题,让他们试着用手脑速
算技巧快速计算。

同时,教师可以分别叫几个学生上黑板或白板,演示他们使用手脑速算技巧计算题目的过程。

第五步: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手脑速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将手脑速算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计算效率。

拓展活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手脑速算技巧,并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竞赛,提高学生运用手脑速算技巧的能力。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教案内容:
目标:通过手脑协调,培养学生快速进行口算的能力。

时间:45分钟
材料:白板、黑板笔、计算题相关练习册
步骤:
1. 激发学生兴趣:以一个简单的速算问题开始教学,例如:36加上58等于多少?鼓励学生直接在脑海中进行计算,然后尽
快回答问题。

2. 讨论学生的解决方法: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询问他们是如何计算的。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思维过程和计算策略。

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维方式。

3.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后,指导他们总结其中的规律。

例如,36加上58,可以先将36变成40,然后将4加上58,再减去2,最终得到96。

这个方法可以简
化计算,使结果更加准确。

4. 练习题训练: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速算练习题,例如:86加
上57、94减去29、62乘以4等等。

让学生尝试自主解答,并
在黑板上互相讨论答案的正确与否。

5. 巩固练习:在教学结束前,再让学生进行一个速算比赛,看看谁能最快正确地解答出问题。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

6. 总结:提醒学生速算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后练习,提高速算水平。

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速算的场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速算的兴趣。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解题速度,同时批改他们的练习册,进行评估。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脑速算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1.手脑速算的概念和意义;2.加减乘除的手算方法;3.快速计算的技巧和方法;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乘除的手算方法和快速计算的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手脑速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知识;2.演示法:通过演示加减乘除的手算方法和快速计算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方法;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4.实践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手脑速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入手脑速算的概念和意义;2.分析手脑速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讲解加减乘除的手算方法1.加法的手算方法;2.减法的手算方法;3.乘法的手算方法;4.除法的手算方法。

第三步:讲解快速计算的技巧和方法1.快速加法的技巧和方法;2.快速减法的技巧和方法;3.快速乘法的技巧和方法;4.快速除法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步:练习1.练习加减乘除的手算方法;2.练习快速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步:实践1.分析实际应用案例;2.讨论手脑速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步:总结1.总结手脑速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2.总结手脑速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通过练习和实践,检验学生掌握手脑速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手脑速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手脑速算教材;2.手脑速算练习册;3.实际应用案例。

八、教学反思手脑速算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手脑速算的兴趣很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

手脑速算教案标题:提高学生手脑速算能力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手脑速算技巧,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速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活动手册或练习册,包含适合不同难度级别学生的速算题目。

2. 小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等写字工具。

3. 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但不建议学生过度依赖)。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手脑速算的概念,解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提出一个简单的速算问题作为引入,例如:36 + 28。

提醒学生使用头脑计算而非计算器。

教学主体(30分钟):1. 分别介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速算技巧,并给出对应的例题进行演示。

- 加法:例如,将一个两位数与10相加,如23 + 10 = 33,只需将个位数加1。

- 减法:例如,从10的整十数减一个个位数,如60 - 8 = 52,只需将个位数减2。

- 乘法:例如,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如9乘法口诀中的9×6 = 54,个位数递减,十位数递增。

- 除法:例如,除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如8除法口诀中的80 ÷ 8 = 10,个位数不变,十位数递减。

2. 给学生一些练习时间,让他们尝试使用相应的速算技巧解答一些简单的题目。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速算技巧的实际场景,例如:计算购物总金额、检查找零等。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分发活动手册或练习册,要求学生完成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速算题目。

2. 鼓励学生互相挑战,比赛谁能用速算技巧更快地解答问题。

3. 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速算题目,让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更高级的速算技巧。

结尾(5分钟):1. 回顾本堂课所学的速算技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应用这些技巧,以提高他们的手脑速算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更多关于速算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教学设计教案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教学设计教案

