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中中成药不合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医院药房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药物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处方问题,尤其是医院药房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现象。
本文将对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药房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一、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表现1. 过度使用抗生素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因感冒、发热等症状而被开具了抗生素的处方,甚至在没有合理的医学依据的情况下,医生也会盲目地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
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药品的不必要使用,还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2. 重复使用相同成分的药物有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携带自己服用的药物清单,但是在开具处方的时候医生并不会对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进行详细的了解,导致了在处方中添加了与患者自行服用的药物成分相同的药品。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药物重复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药品开销,同时也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风险。
3. 缺乏患者用药指导有些患者在拿到处方药后,往往不清楚该药的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导致患者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或者不当的使用方法,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用药风险。
二、改进药房管理的方法1. 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品合理使用培训药房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进行药品合理使用的培训,引导他们合理使用药品,并提供必要的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资料,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水平和正确用药观念。
2. 加强药品审核和审方的力度在患者看病的过程中,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审方,一旦发现不合理处方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提出修改建议,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纠正。
同时要建立处方审核制度和药品质量跟踪机制,严格落实处方合理使用的管理规定。
3. 提供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品知识宣传提供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品知识宣传。
药房管理人员要负责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用药问题。
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分析与对策

疗寻常性银屑病优于单 纯使用 窄波 U B治疗 。氟芬那 酸丁脂 V 乳膏作为一种非 甾体类抗炎药 , 抗炎 机制主要是阻 断花 生四烯 酸生成 前列 腺素及 等炎症递 质 , 从而起 到抗 炎、 痒和镇痛 的 止 作用; 有降低血管 通透 性、 制炎症 和紫外 线红斑 及抑制 肉芽 抑
2 中成 药 不 合 理 应 用 的 现状 调 查 与原 因分 析
创造了条件 , 院对 中成药 归档不 明 , 类不清 , 我 分 中药、 药处 西 方混开 , 中成药与西 药 同存 共放在 一个药 品架 , 这就使 中成 药
无形的被西药化 , 使 医师 习惯 、 也 自然地 忽视 了 中成药 与西药 的配伍禁忌 , 中成药的不合 理应 用越演越烈 。 使 25 药店 经营方式 : . 由于药 店只 以盈 利为 目的 , 未把 提供药学
服 务作 为 服务 标 准 , 业 人 员 素 质 差 , 具 备 药 师 资 质 , 乏 中 从 不 缺 医药专业知识 , 当患 者 购 买 中 成 药 时 , 能 给 予 正 确 的用 药 指 不 导 , 而 促 进 了 中成 解 中成 药 的不合 理 使用 状 况 , 对我 院 20 00年 一20 06 年的中成药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 发现 中成药不合 理应 用的原
关键 词 : 不合理应 用; 中成药 ; 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 27 R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 0r 【o0 1 —06 —0 1 6— 992 1 )1 08 2 0 7 中成药 , 给患者带来 了不必要 的经济负担。 22 药师 因素 : . 药师在 中成药 的不合理应用 中, 占有相 当重 也
因 很 多 。通 过 对 中 成 药 生 产 、 通 、 售 、 用 环 节 的 调 查 研 流 销 使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导言中成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其在临床上常常被使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中成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临床价值。
中成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不良反应,对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干预措施以及临床价值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探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中成药的处方点评中成药的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生所开立的中成药处方进行评价,包括其选方的合理性、用药的合理性、剂量的适宜性等方面。
中成药处方的点评需要符合中药学的基本原则,如四气五味、阴阳五行、归经类属等,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干预,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1.1 选方的合理性选方的合理性是指医生在选择中成药时是否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疾病类型,以及是否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选方。
医生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舌脉情况、体质特点以及病情表现等进行辨证施治,选择适宜的中成药。
如果医生选方不当,即使是常用的中成药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不佳。
1.2 用药的合理性用药的合理性是指所选用的中成药是否符合患者的用药需要,并且是否合理搭配使用。
在中医药中,药物之间有相互配伍的原则,一些药物之间存在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如果医生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就容易造成不良反应或者药效不彰。
用药的合理性评价应包括适当性、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
1.3 剂量的适宜性剂量的适宜性是指医生开具的中成药处方中,所含药物的剂量是否符合药物治疗的需要,以及是否考虑了患者的特殊情况。
中成药的剂量选用不当,可能导致药效不足或者过量使用而引发不良反应。
对于剂量不当的处方需要予以干预和调整,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效。
二、中成药处方的干预措施中成药处方的干预措施是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药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中成药处方点评是指对中成药处方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针对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干预措施:
1.药物选择:根据临床病情、病因和病机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同时考虑病人个体差异和药物副作用。
2.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
3.用药时间: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时间,遵守用药周期和间断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用药时间对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4.联合用药:在临床需要时,可以考虑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但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5.药物配伍:根据药物的药理特点和相近疗效的中成药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临床价值分析:
1.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临床价值在于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使用和药物不良反应。
2.通过中成药处方点评,可以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个体化程度。
3.中成药处方点评可以避免中成药的滥用和误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4.通过中成药处方点评,可以对中成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5.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临床价值在于规范中成药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应用。
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和药物配伍等,对中成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临床价值在于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规范中成药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应用。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医院药房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医院的药品管理、配药、发药等工作。
