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处方分析

合集下载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第一篇: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po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ivgtt qd 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 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 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给药途径错误,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无口服给药途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
2.有相互作用情况。(1)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肝素不宜与大剂量注射用尿激酶合用,会增大患者出血风险,二者谨慎合用。
3.有用药禁忌(1)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有用药禁忌解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存在诊断禁忌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禁用于未控制 的重度高血压患者,本品治疗期间会引起血压升高,因此治疗开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血压后在应用本品。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二、处方信息二
患者信息:女 ,56 周岁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注释:无1.氨酚曲马多片(37.5mg*10)用法:口服q6h(6小时1次)1次2片2.氨酚羟考酮片(5mg*10)用法:口服q6h(6小时1次)1次1片
2.有重复给药情况。(1)氨酚曲马多片、氨酚羟考酮片有重复给药情况。解析: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时,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应不超2g,每片氨酚曲马多和氨酚羟考酮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325mg,该处方中两者合用,对乙酰氨基酚成分重复,日剂量为2600mg,超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日剂量,建议选用一种或调整给药频次,对乙酰氨基酚限定2g以内。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4
3.腰痹通胶囊(0.42g*50)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4粒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腰痹通胶囊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腰痹通胶囊单次给药剂量偏大,应为每次3粒,每日3次,建议腰痹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

我院不合理处方原因评析及相关探讨

我院不合理处方原因评析及相关探讨

我院不合理处方原因评析及相关探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但是不合理处方问题却仍然存在。

不合理处方指的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中滥用药物,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病痛,也招致“医改”的影响,从而给医院和患者都带来诸多不利。

鉴于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本院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一、不合理处方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不合理处方会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

首先,不合理处方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病痛,因为这会使患者服用高杂质度和毒性较大的药物,甚至会引起药物中毒、过敏反应和肝功能等异常。

此外,不合理处方还会加重病重患者的负担,增加治疗费用,并给医院的管理带来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生的不合理处方:医生没有清楚的抗菌药物知识,不完整的药物抗菌技术,缺乏疾病诊断和治疗训练;2、技术过时:医院目前护理技术水平落后,医护人员认知仍停留在西医技术中,可能导致处方不合理;3、管理不严:护士的配药技术、实施措施等不一致,管理不严,医护人员的时间不足和意识不清;4、医护人员素质不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有限,缺乏定期的学习训练,缺乏临床实践能力,没有充分的药物抗菌能力,导致不合理处方。

二、改进措施为了改善本院不合理处方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及护理技术:通过召开专业护理知识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增强抗菌药物知识,积极引进护理技术,加强与最新医疗技术的接轨;2、加强药物抗菌技术和疾病诊断:定期组织护理和药物抗菌学习培训,加强疾病诊断和治疗技能,避免不合理处方;3、完善护士的药物抗菌配药技术和实施措施:建立严格的护士配药技术和实施措施标准,定期检查,全面提高护士的服药技能;4、加强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护士实习,定期组织护士参加临床实践的实践培训,提高护士的药物抗菌能力,确保处方合理;5、加强医院管理: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配药技术,实施措施的标准性,强化医院的处方管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涉及儿童健康的各种疾病和问题。

在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中,存在着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入分析和研究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声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一些医生在儿科门诊处方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的行为。

有些医生处方时缺乏系统的诊断,盲目开具处方,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药品滥用行为。

这些医生往往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不够,选用药量大、频率高、疗程长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加大。

2. 患者用药不规范部分家长在孩子患病时,私自购买药物给孩子服用,忽视医生的治疗建议,造成用药不规范。

有的家长听信广告或邻居朋友的建议,盲目使用药物,导致儿童用药超量、伤肾伤肝。

3. 药品供应链不规范儿科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还在于一些药品供应链不规范。

有些医生在处方时受到药品销售商的影响,给予药品推销,而非根据病情选择。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

