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分析全
门诊处方分析

处方一:患者,女,27岁临床诊断:阴道炎1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30g sig:1g tid分析: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有效成份为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以及继发感染。
根据说明书该药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粘膜。
该处方用于阴道炎不适宜。
建议改用其它妇科外用药。
处方二:患者,女,1岁8月临床诊断:鼻咽炎、支炎1 双扑伪麻分散片(爱德贝尔12片) sig:1片 tid2 勒马回片 sig:1片 tid3 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10mg sig: 5mg qn4 咳特灵胶囊 sig:0.3粒 tid5 小儿氨酚那敏颗粒 sig:1袋需要时分析:处方中双扑伪麻分散片,咳特灵胶囊,小儿氨酚那敏颗粒三种药物都含有扑尔敏成份,三种合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
处方三患者男 67岁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硬化1盐酸氨基葡萄糖片(240mg/片) sig:240mg tid *7天口服2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缓释片(2.5mg/片) sig:2.5mg bid *7天口服分析:处方中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缓释片主要适应症为脑血管后遗症及老年病人的血管性痴呆症。
该处方诊断中未出现此药品的用药指征处方四患者女 31岁临床诊断:慢性鼻窦炎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袋) sig:250ml qd *1天静滴2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支) sig:3g qd *1天加药3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100ml) sig:200ml qd *1天静滴4头孢呋辛酯片(0.25g/片) sig:0.25g bid *3天口服5替硝唑片(0.5g/片) sig:1g bid *3天口服分析:处方中同时应用了头孢类和硝基咪唑类抗感染药物的口服和注射剂型,建议先应用注射剂后再续用口服药。
处方五患者男 1岁10月临床诊断:急性扁桃体炎1①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瓶) sig:100ml qd *1天静滴②利巴韦林注射液(0.1g 1ml/支) sig:0.1g qd *1天加药2③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瓶) sig:100ml qd *1天静滴④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 1ml/支) sig:2.5mg qd *1天加药⑤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5g/支)免试 sig:0.8g qd *1天加药分析:利巴韦林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病例1患者女,25岁。
临床诊断:阴道炎。
处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静脉滴注,2次/日。
分析:(1)阴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属和念珠菌。
宜取阴道分泌物作病原体检查(在显微镜下观测即可诊断),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厌氧菌或加德纳菌感染宜选甲硝唑、替硝唑或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念珠菌宜选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进行治疗;(2)卫生部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严格掌握临床用药指征。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左氧氟沙星用于阴道感染属于遴选药物不适宜;(3)左氧氟沙星用法用量不适宜,正确用法应为0.25~0.75g,每日一次给药即可。
病例2患者女,30岁。
临床诊断:尖周炎。
处方:甲硝唑片,0.6g,每日3次;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4g,每日2次。
分析:(1)尖周炎为不完整的临床诊断,完整的诊断应为根尖周围炎;(2)无指征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易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且替硝唑和甲硝唑同为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想通,可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不但无协同作用,反而增加毒副作用。
病例3患者男,36岁。
临床诊断:胃炎。
处方: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雷尼替丁胶囊,300mg,每日3次。
分析:(1)雷尼替丁为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级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其疗效与在胃里滞留时间相关,多潘立酮能减少雷尼替丁在胃里滞留时间从而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两者不推荐联合使用;(2)雷尼替丁胶囊用量过大,宜150mg,每日2次或300mg,睡前1次。
病例4患者男,65岁。
临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阿司匹林片,3g,每日3次;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2次。
分析: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两种非甾体抗炎药应避免同时使用。
病例5患者男,60岁。
中药处方分析

【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功能】清暑受热,养阴生津。
【处方】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18g 黄连6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12g 炙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分析】这张处方是错误的:①黄连为苦寒之品,其用量过大应减半;②麦冬与知母为滋腻阴柔之品,用量过大需减量;③炙甘草应写为甘草。
根据上述三点错误,调剂人员可对处方拒绝调配。
本方治证乃暑热耗伤气津所致。
治发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桔梗(各60g)藿香去土90g 甘草75g
【分析】这是一张为藿香正气散处方。
处方中厚朴没有标明是姜汁炙,桔梗应写为苦桔梗,甘草没有标明为炙甘草。
调剂人员如能熟悉药物的性能,就会认识到这种相反是作用会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应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正。
藿香配以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既利于解表,又益于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且和药性。
诸药相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证自愈。
处方分析详解

3.处方中药物的用法错误
(l )药物使用频次不当 如:根据药品说明书要求 曲马多缓释片的第2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得少于6h,而 处方的用药方法却为每4h每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当, 往往是因为医生对药物体内半衰期不了解造成的。比 如:作为长效制剂,每天两次即可,而部分医生将缓 释长效剂型ld内多次口服给药,这样增加服用次数并 不能增加其作用强度,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Case 2.
