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建议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背景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
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解析。
患者信息:女,45 周岁临床诊断:孕产妇高血压,特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注释:妊娠高血压(3月)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20)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2.左甲状腺素钠片(50ug*100)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1片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1)左甲状腺素钠片处方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解析:左甲状腺素钠片应该将一天需求量早晨1次顿服,空腹服用。
建议调整给药频次。
2.有用药禁忌。
(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用药禁忌。
解析:依那普利增加妊娠期女性胎儿致畸风险,妊娠期妇女禁止使用。
请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患者信息:男,6 周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注释:无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156.2mg*6袋)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56.2mg 2.复方甲氧那明胶囊(60粒)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粒1.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解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未行青霉素皮试或注明皮试结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首次开始使用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有用药禁忌(1)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有用药禁忌解析: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为复方制剂,每粒胶囊中含以下成份: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那可丁是罂粟属植物鸦片中提取得到的。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禁用于未满8岁的患儿。
2024。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在医疗行业中,处方是医生为患者开具的治疗药品和剂量的指示。
合理的处方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但不合理的处方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面对处方不合理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本文将围绕处方不合理的问题,探讨可能的整改措施。
第一,及时评估与反馈。
医院药事部门可以设立药学服务团队,对医院内各科室的处方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评估的重点可以放在处方是否符合临床指南、是否存在重复用药、药物剂量是否合理等方面。
同时,药学服务团队可以向医生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处方写作的质量。
第二,加强医生教育与培训。
由于医学知识的更新迅速,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
医院可以定期举办医生培训班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医生的临床水平和用药意识。
第三,优化处方审核机制。
医院可以建立严格的处方审核制度,确保处方合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力度。
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处方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此外,在审核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比如使用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处方的自动审核,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四,强化医患沟通与互动。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告知自己的病情和需求,以及治疗药品的使用情况。
医生则应该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药物史来调整处方。
此外,医院还可以开设患者用药教育课程,提高患者的用药合规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加强药物监测与反馈。
医院药事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药物监测系统,对常用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此外,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的药物安全研究,为处方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处方不合理是医疗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提高处方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医院药房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医院的药品管理、配药、发药等工作。
而在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的处方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药房管理人员和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入手,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1. 医生开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开具过多的药物,而且有时候可能会存在因为医生的处方切合度不够,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够科学合理。
2. 患者求快感受不良药物有些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不够,对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片面追求治疗速度,可能存在自行购买药物或者网络购买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当,造成用药不合理。
3. 药师对药物使用指导不够到位医院药房中的药师在配药发药的过程中,有时候对于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指导不够到位,或者是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患者使用过药的不合理。
二、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1. 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医院药房应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对每一张处方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科学合理。
并且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使得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加合理。
2.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院药房中的药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医院药房应该针对常见疾病和用药知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用药意识,以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4. 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医院药房需要完善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对药品的管理水平,包括进货、出库、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做到严格管理,减少药物的浪费和滥用。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第一篇: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po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ivgtt qd 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 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 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在门诊西药房中,由于处方用药的不合理使用,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并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保证用药处方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旨在增强医院门诊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改进措施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为了确保疗效的提升,医疗人员必须规范用药标准,在用药时要保证药物安全、有效。
一般来说,合理化的药物使用能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国际上开发了各类新型药物。
因此,医疗人员在治疗患者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出现,为新型药物的推广带来了严重阻碍。
用药处方是一种较为专业的医学文件,处方的准确合理直接关系着相关医疗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对医疗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1]。
1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在门诊西药房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药物选择、联合用药、药物剂量、用药次数、给药方式以及用药间隔时间等不合理状况,具体为:①药品选择不合理。
由于部分药物的适用人群存在差异性,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孕妇和患儿不能食用,一旦服用的话,可能会对这类人群造成软骨伤害[2]。
因此,医疗人员在用药时要予以谨慎的态度。
②联合用药不合理。
在临床治疗中,医疗人员对药物适应性缺乏了解,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类药物的有效性。
③药物剂量不合理。
由于医疗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不全面,在指导患者用药时,可能会出现剂量不合理的现象,如偏大或偏小,剂量偏大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剂量过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疗效。
④用药次数不合理。
如部分医生为患者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时,1次/d,这种用药次数极为不合理。
由于克林霉素半衰期较短,成人的血清消除为3 h左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映,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3]。