二、用药不合理的影响用药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一方面,长期用药不合理容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病程。

用药不合理还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用药不规范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些不良的用药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家长对医生的不信任,影响医院声誉。

三、解决措施针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强化医生用药监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生用药合理使用的考核制度,严格监督医生开具处方行为。

对于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合理使用水平。

2. 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提升患者对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家长的用药指导和宣传,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处方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处方药的应用中,合理使用处方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不合格的处方类型,这些不合格的处方类型令人担忧。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是患者自己配药或医生未经批准和签字,直接将药品开给患者。

这些药品可能没有被授权使用,造成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我们也经常遇到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的情况,如剂量过高或过低。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处方配药不合理另一个经常遇到的不合格处方是处方配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但这些药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导致患者过敏的风险。

解决办法强化医生签字管理为了避免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医院内加强相关规定。

例如,在处方配药后,要求在处方上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个处方都经过了医生的审查和批准。

认真审核处方剂量为了避免药品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药物配方软件,通过药品剂量计算、监测和余量提醒等功能,确保药品剂量规范。

加强处方管理流程为了避免处方配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处方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

例如,在开处方前,医生需考虑治疗目的、药品相互作用和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并在预定药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

我们也可以加强药师的角色,让他们参与处方审查和审核。

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合格处方的情况。

通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处方使用不当的风险。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医院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不合理用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生开出的药方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首先,不合理用药常见于药物种类的选择。

例如,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感冒发热的症状,但医生却开出了过多的抗生素,这种情况下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并不起作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在处方中合理选用药物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剂量和频次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医生在开药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主观意愿来确定药物剂量和频次,而忽视了患者的具体情况。

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否则容易出现药物积聚导致中毒。

因此,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剂量和频次。

另外,药物配伍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抗凝药和水杨酸类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引起出血等问题。

因此,在开药时医生应该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配伍。

总的来说,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才能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希望医生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做好药物处方的评估和调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开始选择到医院门诊进行就诊。

但是同时也许多患者发现,在我院门诊中,每个月都会出现不合理的处方,这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同时也让患者感到非常疑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不合理处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分析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的情况。

一、不合理处方的原因1.医生处方能力不足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现今很多医院门诊由于医疗人才稀缺,因此会雇佣大批未经过良好培训和考核的医生来补充医疗队伍。

这些医生在处方能力方面可能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医生,甚至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差错。

比如说有的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不够准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容易出现忽视患者身体情况的情况,导致出现了不合理处方的情况。

此外,以前不合理处方未产生严重后果,也是原因之一。

2.药品利益链其次,不合理处方的产生还与药品销售有直接关系,很多医院由于贪图药品销售的利润而开出了不合理的处方。

这种药品利益链其实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由于监管不力与规定缺乏,导致了不少医生和药企之间的勾结。

二、如何避免不合理处方1.加强医生处方能力培训要想减少不合理处方的产生,首先需要从源头入手,加强医生处方能力的培训。

医院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医生的处方能力,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

对于医生不能按照规定提出合理的处方,要加强工作纪律和惩戒措施。

2.建立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来防止不合理处方的产生。

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包括了对于药品品质的审查、药品的选择、用药前的必要检查等等。

这些流程可以有效减少药品的不必要使用。

3.加强监管与管理力度最后,要想避免不合理处方的产生,还需要加强监管与管理力度。

政府和医院应该制定更为详细和现实的管理条例,并由专业机构对医院的药品使用进行定期抽样检测和监管。

另外还要积极推动医疗行业的规范化运作。

总之,在我院门诊中的不合理处方不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受到公众的质疑与怀疑,如果不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引起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感染用药 例1.患者,女,61岁。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硫酸阿卡星注 射液0.4克,1次日,静滴,连用天。
• 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上
﹑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 的耳,肾毒性,因此对门急症常见的,上 ﹑下呼吸道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 例2.患者,男,47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
细菌感染。处方:盐酸环丙沙星片,2次/日, 口服,连用2天。
• 分析:1.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病
毒。2.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作为治疗急性细菌 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 例3:患者,男,56岁。临床诊断:支气管
炎(急性)。处方:盐酸环丙沙星片,1次 /12小时,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5克,1 次/日,饭前服用。均连用2天。
诊断用药不符
• 吕某,62岁,门诊诊断糖尿病,处方:吡
咯列同,1片,qd。钠欣酮1片,qd。感感 乐,1包,tid。
• 诊断与用药不符 • 成年人儿童用药