疾病诊断:严重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地塞米松 0.75mg po
qd;消炎痛
25mg
po
tid。
处方分析:两药合用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地塞米松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 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与十二指肠粘膜 组织对胃酸的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使溃疡愈合延缓,对有活动性溃疡 患者禁用。消炎痛的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重,易产 生溃疡,还能引起胃出血和穿孔,故两药合用,对胃的刺激作用相加,如 两药必须合用,应加服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粘膜。
Case 1.
疾病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处方:氨茶碱 250mg ivgtt(1小时内滴完)qd(负荷量);氨茶 碱 250mg ivgtt(2小时内滴完)qd(维持量);硫酸沙丁胺 醇 0.2mg(2喷)气雾吸入(6小时1次)。 治疗结果:患者出现心慌、头痛、谵妄、惊厥、心律失常、血压 骤降等严重中毒症状。抽血测血药浓度为76.6μg/ml(有效血药浓度应 为6.5~20μg/ml)。 处方分析:医生最先开出的氨茶碱1小时内滴完是作为负荷量,应快速 起效,所以时间应较短,第二组氨茶碱是作为维持量,滴注时间应较长, 但本处方滴注时间过短,一般至少应为5小时左右,因此导致血药浓度过 高。静滴药物,并不是只要把药液滴完就行,滴注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 所用药物在体内浓度的高低。一般来说,血药浓度与滴注速率成正比, 滴速越快,血药浓度越高,滴速越慢,血药浓度越低。因此,凡是需静 滴的药物,应注意控制滴速。
处方分析

实例1[患者病情简介]女性患者,29岁,患泌尿系统感染、腹泻。
[处方]诺氟沙星片0.2g tid*7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用药分析]1.诺氟沙星为酸碱两性化合物,在水中微溶,在胃液酸性介质中可成盐,溶解度增加,药物离子化程度提高,表现为阳离子特征。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高达1~3微米,具有吸附阳离子的特性,诺氟沙星与酸成盐后,在pH2~6溶液中,双八面体蒙脱石对其有强烈吸附,吸附率高达98.7%,显著影响其吸收,因此服用诺氟沙星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其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应避免两者配伍使用,或者采用饭后服用诺氟沙星片,间隔至少1个小时后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的方法避免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的影响。
实例2[患者病情简介]男性患者,45岁,患急性肠炎、腹泻。
[处方]诺氟沙星片0.2g tid*7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用药分析]1.诺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用于肠道感染。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细,在肠道内可吸附毒素及病原体用于止泻。
3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在胃酸条件下的吸附率高达98.7%,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仍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两者配伍合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病菌、毒素。
同时吸附诺氟沙星,使其内部的诺氟沙星浓度远高出胃肠道浓度。
因而有利于杀灭已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细菌,而且因其吸附氟诺氟沙星,影响在肠道的吸收,使诺氟沙星在肠道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因此,两者配伍在治疗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实例3[患者病情简介]女性患者,38岁,患皮肤化脓性感染。
[处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 bid*7利福平片300mg bid*7[用药分析]1.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金葡菌。
金葡菌中90%以上为多药耐药菌。
2.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分离株的药敏试验,都显示对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敏感。