不合理处方实例评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3.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1)注射用阿奇霉素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解析:溶媒用量不适宜,阿奇霉素单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浓度不得高于2mg/ml,本患者阿奇霉素浓度为5mg/ml,高于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建议溶媒量改为250ml或500ml。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用药与诊断不相符。(1)尼可地尔片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尼可地尔无适应症用药,尼可地尔的适应症为心绞痛,本患者高血压,使用本药不适宜,如需降血压,建议选用降压药。
2.有用药禁忌。(1)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有用药禁忌。解析:有用药禁忌,氢氯噻嗪化学结构里有磺酰胺基,本患者磺胺过敏史,应避免使用氢氯噻嗪,可单用缬沙坦降压,如血压控制不佳,可加用β受体拮抗剂等其他降压药。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4
2.氟伐他汀钠胶囊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氟伐他汀应一日一次给药。
3.有相互作用情况。(1)华法林钠片、氟伐他汀钠胶囊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氟伐他汀钠为细胞色素P450(CYP2C9)的抑制剂,华法林为CYP2C9作用底物,通过CYP2C9代谢,两药竞争,易导致毒副作用增加。
患者信息:男 ,75 周岁临床诊断:房颤,高脂血症注释:无1.华法林钠片(2.5mg*28片)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0mg每日
2.氟伐他汀钠胶囊(40mg*7粒)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40mg每日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华法林钠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房颤需选用华法林抗凝,但华法林剂量过大易导致患者出血,避免大剂量冲击疗法。
临床常见不合理处方解析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处方药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处方给患者带来了负面效果,如药物不合理搭配、用药剂量不准确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制定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为确保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和执行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开具处方的权限,确保只有合格的医生才能开具处方。
其次,要规定处方填写的要求,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周期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医生处方管理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水平和药学知识是解决处方不合理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生的药学培训,使他们熟悉常见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医生还应该学习合理用药的指南和规范,了解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减少不合理的处方。
三、建立药学团队,开展药物监测和评估药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药剂师可以对处方药品进行解读和评估,并与医生进行交流,提出优化建议。
此外,药学团队还可以通过开展临床药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风险,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
四、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为了提高患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
例如,在医院内发布药品宣传册,提供药品的相关知识和用法用量等信息,帮助患者正确用药。
此外,医生还可以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疑问,帮助其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五、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为了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
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此外,可以加大对违规开具处方的处罚力度,通过惩罚手段来起到震慑作用,减少处方不合理的情况。
结语:处方不合理是影响患者用药效果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处方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处方药的应用中,合理使用处方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不合格的处方类型,这些不合格的处方类型令人担忧。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是患者自己配药或医生未经批准和签字,直接将药品开给患者。
这些药品可能没有被授权使用,造成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我们也经常遇到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的情况,如剂量过高或过低。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处方配药不合理另一个经常遇到的不合格处方是处方配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但这些药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导致患者过敏的风险。
解决办法强化医生签字管理为了避免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医院内加强相关规定。
例如,在处方配药后,要求在处方上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个处方都经过了医生的审查和批准。
认真审核处方剂量为了避免药品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药物配方软件,通过药品剂量计算、监测和余量提醒等功能,确保药品剂量规范。
加强处方管理流程为了避免处方配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处方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
例如,在开处方前,医生需考虑治疗目的、药品相互作用和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并在预定药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
我们也可以加强药师的角色,让他们参与处方审查和审核。
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合格处方的情况。
通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处方使用不当的风险。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医院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建议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提高药师参与合理用药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6月门诊及住院处方7 17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归类分析。
结果不合格处方为196张,不合格率为2.7%,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在书写不合格、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
结论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严把处方审核关,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关键词】处方分析;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处方是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用药指令,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并作为发药凭证医疗用药的医疗文字,处方管理是否规范、标准,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药师应依据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现就我院2008年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6月门诊及住院处方7 170张。
1.2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医学书籍和《处方管理办法》及《临床药物治疗学》为评价标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
2结果(表1)
3结果分析
3.1处方书写不规范这类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70%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处方前记不完整,最常见的漏写费别。
②处方正文、剂量、规格书写潦草。
③处方修改处医生不签名或签名处不注明修改日期。
④用法含糊,未具体注明,如西瓜霜喷剂局部喷洒,克霉唑软膏外用。
用法太过笼统,应注明用法、用量和药物使用次数,以便于药师交代病人正确使用。
3.2联合用药不合理
3.2.1降低疗效、影响吸收①复方氢氧化铝+米诺环素:复方氢氧化铝中的AI,若与米诺环素结合,可形成难溶的配位化合物而不利于吸收,因此两药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1]。
②颠茄片+甲氧氯普胺:颠茄片延缓胃排空,增加药物的吸收,而甲氧氯普胺可增加肠蠕动,从而减少了药物在肠道中滞留时间,影响药物吸收。
③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B2为两性化合物,两
药同时服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维生素B2失效。
3.2.2药理性拮抗①兰索拉唑+多潘立酮:兰索拉唑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使溃疡面修复,其疗效与胃内滞留时间密切相关。
而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蠕动,使兰索拉唑在胃内滞留时间缩短而降低生物利用率。
②阿司匹林+卡托普利: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对卡托普利借助前列腺素释放而达到降压和激活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
3.3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老年选用药物,华法林与机体蛋白结合率高而老年人血浆蛋白降低,血中具有活性的游离药物比结合型药物多,常规用量就有出血的危险。
儿童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对生长软骨有影响,能使18岁以下未成年的负重关节的软骨受到侵蚀,该类药物不但能潜在致畸和抑制骨骼生长,而且易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
4对策
1)强化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举办“学习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合理用药”学习班,在年度“三基”考试中增加相应考点。
2)药剂科组织编写《药品通用名目录》,所有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人手一册,强化通用名的使用。
定期更新药品目录,编写医院药讯,介绍最新药品信息和有关药品知识。
3)药师严把处方质量关,调配处方时坚持做到“四查十对”,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与药师联系、沟通,并及时纠正,严格把好医疗流程的最后一关[2]。
4)药师和临床医师职能转化,每周参加临床查房,寻找合适病例建立药历。
与临床医师进行用药讨论,参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永斌,张润基,李峰.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建议[J].新兴医药研究,2008,3(18):772.
[2]叶良君,黄帮华.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及管理措施[J].中国药事,2006,2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