次/日,空腹使用,连用3天.盐酸左氧氟沙星氯 化钠注射液100ml:0.2克,必要时外用.
• 分析 • 1.喹诺酮类若全身给药,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2.作为供全身应用的药品,不提倡局部用药,
• 某男,8岁,咳嗽一周,支原体抗体阳性,
处方:天一止咳糖浆,头孢克洛2包,tid
• B-内洗胺类通过破坏细胞壁发挥抗炎作用,
例2,患者,男,81岁,全科。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处方:瑞格列奈片1㎎,3次/ 日,饭前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2 次/日,餐中服用。均连用28天。
• 分析:>65岁的老年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
应谨慎,并定期检查肾功能。通常不用最 大剂量。不推荐>80岁的患者使用,除非 其肌酐清除率检查表明其肾功能未下降。
处方分析
高血压联合用药
例一:患者,女,72岁,全科。临床诊断:原 发性高血压;胃炎。处方:厄呗沙坦片1片,1 次/早;银杏片2片,3次/日;酒石酸美托洛尔 片12.5 ㎎,2次/日。均口服,连用14天。(慢性 病)。
• 分析:ACEI或ARB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并无协同作用,不是单纯高
血压的理想联合方案。 • 1.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列为不常规的推荐。 • 2.对于单纯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不建议作为首选用药。 • 3 β受体阻滞剂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肱动脉压,但其靶器官保护作用弱 于其他降压药。
什么是靶器官?
血压长期不达标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 损害。 在医学上,把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2.患者,男,高血压,42岁。临床诊断:高 血压。处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5㎎×60片, 用法:5 ㎎,1次/日,口服。尼群地平,2次/日, 饭前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 ×30片, 用47.5 ㎎,1次/日,口服。
分析《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专 家同识》记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药使用可导致Q-T间 期延长,与喹诺酮类类药物联合增加Q-T间期延长和发生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不推荐联合使用. 参考依据(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3年7月26期16页)
感染用药
• 患者,男,5岁.包皮炎.处方:头孢克洛颗粒,3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心衰联合用药
• 例1 患者,女,73,全科.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痛
风.处方:氢氯噻嗪片25㎎,1次/日;螺内酯片20㎎,1
次/日;辛伐他叮滴丸10㎎,1次/晚.酒石酸美 托诺尔12.5㎎,2次/日.葡萄糖酸钙1支,tid.地 高辛0.125,qd。
• 利尿剂可诱导痛风发作. • 地高辛与钙剂合用可导致心律失常
分析:1.格列美脲为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 列奈为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二者作用机制 相似。 2.处方>7天用量,建议注明理由以规范处方书 写。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5类:
磺脲类、双胍类、 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
代表药物分别是: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 卡波糖,吡咯列酮,瑞格列奈
分析:1.氨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同属于二氢 吡啶类CCB,同类药伍用的结合,降压效果并 无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增加。2.处方>7天用量, 建议注明理由以规范处方书写。
糖尿病联合用药
• 例1:患者,男,65岁,全科。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处方:格列美脲片2㎎×20片 × 1盒,用法:2 ㎎,1日/早,饭前服用。阿 卡波糖片50 ㎎ ×30片×2盒。用法50 ㎎,3 次/日,餐中服用。瑞格列奈片2 ㎎ ×30片 ×2盒,用法2 ㎎.3次/日,饭前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