3.细菌耐药性在研究中显示:喹诺酮类可选择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左氧氟沙星不应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治疗。
处方分析)

病例一患者,男性,47岁,骨科门诊。
临床诊断:痛风。
处方: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毫克,3次/日;碳酸钙D3颗粒3克,2次/日;复方铝酸铋颗粒1.3克,3次/日;分析:1.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提示,含铝的抗酸药与维生素D3合用时,可导致铝的吸收增加、血药浓度升高,引起铝中毒。
2.铋的沉淀需要胃酸参与,由此构成胃黏膜保护层;而碳酸钙在补钙同时为抗酸药,可直接迅速中和胃酸。
因此,复方铝酸铋颗粒与碳酸钙D3颗粒二者服用时间宜分开。
3.抗酸药与肠溶制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服用时间宜充分分开,免致肠溶制剂胃内部分溶解,影响生物利用度或增加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二患者,女性,29岁,妇产科门诊。
临床诊断:阴道炎。
处方:盐酸多西环素片0.1克,1次/日,饭后服用;克拉霉素缓释片0.5克,1次/日,餐中服用,均连用7天。
分析:多西环素对于常见妇科炎症的用法用量是: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者,一次100毫克,每12小时1次,共7日;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由沙眼衣原体或解脲脲原体引起)者,一次100毫克,一日2次,疗程至少7日;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尿道炎、宫颈炎或直肠感染者,一次100毫克,一日2次,疗程至少7日。
该处方盐酸多西环素片用量均不符合上述要求。
病例三患者,女童,5岁,儿科门诊。
临床诊断:腹痛。
处方:小儿消食颗粒1克,3次/日;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0.25克,3次/日;西咪替丁胶囊0.1克,2次/日;奥美拉唑肠溶片(10毫克/片)10毫克,1次/日。
均口服,连用5天。
分析: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同为抑酸药,抑酸强度需要医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把握,由于此类用药较少,药师宜提醒医师,确认是否误开。
此外,质子泵抑制剂仅对活性泵起作用,而H2受体拮抗剂减少静止泵转化为活性泵,从而降低质子泵抑制剂疗效,若前者早上服用,后者晚上服用以控制夜间胃酸增加,为合理联合。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一.栓剂莪术油82g 莪术油和冰片为主药冰片75g聚山梨酯-80 75g 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收促进)②增塑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 水溶性基质制法:①莪术油与聚山梨酯-80混匀②冰片用乙醇溶解③将②与①混匀④将基质水浴融化⑤将药液加入基质混匀,注模、冷却、成粒。
二.胶囊1.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300g 主药维生素C 100g 主药胆汁粉100g 主药咖啡因3g 主药氯苯那敏3g 主药10﹪淀粉浆适量黏合剂食用色素适量着色剂制法:①取上述各药粉碎过80目筛②将10﹪淀粉浆分为A.B.C三份,A加入红色食用,B 加入黄色食用,C不加为白。
③将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分为三份,一份与维C、胆汁粉混匀加入A,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加入B,一份与氯苯那敏混匀加入C.分别制软材,过14目筛,于70℃干燥④将上述三种颜色颗粒混匀装入空囊即得。
2.软胶囊牡荆油100g 主药明胶100份、甘油55-56份、蒸馏水120份为软胶囊囊材精炼食用植物油适量为溶剂制法:①明胶液的制备明胶:甘油:水(1 : 0.3: 0.7-1.4)将甘油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搅拌熔化,保温1-2h,静置,使泡沫上浮,以洁净白布滤过,保温待用。
②油液制备:取牡荆油、食用油混合,搅匀。
③制丸:加入滴丸机,保温滴制,以液状石蜡为冷却液。
④整丸与干燥:收集冷凝胶丸,拭去黏附冷却液,低温冷风20h以上,取出,用有机剂洗去胶丸表面油层,除去废丸,95﹪乙醇洗涤,40-50℃烘干。
三.片剂1.复方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水杨酸268g 对乙酰氨基酚136g 咖啡因33.4g 为主药淀粉226g 稀释剂淀粉糊(15﹪)85g 黏合剂酒石酸2.7g 稳定剂滑石粉25g 润滑剂轻质液状石蜡2.5g 增强滑石粉黏附于颗粒表面制法:①将咖啡因与对乙酰氨基酚及1/5量淀粉加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筛,干燥。
②将上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均匀,加淀粉与吸附有淀粉石蜡的滑石粉。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处方一:患者雷某,女,68岁,情绪低落、失眠、多梦、反应迟钝、认知障碍,皮肤瘙痒,出现皮疹,诊断为抑郁症、皮肤真菌感染。