学前班幼儿园《手脑速算》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学前班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手脑协调能力和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算术卡片、手脑算题本、计时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数数歌”,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提高手脑协调能力。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算术卡片,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举例说明,引导幼儿思考,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3. 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在手脑算题本上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鼓励幼儿提高运算速度。

4. 竞赛环节(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10以内加减法竞赛。

设置计时器,记录每组完成题目所用时间。

鼓励幼儿努力完成,提高手脑速算能力。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为表现优秀的幼儿颁发小红花或小礼物,激励幼儿持续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手脑算题本上的练习。

2.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购物、分食物等场景,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专注度和手脑协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幼儿手脑算题本上的练习完成质量,关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下的手脑速算应用情况,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手脑速算趣味游戏,如“数字捉迷藏”,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手脑速算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3. 结合主题教学,如“认识货币”,让幼儿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手脑速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手脑速算教案第一节试讲课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内容:1、初步熟悉数与手。

2、1—10的认识与简单加减法。

3、给家长讲一遍所有手脑速算一学期所学课程内容的整体概况。

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白手脑速算是用我们的双手和双脑共同计算的一门技术,一方面能开发同学们的左右脑活跃思维。

另一方面,宝宝们学会了手脑速算后算数学题会更快更准确。

2、让宝宝初步熟悉1—10的手示数及加减法。

教学准备:1-10小卡片,以及小兔子加减法卡片。

教学重点:认识1-10手示数。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手计算最简单的一位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静定训练时间:约5分钟名称:森林遐想目标:1、培养孩子发现宁静并享受其中之美。

2、培养孩子肢体的控制力与意志力的发展。

3、帮助孩子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内容:小朋友请慢慢的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阳光从树缝中照射下来撒在你的身上柔柔的,暖暖的,听小鸟儿正在歌唱,小虫子正在为它们伴奏风和草正说着悄悄话让我们静静的倾听它们在说些什么、、、、、、方法:1、告诉小朋友做静定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刚开始老师要多引导孩子。

2、在做静定训练前老师要做好准备工作。

3、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

4、教师要声情并茂的朗诵内容。

注意:当音乐结束时,要轻轻的请孩子睁开眼睛。

二、课前要求:鼓励:1、刚才的静定训练的时候,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棒,现在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了,请小朋友听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2、上课时眼睛要看着老师,小嘴巴不能说话。

回答问题或说话时一定要举手。

3、表现棒的小朋友会得到老师的大拇指,得到五个大拇指就能换一颗奖花,得30颗奖花就可以换一个奖品(出示部分奖品),想要的小朋友一定要努力做到哦!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表现的棒棒的。

三、教学内容: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页,先看老师,轻轻的把书翻开用小手轻轻翻到下一页,请看第一页的左边有一个光荣榜,小朋友得到的奖花都要贴在这里。

小易和小道都在为小朋友加油呢!好,让我们看看第一页,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第一页是什么(小手)请小朋友按照老师说的手指名称去找手指。

2、说出手指名称(小朋友指出在手上的哪里,并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来动一动,依次说出每个手指名称)3、请小朋友轻轻的把书合上,听老师说一个小手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故事的名字叫《小手的一家》。

附:我们的小手其实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伸出手)食指是家里的老大,他每天都会第一个起床,他是最勤快的,大家都叫他大哥,而且大哥每天还帮妈妈做做很多的事情,他一个人的时候表示1;二哥是中指,他也很勤快,他一个人的时候也表示1;无名指是老三,他可没有大哥和二哥勤快,妈妈每天叫他好几次他才起床,小朋友可不能学他哦。

他一个人的时候又表示1;小拇指是最小的,她是个小姑娘,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妞妞,她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出门,她一个人的时候也表示1;大拇指是他们的妈妈,她非常疼爱她的孩子们常常对孩子们说:宝贝们快到妈妈的怀里来,宝贝们听到妈妈的话一下就全部钻到妈妈的怀里了,他们5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拇指妈妈一出来就表示5。