而在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的处方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药房管理人员和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入手,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1. 医生开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开具过多的药物,而且有时候可能会存在因为医生的处方切合度不够,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够科学合理。
2. 患者求快感受不良药物有些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不够,对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片面追求治疗速度,可能存在自行购买药物或者网络购买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当,造成用药不合理。
3. 药师对药物使用指导不够到位医院药房中的药师在配药发药的过程中,有时候对于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指导不够到位,或者是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患者使用过药的不合理。
二、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1. 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医院药房应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对每一张处方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科学合理。
并且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使得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加合理。
2.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院药房中的药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医院药房应该针对常见疾病和用药知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用药意识,以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4. 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医院药房需要完善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对药品的管理水平,包括进货、出库、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做到严格管理,减少药物的浪费和滥用。
不合理应用问题在中成药处方中的分析和防范措施分析

不合理应用问题在中成药处方中的分析和防范措施分析摘要: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下,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相应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成药是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类型,但是在中成药处方开具中,却存在一系列不合理应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就需要寻求合理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出现,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性。
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深入剖析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用药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不合理应用;中成药处方;防范措施中成药是门诊开具药物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将中草药作为原料,通过加工形成的药物。
其中包括丸、膏、丹和散等多种剂型,使用方式包括注射、口服和外服。
由于中成药自身特性,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用量和用法,同时了解患者的配伍禁忌和过往病史,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性,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用药涉及环节较多,可能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不合理应用问题。
由此看来,加强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应用问题研究,有助于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
1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应用问题分析1.1不合理的剂型选择在中成药使用中,要求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体质水平等多种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剂型。
如果患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病情较轻,可以选择片剂和丸剂,如果是病情发展较急的患者则是选择散剂和冲剂,有助于加快患者药物的吸收,如果是急救患者,可以选择注射剂方式[1]。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系列不合理应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未能充分询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意选择剂型,最为典型的就是驾驶人员病情严重,开具藿香正气水,忽视了药物中的酒精成分,为患者的人身安全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1.2不规范的用法用量中成药处方实际应用中,对于药物的用法用量需要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药物管理条例,诸如,安宫牛黄丸以及朱砂安神丸药物长期服用,忽视了药物中含有的汞成分,带来的毒副作用将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中毒症状,加剧病情,不利于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好转。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一、背景介绍医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医院的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药房存在着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健康风险,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药房管理的效益。
加强对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分析,并改进药房管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二、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成药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搭配。
有的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往往将一些成分类似的药物搭配使用,甚至是同类药物的不同产品,导致患者药物过度重复和浪费。
二是超量配药。
有些医生在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往往会过度配药,导致患者用药超量,消耗过多的药品。
三是不合理用药。
有些医生在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往往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导致患者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用药过量或者用药不足的情况。
三、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1、规范处方推荐为了解决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医院药房需要加强对医生处方推荐的规范管理。
可以建立处方审核机制,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可以加强对医生的规范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推荐水平和规范意识,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更加注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
2、加强药品配药管理为了解决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医院药房需要加强对药品配药的管理。
可以建立严格的药品配药标准,对各类药品的使用剂量和药效进行了解,提高配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可以加强对药品库存的管理,做好药品的进销存记录,避免过度配药和浪费。
3、加强患者用药指导为了解决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医院药房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指导。
可以建立健全的患者用药指导制度,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进行了解,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可以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宣教,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用药的认识,避免用药不当的情况。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关于中成药的研究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研究和开发的深入,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各种各样的中成药制剂也随之产生,并得到了广大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青睐。