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8片,一次两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酮康唑片0.2×7片,一次0.2克,一天一次,口服。
处方分析:(1)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常用抗抑郁药物,成年人通常每天两片,早晨及中午各一片,严重者可以加至每次两片,老年人早晨服用一片即可,该患者为老年人,而且不是重症患者,一次两片,剂量偏大,一日两次给药不合理。
(2)酮康唑为抗真菌药物,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能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合用,二者合用可以导致五羟色胺综合征,包括发热、肌阵挛、僵硬、震颤、兴奋、慌乱、意识模糊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即循环障碍)等症状。
处方二:患者邱某,男,47岁,出租车司机,三天前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皮肤瘙痒、红斑等,临床诊断为感冒、皮肤过敏。
处方:氨咖黄敏胶囊12粒×2盒,一次两粒,一天三次,口服给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24片,一次一片,一天三次,口服给药。
处方分析:(1)该患者为出租车司机,氨咖黄敏胶囊中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该药物为抗过敏药物,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困倦,驾车者使用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所以不宜选择含有该药的复方制剂。
(2)该患者选择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不合理,该药物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嗜睡、困倦不良反应明显,应该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第三代(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这两类副作用小,几乎不影响。
(3)这两种药物都含有氯苯那敏,合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不宜合用。
处方三:患者黄某,女,24岁,妊娠三个月,出现发热、咳嗽,测血象白细胞为13.6×109/L,诊断上呼吸感染,处方:青霉素160万×56支,0.9%氯化钠注射液200毫升×14瓶,每次青霉素640万加入到200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0毫克×50支,一次500毫克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一日两次;处方分析;(1)该患者为孕妇,青霉素可以引起胎儿严重的黄疸,严重时导致胎儿死亡,所以孕妇不宜选择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解题过程与步骤:(1)乙酰水杨酸268g主药对乙酰氨基酚136g 主药咖啡因33.4g 主药淀粉266g填充剂和崩解剂淀粉浆(17%)适量黏合剂滑石粉15g润滑剂轻质液状石蜡0.25g 润滑剂(2)药物、辅料T粉碎、过筛T加辅料混合T制软材T制湿颗粒T湿粒干燥T整粒T 加润滑剂和崩解剂混合T压片T (包衣)T质量检查T包装(3)为什么要分别制粒三主药混合制粒易产生低共熔现象,且可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防止水解。
(4)内外加法(5)滑石粉中要喷入液状石滑石粉在压片时易因振动而脱落,加入液状石蜡可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的表面,防止脱落2.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80为12.5g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3. 复方硫洗剂(1)本品属于哪种分散系统?制备要点是什么?(2)为提高本品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解题过程与步骤:(1)本品系混悬剂。
制备要点: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和聚山梨酯80研匀,缓缓加入硫酸锌水溶液,研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适量纯化水至全量,研匀即得。