小朋友记住了哦。

4、教师把1——5 的手示数示范一遍。

5、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练习1——2遍。

6、请小朋友看一看6是怎么表示的,大拇指和食指在一起表示6,在帮中指伸出来就表示7,无名指加上就表示8,全部伸出就表示9,小手握拳就表示0了。

7、请小朋友看一遍6——0的的手示数。

8、请小朋友跟老师练习6——0的手示数1——2遍。

9、练习1——0的手示数1——2遍。

10、老师刚才教了小朋友正数,现在请看倒数。

正数的时候是食指先出门,倒数的时候我们要从小拇指开始屈回,请看老师示范一遍。

11、请小朋友跟老师练习1——1遍。

12、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练习正数和倒数,老师说小手预备,请小朋友回答,预备完毕。

双手握拳放在胸前。

13、请小朋友翻开书第2页,认识数字1,依次带孩子认识到9。

14、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9页和第17页,认识胖瘦、高矮、轻重、多少等。

15、活跃课堂气氛,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音乐游戏《我捉一条鱼》或《上山打老虎》。

教师先示范一遍,小朋友在和老师一起做。

16、教师点评,并对幼儿加以肯定。

17、课间休息。

第二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内容:1、10——100的手示数。

2、认识个位十位在手上的表示。

教学重点:10——100的手示数。

教学难点:在手上认识个为、十位。

教学准备:易道手脑速算第一册人手一本、数字卡片1——100、奖花。

教学过程:一、复习1——0的正数和倒数。

二、在手上认识个位和十位。

1、请小朋友伸出右手,我们的右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个位。

从1数到9,1就变色1个、、、、、、9就表示9个。

2、请小朋友伸出左手,我们的左手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十位。

从10数到90,1表示1个10、、、、、、9表示9个10,就是90。

3、请小朋友一起把左手和右手上的数表示出来。

4、现在请小朋友看好老师的手左伸20,右手伸1,就表示多少?(21)左手伸30,右手伸3表示多少?(33)反复练习多次。

5、请小朋友把书翻到24页,这一页有1——100这些数字,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在手指声吹一口气,这样手指就变的有魔力了,我们用手点着数字,点到哪里就读到哪里,准备好了,开始!6、很好!小朋友读的很棒,跟老师一起鼓励自己一下:嘿、嘿,我真棒,耶。

7、请看老师从1数到100。

8、记忆游戏:卡片、卡片变变变目标:①、帮助孩子加强记忆力。

②、训练孩子的大脑与眼、耳、口、手的协调能力。

方法一:①、教师拿出数字卡片任意抽取。

②、小朋友看见卡片上的数字,边用嘴说出数字边用手表示相应数字。

方法二:①、教师拿出数字卡片,任意抽取。

②、小朋友看见卡片上的数字,边用嘴说出边用西欧啊手在书上指出。

③、游戏反复进行。

9、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对孩子进行表扬,并加以肯定,发放奖花。

10、作业:P10、P19、P20、P23。

认识数字的虚线部分按要求完成。

三、家长课堂:时间:约5分钟话题: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内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被孩子不自觉地的效仿。

好的行为效仿很好,但坏的行为被效仿,改起来是很困难的,如果此时父母加以管教孩子:“你们为什么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

当我们因为不想听电话而让孩子告诉别人我们不在家的时,我们便在孩子的心灵播下了撒谎的种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第二次课第3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内容:2——5的组成、凑数教学目标:1、让孩子掌握2——5的组成。

2、让孩子初步理解凑数。

教学准备:录音机、静定训练音乐《水蓝》、蓝色的卡纸一张、奖花、易道手脑速算第一册人手一本。

自制卡片花(2种颜色)、卡片1、2、3、4转盘、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学重点:2——5的组成。