这些制剂有着简单、便于携带的特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西式医院里,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使得中成药的疗效大大下降,造成了中成药的大量损耗和浪费,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险,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常见原因;对策前言:在中医院的临床工作中,中药以及中医手段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作用中,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的精髓所在,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的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中药饮片)为主要原材料,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制剂标准,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制剂标准,制作出了不同剂型的中药产品。
这两种药品的正确使用与病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几年,我国中医药用药种类增多,用量增多,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现象。
旨在探索在中医辨证论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从而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
1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常见原因分析1.1用法用量不当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以为,中药没有任何副作用,没有什么剂量限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加多少就加多少。
所谓药到病除,就算是中药,也会有副作用,所以还是要限制服用的好。
近几年来,因用药不当而导致中成药中毒等副作用的病例呈上升趋势。
例如,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人参误用症候群,严重者会出现失去自我意识、神志不清的情况;安宫牛黄丸致水银中毒所致的肾功能衰竭,等等。
感康敏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临床上常伴有急性肝损伤的病例。
事实上,中药的用量是有讲究的,太少了,药效发挥不出来,太多的话,会造成不良反应。
1.2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一系列不合理的用药问题,都是由临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造成的。
例如,一些中成药由于其本身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如果服用不当,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方中中成药不合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04T15:51:21.7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作者:王静[导读] 医院药房中存在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药房管理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内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情况以及药房管理的有效改进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药房 2016年1月~2018年 6月药房管理前后中成药处方各1000份进行对比研究,加强医院药房的针对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
结果:加强药房管理后中成药处方的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以及不规范处方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药房管理后各项中成药处方计分均较管理之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院药房中存在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药房管理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医院药房;不合理处方;中成药;药房管理
中成药是临床中治疗各类疾病的主要方式,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作为原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品。
主要剂型有散、丸、丹和膏等。
中成药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具备起效快、给药方便以及不良反应率较低等优势。
在临床治疗中处方属于重要的临床医医疗文书,处方质量水平将关系着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同时也是解决各类医患纠纷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药房是医院内的独立部门承担着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审核的职责[1]。
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医院药房当中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以及有效的药房管理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本院药房 2016 年 1 月~2016 年 12 月中成药处方 1000 份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科室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儿科以及妇科等。
设计患者 1000 例,包括男性 562 例,女性 438 例,患者年龄 4~87 岁,平均年龄(5
2.2±0.3)岁。
本院至 2017 年 1 月开始加强药房管理,选择 2017 年 1 月~2018 年 6 月期间的各类中成药处方 1000 份实施对比分析,涉及男性患者 533 例,女性患者 467 例,年龄3~91 岁,平均(52.4±0.6)岁。
药房管理前后的中成药处方涉及科室记忆患者资料等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本院 2017 年 1 月份以前未开展药房针对性管理期间的中成药处方实施分析和问题总结,并结合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自 2017 年 1 月开始加强医院药房的针对性管理,具体方式如下:将中医学理论作为指导和基础针对中成药的说明书、临床应用指南以及处方点评管理等实施调查与分析,着重调查医院药房内中成药处方,重点核对用药合理性和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不合理处方开展实例点评,并加强科学宣教,同时加强临床医生处方书写的规范性指导,特别是强调用法和用量的规范性书写,并由专业药师开展点评,同时进行现场指导。
专业药师需全程参与医院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各项管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
对比药房管理前后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以及不合理处方的记分情况。
其中不合理处方计分标准如下:用药不适宜处方(包括症状、用法、用量、配伍等不适宜)、超常处方(包括未能依照说明书给药、两种药物具有相同药理、无对应临床症状给药等)、不规范处方(包括书写缺乏规范性、用法模糊、处方当中缺乏药品的规范名称等),其中一项不符合时记 1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 t 检验,计数采用率(%)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房管理前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比照
加强药房管理后中成药处方的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以及不规范处方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显著降低,管理前后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药房管理前后中成药处方计分情况比照
药房管理后各项中成药处方计分均较管理之前明显降低,管理前后计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现阶段临床中中成药的应用十分普遍,对各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然而中成药的处方相对复杂,因此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容易产生用药错误和用药剂量错误等不良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维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2]。
而药房属于医院内的独立科室,在进行中成药的处方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首先是用药的不适宜处方;第二是超常处方;最后是不规范处方。
本次研究中在分。
医院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基础上对药房进行针对性管理,着重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关于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提升临床医生的责任心。
在提升其业务水平的基础上,要求临床医生认真核对处方药物组成,并了解药物特性。
在治疗过程中慎重用药,并坚持辨证用药。
同时对院内中成药品进行积极筛选,如若发现中成药处方当中存在给药频率不准确的情况,可以通过限定给药次数来加强管理[3]。
除此之外,医院中各个科室之间需要进行有效合作,方便患者就诊。
药师需要与处方医生加强联系,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积极解决不合理处方等相关问题,避免和预防矛盾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药房管理,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以及不规范处方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
同时中成药处方的计分情况较管理前也显著降低,进一步表明通过加强医院药房的针对性管理有助于避免发生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情况,有利于维护中成药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医院药房中存在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药房管理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歌平,潘俊.西药房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处方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10):43-44.
[2]马丽娜.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0):1503-1505.
[3]张勇,张雪波,张春波.233 张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03):174-175.。