(2)提高稳定性措施:硫有升华硫、精制硫和沉降硫三种,以沉降硫的颗粒最细,为减慢沉降速度,选用沉降硫;硫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不被水润湿但能被甘油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润湿剂使之充分分散,便于与其他药物混悬均匀;若加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其助悬作用,制剂会更稳定些4..各成分的主要作用:硝酸甘油主药单硬脂酸甘油酯油相月桂醇硫酸钠孚L化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防腐剂硬脂酸油相白凡士林油相甘油微保湿剂蒸馏水加至水相阿拉伯胶(乳化剂)白凡士林(调节稠度)淀粉(填充剂崩解剂)淀粉浆(粘合剂)糊精(填充剂粘合剂)滑石粉(助流剂)酒石酸(络合剂稳定剂)尼泊金乙(防腐剂)轻质液体石蜡(润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十六十八醇混合物(油相)糖精钠(矫味剂)碳酸氢钠(ph调节剂)吐温80 (乳化剂)西黄薯胶(增稠剂)硬脂酸甘油酯(辅助剂乳化剂)乙醇(润湿剂)硬脂酸镁(润滑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剂)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络合剂)注射用水(溶媒)散剂散剂散剂散剂痱子粉痱子粉痱子粉痱子粉【处方】薄荷脑;樟脑;氧化锌;硼酸(药物);滑石粉(稀释剂)【制法】取樟脑、薄荷脑研磨至液化,加适量滑石粉研匀,依次加氧化锌、硼酸研磨。
最后按等量递增法加入剩余的滑石粉研匀,过七号筛即得。
益元散益元散益元散益元散【处方】滑石(稀释剂);甘草(药物);朱砂(药物)g【制法】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
取少量滑石粉置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将朱砂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与滑石粉混合均匀,倾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加入上述粉末,研匀,即得。
硫酸阿托品散硫酸阿托品散硫酸阿托品散硫酸阿托品散用途:用于胃肠痉挛疼痛。
【处方】硫酸阿托品(药物);乳糖(稀释剂);胭脂红乳糖(着色剂)【制法】研磨乳糖使研钵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置研钵中研合均匀,再以等量递增法逐渐加入乳糖,研匀,待色泽一致后,分装,每包0.1g。
浸出制剂浸出制剂浸出制剂浸出制剂渗漉法制取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为:药材粉碎T润湿T装筒T排气T浸渍T渗漉T浓缩T调整含量。
远志流浸膏远志流浸膏远志流浸膏远志流浸膏【处方】远志(药物);60%乙醇(溶剂);浓氨试液(PH调节剂)【制法】取远志粉碎为中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mL〜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5mL,另器保存,继续收集续漉液120mL,在60C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调整体积使成40mL,静置,待澄清,滤过远志酊远志酊远志酊远志酊((((性状:棕色液体)功治:祛痰,用于咳痰不爽。
【处方】远志流浸膏(药物);60%乙醇(溶剂)【制法】取远志流浸膏,加60%乙醇使成25mL,混匀后,静置,滤过,即得。
远志糖浆远志糖浆远志糖浆远志糖浆【处方】远志流浸膏(药物);浓氨溶液(PH 调节剂);苯甲酸钠(防腐剂);单糖浆(矫味剂)【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C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
益母草膏益母草膏益母草膏益母草膏性状: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功能主治:活血调经。
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淤血腹痛。
【处方】益母草(药物);红糖(药物、辅料)【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 小时,第二煎沸后30 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 C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
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液体药剂液体药剂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碘酊碘酊碘酊碘酊【处方】碘(药物);碘化钾(助溶剂);乙醇(溶剂);水(溶剂)适量【制法】取碘化钾,加水约1mL 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搅匀,即得。
复方硼酸钠溶液复方硼酸钠溶液复方硼酸钠溶液复方硼酸钠溶液【处方】硼酸钠(药物);碳酸氢钠(PH 调节剂);液化酚(药物、抗氧剂);甘油(保湿剂、溶剂);水【制法】取硼酸钠加热水约50mL 溶解后,放冷,加入碳酸氢钠溶解。
另取液化酚加入甘油中搅匀,将该混合液缓缓加入硼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液中,随加随搅拌,静置片刻至气泡不再发生为止,过滤,于滤器上添加水使成100mL。
鱼肝油乳鱼肝油乳鱼肝油乳鱼肝油乳。
O/WO/WO/WO/W 【处方】鱼肝油(主药,O);阿拉伯胶粉(乳化剂);西黄蓍胶粉(增稠剂);糖精钠(矫味剂);尼泊金乙脂(防腐剂);蒸馏水(W)【制法】取水约6.2 mL 与阿拉伯胶置干燥乳钵中,研匀后,缓缓逐滴加入鱼肝油,迅速向同一方向研磨,直至产生的油相被撕裂成油球而乳化的劈裂声,继续研磨至少一分钟,制成稠厚的初乳。