教学难点:凑数。

教学过程:一、检查孩子的作业(5分钟),表扬每个孩子,根据作业的反馈情况,上课时表扬孩子在家的表现,并且请在家主动复习的孩子到台上来,给孩子掌声和奖花。

二、静定训练时间:约5分钟名称:蓝色的梦目标:1、丰富孩子的视野。

2、使孩子学习宁静、开朗。

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方法:出示蓝色卡纸请小朋友观看。

看完以后请小朋友慢慢的闭上双眼,播放音乐《水蓝》。

内容:请小朋友慢慢的闭上你的双眼将刚看到的蓝色重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想象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

蓝色的帆船浮在蓝色的大海上一切都是蓝色的微风轻轻的吹,蓝色的帆船在蓝色的海面上轻轻的荡漾着蓝色的帆船在海面上飘呀飘一点一点、飘向远方渐渐的远了,更远了最后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陶醉在蓝色的印象中让我们静静的回想蓝色三、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故事导入新课。

有一天,小猴和小兔在草地上练习1——100的正数和倒数,看见狗熊哥哥也在练手,可是怎么和它们练的不一样呢?它们很好奇,于是就过去看看,它们看见狗熊哥哥做的那么好,可羡慕了。

就问:“狗熊哥哥,你练的是什么啊?”我练的是组成,是老师新教的内容。

小猴说:“你练的真好!”小兔:“我们快去上课吧,说不定啊,今天去上课老师也要教我们呢!”说完小动物们一起往学校走去。

㈠、2——5的组成①、现在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学习2——5的组成吧!②、教师出示:一朵红色的花,贴在黑板上,提问:“小朋友,这里有几朵红花”,(1朵)在出示一朵黄色的花,帖在黑板上,提问:“这里有几朵黄花”,(1朵)现在黑板上一共有多少朵花?(2朵)2可以分成1和1,1和1组成2。

一一2,请跟老师一起用手表示。

③、在出示一朵黄色的花帖在黑板上,小朋友看一看,现在黑板上有几朵花?(3朵)1朵红的,2朵黄的。

3可以分成1和2,1和2组成3,一二3。

请小朋友看黄色花,黄花有2朵,红花有1朵,一共有几朵花?(3朵)很聪明,3可以分成1和2,2和1组成3。

一二3,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表示3的组成。

④、按同样的方法学习4和5的组成。

⑤、请小朋友看老师完整的示范一遍2——5的组成。

⑥、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练习2——5的组成。

⑦、翻开书P25——P28。

㈡、凑数P29①、小朋友请闭上眼睛,老师要变魔术了,老师数到3,你们就睁开眼睛。

1、2、3、、、②、看一看老师手里是什么?(转盘)小朋友看这上面有哪几个数字?(1、2、3、4)为什么只有这几个数字呢?因为老师要跟小朋友说的是凑数,什么是凑数呢?两个数加起来和等于5这两个数互为凑数。

小朋友刚才学了5的组成,还记得吗?1和4,2和3,4和1,那么1的凑数是4,2的凑数是3,因为凑数是相互的,4也是1的凑数,3也是2的凑数。

③、音乐游戏:《找朋友》目标:⒈增强孩子学习兴趣。

⒉加强孩子对凑数的记忆。

玩法:⒈把1、2、3的数字卡片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到前台来(4个)⒉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玩《找朋友》附:内容找呀找呀找朋友,(小朋友拍手跳)找到一个好朋友,(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敬个礼,握握手(敬礼,相互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拍手,对掌一对一)⒊老师跟着音乐示范。

⒋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延伸:出示大转盘,教师报转盘上的任意数,小朋友说出它的凑数,把转盘转向它的凑数。

④、休息、奖励。

第4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内容:1、100——1的手指示数。

2、认识加减号。

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手脑的协调性。

2、掌握倒数的手示数。

教学准备:“+”、“-”“=”卡片,易道手脑速算第一册教材人手一本,奖花教学重点:1——100的倒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