然后加入西黄蓍胶浆(取西黄蓍胶置干燥的乳钵中,加乙醇几滴润湿后,一次加入水5mL ,研磨均匀)与适量水,使成25mL ,搅匀,即得。
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药物)4.0g;氧化锌(药物)4.0g;甘油(助悬剂)1.0mL ;氢氧化钙溶液(溶剂)适量【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混合过120 目筛,置乳钵中,加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研成糊状后,加甘油研匀,再添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使成50mL ,搅匀,即得。
复方硫洗剂复方硫洗剂复方硫洗剂复方硫洗剂【处方】沉降硫磺(药物)1.2g ;硫酸锌(反絮凝剂)1.2g;樟脑醑(芳香剂)10mL;甘油(助悬剂)4mL ;吐温-80 (增溶剂)0.1mL ;水(溶剂)适量【制法】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研磨,加甘油及吐温-80研匀,缓缓加入硫酸锌溶液研磨,加入适量水,研磨均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入适量水使成全量,搅匀,即得。
口服液的制备黄芪精口服液:黄芪(主药) ;蜂蜜(矫味剂,药物) ;尼泊金乙(防腐剂) ; 香精(矫味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为:中药材T提取T精制T过滤T分装T灭菌。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T药料的提取、精制T配液T滤过T灌注T熔封T灭菌T 质量检查T印字包装T成品。
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处方】柴胡(药物)1000g;氯化钠9g;聚山梨酯80 (增溶剂)5m1;注射用水适量【制法】取处方量的1/2。
柴胡500g,洗净,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收集馏液1000m1。
所得馏液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475 ml。
加入氯化钠4.5g、聚山梨酯-80 2.5ml,搅拌溶解,用G4垂熔玻璃漏斗滤过至澄明,灌封, 100 C, 30分钟灭菌即得软膏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1、软膏剂中基质的净化与灭菌: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加热到150 C约1h灭菌并除去水分。
2、软膏剂的制法:研和法、熔合法、乳化法黄芩素油膏黄芩素油膏黄芩素油膏黄芩素油膏【处方】黄芩素粉(100 目);凡士林(油相);羊毛脂(半固体)【制法】称取凡士林,加入羊毛脂,水浴加热熔融后加入黄芩素粉,搅匀,继续搅拌至冷,即得。
黄芩素乳膏黄芩素乳膏黄芩素乳膏黄芩素乳膏【处方】黄芩素粉(100 目);硬脂酸(油相);硬脂酸甘油酯(油相);甘油(保湿剂);蓖麻油(乳化剂,0);尼泊金乙酯(防腐剂);三乙醇胺(水相);蒸馏水【制法】(1)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尼泊金乙酯共置于干燥烧杯内,水浴加热至70oC〜80oC使全熔,得油性药液(2)将甘油、黄苓素、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50 C〜60 C,边搅拌边加入三乙醇胺,使黄苓素全溶,得水性药液。
(3)将油性药液逐渐加入水性药液中,边加边搅拌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即得黄芩素水膏黄芩素水膏黄芩素水膏黄芩素水膏【处方】黄芩素粉(100目);甘油(保湿剂);甲基纤维素(水溶性基质);苯甲酸钠(防腐剂);蒸馏水【制法】将黄芩素、甘油、苯甲酸钠置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水浴加热使溶解,放冷,加入甲基纤维素,边加边搅拌至均匀,放置至凝胶状。
紫草软膏紫草软膏紫草软膏紫草软膏【处方】紫草、白芷、忍冬藤、冰片(药物);麻油(油相);蜂蜡(油脂性基质)【制法】将白芷、忍冬藤用麻油浸泡24 小时,文火炸至白芷表面金黄色,去渣。
紫草用清水润湿,置锅中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
加入蜂蜡适量(每油10g加蜂蜡2~4g),搅拌至全熔,冷至70 C左右,加入研细的冰片,搅匀,即得。
栓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热熔法工艺流程:基质熔化T与药物混匀T注模T冷却T削去溢出部分T脱模T质检T包装。
(搓捏法、冷压法)紫花地丁甘油明【处方】紫花地丁浓缩液(药物);甘油、明胶(水溶性基质)【制法】(1)甘油明胶基质的制备取明胶6g,加适量蒸馏水浸泡,去除多余的水,置于已称定重量的容器内,加6g甘油,于水浴上加热至明胶溶解,继续蒸发水分至重量为12g ,备用。
(2)紫花地丁浓缩液的制备取紫花地丁20g,加水煎煮二次,药液浓缩至1:3 (mL:g ),备用。
(3)混合制栓按处方量,将紫花地丁浓缩液加入甘油明胶基质中,水浴上加热搅匀,倾入已涂有润滑剂的肛门栓模中,冷却,切除多余部分,取出,包装,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